一種治療哮喘的藥劑配方、製備方法及其鑑別方法與流程
2023-10-21 02:26:37 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成藥製劑,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哮喘的藥劑配方、製備方法及其鑑別方法。
背景技術:
在現階段的醫療領域中,支氣管哮喘主要包括三種類型:
第一種為過敏因素導致的哮喘(外源性哮喘):有過敏性體質的患者在吸入過敏性抗原微粒或者發生感染時,均可引起發病。致敏原主要是吸入花粉、屋塵、蟎、動物毛屑、工業粉塵或者真菌孢子;進食魚、蟹、蝦或者接觸工業染料等,亦可導致過敏。免疫學的研究表明吸入的過敏抗原,可產生多量的特異性抗體IgE(免疫球蛋白E),附著在支氣管黏膜的肥大細胞及血液嗜鹼粒細胞上。若患者再次接觸同一抗原,抗原即與附著在肥大細胞表面的IgE結合,發生過敏反應,釋放出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組織胺、5-羥色胺、慢反應素和/或緩激肽等),使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平滑肌痙攣與腺體分泌增加,細支氣管管腔狹窄,肺通氣不暢而發困難,導致哮喘發作。
第二種為感染因素導致的哮喘(內源性哮喘):由病毒或者細菌,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逐漸形成和激發哮喘極為常見。致敏原來自體內,為細菌或者病毒的代謝產物,故與鼻、咽、扁桃體、肺或者其他感染病灶未及時清除有密切關係。但目前由感染而激發或者形成哮喘的機理尚不十分清楚。本病除接觸過敏原、呼吸道感染等誘發因素外,每常與氣候驟變以及精神因素有關。精神因素的性質和作用途徑是複雜的,可能是大腦皮質作用於丘腦,使丘腦功能改變而導致迷走神經的過渡興奮,分泌乙醯膽鹼,從而增加了支氣管平滑肌的張力。
第三種為遺傳因素導致的哮喘:哮喘患者常有家族性和遺傳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本低廉、無毒副作用、治療效果顯著的治療哮喘的藥劑配方、製備方法及其鑑別方法。
本發明一種治療哮喘的藥劑配方,其中,包括紫苑5.1%~6.1%、萊菔子4.5%~5.5%、五味子4.5%~5.5%、麻黃2.8%~3.8%、附子2.8%~3.8%、前胡4.5%~5.5%、黨參10.7%~11.7%、黃芪30.9%~31.9%、枸杞子4.5%~5.5%、紫蘇子4.5%~5.5%、黃芩5.1%~6.1%、丹參7.3%~8.3%、決明子5.1%~6.1%、薯蕷皂素0.27%~0.36%、苦參總鹼0.08%~0.14%、蟾酥0.08%~0.14%。
本發明一種治療哮喘的藥劑配方,其中所述紫苑5.6%、萊菔子5%、五味子5%、麻黃3.3%、附子3.3%、前胡5%、黨參11.2%、黃芪31.4%、枸杞子5%、紫蘇子5%、黃芩5.6%、丹參7.8%%、決明子5.6%、薯蕷皂素0.33%、苦參總鹼0.11%、蟾酥0.11%。
本發明一種治療哮喘的藥劑的製備方法,其中所述取20%的黃芪粉碎成細粉狀備用;薯蕷皂素和蟾酥粉碎成細粉狀備用,將剩餘的黃芪與另外十二味中藥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時,合併煎液,過濾後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至1.25~1.30,加乙醇使含醇量達到65~70%,靜置,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相對密度1.20~1.22,加入備用的黃芪、薯蕷皂素和蟾酥,混勻製成顆粒,乾燥後均勻壓製成片劑。
本發明一種治療哮喘的藥劑的製備方法,其中所述靜置時間為8小時。
本發明一種治療哮喘的藥劑的鑑別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取藥劑10片,去除薄膜衣後研細,加入甲醇30ml,超聲處理30min後進行過濾,濾液蒸乾後將剩餘殘渣加入甲醇2ml使其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步驟S2:取黃芩苷作為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步驟S3: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步驟S1和步驟S2中製得的兩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於同一聚醯胺薄膜上,採用醋酸作為展開劑進行展開,取出並晾乾,噴以2%三氯化鐵乙醇溶液;
步驟S4:供試品在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示相同顏色的斑點。
7、本發明一種治療哮喘的藥劑的鑑別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C1:取藥劑20片,去除薄膜衣後研細,加入飽和的正丁醇20ml,超聲處理15min後進行過濾,濾液用氨試液洗滌3次,每次20ml,去除洗滌液,正丁醇液蒸乾後將剩餘殘渣加入甲醇1ml使其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步驟C2:取黃芪苷作為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步驟C3: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步驟S1和步驟S2中製得的兩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薄膜板上,採用氯仿-甲醇-水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作為展開劑進行展開,取出並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
步驟C4:供試品在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示相同顏色的斑點。
本發明一種治療哮喘的藥劑的鑑別方法,其中所述氯仿-甲醇-水的質量比為13:7:2。
本發明一種治療哮喘的藥劑配方、製備方法及其鑑別方法與現有技術不同之處在於:本發明成本低廉、無毒副作用,能夠有效的治療外源性支氣管哮喘以及內源性支氣管哮喘,尤其對哮喘患者在哮喘病發作期有良好療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本發明一種治療哮喘的藥劑配方,包括紫苑、萊菔子、五味子、麻黃、附子、前胡、黨參、黃芪、枸杞子、紫蘇子、黃芩、丹參、決明子、薯蕷皂素、苦參總鹼和蟾酥。以重量百分比計算,每份藥劑配方中紫苑50g、萊菔子45g、五味子45g、麻黃30g、附子30g、前胡45g、黨參100g、黃芪280g、枸杞子45g、紫蘇子45g、黃芩50g、丹參70g、決明子50g、薯蕷皂素3g、苦參總鹼3g、蟾酥0.1g。以上十六味中藥,取黃芪180g,粉碎成細粉狀(80目)備用;薯蕷皂素和蟾酥粉碎成細粉狀備用。將剩餘100g黃芪與另外十二味中藥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時,合併煎液,過濾後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至1.25~1.30(80℃),加乙醇使含醇量達到65~70%,靜置8小時,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相對密度1.20~1.22(60~70℃),加入備用的180g黃芪、薯蕷皂素和蟾酥,混勻製成顆粒,乾燥後均勻壓製成1000片,包薄膜衣即製得治療哮喘的片劑,每片藥劑的重量為0.25g。
服用方法為:成人發作期一次1片,一日2次;兒童1~3歲,一次1/4~1/3片,一日2次;兒童4~6歲,一次1/3~1/2片,一日2次;兒童7~9歲,一次1/2~3/4片,一日2次;兒童10~13歲,一次3/4~1片,一日2次;14歲以上同成人量。
本發明中紫苑祛痰止咳,抑制細菌生長,同時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萊菔子入脾、胃、肺經,能消食除脹,功效顯著,可用於治療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積滯瀉痢、痰壅喘咳等;五味子通常用於神經系統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因五味子能增強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過程,並使之趨向平衡,從而提高機體活動機能,減輕和解除疲勞,提高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五味子有興奮呼吸作用,改善肺功能,並有明顯的止咳祛痰作用,五味子還能調節胃液分泌,有保護肝臟的作用;麻黃髮汗解表和利水消腫力強,多用於風寒表實證,胸悶喘咳,風溼痺痛,麻黃性溫偏潤,辛散發汗作用緩和,增強了潤肺止咳的功效,多用於表症已解,氣喘咳嗽,作用緩和,適用於老人、幼兒及虛人風寒感冒患者;附子用於陰盛克陽,大汗亡陽,吐瀉厥逆,肢冷脈微,心腹冷痛,冷痢,腳氣水腫,風寒溼痺,宮冷,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陰疽瘡瘍以及沉寒痼冷等症狀;前胡具有入肺、生津功效,用於氣虛陰虧、內熱、咳喘痰血、虛熱煩倦、消渴、口燥咽幹,主要用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具有強壯、抗疲勞的作用清虛熱、健胃生津、補氣益血、抗缺氧、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及促進蛋白質合成等功效;黨參具有強壯身體,可以提高人的身體精力,適用過度勞累,抗潰瘍,調神劑對潰瘍性結腸炎,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腹瀉,胃竇炎等都具有一些效果,而且正氣足,治虛脫,不傷寒,除此之外黨參還具有益智、鎮靜作用、抗疲勞及抗氧化、升血糖等功效和作用,黨參多糖能夠提高抗體滴度,增強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黨參用於改善脾肺虛弱、氣短心悸、虛喘咳嗽、內熱消渴等症狀;黃芪用於補氣固表,利尿託毒,排膿,斂瘡生肌,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黃芪具有增強免疫力功能,能夠增強機體耐缺氧及應激能力,促進機體代謝,調節血糖抗菌及抑制病毒作用;枸杞子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用於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抗脂肪肝的作用,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和細胞突變、具有延緩衰老、抗脂肪肝、調節血脂和血糖、促進造血功能等方面的作用;紫蘇子歸肺經,降氣消痰,平喘,潤腸,用於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秘,解表散寒,行氣和胃,咳嗽氣喘等症;黃芩具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的功效,主要用於溼溫、暑溫胸悶嘔惡,溼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等症狀;丹參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經的功效,主要用於熱痺疼痛、潰瘍腫痛、心煩失眠等症狀;決明子具有清肝明目、降脂降壓、抗電腦輻射、軟化血管等功效。十六味中草藥巧妙組方,科學配伍,藥物相互協調作用,起到治療哮喘的神奇效果。
本發明一種治療哮喘的藥劑鑑別方法,包括兩種不同的鑑別方法,
第一種鑑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取藥劑10片,去除薄膜衣後研細,加入甲醇30ml,超聲處理30min後進行過濾,濾液蒸乾後將剩餘殘渣加入甲醇2ml使其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步驟S2:取黃芩苷作為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步驟S3: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吸取步驟S1和步驟S2中製得的兩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於同一聚醯胺薄膜上,採用醋酸作為展開劑進行展開,取出並晾乾,噴以2%三氯化鐵乙醇溶液;
步驟S4:供試品在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示相同顏色的斑點,則鑑別的藥劑為本發明的治療哮喘的藥劑。
第二種鑑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C1:取藥劑20片,去除薄膜衣後研細,加入飽和的正丁醇20ml,超聲處理15min後進行過濾,濾液用氨試液洗滌3次,每次20ml,去除洗滌液,正丁醇液蒸乾後將剩餘殘渣加入甲醇1ml使其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步驟C2:取黃芪苷作為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步驟C3: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吸取步驟S1和步驟S2中製得的兩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薄膜板上,採用氯仿-甲醇-水(13:7:2)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作為展開劑進行展開,取出並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
步驟C4:供試品在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示相同顏色的斑點,則鑑別的藥劑為本發明的治療哮喘的藥劑。
下面結合具體的臨床試驗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1、病例選擇:共選擇100例,平均年齡16~45歲,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外源性支氣管哮喘72例,內源性支氣管哮喘28例。
2、診斷標準:呼吸急促,喉中有哮嗚聲,喘憋氣逆,胸膈滿悶如塞,咳不甚,痰稀薄色白而有泡沫,面色晦滯帶青,口不渴或者渴喜熱飲,初起多兼惡寒發熱,無汗頭痛等表症,舌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
3、治療方法:成人發作期一次1片,一日2次;兒童1~3歲,一次1/4~1/3片,一日2次;兒童4~6歲,一次1/3~1/2片,一日2次;兒童7~9歲,一次1/2~3/4片,一日2次;兒童10~13歲,一次3/4~1片,一日2次;14歲以上同成人量。
4、療效評價標準:
臨床治癒:不需任何藥物,保持無症狀在1年以上者。
顯效:偶用支氣管舒張藥物而緩解喘息者。
有效:喘息症狀有所減輕,但時常需藥物治療者。
無效:症狀依然如故。
5、治療效果:顯效35例、有效54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89%。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發明的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