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廢水處理組合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0-22 02:36:52 3
碼頭廢水處理組合設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碼頭廢水處理組合設備,由集水池、生物反應器以及消毒池依次連接構成,其中集水池兼作沉澱池,集水池出水進入生物反應器處理,生物反應器出水進入消毒池;在所述集水池內設置有刮泥機和排泥管;所述生物反應器包括厭氧區、一級好氧區和二級好氧區三個反應區;消毒池由消毒池進水管,消毒裝置和消毒池出水管組成,所述的生物反應器出水管連接至消毒池進水管。本實用新型組合設備處理出水滿足《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也滿足《城市汙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中洗滌用水的水質要求,尾水可直接排放也可以回用於碼頭地面衝洗。
【專利說明】碼頭廢水處理組合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汙染防治領域,特別是一種對碼頭廢水處理的組合式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碼頭的廢水主要來源於碼頭衝洗廢水和初期雨水,由於在碼頭操作過程中有部分物料會進入廢水,所以碼頭廢水的最主要的其特徵是懸浮物濃度高,廢水組分與碼頭裝卸的物料有關,通常會含有有機物和油類物質。如果將碼頭廢水直接排放將對水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尤其是現有一些小型碼頭,環保設施相對欠缺,缺少對碼頭廢水處理的簡單、運行可靠的工藝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碼頭廢水處理組合設備,它主要解決現有碼頭的衝洗廢水和初期雨水流入水域造成環境汙染的技術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碼頭廢水處理組合設備,其特徵在於:由集水池、生物反應器以及消毒池依次連接構成,其中集水池兼作沉澱池,集水池出水進入生物反應器處理,生物反應器出水進入消毒池;在所述集水池內設置有刮泥機和排泥管;所述生物反應器包括厭氧區、一級好氧區和二級好氧區三個反應區,生物反應器進水管,生物反應器出水管以及相鄰兩個反應區的隔板,厭氧區底部生物反應器進水管連接一布水器,厭氧區頂部設置出水堰,處理完的清水經出水堰進入一級好氧區,一級好氧區和二級好氧區在池體側部設有進氣孔,一級好氧區出水通過隔板底部開孔自流進入後續的二級好氧區,二級好氧區頂部也設有所述出水堰,出水堰連接所述的生物反應器出水管;消毒池由消毒池進水管,消毒裝置和消毒池出水管組成,所述的生物反應器出水管連接至消毒池進水管。
[0006]在所述的厭氧區、一級好氧區和二級好氧區內均設有填料,厭氧區填料為粒徑小於IOmm的無煙煤或褐煤,好氧區填料為粒徑30mnT50mm的碎石塊、煤渣、礦渣或者蜂窩型、波紋型的塑料管,三個反應區的填料厚度均為100(Tl500mm。
[0007]生物反應器採用間隙運行方式,每天為一個周期,進水時間8_14h,落幹時間10-16h。
[0008]消毒方式採用二氧化氯消毒。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1、碼頭廢水中的懸浮物可以在集水池中有效去除,集水池產生的沉澱汙泥可收集進行資源化利用。
[0011]2、碼頭廢水中的有機組分及油類物質可以通過厭氧反應和好氧反應被充分去除。在厭氧區可以實現除磷及將難降解的有機物轉化為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質,在好養區可以實現有機物和氨氮的去除。
[0012]3、由於生物反應器採用厭氧區和好氧區相結合的方式,並在反應區內設置填料,通過填料的體積負荷比較低,結合間隙運行方式,微生物處於自身氧化階段,不產生剩餘汙泥。
[0013]4、生物反應器可採用自然通風方式供養,降低能耗。
[0014]5、工藝構成簡單,運行管理方便。
[0015]6、處理出水滿足《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一級標準,也滿足《城市汙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 19923-2005)中洗滌用水的水質要求,尾水可直接排放也可以回用於碼頭地面衝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各部分的連接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集水池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生物反應器的生化裝置俯視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生物反應器厭氧區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生物反應器二級好氧區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消毒池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2]其中I為集水池,2為生物反應器,3為消毒池,1.1為集水池進水管,1.2為斜板,1.3為集水池出水管,1.4為刮泥機,1.5為集水池排泥管,2.1為隔板,2.2為生物反應器出水管,2.3為生物反應器進水管,2.4為布水器,2.5為厭氧區,2.6為出水堰,2.7為一級好氧區,2.8為二級好氧區,2.9為厭氧區填料,2.10為好氧區填料,3.1為消毒池進水管,3.2為消毒裝置,3.3為消毒池出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3]碼頭廢水處理組合設備由集水池1,生物反應器2,消毒池3組成,其中集水池兼作沉澱池。集水池I出水進入生物反應器2處理,生物反應器2出水進入消毒池3,消毒池3處理完的尾水滿足《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一級標準,也滿足《城市汙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 19923-2005)中洗滌用水的水質要求,可達標排放或者回用於碼頭地面衝洗。
[0024]集水池I由集水池進水管1.1,斜板1.2,集水池出水管1.3,刮泥機1.4,排泥管
1.5組成。
[0025]生物反應器主要包括厭氧區2.5,一級好氧區2.7,二級好氧區2.8,生物反應器進水管2.2,生物反應器出水管2.3以及相鄰兩個反應區的隔板2.1。厭氧區2.5底部進水管連接布水器2.4,頂部設置出水堰2.6,處理完的清水經出水堰2.6進入一級好氧區2.7。一級好氧區2.7和二級好氧區2.8在池體側部設有進氣孔。一級好氧區2.7出水通過隔板底部開孔自流進入後續的二級好氧區2.8,二級好氧區2.8頂部設有出水堰2.6,出水堰2.6連接生物反應器出水管2.2。
[0026]厭氧區2.5、一級好氧區2.7、二級好氧區2.9內均設有填料,厭氧區填料2.9為粒徑小於IOmm的無煙煤,好氧區填料2.10為粒徑30mnT50mm的碎石塊、波紋型的塑料管。厭氧區2.5、一級好氧區2.7、二級好氧區2.9的填料厚度均為1000mm。
[0027]生物反應器2採用間隙運行方式,每天為一個周期,進水時間8h,落幹時間16h。[0028]消毒池3由消毒池進水管3.1,消毒裝置3.2,消毒池出水管3.3組成。消毒方式
採用二氧化氯消毒。
【權利要求】
1.一種碼頭廢水處理組合設備,其特徵在於:由集水池、生物反應器以及消毒池依次連接構成,其中集水池兼作沉澱池,集水池出水進入生物反應器處理,生物反應器出水進入消毒池;在所述集水池內設置有刮泥機和排泥管;所述生物反應器包括厭氧區、一級好氧區和二級好氧區三個反應區,生物反應器進水管,生物反應器出水管以及相鄰兩個反應區的隔板,厭氧區底部生物反應器進水管連接一布水器,厭氧區頂部設置出水堰,處理完的清水經出水堰進入一級好氧區,一級好氧區和二級好氧區在池體側部設有進氣孔,一級好氧區出水通過隔板底部開孔自流進入後續的二級好氧區,二級好氧區頂部也設有所述出水堰,出水堰連接所述的生物反應器出水管;消毒池由消毒池進水管,消毒裝置和消毒池出水管組成,所述的生物反應器出水管連接至消毒池進水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碼頭廢水處理組合設備,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厭氧區、一級好氧區和二級好氧區內均設有填料,厭氧區填料為粒徑小於10_的無煙煤或褐煤,好氧區填料為粒徑30mnT50mm的碎石塊、煤渣、礦渣或者蜂窩型、波紋型的塑料管,三個反應區的填料厚度均為1000?1500臟。
【文檔編號】C02F9/14GK203461930SQ201320559622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0日
【發明者】陳茂兵, 李睦 申請人:中建中環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