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四肢康復訓練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4:41:29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康復訓練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四肢康復訓練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很多人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四肢出現很多問題,在治療的過程中往往會藉助很多康復器材來鍛鍊四肢達到更好更快的治療效果,但目前很多的康復器材結構單一,不能照顧到受傷程度不同的病人所需要的訓練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四肢康復訓練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四肢康復訓練設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右側固定安裝有座椅,所述底座上方左側兩邊固定安裝有空心塊,所述空心塊內部活動穿插有腳蹬塊,且空心塊最內側與腳蹬塊通過一組彈簧固定連接,所述腳蹬塊底部固定安裝有滑輪,所述腳蹬塊上部固定安裝有限位塊,且限位塊位於空心塊外部,所述座椅前方左右兩側有圓弧形槽孔,所述槽孔內活動安裝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頂部固定安裝有手扶杆,所述手扶杆頂部固定安裝有把手,所述手扶杆下部固定安裝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鉸接於上連接杆,所述上連接杆通過限位槽和限位杆活動套接於下連接杆,所述上連接杆與下連接杆頂部通過另一組彈簧連接,所述下連接杆縱向有序排列有多個橫穿孔,且橫穿孔穿插有活動限位杆,所述下連接杆鉸接於旋轉塊,且旋轉塊活動鑲嵌在底座內。
優選的,所述所述活動限位杆為L型。
優選的,所述所述腳蹬塊的蹬面為斜面且長度為三十釐米。
優選的,所述固定塊的數量為八個且均勻分布在手扶杆的周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四肢康復訓練通過調節活動限位杆,能使手扶杆擺動的運動幅度進行變化,能應對不同手臂訓練程度的要求,並且變化過程簡單,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旋轉塊側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A處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座椅、3空心塊、4腳蹬塊、41滑輪、42限位塊、5彈簧、6手扶杆、61把手、62限位球、63固定塊、7上連接杆、8下連接杆、81活動限位杆、9旋轉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四肢康復訓練設備,包括底座1,底座1上方右側固定安裝有座椅2,底座1上方左側兩邊固定安裝有空心塊3,空心塊3內部活動穿插有腳蹬塊4,且空心塊3最內側與腳蹬塊4通過一組彈簧5固定連接,腳蹬塊4底部固定安裝有滑輪41,腳蹬塊4上部固定安裝有限位塊42,且限位塊42位於空心塊3外部,座椅2前方左右兩側有圓弧形槽孔,槽孔內活動安裝有限位球62,限位球62頂部固定安裝有手扶杆6,手扶杆6頂部固定安裝有把手61,手扶杆6下部固定安裝有固定塊63,固定塊63鉸接於上連接杆7,上連接杆7通過限位槽和限位杆活動套接於下連接杆8,上連接杆7與下連接杆8頂部通過另一組彈簧5連接,下連接杆8縱向有序排列有多個橫穿孔,且橫穿孔穿插有活動限位杆81,下連接杆8鉸接於旋轉塊9,且旋轉塊9活動鑲嵌在底座1內。
工作原理:因為手扶杆6固定連接限位球62,且限位球62活動安裝在槽裡,所以手扶杆6可以全方位移動,推拉手扶杆6,帶動上連接杆7運動,使上連接杆7和下連接杆8壓縮或伸張,由於上連接杆7和手扶杆6鉸接且下連接杆8和旋轉塊9鉸接,所以能自由壓縮或伸張,而且旋轉塊9在底座1內部是活動的,所以連接杆7也可以左右偏轉,故手扶杆6不管向哪個方向運動都會受到力向原點移動。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