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北宋名臣潘美有沒有參與陳橋兵變?潘美真的陷害了楊業嗎?

2023-10-13 08:24:09

  潘美是北宋開國元勳,著名將領,一生為宋太祖南徵北戰,開疆拓土,是宋朝統一的重要功臣。

  潘美生於公元925年,去世於公元991年,河北大名人,字仲詢,父親是潘滿。

  潘美最開始在後周周世宗手下當職,與當時同為後周大臣的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極深的關係。

  後周周世宗去世之後,新帝繼位,因為年齡弱小,無法壓制滿朝老臣,最終發生了陳橋兵變一事。

  陳橋兵變是在宋太祖趙匡胤率軍北上,抵禦契丹軍隊南下攻打後周之時發生的。掌握了國家軍權的趙匡胤,在率軍來到陳橋驛的時候,被部下披上黃袍,於是無奈之下只能黃袍加身發動陳橋兵變。

  等他率軍回到後周都城的時候,周恭宗及後周宗室選擇了退位,禪位給趙匡胤。趙匡胤由此上位稱帝,建立了大宋朝。

  潘美既然是大宋一朝的開國功臣,同時也是受到宋太祖趙匡胤信任的人,是不是也參加了陳橋兵變呢?

  

潘美在趙匡胤沒有上位的時候,出任陝州監軍,改任引進使。並且奉周世宗之命,統率永興的屯兵,管理西部戰事。

  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的時候,潘美還在陝西一帶屯兵,所以嚴格來說並沒有錯參與陳橋兵變。

  但是當宋太祖發動兵變之後,潘美卻積極響應,迅速站到宋太祖一邊,支持宋太祖奪取國家大權。所以宋太祖繼位之後,潘美受到了極大的信任。

  將潘美列入開國元勳,並且還配享太廟,是因為潘美在太祖繼位之後,南徵百戰,建立無數功勳,為宋朝統一戰爭作出重要貢獻。「平南漢、收南唐、滅北漢,所向披靡,功勳彪炳。」,潘美因此成為最初配享太廟的兩大功臣之一。

  因為楊家將一系列故事中潘仁美人物形象的關係,潘美在後世一度遭到大家的誤解。潘仁美是楊家將中著名的奸臣,因為與楊家有私仇,所以在與遼國作戰中公報私仇,最終導致了楊家將的一系列失敗,以及楊家將幾位年輕將領的先後去世。

  潘美作為潘仁美的人物原型,因為這些故事的原因,被人們誤解為是奸臣,並且還曾經陷害過楊業。

  但是真實歷史上,潘美實際上是北宋的大功臣。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誤解,大概在於一個歷史事件。

  宋太宗登基的第四年,決定對遼國發動攻擊。宋軍分三路進攻,潘美領左路軍,當時楊業為副將。對遼戰爭初期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是隨著遼國主力的到來和奮起反抗,宋軍吃了大虧,所以宋太宗下令撤軍。

  在撤軍途中,當時的監軍王銑不顧實際情況,強硬要求楊業出戰。楊業見反抗無法,於是只能退而求其次,讓王銑率軍在陳家谷口接應。王銑表示同意後,楊業率軍出徵。

  在楊業與遼軍奮力廝殺,並且逐漸處於下風的時候,王銑依據約定在陳家谷口等待。但是左等右等沒有等到楊業,王銑以為楊業已經率軍繼續進攻了。為了不讓楊業獨佔軍功,王銑率軍離開陳家谷口。所以等到楊業突破重圍來到陳家谷口的時候,援軍已經不在。楊業奮戰後被遼軍俘虜,嘆息:「朝廷待我甚厚,本當討敵安邊,以報國家,不料被奸臣所逼,致使王師敗績,我還有什麼臉面活著!」絕食三日而亡。

  在這件事件中,潘美沒有強硬阻止王銑的動作。所以也算是間接導致了楊業的慘烈結局。回到朝中後,被責罰削秩三等,降為檢校太保。

  這件事情的主要問題所在是王銑,不是潘美,所以不能說是潘美陷害了楊業。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說法,大概源於《贈劉吉》這首詩。

  天地有至私,劉生與英氣。

  學必摘其真,文能取諸類。

  叫回堯舜天,聒破周孔耳。

  通塞不我知,要在歡生意。

  居危不苟全,憑艱立忠義。

  歸國有賢名,天子聞之喜。

  倒海塞橫流,掀天建高議。

  冒死雪忠臣,讜言警貴侍。

  四海多壯夫,望風毛骨起。

  如今竟陵城,榷司茶菽利。

  鶴情終是孤,仁性困亦至。

  勞勞憂眾民,咄咄罵貪吏。

  方期與叫閽,此實不可棄。

  如何不自持,稍負纖人累。

  酣歌引酒徒,亂入垂楊市。

  狂來拔劍舞,踏破青苔地。

  群口吒若寄,我心憂爾碎。

  請料高陽徒,何如東山器。

  請料酒仙人,何如留侯志。

  去矣劉跋江,深心自為計。

同类文章

傅恆後代是誰?傅恆我們被稱為傅六爺?乾隆明相傅恆的個人成就

  傅恆為沙濟地方富察氏,乾隆一朝重臣,深受乾隆帝寵信,步入仕途之後,出將入相,活躍在乾隆朝堂。他不到三十歲就成為首輔,在乾隆一朝權傾一時,分量極重。  傅恆為名門出生,先祖旺吉努在努爾哈赤起兵時,便率族人歸附,為清太祖心腹。曾祖哈什屯在太宗與世祖兩朝位列議政大臣,祖父米思涵為康熙帝戶部尚書、議政大

乾隆名將兆惠是個什麼樣的人?兆惠將軍的優缺點

  人物檔案  姓名:烏雅·兆惠  諡號:文襄  國家:中國  民族:滿族  旗籍:正黃旗  所處朝代:清朝乾隆時期  出生時間:公元1708年  去世時間:公元1764年  職業:都統  爵位:一等武毅謀勇公  主要成就:平準部、回部  兆惠是清朝乾隆年間著名戰將,曾經參與過平定大小金川之亂、平定

兆惠是誰?兆惠是怎麼死的?

  兆惠,烏雅氏,全名烏雅·兆惠,字和甫,滿洲正黃旗人,生於公元1708年,去世於公元1764年,是清朝乾隆時期的著名將領。兆惠在乾隆時代曾經多次鎮壓叛亂,阻攔外族進攻,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安全,是乾隆朝非常重要的一位將領。  雍正九年,已經二十四歲的兆惠以筆帖式的身分入值軍機處,授軍機章京,算是

清朝將領和琳簡介 和琳是怎麼死的?

  雖然文章開頭就已經給和琳添加了標籤,說他是清朝時期著名將領,但實際上今天知道和琳到底是誰的卻並不多。歷史上姓和的官員不少,但是說到清朝姓和的官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和珅」!添上乾隆朝著名權臣、貪官標籤的和珅,加上今日各類影視劇對其的刻畫傳播,和珅絕對算的上是家喻戶曉的一位歷史人物。  在往

和琳與和珅、紀曉嵐的關係如何?和琳為什麼能戴三眼花翎?

  和琳,清朝乾隆時期著名將領,滿洲正紅旗人,生於公元1753年,去世於公元1796年,鈕祜祿氏,字希齋。和琳,又是鈕祜祿氏,想來大家心裡都有數了。沒錯!和琳除了是清朝乾隆時代的著名將領之外,同時也是清朝著名權臣和珅的親弟弟。因為有和珅的幫助,和琳自從入仕開始,官路可以說是一路暢通,歷任兵部侍郎、工

王輔臣是誰?王輔臣是怎麼死的?

  王輔臣是明末清初之時的一位軍閥,曾經兩次反清也兩次降清,是一位首鼠兩端之人。  王輔臣為山西大同人氏,原本是明朝一官宦人家僕傭的孩子,生年不詳。他本姓李。,後來給王進朝當誼子,此後便改姓王。  明朝末年,內憂外患,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王輔臣後來跟隨姐夫劉某參加農民軍。王輔臣非常好賭,常常一擲千金

清朝將領王輔臣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自殺?如何評價王輔臣?

  王輔臣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地方軍閥,曾經先後在明朝和清朝為官為將。他多次加入反清勢力,也曾多次投降清朝,後來在投靠吳三桂反清,隨後再次降清之後,畏罪自盡而亡。  王輔臣是一位能幹的將領,這一點小編並不否認。雖然他在今天名聲並不大,但是卻非常能打。早在明末之時,他跟隨大同守將姜瓖麾下就曾經屢建奇功。當

王輔臣與吳三桂有沒有關係?王輔臣的故事

  王輔臣山西大同人,原本是明朝宦官奴僕的兒子,後來硝煙四起,天下大亂,王輔臣跟隨姐夫一起參加起義農民軍。後來他又投靠在山西大同守將姜瓖麾下,跟隨姜瓖一起投靠大清。多爾袞去世,順治帝親政之後,王輔臣受到重用,此後青雲直上,步步高升。  王輔臣原本前途無量,可惜一步錯步步錯,後來他參加吳三桂反清勢力,

河西四漢將趙良棟簡介 趙良棟是怎麼死的?趙良棟歷史評價

  人物檔案  姓名:趙良棟  字:擎之  號:西華  諡號:襄忠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清朝  出生地:甘肅寧夏  出生時間:公元1621年  去世時間:公元1697年  官職:勇略將軍、雲貴總督  爵位:一等伯爵  主要成就:平定三藩之亂  主要作品:《趙忠襄奏疏存稿》  趙良

甘龍是誰?他為何反對商鞅變法?

  甘龍是秦孝公時代的臣子,他的後代甘茂、甘羅都成為了秦國的國相,得到了秦國君主的重用。他是秦國有名的世家貴族,也是反對派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對商鞅變法,可是並沒有什麼用,但是他為何要反對呢?  商鞅變法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很有名,經過變法圖強,秦國從一個邊陲小國,一躍而躋身春秋戰國四大強國之一。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