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讀後感2000字
2023-10-13 02:05:19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小編整理了目送讀後感2000字,歡迎欣賞與借鑑。
目送讀後感2000字一:
《目送》是臺灣著名女作家龍應臺的一本散文集。我最早讀到其中的一篇是在《名作欣賞》上。那篇散文就叫《目送》,很經典,作者也就以此作為更寬泛的理解,命名了整本書。「因此,整本書,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龍應臺」在這本散文集裡,親情佔了絕大部分,而且是純粹的母女、父女、母子和父子之間的親情,與丈夫妻子無關。我還沒有孩子,從書中沒有讀出多少做母親的共鳴,但作為女兒,我從中讀到了太多的愧疚和不安,總是有一種力量在叩擊我的靈魂。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撫過了父母、子女的親情,知己好友的友情、周圍世界的植物、動物、風景……用那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最動人心弦的那種種感覺。讀起來,便連呼吸,也充滿了共鳴的激動。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柔軟的時刻。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的憂傷卻與日俱增。昔日為了孩子,她辭去文化局長的官職,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毅然離開,重歸學者作家的生活,僅僅是因為她突然之間的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她是這樣優秀清醒的女人,明確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有著怎樣的責任,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事業的成功和虛浮的掌聲,所有的精彩,在繁華落盡時,也許留下的不過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一份遺憾。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象她這樣清楚地獲知生命的本象。
在面對孩子時,優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親一樣,困惑而挫敗。不同的是,她聰明和懂得控制的頭腦,使得她在面對孩子的獨立和疏遠時,懂得用壓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們做為一個獨立的人所理應擁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驕傲和銳氣,在洶湧的母愛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選擇讓步。《母親節》,原本以為會是一個溫暖感人的故事,沒想到透過安德烈寄來的一封電郵,讓人在一篇既凸顯了母親的瑣碎,又記錄了母親的無奈的幽默小文中,讀到她心底深處那份無從說起的寂寞。
在面對的父母時,仿若在呵護柔弱的嬰兒,那般的溫柔耐心,細細私語。她知道「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裡,卻再也找不到歸程的旅人」,她知道「媽媽想要一個家,不是一個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裡,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裡正傳來煎魚的滋滋香氣,丈夫從身後捂著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快遞拿印章來』……」她年邁衰老甚至開始神志不清的媽媽想要的,只是那樣平淡而幸福的時光,在那段時光裡,凝聚著她一生豐盛的記憶,她的愛情,她的家人,她全部的留戀……
她也在書中寫戰爭的殘酷,貧窮的無奈,寫自己在一日日的生活中,漸漸黯淡下來的激情和慢慢平和的心境,曾經相信和不相信的東西,在陌生的小巷見到的年幼的童工,父親離世後巨大的傷痛,一點一滴細微的觸動……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滿露珠的青草,帶著輕微的潮氣和清新,撲面而來。她的文字,如黑暗海面上綻放微光的燈塔,散發溫暖的光茫和明亮,照進心房。
從她的文字中,總能讀到一個矛盾的雙面的她,時而鋒利,時而溫婉,時而脆弱,時而感傷,時而樸實,時而華麗,卻總是,如此的動人。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所以,這樣的文字,才這樣的令人心痛起來。
放下書,閉上眼睛,在苦澀的眼淚中,更多的領悟到生與死那一瞬間的界限。無法忍受,卻需要面對的是:到底什麼才是最寶貴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裡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為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一個人開始面對生活,不再有依賴,好難,但必須堅強。學會了一個人承擔,學會了一個人面對,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累的時候,委屈的時候,特別渴望幸福。書裡說:黑沉沉的海上,滿綴著燈火的船緩緩行駛,燈火的倒影隨著水光蕩漾。十五歲的少年正在長高,臉龐的稜角分明,眼睛清亮地追問你世界從哪裡開始。兩個老人坐在水池邊依偎著看金魚,手牽著手。春天的木棉開出第一朵迫不及待的紅花,清晨四點小鳥忍不住開始喧鬧,一隻鵝在薄冰上滑倒,拙態可掬,冬天的陽光照在你微微仰起的臉上。幸福,還有多遠呢?
《目送》用細膩的筆觸書寫了年邁父母的孤寂,他們每天盼望子女回家,打電話抱怨孩子不會來看他們,甚至糊塗到孩子剛走就問:「你怎麼也不來看我!你什麼時候來看我啊?」呵呵。
遠處傳來了父母的責問:「你什麼時候來看我啊?」我很抱歉的說:「暑假我就回家。」
目送讀後感2000字二:
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著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說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脫,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著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要」,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著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著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衝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上網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裡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建議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而是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著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著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裡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嚮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著我們漸行漸遠。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前邊的孩子轉身離開的時候眼中有不舍,有對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懼,但更多的是喜悅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他面帶微笑邁出了第一步,留給母親一個「不用追」』的背影。哪怕前方荊棘遍地,被扎得遍體鱗傷,也絕不回頭。
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己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己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己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後的目送中,自己走。
從讀高一到現在,離家已有三年,離家遠了,自己年齡大了,反倒覺得和父母之間的線越牽越緊了。記得上學的時候,每年寒暑假回家,剛到家的幾天,不管做什麼,只要是在父母的視力範圍內,那目光必是緊緊追隨的,笑著看我吃飯,邊說「慢點吃,還有呢」;笑著聽我聊校園的趣事,偶爾插一句「是嗎?」,常常會被看得不自在,心想「這是腫麼了,不就是半年沒回來嗎?」;每次開學的前一周,父母必是睡不好的,又一次的「目光緊緊追隨」,心想「至於嗎?半年後不就回來了嗎?」那時的我,就像一隻小小鳥,只想越飛越高,掙脫那溫暖的懷抱!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舍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著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著。
因為讀書在外地,回家的次數很少,每次都是急匆匆,惹得媽媽總是念叨「真是忙啊?就不能多呆幾天?」,滿眼關切、懇求。因為要趕火車,每次離家總是清早,爸媽一早起床,把我送到車站,之前很少回頭望過。直到有一次,有一個考查順路回家的機會,父母又一次送我,車子已經開動,只覺得心裡沉沉的,回頭望去,父母一直站在那裡「目送」,看著他們微駝的身影,淚水再也控制不住。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總有一天,他,她會離開,正如書中寫的「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溼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所以,做兒女的我們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著我們漸行漸遠,常回家看看。
將來,你也會為人父母,看著曾經的「小毛桃」一天天長大,也會「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也會經歷父母曾經經歷的一切,所以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你說你的眼裡只有我,我說我的眼裡還有那「廣闊的天空」,一次次生命的輪迴,為了不留遺憾,這父女母子間的情緣啊,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