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廢紙收集壓合打包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6 09:44:2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包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廢紙收集壓合打包裝置。
背景技術:
紙包裝行業中,一般需要經過縱切分紙、橫切、堆碼、印刷、模切、粘箱等工序。其中,大部分工序所對應的設備,在生產過程中會不斷產生廢料、邊角料等廢紙。這些廢紙不僅破壞了工廠的生產環境,而且極易引起火災,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而且,由於這些廢紙是實時產生的,如果進行人工清理的話,不僅費時費工,而且清理時還會產生揚塵,清理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廢紙收集壓合打包裝置,使得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能夠及時有效的清理,安全的輸送。
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廢紙收集壓合打包裝置,包括機架、進料鬥、送料裝置、控制裝置、橫向推進液壓缸、穿絲機和擠壓裝置,所述機架中部上端安裝有進料鬥,在進料鬥的上端連接送料裝置,在進料鬥一側的機架上端部安裝有控制裝置,在控制裝置一側的機架端部橫向安裝有橫向推進液壓缸,在對應橫向推進液壓缸的機架另一側為出料口端,在出料口端一側的機架側面安裝有穿絲機,所述出料口端的機架上安裝有擠壓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送料裝置包括,進料口、出料口和機箱,所述機箱內設有可旋轉的圓形轉盤,所述轉盤一端面通過轉軸連接動力裝置,另一面上設有多個以圓心為公共交點的凸起,所述凸起為長方體形,所述凸起的最外段沿轉盤旋轉方向設有略短於凸起長度的凸稜,所述出料口通過管道與進料鬥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擠壓裝置,包括兩個擠壓板,兩個擠壓板分別豎直對稱安裝在機架內側壁,擠壓板的外側均連接第一連接杆,所述第一連接杆的下端與機架鉸接,第一連接杆的上端鉸接第二連接杆,所述第二連接杆與縱向鉸軸鉸接,所述鉸軸與可上下移動的氣缸固定連接,所述氣缸包括氣缸殼體和可收容下殼體內的活塞杆,所述所述殼體與鉸軸固定連接,活塞杆下端連接下壓板。
進一步的,所述相對兩個的兩個凸起均以轉盤圓心中心對稱。
進一步的,所述凸起的數量為6個。
進一步的,所述凸起未設有凸稜的一面設有加強板。
進一步的,所述送料裝置還包括傳送帶,所述傳送帶與進料口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進行廢紙的收集壓合打包時,從多種設備產生的廢紙落入到各設備下方的傳送帶;通過傳送帶的傳送,將廢紙傳送至送料裝置;廢紙通過送料裝置經過送料裝置凸起和凸稜的碎紙操作的同時產生風力將廢紙輸送至進料鬥內,不會出現散落的現象。而後將廢紙收集至收集槽,最後進行打包。從上述過程可知,用本發明進行廢紙的受擠壓和打包,既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而且打包後的廢紙還能直接進行回收處理。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送料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擠壓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裡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並且能夠將本公開的範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一種廢紙收集壓合打包裝置,包括機架1、進料鬥2、送料裝置3、控制裝置、橫向推進液壓缸4、穿絲機5和擠壓裝置6,所述機架1中部上端安裝有進料鬥2,在進料鬥2的上端連接送料裝置3,在進料鬥2一側的機架1上端部安裝有控制裝置,在控制裝置一側的機架1端部橫向安裝有橫向推進液壓缸4,在對應橫向推進液壓缸4的機架1另一側為出料口端,在出料口端一側的機架側面安裝有穿絲機5,所述出料口端的機架上安裝有擠壓裝置6,其特徵在於,所述送料裝置3包括,進料口31、出料口32和機箱33,所述機箱33內設有可旋轉的圓形轉盤34,所述轉盤34一端面通過轉軸連接動力裝置,另一面上設有多個以圓心為公共交點的凸起35,所述凸起35為長方體形,所述凸起35的最外段沿轉盤旋轉方向設有略短於凸起35長度的凸稜36,所述出料口32通過管道37與進料鬥2連接,所述凸起35的寬度略小於機箱33的寬度,轉盤的轉動方向為廢紙傳輸的方向,凸起35和轉盤34轉動為廢紙的傳輸提供動力。
進一步的,所述擠壓裝置6,包括兩個擠壓板61,兩個擠壓板61分別豎直對稱安裝在機架1內側壁,擠壓板61的外側均連接第一連接杆62,所述第一連接杆62的下端與機架1鉸接,第一連接杆62的上端鉸接第二連接杆63,所述第二連接杆63與縱向鉸軸64鉸接,所述鉸軸與可上下移動的氣缸固定連接,所述氣缸包括氣缸殼體65和可收容下殼體內的活塞杆66,所述所述殼體65與鉸軸64固定連接,活塞杆下端連接下壓板67,所述活塞杆66下壓的同時所述殼體65上升,通過第一連接杆62和第二連接杆63的連接結構使擠壓板同時向內側聚攏。
進一步的,所述相對兩個的兩個凸起35均以轉盤圓心中心對稱。
進一步的,所述凸起35的數量為6個。
進一步的,所述凸起35未設有凸稜36的一面設有加強板。
進一步的,所述送料裝置還包括傳送帶38,所述傳送帶38與進料口31連接。
最後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