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排氣式漏鬥的製作方法
2023-10-26 09:54:07 2
專利名稱:浮力排氣式漏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實驗儀器,特別是涉及一種浮力排氣式漏鬥。
背景技術:
在化學實驗中,往瓶口較小的容器中裝液體時需要用到漏鬥,現有的漏鬥由倒圓 錐形的殼體和其下部的豎管構成。在向漏鬥中倒入液體時,特別是倒入濃硫酸等粘稠度較 大的液體時,常常因液體將漏鬥下部的豎管完全封堵,使容器內的空氣無法排出而使液體 無法流入容器,甚至還會發生液體從漏鬥的上口溢出的情況。為此,專利號為200910060268. 3的發明專利「浮球漏鬥」公開了一種在漏鬥中插
入專用排氣管,並在排氣管端部連接與排氣管相通的、上端開敞的浮球的技術方案,這種方 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上述排氣不暢的問題,但存在著以下幾點弊病1.由於漏鬥的豎管套於排氣管上,液體在通過豎管向下流的過程中,必然是附著 於排氣管的外壁向下流,對於粘稠度稍大的液體,最終會會聚集於排氣管的下口並將其封 堵,使此裝置的排氣功能失靈。由於漏鬥本身就是用於向細口徑瓶中倒入液體,因此豎管的 內直徑無法擴大,若要減小排氣管下口被粘稠液體封堵的程度,必須擴大排氣管的直徑,但 這樣一來,豎管與排氣管之間的環形的液體流動橫截面積又會被大大減小,同樣會降低漏 鬥的工作效率。因此,這一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難以解決的矛盾。2.浮球及排氣管的結合體為長條形不可塑構件,會增加產品包裝與運輸的成本。3.浮球自身的製作成本也比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製作成本較低、具備即時排氣功能、同時 具有較高工作效率的浮力排氣式漏鬥。解決本發明技術問題的方案是浮力排氣式漏鬥由錐形鬥、軸向通孔、浮塊、軟管、 豎管、排氣管、排氣孔和細頸瓶構成。其中倒錐形的錐形鬥與錐形鬥底部的豎直的豎管為一 個整體且相通。在豎管的內壁上有一豎向的、與豎管為一整體的排氣管,排氣管與豎管具有 共同的外側壁。排氣管的底端與豎管的下埠平齊且排氣管的底端封閉。在排氣管與豎 管共同的外側壁上開有一圓形的排氣孔,排氣孔的直徑不小於軟管的內直徑。排氣孔與排 氣管底端的豎直距離為10mm。排氣管的上端與軟管的下端連接並相通。軟管的材質為聚乙 烯塑料。軟管的內直徑為豎管內直徑的1/5。浮塊是圓臺形的聚乙烯閉孔型發泡塑料塊,浮 塊的軸向有一軸向通孔,軟管的上端自下而上貫穿浮塊的軸向通孔並從浮塊的頂端伸出且 軟管的上埠開敞。處於浮塊軸向通孔內的軟管與浮塊粘接為一體。浮塊的底面以下的軟 管的長度不小於錐形鬥的高度。採用上述方案,能達到以下效果1.使用時,先將豎管插入細口瓶的瓶口內,再向錐形鬥內倒入液體,液體通過豎管 流入瓶內,而瓶內的空氣從排氣孔進入排氣管內並通過軟管從浮塊頂端的軟管的上埠及時排出,這樣就使液體能夠暢通地流入瓶內,大大提高了漏鬥的排液效率。2.由於排氣孔開在排氣管與豎管共同的外側壁上,而排氣管下端的開口豎直向 下,這樣就保證了瓶內的進氣通道口和排液通道口處於截然不同的兩個位置且進氣位置高 於液體流出的位置,與現有技術相比,這樣就避免了豎管下端流出的液體對排氣孔造成的 幹擾和堵塞,充分保證了漏鬥的正常工作。3.由於浮塊的材質為比重極小的聚乙烯閉孔型發泡塑料,且軟管的上埠從浮塊 的頂端伸出,因此,浮塊始終漂浮於液體表面,而浮塊的上埠自然始終高出液面一定的距 離,從而始終保持排氣暢通。4.由於浮塊為聚乙烯閉孔型發泡塑料塊,其成本極低,同時浮塊與排氣管之間是 軟管,非常便於包裝與運輸,因此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大大降低了製作成本和包裝、運 輸成本。
圖1為本發明插入細頸瓶,處於工作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圖中1.錐形鬥2.通孔3.浮塊4.軟管5.豎管6.排氣管7.排氣孔8.細頸 瓶圖中,實心箭頭代表液體的流動方向;空心箭頭代表瓶內氣體的流動方向。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浮力排氣式漏鬥由錐形鬥1、軸向通孔2、浮塊3、軟管4、豎管5、排氣管6、排氣孔 7和細頸瓶8構成。其中倒錐形的錐形鬥1與錐形鬥1底部的豎直的豎管5為一個整體且 相通。在豎管5的內壁上有一豎向的、與豎管5為一整體的排氣管6,排氣管6與豎管5具 有共同的外側壁。排氣管6的底端與豎管5的下埠平齊且排氣管6的底端封閉。在排氣 管6與豎管5共同的外側壁上開有一圓形的排氣孔7,排氣孔7的直徑不小於軟管4的內直 徑。排氣孔7與排氣管6底端的豎直距離為10mm。排氣管6的上端與軟管4的下端連接並 相通。軟管4的材質為聚乙烯塑料。軟管4的內直徑為豎管5內直徑的1/5。浮塊3是圓 臺形的聚乙烯閉孔型發泡塑料塊,浮塊3的軸向有一軸向通孔2,軟管4的上端自下而上貫 穿浮塊3的軸向通孔2並從浮塊3的頂端伸出且軟管4的上埠開敞。處於浮塊3軸向通 孔內的軟管4與浮塊3粘接為一體。浮塊3的底面以下的軟管4的長度不小於錐形鬥1的 尚度。使用時,先將豎管5插入細口瓶的瓶口內,再向錐形鬥1內倒入液體,液體通過豎 管5流入瓶內,而瓶內的空氣從排氣孔7進入排氣管6內並通過軟管4從浮塊3頂端的軟 管4的上埠及時排出,這樣就使液體能夠暢通地流入瓶內,大大提高了漏鬥的排液效率。
權利要求
一種浮力排氣式漏鬥,由錐形鬥、軸向通孔、浮塊、軟管、豎管、排氣管、排氣孔和細頸瓶構成,其特徵是倒錐形的錐形鬥與錐形鬥底部的豎直的豎管為一個整體且相通,在豎管的內壁上有一豎向的、與豎管為一整體的排氣管,排氣管與豎管具有共同的外側壁,排氣管的底端與豎管的下埠平齊且排氣管的底端封閉,在排氣管與豎管共同的外側壁上開有一圓形的排氣孔,排氣孔的直徑不小於軟管的內直徑,排氣孔與排氣管底端的豎直距離為10mm,排氣管的上端與軟管的下端連接並相通,軟管的材質為聚乙烯塑料,軟管的內直徑為豎管內直徑的1/5,浮塊是圓臺形的聚乙烯閉孔型發泡塑料塊,浮塊的軸向有一軸向通孔,軟管的上端自下而上貫穿浮塊的軸向通孔並從浮塊的頂端伸出且軟管的上埠開敞,處於浮塊軸向通孔內的軟管與浮塊粘接為一體,浮塊的底面以下的軟管的長度不小於錐形鬥的高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實驗儀器,特別是涉及一種浮力排氣式漏鬥。它由錐形鬥、軸向通孔、浮塊、軟管、豎管、排氣管、排氣孔和細頸瓶構成。在豎管的內壁上有一豎向的、與豎管為一整體的排氣管,排氣管的底端封閉。在排氣管與豎管共同的外側壁上開有一圓形的排氣孔,排氣管的上端與軟管的下端連接並相通。軟管的上端自下而上貫穿浮塊的軸向通孔並從浮塊的頂端伸出。本發明能夠將瓶內的空氣及時排出,這樣就使液體能夠暢通地流入瓶內,大大提高了漏鬥的排液效率。
文檔編號B67C11/02GK101935006SQ201010276898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9日
發明者吳迪 申請人: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