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邊城小說讀後感

2023-10-12 18:23:29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排名第二位,僅次於魯迅的《吶喊》。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邊城小說讀後感【篇一】

  首次接觸《邊城》,是聽完的。夜裡打開手機,演播室裡安靜溫柔的聲音緩緩流入耳朵。心中的邊城總帶著一抹藍,浮現在遙遠的地方,江水流過,慢慢地洗卻人們的悲歡離合。而在世事之後,江水繼續流逝如同逝去的時光和沒有結局的邊城。黃磊有首歌叫《等等等等》,講述的就是邊城的故事。「等過第一個秋/等過第二個秋/等到黃葉滑落/等等到哭了為何愛戀依舊/她等著他的承諾/等著他的回頭/等到了雁兒過/等等到最後都忘了承諾」。

  雖然是一個很簡短的愛情故事,但是文中一個愛字都沒有出現,因為愛已經落在了字裡行間。翠翠聽到二老的歌聲後說的話「跟著各省摘虎耳草」,一次次羞澀的低頭和臉紅,都是少女心中對愛情的美好幻想,晶瑩剔透不摻雜泥土和石塊,沒有所謂的門當戶對,二老愛上了翠翠寧願放棄碾坊而去守渡船,不需考慮家庭與出身,一切都簡簡單單,愛或不愛,一句話便明了。

  一直不太理解翠翠的含蓄懵懂,正是因為這樣才造成了最後的悲劇,沒有家世門第的束縛,也沒有風雲變幻的動蕩,翠翠還是沒有把握住自己的幸福,只能在碧溪岨守著渡船,等著心上人的回歸。我起初十分不懂她的心理,直到看到一部電影中所說「原來喜歡一個人是沒有勇氣說出來的」,我便理解了翠翠,不再惋惜她的隱忍和羞澀,而是喜歡她真實的純真、含蓄。

  黃永玉曾以儺送與翠翠的初見情景作為木版畫,畫中的翠翠只一低首,最是那回眸不生嬌羞。這樣最簡單的畫面在人心上已是五彩繽紛。此後的這便在翠翠心中扎了根。端午節變成了翠翠最愛的節日。那簡單的端午,便是日後回憶起來都是甜的。

  更愛的是沈老的文字,淡雅柔靜又如同江水中的浪花,輕輕地拍著岸邊的石牆,,慢慢地浸潤,磨去浮躁,進入這樣一個世界之中,平淡如水確自有芬芳,慢慢引入一個安詳之地,漸漸沉沒。

  最後引入沈老的話作為結束:「我一輩子走過許多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確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邊城小說讀後感【篇二】

  這原是沒有時間流過的故事/在那個與世隔絕的村子/翠翠和她爺爺為人渡船過日/十七年來一向如此;

  有天這女孩碰上城裡的男子/兩人交換了生命的約誓/男子離去時依依不捨的凝視/翠翠說等他一輩子。

  等過第一個秋等過第二個秋/等到黃葉滑落/等等到哭了為何愛戀依舊/她等著他的承諾等著他的回頭/等到了雁兒過/等等到最後竟忘了有承諾。

  一日復一日翠翠純真的仰望/看在爺爺的心裡是斷腸;

  那年頭戶對門當荒唐的思想/讓這女孩等到天荒;

  那時光流水潺潺一去不復返/讓這辛酸無聲流傳。

  這曲子為什麼要叫做等等等等?許是因為翠翠最終的結局是像爺爺那樣守住擺渡的崗位,苦戀並等待著儺送的歸來。

  「我知道這以後,以後的以後,可能再見不到你了,只是那時候,極不願意承認,這念頭。於是我轉身後,轉身了以後,那背影在這麼多年以後,還能夠鮮活的,在我的眼眶中,微微顫抖。」——這許是翠翠心中的歌吧,她明知這等待將會是無疾而終的,但她還是堅定的選擇等待。她選擇用等待這種神聖之至的儀式來默默地發洩自己內心濃鬱之至且又積澱許久的情愛。

  其實在我看來,無論是儺送還是天保,都是可愛至極的人,可愛到盲目,可愛到極端,可愛到消沉,可愛到悲哀。

  他們是如此的鄙俗,鄙俗到像所有人一樣在一份愛面前不知所措;

  他們是如此的簡單,簡單到用決鬥來解決毫不遮掩的感情,卻不知這決鬥背後蘊含的其實是濃情;

  他們是如此的純粹,純粹到用離開來面對糾葛,卻不知這離開傷害了更多。

  這鄙俗、這簡單、這純粹,卻恰恰是我們所欠缺的吧。

  沈從文先生說:「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領導讀者去桃源旅行,卻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裡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得的一分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

  好了,這便是了,這便是我們看到這本書之後對其頂禮膜拜且又難以割捨,心痛不已卻又如骨鯁在喉的原因了。這書裡寫的就是最本真的我們。

  佛洛依德先生把人的外在表現分為自我本我和超我,分別解釋為本身內心的自己,現實中我們表現出的自己,和想要成為的自己。

  但佛先生在多數情況下認為所謂自我大多是貪婪的、物慾的、不斷索取的。

  我認為其實不然,若我們也有桃花源,那貪婪有何用?

  年少的翠翠便是我們心中的桃花源,她教會了我們何為情,何為愛。

  讓心,留在少年,是多麼的美好,關於未來,讓它切莫走近。

  切莫走近/讓它是雲煙;

  到我的夢裡來/到你的夢裡去;

  我愛過的人/愛過我的人;

  讓他永遠是雲煙/永遠是少年;

  永遠永遠是夢幻。

  願你我,永保一顆,少年的心。

  邊城小說讀後感【篇三】

  《邊城》以清末時期的湘西茶峒地區為背景,以「小溪」渡口為起點,繞山岨流的溪水匯入茶峒大河,展開了曠野渡口少女「翠翠」與山城河街「天保」、「儺送」兄弟的動人愛情故事。沈從文先生極為優美而流暢的語言文字,如詩如畫般描繪了白河沿岸恬靜幽美的山村,湘西邊城濃鬱的風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裡,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沽酒。夏天則曬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褲,可做為人家所在的旗幟。秋冬來時,房屋在懸崖上的,濱水的,無處不朗然入目。黃泥的牆,烏黑的瓦……」。這些充滿了自然真樸與生息傳神的描寫,給人以極美的享受。

  隨著故事的展開,《邊城》描述了河街繁華祥和的碼頭市井,湘西淳樸厚道,善良篤信的世道民風。河街雖有「一營士兵駐老參將衙門」,有地方的「釐金局(稅收徵稽)」,卻仿佛並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處是一片繁忙的勞作、古樸的店鋪、悠閒的生活景致。「船來時,遠遠的就從對河灘上看著無數的縴夫……帶了細點心洋糖之類,攏岸時卻拿進城中來換錢的。大人呢,孵一巢小雞,養兩隻豬,託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環,帶兩丈官青布或一壇好醬油、一個雙料的美孚燈罩回來,便佔去了大部分作主婦的心了」。河街上,就連妓女也為世風所感,「永遠那麼渾厚……盡把自己的心緊緊縛在遠遠的一個人身上,做夢時,就總常常夢船攏了岸,一個人搖搖蕩蕩的從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邊跑來」。這些客觀生動的描寫,反映了沈先生鳳凰縣生活的深厚基礎,當年對「河街」生活細膩的觀察,對湘西民俗風情的諳熟,直觀與遐想的特寫抓住精彩的瞬間,給人以鮮活的生活場景。「河街」上雖有三教九流,以及「縴夫」、「船夫」「妓女」等生活在最低層的民眾,但做為當年「新文化」的傑出作家,也許是為了愛情主題,未提及階級對立或社會矛盾。我們雖然僅僅是從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個遙遠的時代,未必真悟是什麼樣的社會環境,但《邊城》卻是沈先生描述的類似於陶淵明筆下的現代「桃花源」,與當時「爭亂」的外世隔絕,從中不難看出沈從文先生對和諧美好社會的嚮往和追求。《邊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純潔美麗的化身,是《邊城》美好的靈魂:「爺爺」老船夫是淳樸厚道卻也倔強的老人,他為翠翠美麗而自信驕傲,為了翠翠嫁一個好人家,他不計地位的貧寒低賤,內心悽苦憂慮與責任自信交錯。

  前清解甲流落軍官「順順」憑著一些積蓄經營木船,事業興旺發達,又因大方灑脫,仗義慷慨,誠信公道,被眾舉為「掌水碼頭」一方豪傑紳士。他的兩個兒子「大老」和「二老」受父親江湖風範教育薰陶,在浪裡行船摔打錘鍊,皆成為江湖「嶽雲」式聰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鴨」的競技後,兄弟二人心中都是與翠翠一見鍾情,深深愛上了美麗的翠翠,「二老」儺送為追求翠翠寧可要條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大老」天保在與翠翠提親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馬路」,「車路」推辭中,決不放棄對美的追求,執著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後,毅然甘願站在月夜山崖上為翠翠唱「三年六個月」的歌。

  《邊城》是一幕愛情的悲劇,看似文字輕鬆酣暢的流淌,實則筆墨濃暈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愛情悲劇的美麗。沈先生筆下的妙齡翠翠,細膩的再現了一個少女春情朦朧的心裡變化,生動的刻畫了少女羞澀的恍惚與冷漠。由於從未有過母愛和做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獨的翠翠面對痴心愛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沒,躲避推脫,終於憂鬱等待竟是一場悲劇。山崖上再也聽不到天保和儺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渦中溺水身亡,儺送悲痛之際又不願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遙遠的「桃源」地方。在這令人心碎的時刻,爺爺在吃了掌水碼頭「一悶拳」的怨恨後,那個暴雨雷鳴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終於倒塌,翠翠唯一的親人,辛勞一生的老船夫在睡夢中帶著憂慮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楊馬兵等人述說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個晚上,可是那如歌的歲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邊城》的結尾也揮灑的十分悲壯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個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個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夢裡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

  「…………。」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沈先生詩歌般精妙的幾筆點綴,給人留下了悠長的惋惜,無限的牽掛期盼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