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嘗百草的傳說 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2025-04-23 07:32:25
神農是我國古代的人物,關於神農的傳說也有很多,不過最膾炙人口的就要說是神農嘗百草了,身為以為君王,神農為了給人治病,嘗盡世間草藥,這也為後人對醫術的研究提供了幫助,不過最後還是出現了意外。
神農簡介
姓:伊耆,也姓姜
氏:烈山氏
號:神農(神農也是氏,可能是這一部落區別於其他部落的稱呼,神農氏即對該部落或部落首領的稱呼)
名:石年(石年這名極有可能是後世之人所加)
誕辰:農曆四月二十六日
出生地:陝西寶雞姜水
生母:任姒(名女登,有嬌氏之女,有熊氏少典之正妃)
神農一般指的就是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
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傳說炎帝部落後來和黃帝部落結盟,共同擊敗了蚩尤。
華人(不僅漢族)自稱炎黃子孫,將炎帝與黃帝共同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的精神動力。
炎帝被道教尊為神農大帝,也稱五榖神農大帝。
炎帝跟黃帝同時代,且均帶有傳說色彩。從古到今,被視為中華民族始祖象徵的炎帝就是與黃帝齊名的炎帝神農氏,據傳生於陝西寶雞姜水(現寶雞市清姜河流域)。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
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神農氏。因以火德王,故稱為炎帝。繼女媧後為天下共主,傳說是農耕和醫藥的發明者。又創造五弦瑟,開始蜡祭和市場。自他以後,中國進入了農耕社會。而神農壇,相傳是炎帝神農遍嘗百草、登壇祭天的聖地。我們來看看有關他嘗百草的故事。
太古時候,人們沒啥吃,靠捋草籽、採野果、獵鳥獸維護生活。有時吃不應中了毒,重時就被毒死。人們得了病,不知道對症下藥,都是硬挺,挺過去就好了,挺不過去就死啦。神農帝為這事很犯愁,決心嘗百草,定藥性,為大家消災祛病。
有一回,神農的女兒花蕊公主病了。茶不思,飯不想,渾身難受,腹脹如鼓,咋調治也不見輕,神農很作難,想想,抓了一些草根、樹皮、野果、石頭面面,數了數,共十二味,招呼花蕊公主吃下,自己因地活忙,就走了。
花蕊公主吃了那藥,肚子疼得象刀絞。沒大一會兒,就生下一隻小鳥,這可把人嚇壞了。都說是個妖怪趕緊把它弄出去扳了。誰知這小鳥通人性,見家人咯煩它,就飛到地裡尋神農。
神農正在樹下打瞌睡,忽聽:「嘰嘰,外公!嘰嘰,外公!」抬頭一看,是一隻小鳥。嫌它吵人心煩,就一掄胳膊:「哇嗤——」的一聲,把它攆飛了。沒多大一會兒,這小鳥又飛回到樹上。又叫:「嘰嘰,外公!嘰嘰,外公!」神農氏覺得怪氣,拾起一塊土圪垃,朝樹上一扔,把它嚇飛了。又沒多大一會兒,小鳥又回到樹上,又叫:「外公,嘰嘰!外公,嘰嘰!」神農一犯思想,聽懂了,就把左胳膊一抬,說:「你要是我的外甥,就落到我的手脖上!」那小鳥真的撲楞楞飛下來,落在神農的左手脖上。神農細看這小鳥,渾身翠綠,透明,連肚裡的腸肚物什也能看的一清二楚。神農一出嘴,這小鳥接過量口唾沫星兒咽了。嘿,這唾沫是咋咽到肚裡的也看的清清楚楚。神農高興透了。
神農託著這隻玲瓏剔透的小鳥回到家,家裡人一看,嚇得連連回退,說:「快扳了,妖怪,快扳了……」神農樂哈哈地說:「這不是妖怪,是寶貝喲!就叫它花蕊鳥吧!」
神農又把花蕊公主吃過的十二味藥分開在鍋裡熬。熬一味,餵小鳥一味,一邊喂,一邊看,看這味藥到小鳥肚裡往哪走,有啥變化。自個兒再親口嘗一嘗,體會這味藥在自己肚裡是啥滋味。十二味藥餵完了,嘗妥了,一共走了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
神農託著這隻鳥上大山,鑽老林,採摘各種草根、樹皮、種子、果實;捕捉各種飛禽走獸、魚鱉蝦蟲;挖掘各種石頭礦物,一樣一樣的餵小鳥,一樣一樣的親口嘗。觀察體會它們在身子裡各走哪一經,各是何性,各治何病。可哪一味都只在十二經脈裡打圈圈,超不出。天長日久,神農就制定了人體的十二經脈和《本草經》。
神農想想,還不放心,就手託這隻鳥繼續驗證,他來到太行山,轉遊了九九八十一天,來到小北頂(神農壇),捉全冠蟲餵小鳥,沒想到這蟲毒氣太大,一下把小鳥的腸打斷,死了。神農真後悔,極悲痛,大哭一聲。哭過,就選上好木料,照樣刻了一隻鳥,走哪帶哪。後來,神農在小北頂兩邊的百草窪,誤嘗了斷腸草,死了。到現在,在百草窪西北的山頂上,還有一塊像彎腰摟肚的人一樣的石頭,都說是神農變的。
為了紀念神農創中醫,制本草,人們把小北頂改名為神農壇,並在神農壇上修建神農廟。廟裡塑了神農像,左手託著花蕊鳥,右手拿著藥正往嘴裡送。
現在,每天都有很多人觀看神農壇風光,瞻仰神農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