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共享北京冬奧精彩時刻」
2023-04-02 03:58:34 4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日益臨近,全世界冰雪運動健兒熱切期盼盛會啟幕。國際社會支持北京冬奧會、反對體育政治化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全球踐行奧林匹克精神的國家和人民以實際行動表明,舉辦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奧會是人心所向。
「必須保護體育免受政治幹擾」
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12月初協商一致通過北京冬奧會奧林匹克休戰決議,173個會員國共提該決議。12月11日,國際奧委會第十屆奧林匹克峰會宣言再次發出了國際體育界支持北京冬奧會、反對體育政治化的共同呼聲。二十國集團、中非合作論壇、中國—拉共體論壇、上海合作組織等多邊機制也發出支持北京冬奧會的強音。
俄羅斯總統普京12月23日在年度大型記者招待會上強調,體育和藝術一樣,應該使人民團結起來,而不是在各國人民之間製造問題。當體育失去其基本價值時,將對整個國際社會造成危害。
阿根廷外交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表聲明稱,阿根廷政府堅定支持即將在北京舉行的冬季奧運會。聲明說,阿根廷是最早對北京冬奧會表示支持的國家之一。
法國國民教育、青年和體育部長讓—米歇爾·布朗凱在接受法國電視臺採訪時稱:「體育本身是一個世界,必須保護體育免受政治幹擾。否則,它可以朝著任何方向發展,並最終將扼殺所有比賽。」
「以任何方式抵制奧運會或將體育政治化都是錯誤的。」蒙古國奧委會秘書長巴達爾烏幹表示,世界各國和地區奧委會必須首先考慮多年來努力備戰的運動員的利益,並將其放在首位。
「把世界團結在一起,通過體育感受情誼」
克羅埃西亞前總理、克羅埃西亞奧委會主席馬泰沙表示,克羅埃西亞奧委會和他本人堅定支持北京冬奧會。體育合作是克中關係的一大亮點,兩國運動員相互學習交流日益頻繁,相信在北京冬奧組委和國際奧委會的高效組織下,中方能夠克服疫情不利影響,舉辦一屆精彩絕倫的奧運盛會。
波赫奧委會主席克韋西奇表示,堅信中國有能力在特殊時期辦好冬奧盛會。「波方十分期待北京冬奧會。我們正在積極組織參會,希望以此為契機,同中方在體育領域開展更為廣泛的交流合作。」
玻利維亞「2022年北京冬奧會代表團出徵儀式」日前在該國首都拉巴斯舉行。玻衛生和體育部長阿烏薩表示,希望玻運動員當好「冬奧大使」,充分展現玻利維亞優秀文化和精神風貌國際奧委會主席是誰,傳播好奧林匹克團結、友誼、和平的宗旨和理念。
「通過精心籌備,北京將向大家呈現精彩非凡的奧運賽事。北京冬奧會加油!」國際奧委會北京冬奧會協調委員會主席小薩馬蘭奇表示,對全球運動員即將相聚在北京感到無比驕傲、高興和充滿信心。「中國體育界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世界頂級運動員將展現最好的自己。」
「運動員們將要參加的這屆冰雪運動盛會,是他們為之訓練了10年、15年甚至20年才有的機會。」澳大利亞冬奧代表團團長傑夫·利普舒特表示,選手們專注於比賽本身,期待在北京冬奧會用最佳表現實現他們的夢想。
美國高山滑雪名將、兩屆冬奧會金牌得主希弗林說:「冬奧會不僅僅是體育賽事,更為重要的是,它向世界展示團結精神。我們把世界團結在一起,通過體育感受情誼。」
「展現世界如何戰勝困難,一起變強」
連日來,多國舉行各種形式的北京冬奧會推介活動。在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舉辦的中俄主流媒體線上專題見面會上,由俄羅斯退役軍醫弗拉基米爾·沃羅比約夫作詞作曲、以北京冬奧會為主題的俄語歌曲《北京》發布。歌曲充滿激情,飽含著俄羅斯人民對北京冬奧會的深切期待和美好祝福。
「純潔的冰雪,激情的約會」中希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動日前在線上舉行,兩國青少年分別朗誦了古代中國和希臘先賢的智慧格言,以及古希臘詩人品達的讚美詩《奧林匹亞頌》和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創始人顧拜旦的散文詩《體育頌》,讚美體育和奧林匹克運動,祝福北京冬奧會。
以色列奧委會主席婭埃爾·阿拉德表示,奧運會是連接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運動員和人民的橋梁,「我們對這屆冬奧會期盼已久,期待共享北京冬奧精彩時刻」。
義大利倫巴第大區體育文化旅遊局局長、2026年米蘭冬奧會體育賽事總監西莫內·拉塞蒂表示,北京冬奧組委出色的組織工作,令人對這場冰雪運動盛事充滿期待。「2026年義大利將舉辦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奧會,相關組織籌備工作已啟動,我們希望能夠學習借鑑北京冬奧會的經驗。」
《奧林匹克評論》是國際奧委會每季度出版一期的官方雜誌。12月的最新一期雜誌專門出版了中文特刊,封面故事聚焦即將開幕的北京冬奧會。文中引用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講話:「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是一個重要時刻,以和平、友誼和團結精神把世界凝聚在一起。」巴赫說,在16天的時間裡,世界上最優秀的冬季項目運動員將向世界發出強有力的信息:無論是在體育運動中,還是在面對生活中的諸多挑戰時,我們總能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
國際奧委會奧運會部執行主任克里斯多福·杜比表示:「即將亮相的冬奧會場館實在驚豔,其中幾座建於2008年,還有幾座設計出眾的新建場館。新場館採用最新技術國際奧委會主席是誰,比如可持續資源發電,或在冰上場地使用二氧化碳可持續製冷系統。」他認為,要在疫情背景下舉辦一屆奧運盛會,組織後勤工作需要克服巨大挑戰。「這場盛會一定能夠展現世界如何戰勝困難,一起變強。」
(本報北京、裡約熱內盧、羅馬、莫斯科、馬德裡、巴黎12月27日電 記者曲頌、吳傑、韓碩、張光政、姜波、劉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