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斷裂傷非手術行走運動治療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4:40:51 1
專利名稱:跟腱斷裂傷非手術行走運動治療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運動裝置,屬於跟腱靴結構的改進,特別是跟腱斷裂傷非手術行走運動治療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各種市售的國產或進口跟腱靴(裝置)是一種能較好理療跟腱斷裂傷的輔助裝置,已起到治癒跟腱傷的作用,但成本高,而且跟腱斷裂傷患者需超長時間連續穿戴結構複雜的現有跟腱靴,為了確保跟腱順利生長、連接,跟腱斷裂傷患者的走路姿態也受到嚴格限制,使跟腱傷患者走起路來很難受,即現有跟腱靴癒合速度緩慢,而且理療時間偏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跟腱斷裂傷非手術行走運動治療裝置,其結構得到進一步簡化,無需手術、開刀,無手術風險,降低治療成本,縮短跟腱斷裂傷患者的穿戴期限和治療時長,提高跟腱癒合速度,對跟腱斷裂傷患者的走路姿態無過多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跟腱斷裂傷非手術行走運動治療裝置,包括具有靴幫和靴底的靴體,在靴體內底部固裝有靴底,靴幫上部形成靴筒,在靴底後部下方設置著靴跟,在中空的靴跟內設置著彈簧,彈簧底端固接在靴跟內的底部,彈簧頂端僅頂觸靴底的後部或者與靴底的後部固接,靴筒上部通過緊繃帶與呈曲面板狀的肌腱下壓板相固接。使用本實用新型時,跟腱斷裂傷患者先將其斷裂跟腱的腳放置於靴體內,腳後跟則墊在靴底後部,被靴跟抬起,並受到彈簧頂端輔助性地支撐,彈簧在跟腱斷裂傷患者的腳落地時,可對跟腱斷裂傷患者的腳後跟起到緩衝的作用,以保護已接上而正在癒合的跟腱不受影響,而且可使其腳後跟可在彈簧的彈性支撐範圍內被彈簧升高或下壓彈簧而降低, 將肌腱下壓板壓觸在小腿後側的小腿肚(腓腸肌)上,用緊繃帶連接肌腱下壓板,朝向腳趾(靴尖或靴底前端)的方向斜下方拉住緊繃帶,肌腱下壓板也相應朝腳前部方向受力以使小腿肚上的肌腱向下壓,由於腳後跟(跟腱)被靴跟抬起,因此,受力的肌腱下壓板和靴跟能使小腿後側的肌腱充分、完全處於放鬆狀態,行走時,腳部跟腱斷裂的腿要保持彎曲狀態,腿關節應彎曲,使跟腱完全放鬆,這就能保障跟腱能充分生長連接在一起,經跟腱斷裂傷患者穿戴,所統計出的癒合時間最快為一個月至兩個月之間,本實用新型使跟腱斷裂傷患者行走起來感覺到放鬆、舒適,穿上本實用新型行走的感覺如同女士穿上高跟鞋彎著腿走路的感覺。本實用新型結構得到進一步簡化,無需手術、開刀,無手術風險,降低治療成本,縮短跟腱斷裂傷患者的穿戴期限和治療時長,提高跟腱癒合速度,對跟腱斷裂傷患者的走路姿態無過多限制。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第一工作狀態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的第二工作狀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跟腱斷裂傷非手術行走運動治療裝置,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具有靴幫3和靴底5的靴體4,在靴體4內底部固裝有靴底5,靴幫3上部形成靴筒1,其特徵在於在靴底5後部下方設置著靴跟7,在中空的靴跟7內設置著彈簧8,彈簧8底端固接在靴跟7內的底部,彈簧8頂端僅頂觸靴底5的後部6或者與靴底5的後部6固接,靴筒1上部通過緊繃帶2與呈曲面板狀的肌腱下壓板1相固接。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的靴跟7頂部至靴底5前端之間的連線與靴底5前端至靴跟5底部之間的連線之間的傾斜夾角α其角度值為45° —50° ;所述的靴跟7的高度 H 為 8-12 cm。如圖1至圖3所示,靴跟7呈條形柱體,其頂端與靴底5後部固接。如圖2、圖3所示,在靴底後部6設置的通孔10連通中空的靴跟7內部,與彈簧8 頂端固接的頂觸體9位於通孔10內並與該通孔10動配合,頂觸體9可向上或向下沿通孔 10移動。所述的頂觸體9和通孔10均呈圓柱形。
權利要求1.一種跟腱斷裂傷非手術行走運動治療裝置,包括具有靴幫( 和靴底(5)的靴體 G),在靴體內底部固裝有靴底(5),靴幫C3)上部形成靴筒(1),其特徵在於在靴底 (5)後部下方設置著靴跟(7),在中空的靴跟(7)內設置著彈簧(8),彈簧(8)底端固接在靴跟(7)內的底部,彈簧(8)頂端僅頂觸靴底(5)的後部(6)或者與靴底(5)的後部(6)固接,靴筒(1)上部通過緊繃帶( 與呈曲面板狀的肌腱下壓板(1)相固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腱斷裂傷非手術行走運動治療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靴跟(7)頂部至靴底( 前端之間的連線與靴底( 前端至靴跟( 底部之間的連線之間的傾斜夾角(α)其角度值為45° — 50° ;所述的靴跟(7)的高度(H)為8_12 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腱斷裂傷非手術行走運動治療裝置,其特徵是靴跟(7) 呈條形柱體,其頂端與靴底( 後部固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腱斷裂傷非手術行走運動治療裝置,其特徵是在靴底後部(6)設置的通孔(10)連通中空的靴跟(7)內部,與彈簧⑶頂端固接的頂觸體(9)位於通孔(10)內並與該通孔(10)動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跟腱斷裂傷非手術行走運動治療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頂觸體(9)和通孔(10)均呈圓柱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跟腱斷裂傷非手術行走運動治療裝置,包括具有靴幫和靴底的靴體,在靴體內底部固裝有靴底,靴幫上部形成靴筒,在靴底後部下方設置著靴跟,在中空的靴跟內設置著彈簧,彈簧底端固接在靴跟內的底部,彈簧頂端僅頂觸靴底的後部或者與靴底的後部固接,靴筒上部通過緊繃帶與呈曲面板狀的肌腱下壓板相固接。本實用新型結構得到進一步簡化,無需手術、開刀,無手術風險,降低治療成本,縮短跟腱斷裂傷患者的穿戴期限和治療時長,提高跟腱癒合速度,對跟腱斷裂傷患者的走路姿態無過多限制。
文檔編號A61F5/01GK202313830SQ20112044270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0日
發明者加莎熱特·傑力勒 申請人:加莎熱特·傑力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