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向型離心風葉、離心風機和天井式空調機組的製作方法
2023-11-02 07:03:27 2
後向型離心風葉、離心風機和天井式空調機組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後向型離心風葉、離心風機和天井式空調機組。後向型離心風葉包括:環形底板;輪轂,輪轂的周向邊緣與環形底板的內側邊緣連接;進風環,環形底板與進風環同心且相間隔地設置,進風環的內環側形成進風口,環形底板的周向邊緣與進風環的外環側邊緣之間形成出風口,出風口的出風面積與進風環的進風面積的比例A為A=[1.2,1.5];葉片,葉片為多個,多個葉片沿進風環的周向設置在環形底板和進風環之間,多個葉片的外側端形成葉片外圓,多個葉片的內側端形成葉片內圓。本實用新型中的離心風葉能夠有效降低運行噪聲,具有使用噪聲小的優點。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後向型離心風葉、離心風 機和天井式空調機組。 後向型離心風葉、離心風機和天井式空調機組
【背景技術】
[0002] 後向型離心風葉主要應用於天井式空調機組的離心風機中。實用新型人經研究和 實驗發現,現有的離心風葉在使用時普遍存在振動幅度大、噪聲大的問題,從而不僅影響著 離心風葉的使用壽命,還嚴重影響天井式空調機組的成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後向型離心風葉、離心風機和天井式空調機組,以解決 現有技術中的離心風葉存在振動幅度大、噪聲大的問題。
[0004]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後向型離心風葉, 包括:環形底板;輪轂,輪轂的周向邊緣與環形底板的內側邊緣連接;進風環,環形底板與 進風環同心且相間隔地設置,進風環的內環側形成進風口,環形底板的周向邊緣與進風環 的外環側邊緣之間形成出風口,出風口的出風面積與進風環的進風面積的比例A為A = [1. 2,1. 5];葉片,葉片為多個,多個葉片沿進風環的周向設置在環形底板和進風環之間,多 個葉片的外側端形成葉片外圓,多個葉片的內側端形成葉片內圓。
[0005] 進一步地,環形底板的內圓直徑B為B = [280, 310]毫米,環形底板的外圓直徑C 為C = [420,490]毫米,出風口的高度D為D = [90,120]毫米,進風環的外環側直徑E為 E= [420,490]毫米,進風環的內環側直徑F為F= [370,400]毫米,輪轂的高度G為G = [100,150]毫米,進風環的厚度Η為Η = [30,90]毫米,葉片內圓直徑I為I = [300, 340] 毫米。
[0006] 進一步地,環形底板的內圓直徑Β為296毫米,環形底板的外圓直徑C為476毫米, 出風口的高度D為101毫米,進風環的外環側直徑Ε為476毫米,進風環的內環側直徑F為 380毫米,輪轂的高度G為130毫米,進風環的厚度Η為50毫米,葉片內圓直徑I為320毫 米。
[0007] 進一步地,多個葉片的個數為7個。
[0008] 進一步地,葉片的外側端的高度J為J = [90,120]毫米,葉片的內側端的高度Κ 為Κ = [125,145]毫米,葉片的與環形底板連接的第一側的長度L為L = [120,130]毫米, 葉片的靠近進風環的第二側的長度L為Μ = [150,160]毫米。
[0009] 進一步地,葉片的外側端的高度J為101毫米,葉片的內側端的高度Κ為135毫米, 葉片的與環形底板連接的第一側的長度L為124毫米,葉片的靠近進風環的第二側的長度 Μ為154毫米。
[0010] 進一步地,葉片的靠近進風環的第二側的一部分由進風環的遠離環形底板一側的 表面伸出。 toon]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離心風機,包括離心風葉,離心風葉是上 述的離心風機。
[0012]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天井式空調機組,包括離心風機,離心風 機是上述的離心風機。
[0013] 本實用新型中的輪轂的周向邊緣與環形底板的內側邊緣連接,環形底板與進風環 同心且相間隔地設置,進風環的內環側形成進風口,環形底板的周向邊緣與進風環的外環 側邊緣之間形成出風口,出風口的出風面積與進風環的進風面積的比例A為[1. 2,1. 5],葉 片為多個,多個葉片沿進風環的周向設置在環形底板和進風環之間,多個葉片的外側端形 成葉片外圓,多個葉片的內側端形成葉片內圓。由於將出風口的出風面積與進風環的進風 面積的比例A設置為[1. 2,1. 5],因而改變了離心風葉的結構參數,同時經實驗表明,此種 離心風葉能夠有效降低運行噪聲,具有使用噪聲小的優點。同時,本實用新型中的離心風葉 具有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的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 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 中:
[0015] 圖1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離心風葉的立體圖;
[0016] 圖2示意性示出了圖1的主視圖;以及
[0017] 圖3示意性示出了圖2的俯視圖。
[0018] 圖中附圖標記:1〇、環形底板;20、輪轂;21、散熱孔;22、軸孔;30、進風環;31、進 風口;40、出風口;50、葉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 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
[0020]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後向型離心風葉。如圖1至圖3所示, 後向型離心風葉包括環形底板10、輪轂20、進風環30和葉片50,輪轂20的周向邊緣與環形 底板10的內側邊緣連接;環形底板10與進風環30同心且相間隔地設置,進風環30的內環 側形成進風口 31,環形底板10的周向邊緣與進風環30的外環側邊緣之間形成出風口 40, 出風口 40的出風面積與進風環30的進風面積的比例A為[1.2,1.5];葉片50為多個,多 個葉片50沿進風環30的周向設置在環形底板10和進風環30之間,多個葉片50的外側端 形成葉片外圓,多個葉片50的內側端形成葉片內圓。由於將出風口 40的出風面積與進風 環30的進風面積的比例A設置為[1. 2,1. 5],因而改變了離心風葉的結構參數,同時經實驗 表明,此種離心風葉能夠有效降低運行噪聲,具有使用噪聲小的優點。同時,本實用新型中 的離心風葉具有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的特點。
[0021] 其中,出風口 40的出風面積是指進風環30的外環側邊緣與環形底板10的周向外 側邊緣之間形成的虛擬連接面的面積。優選地,虛擬連接面的整體可以是柱形,類錐形等。 當進風環30的外環側直徑與環形底板10的最大直徑相等時,出風口 40的出風面積=Π * 出風口 40的高度*葉片外圓直徑,進風環30的進風面積=Π*進風環30的內環側半徑* 進風環30的內環側半徑。
[0022] 優選地,多個葉片50的個數為奇數。進一步地,多個葉片50的個數為7個。
[0023] 如圖1至圖3所示,葉片50的靠近進風環30的第二側的一部分由進風環30的遠 離環形底板10 -側的表面伸出。由於葉片50的靠近進風環30的第二側的一部分由進風 環30的遠離環形底板10 -側的表面伸出,因而增加了葉片50與進風環30的連接面積,從 而保證了二者連接處的連接強度,進而延長了離心風葉的使用壽命。
[0024] 本實用新型中的輪轂20具有散熱孔21和軸孔22,軸孔22位於輪轂20的中心處, 散熱孔21為多個,多個散熱孔21沿周向位於軸孔22的外側(請參考圖1至圖3)。優選 地,散熱孔21為六個。由於設置有散熱孔21,因而輪轂20內側的熱空氣可以通過散熱孔 21溢流至離心風葉一側而後經出風口 40被排出,從而提高了離心風葉的運轉可靠性,延長 了離心風葉的使用壽命。
[0025]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離心風機。離心風機包括離心風葉,離 心風葉是上述的離心風葉。由於本實用新型中的離心風葉具有進風量大且運行噪聲的特 點,因而有效降低了離心風機的運行噪聲、減小了離心風機的振動幅度,從而提高了離心風 機的運行可靠性、延長了離心風機的使用壽命。
[0026]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天井式空調機組。天井式空調機組包 括離心風機,離心風機是上述的離心風機。由於本實用新型中的離心風機具有運行噪聲小、 振動幅度小的特點,因而保證了天井式空調機組運行可靠性,提高了天井式空調機組的成 品質量。
[0027] 當天井式空調機組進入運行穩定狀態時,離心風葉的轉速為700轉每分鐘。本實 用新型中的離心風葉特別是在轉速為700轉每分鐘時具有運行穩定性好、噪聲小、振動幅 度小的特點。
[0028] 優選地,離心風葉的具體參數範圍如下:環形底板10的內圓直徑Β為Β = [280, 310]毫米,環形底板10的外圓直徑C為C= [420,490]毫米,出風口 40的高度D為D = [90,120]毫米,進風環30的外環側直徑E為E = [420,490]毫米,進風環30的內環側直 徑F為F = [370,400]毫米,輪轂20的高度G為G = [100,150]毫米,進風環的厚度Η為Η =[30,90]毫米,葉片內圓直徑I為I = [300, 340]毫米。進一步優選地,環形底板10的 內圓直徑Β為296毫米,環形底板10的外圓直徑C為476毫米,出風口 40的高度D為101 毫米,進風環30的外環側直徑Ε為476毫米,進風環30的內環側直徑F為380毫米,輪轂 20的高度G為130毫米,進風環的厚度Η為50毫米,葉片50內圓直徑I為320毫米。
[0029] 優選地,離心風葉中的葉片50的具體參數範圍如下:葉片50的外側端的高度J為 J = [90,120]毫米,葉片50的內側端的高度Κ為Κ = [125,145]毫米,葉片50的與環形 底板10連接的第一側的長度L為L = [120,130]毫米,葉片50的靠近進風環30的第二側 的長度L為Μ = [150,160]毫米。進一步優選地,葉片50的外側端的高度J為101毫米, 葉片50的內側端的高度Κ為135毫米,葉片50的與環形底板10連接的第一側的長度L為 124毫米,葉片50的靠近進風環30的第二側的長度Μ為154毫米。
[0030] 針對上述優選的實施方式,通過噪聲實驗對不同尺寸的離心風葉進行測試。測試 結果如表1所示。測試時離心風葉的轉速為700轉每分鐘。
[0031] 表1 :對不同尺寸的離心風葉進行噪聲測試
[0032] ABC DEFGHI J KLM 噪聲 值 (分 _________ 貝) 對 0.9 小 小 小 小 小 小 小 小 小 小 小 小 49.3 比 于于於 于于於 于于於 于于於 \ψ\ 1 280 420 90 420 370 100 30 300 90 125 120 150 St 1 280 420 90 420 370 100 30 300 90 125 120 150 48.7 比 例2 實 1.2 280 420 90 420 370 100 30 300 90 125 120 150 48.3 施 例1 實 1 3 296 476 101 476 ^80 130 Μ) 320 IUI 135 124 Η4 48 2 施 例2 實 1.5 310 490 120 490 400 150 90 340 120 145 130 160 48 2 施 例3 St 1.6 310 490 120 490 400 150 90 340 120 145 130 160 48.5 比 例3 對 1.7 大 大大大 大大大 大大 大大大 4 8.9
[0033] 比 |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於 \ψ\ 4 310 490 120 490 400 150 90 340 120 145 130 160
[0034] 根據對比例1和對比例4的實驗結果表明:當出風口 40的出風面積與進風環30 的進風面積的比例不在優選範圍之內,且離心風葉的設計參數也不在優選範圍之內時,測 試得到的離心風葉的運行噪聲較大,分別為48. 9分貝和49. 3分貝。
[0035] 根據對比例2和對比例3的實驗結果表明:當出風口 40的出風面積與進風環30 的進風面積的比例不在優選範圍之內,而離心風葉的設計參數在優選範圍之內時,測試得 到的離心風葉的運行噪聲減小,分別為48. 7分貝和48. 5分貝。
[0036] 根據實施例1和實施例3的實驗結果表明:當出風口 40的出風面積與進風環30 的進風面積的比例在優選範圍之內,且離心風葉的設計參數也在優選範圍之內時,測試得 到的離心風葉的運行噪聲減小,降至48. 3和48. 2分貝。
[0037] 根據實施例2的實驗結果表明:當出風口 40的出風面積與進風環30的進風面積 的比例在優選範圍之內且靠近中間值,同時離心風葉的設計參數也在優選範圍之內且靠近 中間值時,測試得到的離心風葉的運行噪聲降低,降至48. 2分貝。
[0038] 綜上所述,通過改變出風口 40的出風面積與進風環30的進風面積的比例能夠有 效降低離心風葉的運行噪聲,在離心風機的設計參數不變的情況下能夠將噪聲降低〇. 5分 貝至1. 2分貝,從而提高了離心風機和天井式空調機組的運行可靠性和工作可靠性。
[0039]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 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 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後向型離心風葉,其特徵在於,包括: 環形底板(10); 輪轂(20),所述輪轂(20)的周向邊緣與所述環形底板(10)的內側邊緣連接; 進風環(30),所述環形底板(10)與所述進風環(30)同心且相間隔地設置,所述進風環 (30)的內環側形成進風口(31),所述環形底板(10)的周向邊緣與所述進風環(30)的外環 側邊緣之間形成出風口(40),所述出風口(40)的出風面積與所述進風環(30)的進風面積 的比例 A 為 A = [1.2,1.5]; 葉片(50),所述葉片(50)為多個,多個所述葉片(50)沿所述進風環(30)的周向設置 在所述環形底板(10)和所述進風環(30)之間,所述多個葉片(50)的外側端形成葉片外 圓,所述多個葉片(50)的內側端形成葉片內圓。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後向型離心風葉,其特徵在於,所述環形底板(10)的內圓直 徑B為B= [280, 310]毫米,所述環形底板(10)的外圓直徑C為C= [420,490]毫米,所 述出風口(40)的高度D為D = [90,120]毫米,所述進風環(30)的外環側直徑E為E = [420,490]毫米,所述進風環(30)的內環側直徑F為F = [370,400]毫米,所述輪轂(20) 的高度G為G = [100,150]毫米,所述進風環的厚度Η為Η = [30,90]毫米,所述葉片內圓 直徑I為I = [300, 340]毫米。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後向型離心風葉,其特徵在於,所述環形底板(10)的內圓直 徑Β為296毫米,所述環形底板(10)的外圓直徑C為476毫米,所述出風口(40)的高度D 為101毫米,所述進風環(30)的外環側直徑Ε為476毫米,所述進風環(30)的內環側直徑 F為380毫米,所述輪轂(20)的高度G為130毫米,所述進風環的厚度Η為50毫米,所述葉 片(50)內圓直徑I為320毫米。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後向型離心風葉,其特徵在於,所述多個葉片(50)的個數為 7個。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後向型離心風葉,其特徵在於,所述葉片(50)的外側端的高 度J為J = [90,120]毫米,所述葉片(50)的內側端的高度Κ為Κ = [125,145]毫米,所 述葉片(50)的與環形底板(10)連接的第一側的長度L為L= [120,130]毫米,所述葉片 (50)的靠近所述進風環(30)的第二側的長度L為M= [150,160]毫米。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後向型離心風葉,其特徵在於,所述葉片(50)的外側端的高 度J為101毫米,所述葉片(50)的內側端的高度K為135毫米,所述葉片(50)的與環形底 板(10)連接的第一側的長度L為124毫米,所述葉片(50)的靠近所述進風環(30)的第二 側的長度Μ為154毫米。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後向型離心風葉,其特徵在於,所述葉片(50)的靠近所述進 風環(30)的第二側的一部分由所述進風環(30)的遠離所述環形底板(10) -側的表面伸 出。
8. -種離心風機,包括離心風葉,其特徵在於,所述離心風葉是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 項所述的離心風葉。
9. 一種天井式空調機組,包括離心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離心風機是權利要求8所述 的離心風機。
【文檔編號】F04D29/66GK203867966SQ201420311101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1日
【發明者】雷新建, 王成, 蔡勃, 李子頎, 張正甫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