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機氣壓脫模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1-10 01:11:18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脫模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印刷機氣壓脫模裝置。
背景技術:
脫模是指印刷機在PCB/FPC上印刷錫膏後,控制網板離開已印刷PCB/FPC表面的過程。具體過程為:刮刀在汽缸的傳送作用下完成待印刷線路板的上錫後,刮刀首先會在豎直方向的汽缸的帶動下離開鋼網,鋼網此時是緊貼在已印刷PCB/FPC上的,為了取出已完成上錫的PCB/FPC必須讓鋼網往上離開,此過程即脫模過程。
目前印刷機脫模過程主要採用單一汽缸動作完成,而氣缸脫模速度難以控制,只能通過調節氣壓適當改變其運行速度。由於錫膏具有粘性及重力,在氣缸快速脫模時,鋼網對錫膏往上的拉力大於錫膏與焊盤的粘力及錫膏本身的重力,因此往往會拉起錫膏,形成拉尖,使錫膏成型不規則,從而影響印刷PCB的品質。因此,如提供一種新型的印刷機脫模裝置,使錫膏能夠充分脫離,由此提高印刷PCB的品質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印刷機氣壓脫模裝置,利用氣壓進行脫模,從使錫膏能夠充分脫離,保證了印刷PCB的品質。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印刷機氣壓脫模裝置,包括:工作機架、安裝在所述工作機架上的氣壓脫模部、與所述氣壓脫模部驅動連接的升降部及設於所述氣壓脫模部上方的印刷刮刀部;
所述氣壓脫模部包括具有密封腔體的外殼,所述外殼的一側設有進氣口,所述外殼的頂部安裝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上開設有密封通槽,所述印刷刮刀部通過所述密封通槽穿設於所述外殼內;
所述外殼的頂部還設有溫溼度調節口,所述外殼的底部安裝有密封墊。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外殼的頂部安裝有透明蓋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密封墊為密封橡膠墊。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升降部為升降氣缸。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升降氣缸設有四個,分別與所述外殼的四角驅動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印刷刮刀部包括:滑動塊、安裝在所述滑動塊上的印刷刮刀器及與所述滑動塊驅動連接的驅動電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印刷機氣壓脫模裝置通過設置氣壓脫模部,在印刷完成後進行脫模時,在具有密封腔體的外殼內通入一定壓力的氣源,從而使停留在鋼網中的錫膏充分脫離進入PCB焊盤,從而保證印刷品質。本實用新型還通過設置溫溼度調節口對密封腔體內溫溼度進行調控,從而保證良好的脫模環境,由此提高印刷品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印刷機氣壓脫模裝置的結構圖;
圖2為圖1中的印刷機氣壓脫模裝置的氣壓脫模部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並不限於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於」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並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印刷機氣壓脫模裝置10的結構圖。
一種印刷機氣壓脫模裝置10,包括:工作機架100、安裝在工作機架100上的氣壓脫模部200、與氣壓脫模部200驅動連接的升降部300及設於氣壓脫模部200上方的印刷刮刀部400。工作機架100上安放有鋼網20,氣壓脫模部200設於鋼網20的上方。
如圖2所示,氣壓脫模部200包括具有密封腔體的外殼210,外殼210的一側設有進氣口220,外殼210的頂部安裝有密封蓋230,密封蓋230上開設有密封通槽231,印刷刮刀部400通過密封通槽231穿設於外殼210內。
進一步的,外殼210的頂部還設有溫溼度調節口240,外殼210的底部安裝有密封墊250。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外殼210的頂部安裝有透明蓋板260。通過透明蓋板260可以實施觀測外殼210內的印刷情況。密封墊250為密封橡膠墊,密封墊250不但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還對鋼網20起到保護作用,使外殼210壓放到鋼網20上使不會出現損傷。
在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中,密封蓋230可以使用伸縮密封罩進行實施,印刷刮刀部400穿過密封蓋230上的密封通槽231在鋼網20上進行印刷。
關於氣壓脫模部200的工作原理,要說明的是,氣壓脫模部200通過升降部300驅動進行下降運動從而壓放在鋼網20上,脫模時,通過進氣口220通入一定壓力的氣源,從而使停留在鋼網中的錫膏(或紅膠)充分脫離進入PCB焊盤。
印刷刮刀部400穿過密封蓋230上的密封通槽231在鋼網20上進行印刷,通過與氣壓脫模部200相互配合工作,從而使印刷鋼網中的錫膏(或紅膠)充分脫離進入PCB焊盤,由此保證印刷的品質。特別是孔多且小的精密的PCB板效果更加明顯。
氣壓脫模部200上的溫溼度調節口240與外部的溫溼度調節器連接,從而調節鋼網上面錫膏的溫溼度,由此保證良好的印刷品質。這相比現有的通過控制整個設備內環境的溫溼度,本技術方案更能對錫膏的溫溼度進行精確控制,使得印刷效果更好。
請再次參閱圖1,升降部300為升降氣缸310,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升降氣缸310設有四個,且分別與外殼210的四角驅動連接。
要說明的是,通過在外殼210的四角設置升降氣缸310,可以保證外殼210運動的平行度。當工作的時候,升降氣缸310驅動外殼210運動從而壓緊鋼網20。當不工作的時候,升降氣缸310驅動外殼210外殼上升。
請再次參閱圖1,印刷刮刀部400包括:滑動塊410、安裝在滑動塊410上的印刷刮刀器420及與滑動塊410驅動連接的驅動電機430。
要說明的是,當印刷工作時,印刷刮刀器420對鋼網20進行工作,滑動塊410通過驅動電機430驅動進行滑動,從而帶動印刷刮刀器420進行滑動,由此完成印刷操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印刷機氣壓脫模裝置10通過設置氣壓脫模部200,在印刷完成後進行脫模時,在具有密封腔體的外殼210內通入一定壓力的氣源,從而使停留在鋼網20中的錫膏充分脫離進入PCB焊盤,從而保證印刷品質。本實用新型還通過設置溫溼度調節口240對密封腔體內溫溼度進行調控,從而保證良好的脫模環境,由此提高印刷品質。
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