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輕質均壓環的製作方法
2023-11-05 03:52:07 1

本發明涉及電氣設備配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均壓環。
背景技術:
高壓試驗設備結構中,電場通常是不均勻分布的,在現場高壓試驗中需要對高壓電極部位做均壓處理,以減少或消除高壓電極部位的電暈或局部放電,從而改善測試結果。目前在高壓電氣設備試驗中,通常採用金屬鋁製成的均壓裝置,來實現均勻電場的目的。這種均壓裝置往往形狀固定,體積和重量都較大,運輸、存放和安裝都不方便,嚴重影響試驗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輕質均壓環,能夠減輕重量,便於運輸、存放和安裝,提高試驗效率。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輕質均壓環,所述均壓環包括:第一環體,第二環體,支撐體;所述第一環體和所述第二環體通過支撐體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環體與所述第二環體平行且同軸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體包括:第三環體,第四環體,連接件;所述第三環體和所述第四環體均呈半圓外凹形,所述第三環體與第四環體通過所述連接件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環體、所述第四環體和所述連接件一體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環體、所述第二環體和所述支撐體的內部充滿壓縮空氣。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環體與第三環體連接,所述第二環體與所述第四環體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環體、所述第二環體和所述支撐體均由pvc材料製成。
進一步地,所述均壓環的外表面噴塗有導電塗層。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體包括三個金屬圓筒。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環體和所述第二環體的外表面噴塗有導電塗層。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提供一種輕質均壓環,採用膠囊式的環體結構,可充氣可收縮,能夠減輕重量,便於運輸、存放和安裝,從而提高試驗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輕質均壓環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輕質均壓環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於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因此只是作為示例,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實施例一
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輕質均壓環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均壓環包括:第一環體1,第二環體2,支撐體3;其中第一環體1和第二環體2通過支撐體3連接,第一環體1和第二環體2平行且同軸設置。
所述均壓環可安裝在需要實現均壓的金屬件的端部實現均壓,通常使用的均壓環多為單環結構,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均壓環採用雙環結構,能夠使端部的場強和電壓有更大的下降,以達到降低端部場強和均壓的目的,同時能降低端部產生電暈的概率,從而增大均壓效果。
優選地,所述支撐體3包括:第三環體31,第四環體32,連接件33;其中,第三環體31和第四環體32通過連接件33連接,第三環體31和第四環體32平行且同軸設置。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三環體31和第四環體32均為半圓外凹環體;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第三環體31、所述第四環體32和所述連接件33一體設置,內部均充滿壓縮空氣,支撐體3內部互相連通。該支撐體3充滿壓縮空氣後,結構穩定,對第一環體和第二環體的支撐效果更好。
所述第一環體1與所述支撐體3連接,具體地,所述第一環體1與第三環體31連接,在所述第三環體31上,與第一環體1連接的一面呈凹形,和第一環體1接觸面積大,支撐作用更好;所述第二環體2與所述支撐體3連接,具體地,所述第二環體2與所述第四環體32連接,在所述第四環體32上,與第二環體2連接的一面呈凹形,和第二環體2接觸面積大,支撐作用更好。
優選地,第一環體1、第二環體2和支撐體3均由pvc材料製成,pvc材料的厚度為1mm,其主要材料性能參數為:屈服強度為10.02e+006n/m2,張力強度為1.353e+007n/m2,彈性模量為5.99e+006n/m2。採用pvc材料代替金屬,能夠減輕均壓環的重量,同時採用具有以下性能參數的pvc材料,即能夠滿足充氣的要求,也能夠滿足應力的要求。pvc環體具有線性彈性同向性,充氣後形狀穩定、均勻,在試驗中能夠承受較大的壓力,不會發生形變,以及造成局部突起,也不會因此導致局部放電。
優選地,所述均壓環的外表面噴塗有導電塗層,所述導電塗層為導電複合塗料,導電塗層的使用可實現均壓作用。
優選地,第一環體1、第二環體2和支撐體3上分別設有充氣口,用於進行充氣和放氣。充氣狀態下的均壓環可實現均壓作用,放氣狀態下的均壓環,可收縮、摺疊,便於運輸、存放和安裝。
均壓環的尺寸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例如,220kv均壓環第一環體1、第二環體2的直徑均為800mm,環體管徑250mm,兩個環體中心高度750mm。在實際操作中,根據不同的電壓條件的要求進行相應的調整,支撐體3的尺寸與第一環體1和第二環體2的尺寸相匹配。
基於以上內容,本發明實施例一可以實現的技術效果為:採用由pvc材料製成的膠囊式雙環結構代替金屬均壓環,可充氣可收縮,能夠減輕重量,便於運輸、存放和安裝,從而提高試驗效率;採用充氣式支撐體支撐環體,充氣後結構穩定,支撐效果好。
實施例二
圖2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輕質均壓環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均壓環呈膠囊式結構,包括:第一環體1,第二環體2,支撐體3;所述兩個環體互相平行,同軸設置,且所述兩個環體通過支撐體3連接。
優選地,第一環體1和第二環體2均由防寒1mm厚的pvc材料製成,其材料性能參數如表1所示,且環體中內部充滿壓縮空氣。採用pvc材料代替金屬,能夠減輕均壓環的重量。
兩個環體上均設有充氣口,用於進行充氣和放氣,充氣狀態下的均壓環可實現均壓作用,放氣狀態下的均壓環,可收縮、摺疊,便於運輸、存放和安裝。
優選地,第一環體1和第二環體2的外表面均噴塗有導電塗層,所述導電塗層為導電複合塗料,該導電塗層可實現均壓作用。
優選地,所述支撐體3包括三個金屬圓筒,進一步優選地,支撐體3的材質為鑄鋁,鑄鋁質輕且成本低,能夠減少均壓環的整體重量,並能夠降低成本。金屬結構的支撐體硬度高,能夠很好地起到支撐的作用。
所述第一環體1和第二環體2上分別卡接在支撐體3對應的凹槽中,實現支撐體3與第一環體1、第二環體2之間的連接。
所述均壓環的上下圓環直徑、圓環管徑、上下環中心高度等參數,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
通過solidworks軟體建模,對所述均壓環進行受力分析,檢驗該結構是否存在充氣後形變、充氣後材料是否會破壞、充氣結構形狀變化是否均勻及局部是否存在突起。並主要仿真分析了膠囊式結構均壓環的應力情況。在建模仿真過程中,彈性體只承受自身重量,即只承受y軸方向力的作用力(只有上環)。
仿真分析證明,該輕質均壓環充氣0.25~0.29mpa情況下,其表面壓力最大為0.243mpa,遠小於其材料張力強度13.5mpa,因此材料不會被破壞。同時,產品最大變形為3.724mm,尺寸變化符合尺寸要求。圓環各向形狀變化一致,不會造成局部突起和局放放電。
基於以上內容,本發明實施例二可以實現的技術效果為:採用膠囊式雙環結構,可充氣可收縮,能夠減輕重量,便於運輸、存放和安裝,從而提高試驗效率;採用金屬圓筒作為支撐體,支撐效果好。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和說明書的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