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軸承漏氣測試裝置製造方法
2023-11-05 06:05:07 1
密封軸承漏氣測試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密封軸承漏氣測試裝置,包括一氣壓閥,所述氣壓閥具有進、出氣閥口,所述氣壓閥上設置有氣壓表,所述氣壓閥的進氣閥口與供氣機構連接;一儲氣罐,所述儲氣罐具有進、出氣口,所述儲氣罐的進氣口與氣壓閥的出氣閥口連接;一用以安裝測試軸承的軸承檢測部件,所述軸承檢測部件具有進、出氣孔,所述軸承檢測部件的進氣孔與儲氣罐的進氣口連接;以及一設置在所述儲氣罐與軸承檢測部件之間的氣壓壓力感應器和一與所述氣壓壓力感應器連接的氣壓壓力顯數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儲氣罐內的氣壓變化來判斷測試軸承的密封圈是否存在漏氣現象,有效地檢測軸承的氣密性,檢測效果好,效率高。
【專利說明】密封軸承漏氣測試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檢測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密封軸承漏氣測試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軸承的使用領域廣泛,越來越多的機械設備需要軸承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良好的密封性可以使軸承抵擋外物侵入,減少了軸承的失效因素,使軸承壽命保障得到了提高;同時使軸承可在不同的工作環境正常工作。軸承的密封性主要依靠設置在內、外圈之間的密封圈實現,密封圈起到防塵、防水、防漏氣(在一定的氣壓下)的作用。軸承工廠在生產過程中,通常防塵槽是靠車削出來的,雖然有些套圈在後序工序有作拋光處理,但粗糙度還是較大,這樣密封件內外唇為了起到防塵和防漏氣的效果,需要設計成過盈配合,同時還要考慮啟動扭矩和摩擦扭矩的情況,密封唇和防塵槽配合的過盈量也要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同時有些高端的客戶(例如汽車行業)不但對軸承的漏氣有要求,甚至要求在給定的氣壓值和保壓時間內,軸承的漏氣量要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也就是對所採購、所生產的軸承漏氣量進行量化管理控制。因此如何研製一種檢測軸承是否漏氣的裝置,以保證軸承密封狀況良好,提高軸承質量,是目前廣大軸承生產廠家亟待解決的問題。
[0003]為此, 申請人: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找到了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下面將要介紹的技術方案便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檢測軸承的氣密性的密封軸承漏氣測試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密封軸承漏氣測試裝置,包括
[0007]—氣壓閥,所述氣壓閥具有進、出氣閥口,所述氣壓閥上設置有氣壓表,所述氣壓閥的進氣閥口與供氣機構連接;
[0008]一儲氣罐,所述儲氣罐具有進、出氣口,所述儲氣罐的進氣口與氣壓閥的出氣閥口連接;
[0009]一用以安裝測試軸承的軸承檢測部件,所述軸承檢測部件具有進、出氣孔,所述軸承檢測部件的進氣孔與儲氣罐的進氣口連接;以及
[0010]一設置在所述儲氣罐與軸承檢測部件之間的氣壓壓力感應器和一與所述氣壓壓力感應器連接的氣壓壓力顯數表。
[001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還包括一用以檢測漏氣量的流量計,所述流量計的檢測埠與軸承檢測部件的出氣孔連接。
[001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軸承檢測部件包括下模以及與所述下模相配合的上模,所述軸承檢測部件的進、出氣孔分別設置在所述下模和上模上,所述下模上設置有一與測試軸承外徑緊密配合的下模內腔,所述下模內腔的底部設置有一第一密封橡膠圈,所述下模位於所述下模內腔中設置有一與測試軸承內徑緊密配合的凸臺,所述凸臺的根部設置有一第二密封橡膠圈,所述上模上設置有一上模內腔,所述上模內腔的底部設置有一第三密封橡膠圈。
[0013]由於採用了如上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儲氣罐內的氣壓變化來判斷測試軸承的密封圈是否存在漏氣現象,有效地檢測軸承的氣密性,檢測效果好,效率高。流量計可以檢測測試軸承的漏氣量,方便技術人員對測試軸承進行改進。軸承檢測部件的密封性能好,使得軸承氣密性檢測的數據更加準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軸承檢測部件的裝入軸承後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18]參見圖1,圖中給出的密封軸承漏氣測試裝置,包括氣壓閥100、儲氣罐200、軸承檢測部件300、氣壓壓力感應器400、氣壓壓力顯數表500以及流量計600。
[0019]氣壓閥100具有進、出氣閥口 110、120,並且氣壓閥100上設置有一氣壓表130,氣壓閥100的進氣閥口 110與供氣機構700連接,供氣機構700為整個裝置提供氣流,氣壓閥100可以調節氣流的開啟和關閉,也可以調節氣流的流量大小和氣壓大小,氣壓表130可以檢測通過氣壓閥100的氣壓大小。儲氣罐200具有進、出氣口 210、220,儲氣罐200的進氣口 210與氣壓閥100的出氣閥口 120連接,儲氣罐200的體積為300CC?400CC,優選地為367CC。
[0020]軸承檢測部件300用以安裝測試軸承800,參見圖2,軸承檢測部件300優選地而絕非限於的結構如下:其包括下模310以及與下模310相配合的上模320,下、上模310、320之間可以通過卡扣、螺紋等一些可拆卸連接,下、上模310、320上分別設置有進、出氣孔311、321,下模310的進氣孔311與儲氣罐200的出氣口 220連接,上模320的出氣孔321與流量計600的檢測埠 610連接。下模310上設置有一與測試軸承800的外徑緊密配合的下模內腔312,下模內腔312的底部設置有一第一密封橡膠圈313,該第一密封橡膠圈313與測試軸承800的軸承外圈的下端面接觸,下模310位於下模內腔312中設置有一與測試軸承800的內徑緊密配合的凸臺314,凸臺314的根部設置有一第二密封橡膠圈315,該第二密封橡膠圈315與測試軸承800的軸承內圈的下端內側緊密接觸。上模320上設置有一上模內腔322,上模內腔322與下模310的上部外側緊密配合,上模內腔322的底部設置有一第三密封橡膠圈323,該第三密封橡膠圈323與測試軸承800的軸承外圈的上端面接觸。
[0021]氣壓壓力感應器400設置在儲氣罐200與軸承檢測部件300之間,用以檢測儲氣罐200與軸承檢測部件300之間是否有氣流,氣壓壓力顯數表500與氣壓壓力感應器400連接,用以顯示氣壓壓力感應器400上的氣流氣壓讀數。
[0022]本實用新型的密封軸承漏氣測試裝置的測試過程如下:
[0023]先將測試軸承800裝入軸承檢測部件300中,打開氣壓閥100後並調整氣壓閥100使得氣壓閥100上的氣壓表130讀數為500mbar,供氣機構700向儲氣罐200中充氣,待儲氣罐200中充滿氣後關閉氣壓閥100 ;接著,觀察氣壓壓力顯數表500上的壓力數值變化,觀察時間約為10分鐘。如果氣壓壓力顯數表500上的壓力數值越來越低,即壓力有損失,則說明測試軸承800的密封圈存在漏氣現象,此時,通過流量計600讀取漏氣量。如果氣壓壓力顯數表500上的壓力數值沒有變化或者變化很少,則說明測試軸承800的密封圈不存在漏氣現象。
【權利要求】
1.密封軸承漏氣測試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氣壓閥,所述氣壓閥具有進、出氣閥口,所述氣壓閥上設置有氣壓表,所述氣壓閥的進氣閥口與供氣機構連接; 一儲氣罐,所述儲氣罐具有進、出氣口,所述儲氣罐的進氣口與氣壓閥的出氣閥口連接; 一用以安裝測試軸承的軸承檢測部件,所述軸承檢測部件具有進、出氣孔,所述軸承檢測部件的進氣孔與儲氣罐的進氣口連接;以及 一設置在所述儲氣罐與軸承檢測部件之間的氣壓壓力感應器和一與所述氣壓壓力感應器連接的氣壓壓力顯數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軸承漏氣測試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用以檢測漏氣量的流量計,所述流量計的檢測埠與軸承檢測部件的出氣孔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軸承漏氣測試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軸承檢測部件包括下模以及與所述下模相配合的上模,所述軸承檢測部件的進、出氣孔分別設置在所述下模和上模上,所述下模上設置有一與測試軸承外徑緊密配合的下模內腔,所述下模內腔的底部設置有一第一密封橡膠圈,所述下模位於所述下模內腔中設置有一與測試軸承內徑緊密配合的凸臺,所述凸臺的根部設置有一第二密封橡膠圈,所述上模上設置有一上模內腔,所述上模內腔的底部設置有一第三密封橡膠圈。
【文檔編號】G01M3/26GK204085818SQ201420531508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6日
【發明者】趙坤 申請人:寧波慈興軸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