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閉式注水型氧氣溼化瓶的製作方法
2023-11-09 02:18:22 1
專利名稱:密閉式注水型氧氣溼化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用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密閉式注水型氧氣溼化瓶。
背景技術:
輸氧是醫院常用的治療或搶救手段,廣泛用於臨床上各類病人。治療或搶救輸入給病人的氧氣必須經過溼潤處理才能提供給病人吸入否則乾燥的氧氣將對病人產生不利的影響。對氧氣進行溼潤處理,通常採用氧氣溼化瓶內的溼化液(一般是水)加溼的方法來進行,乾燥的氧氣經過氧氣溼化液溼潤後提供給病人吸入。目前,在臨床上使用的氧氣溼化瓶,當氧氣溼化瓶水位不夠補充溼化水時,需要擰開整個溼化瓶的瓶蓋,將溼化水倒至氧氣溼化瓶內,再將氧氣溼化瓶與氧氣裝置銜接緊密。但是,在這一擰開瓶蓋-取下-加水-旋緊的過程中,通常這一過程對於操作熟練的醫護人 員也需要30 45秒的時間,在這過程中患者被迫中斷氧氣的吸入,尤其是對於中、高流量吸氧的危重患者,造成短時間的供氧不足,致患者出現乏氧性缺氧症狀,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另外,在取下溼化瓶補充溼化水的過程中,還存在氧氣洩漏的危險,給病房環境也造成不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密閉式注水型氧氣溼化瓶,該密閉式注水型溼化瓶在補充溼化水時,注水過程簡單方便快捷,保證患者供氧的持續性和安全性,防止患者出現乏氧性缺氧症狀,還保證了用氧環境的安全。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是按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密閉式注水型氧氣溼化瓶,包括瓶體,所述瓶體上設有高限水位標識線和低限水位標識線,所述瓶體的側壁對應於高限水位標識線的上方位置設有直接向瓶體內注水並保持瓶體內部密封的注水裝置。作為上述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瓶體上設有高限水位標識線和低限水位標識線,所述注水裝置設置在對應於高限水位標識線的上方位置。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注水裝置包括開設於瓶體側壁的注水口、與注水口連通的注水管,以及封閉注水管管口的密封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本實用新型由於在氧氣溼化瓶的瓶體上直接設有一注水裝置,避免了再需要加水時擰開瓶蓋加水的過程,簡化加水過程,縮短加水時間(直接注水時間只需3 8秒),從而有效保證患者供氧的持續性和安全性,防止患者出現乏氧性缺氧症狀;(2)本實用新型由於在瓶體上設有高低限水位標識線,能預防護理人員在補充溼化水時過多或過少而導致溼化過度或不足給患者帶來不舒適;(3)本實用新型在補充溼化水時整個氧氣裝置仍然處於密閉狀態,還保證了用氧環境的安全,預防交叉感染。以下結合附圖
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密閉式注水型氧氣溼化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 實用新型所述的密閉式注水型氧氣溼化瓶,包括瓶體1,該瓶體I的上端為氧氣溼化瓶與氧氣裝置的連接口 2,所述瓶體I上設有高限水位標識線I和低限水位標識線II,所述瓶體I的側壁上對應於高限水位標識線II的上方設有直接向瓶體I內注水並保持瓶體內部密封的注水裝置3。該注水裝置3包括開設於瓶體側壁的注水口 31、與注水口 31連通的注水管32,以及封閉注水管32管口的密封蓋33。當需要補充溼化水時,只需將注水管32的密封蓋33打開,用注射器補充溼化水後立刻蓋上即可。其整個注水過程簡單方便快捷,只需較短時間即可完成,有效保證患者供氧的持續性和安全性,防止患者出現乏氧性缺氧症狀。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凡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範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味著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
權利要求1.一種密閉式注水型氧氣溼化瓶,包括瓶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瓶體的側壁設有直接向瓶體內注水並保持瓶體內部密封的注水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密閉式注水型氧氣溼化瓶,其特徵在於所述瓶體上設有高限 水位標識線和低限水位標識線,所述注水裝置設置在對應於高限水位標識線的上方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密閉式注水型氧氣溼化瓶,其特徵在於所述注水裝置包括開設於瓶體側壁的注水口、與注水口連通的注水管,以及封閉注水管管口的密封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一種密閉式注水型氧氣溼化瓶,包括瓶體,所述瓶體的側壁設有直接向瓶體內注水並保持瓶體內部密封的注水裝置。該密閉式注水型溼化瓶在補充溼化水時,注水過程簡單方便快捷,保證患者供氧的持續性和安全性,防止患者出現乏氧性缺氧症狀,還保證了用氧環境的安全。
文檔編號A61M16/16GK202637664SQ20122015860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3日
發明者歐陽紅蓮 申請人:歐陽紅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