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連接結構體系的製作方法
2023-11-09 10:19:35 1

本發明屬於建築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連接結構體系。
背景技術:
現有的建築結構體系中,建築構件之間的連接大都採用套筒作為鋼筋連接件,如機械套筒、灌漿套筒;這種套筒連接結構,使建築構件端部伸出的鋼筋很難與套筒對齊,施工難度大,效率低。如灌漿套筒,漿料製備要求高,灌漿難以飽滿,漿料時間長了易老化粉碎,致使鋼筋鬆動,結構強度低,影響建築質量;又如機械套筒,建築構件端部伸出鋼筋稍微偏離機械套筒的中心線,鋼筋端部的螺紋絲扣就與機械套筒端部的內螺紋絲扣無法套入安裝,這是建築工程技術領域長時間未能解決的技術難題;此外建築構件的連接鋼筋成單排豎向預埋在建築構件的正中間,使建築構件與建築構件的連接節點抗彎折、抗剪切能力差,影響高層建築的抗震、抗傾覆性能和建築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連接結構體系,一方面使建築構件之間的鋼筋連接變得十分容易,建築構件端部伸出鋼筋對接允許偏差大,施工難度低,效率高,而且其本身結構為機械連接,無老化,結構強度高,質量好;另一方面鋼筋雙排連接結構極大增強建築構件連接節點的抗彎折、抗剪切能力,提升高層建築的抗震、抗傾覆性能。
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連接結構體系,包括上預製剪力牆、下預製剪力牆和位於上、下預製剪力牆之間並與上、下預製剪力牆連接的水平建築構件;所述上預製剪力牆和下預製剪力牆,都在其內預埋有雙排鋼筋,但上預製剪力牆底部預埋有與預埋在上預製剪力牆內的雙排鋼筋底端對應固定連接的連接盒;下預製剪力牆內預埋的雙排鋼筋上部從下預製剪力牆頂端伸出,穿過水平建築構件後與上預製剪力牆底部預埋的連接盒連接固定。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預埋在預製剪力牆內的雙排鋼筋包括上部伸出鋼筋和下部連接鋼筋,上部伸出鋼筋與下部連接鋼筋的軸線相同,或者上部伸出鋼筋和下部連接鋼筋為同一根鋼筋。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水平建築構件包括疊合樓板,疊合樓板包括預製層及設於所述預製層上的現澆層,所述下預製剪力牆內預埋的雙排鋼筋上部穿過所述現澆層。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上預製剪力牆中的雙排鋼筋底端與對應的連接盒連接採用焊接或螺紋絲扣連接固定。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連接盒包括設有敞口側的盒體,所述盒體上與所述敞口側相鄰的底板開有與下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相配合的底板配合通孔,下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末端加工有螺紋絲扣,下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末端穿過連接盒底板配合通孔後與連接盒內設置的螺母形成螺紋固定連接。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連接盒的盒體上與上述底板相對的頂板設有與所述雙排鋼筋相配合的頂板配合通孔,上預製剪力牆的雙排鋼筋末端加工有螺紋絲扣,上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末端穿過連接盒頂板配合通孔後與連接盒內設置的螺母形成螺紋固定連接。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連接盒的盒體上頂板設有螺紋孔或連接套筒,上預製剪力牆的雙排鋼筋末端加工有螺紋絲扣,上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末端與頂板設有的螺紋孔或者連接套筒通過螺紋絲扣連接固定。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連接盒分為兩種規格:一種為短敞口通道連接盒,另一種為長敞口通道連接盒,兩種規格連接盒的敞口朝向相同,都是敞口側朝向上預製剪力牆的一個側面,並且敞口側都與上預製剪力牆底部的該側面連通;上、下預製剪力牆內的雙排鋼筋均分別與兩種規格的連接盒對應連接,雙排鋼筋中一排鋼筋與短敞口通道連接盒連接,另一排鋼筋與長敞口通道連接盒連接。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短敞口通道連接盒與長敞口通道連接盒在上預製剪力牆底端的一個水平面預埋。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短敞口通道連接盒靠近上預製剪力牆底部的一個側面預埋,而長敞口通道連接盒的與敞口側相對的封閉側靠近上預製剪力牆底部的另一個側面預埋。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連接盒全部為短敞口通道連接盒時,所述連接盒分為兩部分,分別靠近預製剪力牆的兩側面預埋,兩部分連接盒中的一部分連接盒敞口側朝向上預製剪力牆的一側面並與該一側面連通,另一部分連接盒敞口側朝向上預製剪力牆的另一側面並與該另一側面連通。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上預製剪力牆的雙排鋼筋分兩排錯開預埋,其中一排鋼筋靠近上預製剪力牆一側面預埋,另一排鋼筋靠近上預製剪力牆另一側面預埋。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上預製剪力牆的雙排鋼筋分兩排錯開預埋,其中一排鋼筋中的每根鋼筋都對應於另一排鋼筋中每兩根鋼筋間距中點的垂直延長線。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下預製剪力牆的雙排鋼筋分為兩排錯開預埋,其中一排鋼筋靠近下預製剪力牆一側面預埋,另一排鋼筋靠近下預製剪力牆另一側面預埋。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下預製剪力牆的雙排鋼筋分為兩排錯開預埋,其中一排鋼筋中的每根鋼筋都對應於另一排鋼筋中每兩根鋼筋間距中點的垂直延長線。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短敞口通道連接盒和長敞口通道連接盒在連接固定下預製剪力牆中雙排鋼筋後填充微膨脹細石混凝土。
結構原理及顯著效果:
本發明的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連接結構體系,包括上預製剪力牆、下預製剪力牆和疊合樓板,而上、下預製剪力牆底端預埋有與預埋雙排鋼筋對應連接的連接盒,連接盒有兩種規格,其中一部分為短敞口通道連接盒,另一部分為長敞口通道連接盒,短敞口通道連接盒靠近上預製剪力牆底端一側面預埋,長敞口通道連接盒靠近上預製剪力牆底端另一側面預埋;或者上、下預製剪力牆底端預埋的與預埋雙排鋼筋對應連接的連接盒全部為一種規格:短敞口通道連接盒;上、下預製剪力牆內預埋的雙排鋼筋底端分別與對應的連接盒頂板連接固定;下預製剪力牆內預埋的雙排鋼筋穿過疊合樓板現澆層後再分別穿過連接盒底板配合通孔,用螺母、墊片連接固定。這樣,本發明就徹底改變了以往的單排鋼筋、單排套筒或單排連接盒的結構體系,使上、下預製剪力牆的鋼筋連接為雙排連接的結構體系,成倍的增大了上、下預製剪力牆連接結構體系的穩定性。極大提高了預製剪力牆的抗彎折、抗剪切能力,也就增強了裝配式建築的抗震、抗傾覆性能。此外,採用連接盒替代傳統技術的機械套筒或灌漿套筒,使上、下預製剪力牆鋼筋對接變得十分容易,允許偏差大,極大提高了施工作業效率,而且不受灌漿料質量和灌漿不飽滿的影響,使用壽命長,結構強度高,建築質量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平面布置圖;
圖2位本發明實施例2平面布置圖;
圖3為短敞口通道連接盒連接鋼筋大樣圖;
圖4為長敞口通道連接盒連接鋼筋大樣圖。
附圖標記:
1—上預製剪力牆,2—下預製剪力牆,3—短敞口通道連接盒,4—長敞口通道連接盒,5—疊合樓板預製層,6—疊合樓板現澆層,7—雙排鋼筋,8—螺母墊片,9—預製剪力牆水平分布鋼筋,10—預製剪力牆豎向分布鋼筋,11—微膨脹細石混凝土。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本發明的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連接結構體系,包括上預製剪力牆、下預製剪力牆和位於上、下預製剪力牆之間並與上、下預製剪力牆連接的水平建築構件;所述上預製剪力牆和下預製剪力牆都在其內預埋有雙排鋼筋,上預製剪力牆的雙排鋼筋底部對應固定連接有連接盒;下預製剪力牆內預埋的雙排鋼筋上部從下預製剪力牆頂端伸出,穿過水平建築構件後與上預製剪力牆底部預埋的連接盒連接固定。其中,上、下預製剪力牆指的是上預製剪力牆與下預製剪力牆。
本發明的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連接結構體系,包括上預製剪力牆、下預製剪力牆和疊合樓板,而上、下預製剪力牆底端預埋有與預埋雙排鋼筋對應連接的連接盒,連接盒有兩種規格,其中一部分為短敞口通道連接盒,另一部分為長敞口通道連接盒,短敞口通道連接盒靠近上預製剪力牆底端一側面預埋,長敞口通道連接盒靠近上預製剪力牆底端另一側面預埋;或者上、下預製剪力牆底端預埋的與預埋雙排鋼筋對應連接的連接盒全部為一種規格:短敞口通道連接盒;上、下預製剪力牆內預埋的雙排鋼筋底端分別與對應的連接盒頂板連接固定;下預製剪力牆內預埋的雙排鋼筋穿過疊合樓板現澆層後再分別穿過連接盒底板配合通孔,用螺母、墊片連接固定,該雙排鋼筋呈豎向布置。這樣,本發明就徹底改變了以往的單排鋼筋、單排套筒或單排連接盒的結構體系,使上、下預製剪力牆的鋼筋連接為雙排連接的結構體系,成倍的增大了上、下預製剪力牆連接結構體系的穩定性。極大提高了預製剪力牆的抗彎折、抗剪切能力,也就增強了裝配式建築的抗震、抗傾覆性能。此外,採用連接盒替代傳統技術的機械套筒或灌漿套筒,使上、下預製剪力牆鋼筋對接變得十分容易,允許偏差大,極大提高了施工作業效率,而且不受灌漿料質量和灌漿不飽滿的影響,使用壽命長,結構強度高,建築質量好,且雙排鋼筋豎向布置於預製剪力牆中。
預製預製剪力牆內的雙排鋼筋包括上部伸出鋼筋和下部連接鋼筋,上部伸出鋼筋與下部連接鋼筋的軸線相同,或者上部伸出鋼筋和下部連接鋼筋為同一根鋼筋。水平建築構件包括疊合樓板,疊合樓板包括預製層及設於所述預製層上的現澆層,所述下預製剪力牆內預埋的雙排鋼筋上部穿過所述現澆層。
上預製剪力牆中的雙排鋼筋底端與對應的連接盒連接採用焊接或螺紋絲扣連接固定。
連接盒包括設有敞口側的盒體,所述盒體上與所述敞口側相鄰的底板開有與下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相配合的底板配合通孔,下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末端加工有螺紋絲扣,下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末端穿過連接盒底板配合通孔後與連接盒內設置的螺母形成螺紋固定連接;連接盒的盒體上與上述底板相對的頂板設有與所述雙排鋼筋相配合的頂板配合通孔,上預製剪力牆的雙排鋼筋末端加工有螺紋絲扣,上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末端穿過連接盒頂板配合通孔後與連接盒內設置的螺母形成螺紋固定連接;連接盒的盒體上頂板設有螺紋孔或連接套筒,上預製剪力牆的雙排鋼筋末端加工有螺紋絲扣,上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末端與頂板設有的螺紋孔或者連接套筒通過螺紋絲扣連接固定;連接盒分為兩種規格:一種為短敞口通道連接盒,另一種為長敞口通道連接盒,兩種規格連接盒的敞口朝向相同,都是敞口側朝向上預製剪力牆的一個側面,並且敞口側都與上預製剪力牆底部的該側面連通;上、下預製剪力牆內的雙排鋼筋均分別與兩種規格的連接盒對應連接;雙排鋼筋中一排鋼筋與短敞口通道連接盒連接,另一排鋼筋與長敞口通道連接盒連接。短敞口通道連接盒與長敞口通道連接盒在預製剪力牆底端的一個水平面預埋;短敞口通道連接盒靠近預製剪力牆底部的一個側面預埋,而長敞口通道連接盒的與敞口側相對的封閉側靠近預製剪力牆底部的另一個側面預埋;連接盒全部為短敞口通道連接盒時,短敞口通道連接盒分為兩部分,分別靠近上預製剪力牆的兩側面預埋,兩部分短敞口通道連接盒的敞口朝向相同或相背,優選兩部分短敞口通道的敞口朝向相背,即兩部分連接盒中的一部分連接盒敞口側朝向上預製剪力牆的一側面並與該一側面連通,另一部分連接盒敞口側朝向上預製剪力牆的另一側面並與該另一側面連通。
上預製剪力牆的雙排鋼筋分兩排錯開預埋,其中一排鋼筋靠近上預製剪力牆一側面預埋,另一排鋼筋靠近上預製剪力牆另一側面預埋;上預製剪力牆的雙排鋼筋分兩排錯開預埋,其中一排鋼筋中的每根鋼筋都對應於另一排鋼筋中每兩根鋼筋間距中點的垂直延長線;下預製剪力牆的雙排鋼筋分為兩排錯開預埋,其中一排鋼筋靠近下預製剪力牆一側面預埋,另一排鋼筋靠近下預製剪力牆另一側面預埋;下預製剪力牆的雙排鋼筋分為兩排錯開預埋,其中一排鋼筋中的每根鋼筋都對應於另一排鋼筋中每兩根鋼筋間距中點的垂直延長線;短敞口通道連接盒和長敞口通道連接盒在連接固定下預製剪力牆中雙排鋼筋後填充微膨脹細石混凝土。
施工過程:
(1)製作連接盒:製作的連接盒為上、下、左、右、後面封閉、前面開口的金屬盒子,並且在上、下兩面分別開有配合通孔或螺紋孔。
(2)在工廠標準化生產製備疊合樓板的預製層及現澆層分布鋼筋;
(3)在工廠標準化生產製備預製剪力牆,預製剪力牆內預埋有雙排鋼筋和與雙排鋼筋一端固定連接的連接盒,雙排鋼筋另一端從預製剪力牆的頂端伸出,連接盒預埋在預製剪力牆的底端內;
(4)在工廠標準化製備預製剪力牆;
(5)將一塊預製剪力牆作為下預製剪力牆,將另一塊預製剪力牆作為上預製剪力牆,下預製剪力牆頂端伸出的雙排鋼筋穿過疊合樓板的現澆層,再插入相對應的連接盒下面板配合通孔,並在鋼筋末端套入螺母、墊片緊固;
(6)在上預製剪力牆底端和下預製剪力牆頂端之間以及疊合樓板的現澆層澆築混凝土、振搗、養護、成型為帶保溫預製剪力牆雙排鋼筋連接結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