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溫室大棚栽培草菇的培養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2-03 14:13:06 3
一種利用溫室大棚栽培草菇的培養工藝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溫室大棚栽培草菇的培養工藝,該培養工藝包括:步驟1:將配比好的栽培料在室外進行堆制,堆高1.2-1.4米,堆的長度和寬度視場地情況而定,建堆結束後立即進行噴淋發酵,噴淋3-5天,發酵3-5天後翻堆;步驟2:將發酵好的栽培料及時裝入栽培箱內,將栽培箱移入大棚;步驟3:發酵結束後,待栽培料的料溫降至35℃時播種,播種結束後控制料溫為28-35℃,空氣相對溼度在85%以上,利於菌絲萌發和生長;步驟4:發菌4-6天後,料塊上開始出現菇蕾,此時降低溫室內的溫度到28-32℃之間,溼度增加到90%,菇蕾經過4-5天的生長後達到採收階段。本發明不需進行第二次發酵,有效縮短了生產周期。
【專利說明】一種利用溫室大棚栽培草菇的培養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食品菌栽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溫室大棚栽培草菇的培養工藝。
【背景技術】
[0002]草菇起是一種重要的熱帶亞熱帶菇類,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國草菇產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於華南地區。草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每10g鮮菇含207.7mg維生素C,2.6g糖分,2.68g粗蛋白,2.24g脂肪,0.91g灰分。草燕蛋白質含18種胺基酸,其中必需胺基酸佔40.47-44.47%。此外,還含有磷、鉀、鈣等多種礦質元素。
[0003]現有技術的缺點:需要進行第二次發酵,以保證培養料滅菌徹底;由於晝夜溫差較大,導致培養料的保溫效果較差,料溫不恆定。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現有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利用溫室大棚栽培草菇的培養工藝,不需進行第二次發酵,有效縮短了生產周期。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利用溫室大棚栽培草菇的培養工藝,該培養工藝包括:
步驟1:將配比好的栽培料在室外進行堆制,堆高1.2-1.4米,堆的長度和寬度視場地情況而定,建堆結束後立即進行噴淋發酵,噴淋3-5天,發酵3-5天後翻堆;
步驟2:將發酵好的栽培料及時裝入栽培箱內,將栽培箱移入大棚;
步驟3:發酵結束後,待栽培料的料溫降至35 °C時播種,播種結束後控制料溫為28-35°C,空氣相對溼度在85%以上,利於菌絲萌發和生長;
步驟4:發菌4-6天後,料塊上開始出現菇蕾,此時降低溫室內的溫度到28-32°C之間,溼度增加到90%,菇蕾經過4-5天的生長後達到採收階段。
[0006]上述方案中,步驟I中的所述翻堆的方法為:把下面的料翻到上面,四邊的料翻到中間,中間的料則翻到外面,注意將乾料溼料混勻、抖松,進行第2次堆制,以利於發酵均勻,翻堆2-3次即可。
[0007]上述方案中,該培養工藝的步驟4之後,該培養工藝還包括:
步驟5:草菇栽培結束後,將栽培料直接還田。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I)不需進行第二次發酵,有效縮短了生產周期。
[0009](2)採用箱式栽培方法在大棚內栽培草菇,以栽培箱為載體進行草菇栽培,栽培箱為已有的泡沫箱,不需架設床架,節省了設備資金投入。
[0010](3)栽培箱體積較小,將培養料放置在培養箱內,便於移動和運輸。。
[0011](4)栽培箱保溫效果較好,能有效保證料溫恆定。。
[0012](5)在草燕生長的適宜季節,將栽培箱移入大棚,草燕出燕米收結束之後,將栽培箱搬出,大棚內可以繼續栽培其他作物,實現了大棚的充分利用。
[0013](6)草菇栽培結束後的栽培料可以還田,該料持水能力強,透氣性好,營養豐富,能夠提高土壤肥力,有利於下一茬作物的優質高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利用溫室大棚栽培草菇的培養工藝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0016]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利用溫室大棚栽培草燕的培養工藝,如圖1所不,該培養工藝包括:
步驟1:將配比好的栽培料在室外進行堆制,堆高1.2米,堆的長度和寬度視場地情況而定,建堆結束後立即進行噴淋發酵,噴淋3天,發酵3天後翻堆;
步驟2:將發酵好的栽培料及時裝入栽培箱內,將栽培箱移入大棚;
步驟3:發酵結束後,待栽培料的料溫降至35 °C時播種,播種結束後控制料溫為28-35°C,空氣相對溼度在85%以上,利於菌絲萌發和生長;
步驟4:發菌4天後,料塊上開始出現菇蕾,此時降低溫室內的溫度到28°C之間,溼度增加到90%,菇蕾經過4天的生長後達到採收階段。
[0017]步驟I中的所述翻堆的方法為:把下面的料翻到上面,四邊的料翻到中間,中間的料則翻到外面,注意將乾料溼料混勻、抖松,進行第2次堆制,以利於發酵均勻,翻堆2-3次即可。
[0018]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利用溫室大棚栽培草菇的培養工藝,該培養工藝包括: 步驟1:將配比好的栽培料在室外進行堆制,堆高1.4米,堆的長度和寬度視場地情況而定,建堆結束後立即進行噴淋發酵,噴淋5天,發酵5天後翻堆;
步驟2:將發酵好的栽培料及時裝入栽培箱內,將栽培箱移入大棚;
步驟3:發酵結束後,待栽培料的料溫降至35°C時播種,播種結束後控制料溫為35°C,空氣相對溼度在85%以上,利於菌絲萌發和生長;
步驟4:發菌6天後,料塊上開始出現菇蕾,此時降低溫室內的溫度到32°C之間,溼度增加到90%,菇蕾經過5天的生長後達到採收階段。
[0019]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利用溫室大棚栽培草菇的培養工藝,其特徵在於,該培養工藝包括:
步驟1:將配比好的栽培料在室外進行堆制,堆高1.3米,堆的長度和寬度視場地情況而定,建堆結束後立即進行噴淋發酵,噴淋4天,發酵4天後翻堆;
步驟2:將發酵好的栽培料及時裝入栽培箱內,將栽培箱移入大棚;
步驟3:發酵結束後,待栽培料的料溫降至35 °C時播種,播種結束後控制料溫為21.5°C,空氣相對溼度在85%以上,利於菌絲萌發和生長;
步驟4:發菌5天後,料塊上開始出現菇蕾,此時降低溫室內的溫度到30°C之間,溼度增加到90%,菇蕾經過4.5天的生長後達到採收階段;
步驟5:草菇栽培結束後,將栽培料直接還田。
【權利要求】
1.一種利用溫室大棚栽培草菇的培養工藝,其特徵在於,該培養工藝包括: 步驟1:將配比好的栽培料在室外進行堆制,堆高1.2-1.4米,堆的長度和寬度視場地情況而定,建堆結束後立即進行噴淋發酵,噴淋3-5天,發酵3-5天後翻堆; 步驟2:將發酵好的栽培料及時裝入栽培箱內,將栽培箱移入大棚; 步驟3:發酵結束後,待栽培料的料溫降至35 °C時播種,播種結束後控制料溫為28-35°C,空氣相對溼度在85%以上,利於菌絲萌發和生長; 步驟4:發菌4-6天後,料塊上開始出現菇蕾,此時降低溫室內的溫度到28-32°C之間,溼度增加到90%,菇蕾經過4-5天的生長後達到採收階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溫室大棚栽培草菇的培養工藝,其特徵在於,步驟I中的所述翻堆的方法為:把下面的料翻到上面,四邊的料翻到中間,中間的料則翻到外面,注意將乾料溼料混勻、抖松,進行第2次堆制,以利於發酵均勻,翻堆2-3次即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溫室大棚栽培草菇的培養工藝,其特徵在於,該培養工藝的步驟4之後,該培養工藝還包括: 步驟5:草菇栽培結束後,將栽培料直接還田。
【文檔編號】A01G1/04GK104255296SQ201410477351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8日
【發明者】仵強, 劉芹, 蔣永剛, 張浩東, 孟勝楠 申請人:陝西楊凌天和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