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具製法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21:09:32 1
專利名稱:手工具製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工具製法,尤其是一種以對半衝壓、焊接對合製成的高質量手工具,如此即可提供現有各種手工具組運用,其徑具有符合經濟原則、以有效提升加工的準確性、維持高質量等效益的提供。
背景技術:
常見的收折手工具組,其主要具有一框架、一橋接於框架的栓軸、若干樞接於栓軸的手工具,使得該等手工具得收折隱藏於框架中,用以提供使用者隨時取用。具體而言,如圖I所示為一種打鏈器工具組,其主要將打鏈器與其他自行車可能使用到的手工具整合為一,包括有一打鏈器10、一連接於打鏈器10 —側的框架20、至少一橋接於框架20的栓軸30、一樞接於栓軸30的手工具組40,該手工具組40是由多種不同尺寸或類型的手工具41、42、43所搭配組成,該手工具41、42、43收折隱藏於框架20中的提供攜行,或者如圖I所示的展開於框架20外使用。此種手工具41、42、43的製法,目前所知至少有四種
I、機械切削加工如圖2所示,該手工具41基本上具有一工具頭411、一樞接部412、一連接工具頭411及樞接部412的臂部413,其主要以銑削將該手工具41的工具頭411及臂部413形狀製造出來,再鑽削出其樞接部412,其製程複雜、產能又差,且會產生大量廢料,而且有成本居高不下的缺點。2、壓鑄法該手工具的製法是將熔凝性較好的金屬以高壓注入耐高熱鋼模內,利用鋼模較低溫度急速凝固成型的鑄造方式,然後才以機械加工將打鏈器最終尺寸完成,可是在鑄造過程中,該手工具41或多或少會產生砂孔,有不良品率高的問題。3、脫臘鑄造為其先製成臘模後,反覆沾漿,再將臘以熱溶出,形成模穴的鑄造法,優點為尺寸精度高,鑄造表面光滑,無分模限制,缺點為生產成本極高,單價極為昂貴。4、塑料射出其成型的手工具41有承受應力不高,容易損壞的缺點。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在保持手工具精度下,又能大幅提升產能及可靠度,實為重要的課題。有鑑於此,本發明人針對上述結構設計上未臻完善所導致的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構思,且積極研究改良試做而開發設計出本創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手工具製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製程複雜、產能又差,且會產生大量廢料,成本居高不下的缺點。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手工具製法,其包括下列步驟 A、準備一金屬原料;
B、將該金屬原料以連續模衝壓成型出胚體,使此胚體具有一平整的對合面,並沿對合面軸向的依序形成有一對半的工具頭、一對半的臂部、一對半的樞接部;C、以焊接方式將兩胚體的對合面彼此固定,據以構成一完整的手工具。上述金屬原料具有設定的重量及形狀。上述C流程是以一治具將兩胚體的對合面貼合定位,然後以點焊機自動焊接完成。 上述C流程是在兩胚體的對合面塗附有助焊劑,將彼此貼合,在乾燥後送入硬焊爐加工完成。採用上述結構後,本發明以衝壓エ序製造出高質量、高精度的胚體、另以焊接エ序將兩胚體一體結合,此種整合衝壓及焊接的技術特徵,其相較現有技術,除大幅節省エ時與提升效率外,在胚體能個別大量生產下達到符合經濟的原則及新穎功能,以去除習用製法的不良問題,有效地增進質量、提高生產效率,確實為收折手工具組的手工具提出一有效解決的新穎技術。
圖I是傳統打鏈器工具組的外觀示意圖。圖2是傳統手工具的外觀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手工具的分解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打鏈器 20框架
30栓軸40手工具組
41、42、43手工具 41A、41B 胚體 410對合面 411工具頭
412樞接部 413臂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進一歩解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闡述。請參閱圖3,本發明包括下列步驟
A、準備ー金屬原料,該金屬原料具有設定的重量及形狀;
B、將該金屬原料以連續模衝壓成型出一精度與結構強度、機械性質均極為優異的胚體41A、41B,使此胚體41A、41B具有一平整的對合面410,並沿對合面410軸向的依序形成有一對半的工具頭411、ー對半的臂部413、一對半的樞接部412,該胚體41A、41B的對合面410、工具頭411、臂部413、樞接部412,是經逐次衝壓製成,其內部的金屬晶粒組織是局部、漸進與緩和地產生流動及畸變,能有效維持結構組織的連續性、均勻性及流線性,並使之更加壓密緊實、細粒化與均質化,故而所成型的胚體41A、41B能獲得良好的結構強度與機械性質,從而避免鋳造或熱鍛導致的破壞組織結構與加工硬化等不良現象;
C、以焊接方式將兩胚體41A、41B的對合面410彼此固定,如此便能構成ー完整的手工具41。在此特別說明,焊接有如下兩種方便
I、以ー治具將兩胚體41A、41B的對合面410貼合定位,然後以點焊機自動焊接而完成。
2、在兩胚體41A、41B的對合面410塗附有助焊劑(FLUX),的後,將彼此貼合,使之於乾燥後送入硬焊爐加工即可。是以,在以上的說明,即能了解本發明兩胚體41A、41B是採同一副連續模,即可在無廢料下衝壓成型製造,其產能遠遠比機械切削加工、壓鑄法或脫臘鑄造更為快速,且質量及精度均可控制在最佳狀態,此外,焊接兩胚體41A、41B的エ序亦可以自動化因應,故而能令本發明整體能發揮革命性的高度創作與經濟效益,使生產效率得更具有效的產業利用。綜上所述,本發明的生產流程完全突破改革習用製法生產效率低、質量不良率劣化的問題,是ー技術理念上的高度創作,應符專利申請要件,依法提出申請。上述實施例和附圖並非限定本發明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的 專利範疇。
權利要求
1.ー種手工具製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下列步驟 A、準備ー金屬原料; B、將該金屬原料以連續模衝壓成型出胚體,使此胚體具有一平整的對合面,並沿對合面軸向的依序形成有一對半的工具頭、一對半的臂部、ー對半的樞接部; C、以焊接方式將兩胚體的對合面彼此固定,據以構成一完整的手工具。
2.如權利要求I所述手工具製法,其特徵在於該金屬原料具有設定的重量及形狀。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手工具製法,其特徵在於該C流程是以一治具將兩胚體的對合面貼合定位,然後以點焊機自動焊接完成。
4.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手工具製法,其特徵在於該C流程是在兩胚體的對合面塗附有助焊劑,將彼此貼合,在乾燥後送入硬焊爐加工完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手工具製法,其包括下列步驟A、準備一金屬原料;B、將該金屬原料衝壓成型出一胚體,使此胚體具有一平整的對合面,並沿對合面軸向的依序形成有一對半的工具頭、一對半的臂部、一對半的樞接部;C、以焊接方式將兩胚體的對合面彼此固定,如此便能構成一完整的手工具。採用上述製法,本發明可達到降低手工具製造成本低的設計目的,且使該手工具擁有極高的精度及可靠性。
文檔編號B23P15/00GK102615471SQ20111002945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7日
發明者王羅平 申請人:雙餘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