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蓄管入流消能排氣及出流多功能結合井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16:41:57 2
專利名稱:調蓄管入流消能排氣及出流多功能結合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排水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調蓄管入流消能排氣及出流多功能結合井。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發展和市民對城市基礎設施服務水平要求的提升,目前國內城市大多進行了排水系統截流改造,但仍然存在著初雨汙染嚴重、排澇能力低等問題。治理合流制排水系統的雨天溢流汙染、改善城區河道水環境質量、統籌提高城區防汛減災能力、建設宜居城市,已成為當前的熱點問題。大型調蓄管道因具有佔地少等眾多優勢,已成為當今世界最領先的解決上述問題的應用技術。例如美國、日本、香港等已建成多處調蓄管工程,韓國規劃2020年前擬建成 400萬m3調蓄管工程。國內目前未有工程案例。此外,由於國情不同,如國內的初雨雜質很多,管道排氣、入流需考慮不同工況,管道埋設很深,導致入流消能困難、清理垃圾較難、入流流態不穩定、排氣困難,出水泵流態不穩定等,地面汙染程度也不同,因此國內設計無法完全借鑑國外現成的經驗。排水系統的上述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輕則會減少管道使用壽命,導致管網通水能力下降,重則會破壞城市的生產、生活,甚至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致力於開發一種適於國內環境的用於調蓄管涵的多功能
奸A毋
彡口口開。
發明內容
有鑑於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調蓄管入流消能排氣及出流多功能結合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調蓄管入流消能排氣及出流多功能結合井, 至少包括井體、進水的調蓄管和排水的出水管,以及出水泵;所述井體內設置有消能坎及整流牆;還包括一入流箱涵,所述入流箱涵包括入流格柵渠及入流整流牆、多組細格柵;所述消能坎設置在所述入流箱涵的出口下方;所述井體的頂面上還設置有排氣閥。較佳地,所述整流牆、所述入流整流牆為設置若干間隔通道的磚牆或混凝土牆。較佳地,所述消能坎為階梯狀臺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調蓄管入流消能排氣及出流多功能結合井,能夠在保障調蓄管道正常蓄水功能的情況下,穩定入流、減少垃圾進入,具有抗衝擊能力強。能夠保證管道適應入流流量變化、堆積氣體迅速排放,還具有運行管理方便等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多功能結合井有助於提高收集效率,有利於控制入流流速、減少垃圾進入、防止調蓄管道氣體積累帶來危害。本發明的多功能結合井兼作出流井,還減少了工程投資及維護管理。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發明的目的、特徵和效果。
圖I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橫斷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A-A斷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I中B-B斷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圖2、圖3所示,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本發明的多功能結合井兼作出流井,具有入流、消能、排氣及出流多功能,設置在覆土 9之下,至少包括井體I、進水的調蓄管 2和排水的出水管3,顯然還包括出水泵4。井體I內上半部設置有蓋板11,蓋板11上層空間為檢修室12,設置起吊葫蘆、各種閥門管道等。井體I的頂面上還設置有排氣閥8。井體I內下半部設置有消能坎5、整流牆6,還包括一入流箱涵7。本實施例中,消能坎5為階梯狀臺階,設置在入流箱涵7的出口下方。本實施例中整流牆6為設置若干間隔的通道的磚牆,也可以是混凝土牆。入流箱涵7包括入流格柵渠71,多組細格柵73,也包括一入流整流牆72。本發明的調蓄管入流消能排氣及出流多功能結合井在使用時,來水通過調蓄管、 入流箱涵進入井體,利用多組細格柵減少垃圾進入,利用整流牆、入流整流牆穩定入流,利用消能坎消能,提高了井底的抗衝擊能力強。本發明能夠在保障調蓄管道正常蓄水功能的情況下,保證管道適應入流流量變化、堆積氣體迅速排放,即便利了運行管理,也減少了工程投資及維護管理。以上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構思做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發明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調蓄管入流消能排氣及出流多功能結合井,至少包括井體、進水的調蓄管和排水的出水管,以及出水泵;其特徵在於所述井體內設置有消能坎及整流牆;還包括一入流箱涵,所述入流箱涵包括入流格柵渠及入流整流牆、多組細格柵;所述消能坎設置在所述入流箱涵的出口下方;所述井體的頂面上還設置有排氣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調蓄管入流消能排氣及出流多功能結合井,其特徵在於所述整流牆、所述入流整流牆為設置若干間隔通道的磚牆或混凝土牆。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調蓄管入流消能排氣及出流多功能結合井,其特徵在於所述消能坎為階梯狀臺階。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調蓄管入流消能排氣及出流多功能結合井,至少包括井體、進水的調蓄管和排水的出水管,以及出水泵;所述井體內設置有消能坎及整流牆;還包括一入流箱涵,所述入流箱涵包括入流格柵渠及入流整流牆、多組細格柵;所述消能坎設置在所述入流箱涵的出口下方;所述井體的頂面上還設置有排氣閥。本發明的調蓄管入流消能排氣及出流多功能結合井,能夠在保障調蓄管道正常蓄水功能的情況下,穩定入流、減少垃圾進入,具有抗衝擊能力強、能夠保證管道適應入流流量變化、堆積氣體迅速排放,運行管理方便等有益效果。
文檔編號E03F5/14GK102587487SQ201210083270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7日
發明者丁薊羽, 張善發, 張顯忠, 謝勇 申請人: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