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1-12 04:58:12 1
專利名稱:一種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支架底座的改造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
背景技術:
綜採液壓支架是配合綜合採煤機割煤、推動運輸機前進、同時自身前進、支護和管理頂板、並防止頂板冒下落傷人的煤礦井下開採的支護設備,具有安全、高效等優點。液壓支架主要由頂梁、掩護梁、立柱、前後四連杆、底座、推移千斤頂、操縱閥和控制閥等結構組成。其基本動作包括升柱、降柱、移架和推溜等。其中前後連杆與底座、掩護梁相鉸接,形成液壓支架最核心的四連杆機構。當該四連杆機構隨液壓支架上下運動時,使支架頂梁前端的運動軌跡形成一條近似於直線的雙扭線,從而保證支架具有一個合理穩定的運動機構。前連杆是一個箱形結構,承受頂板對支架的水平推力以及支架承受偏載後產生的扭矩,以增強支架穩定性,所以要求前後連杆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目前,現有的液壓支架,由於其底座和前連杆的設計存在缺陷,導致前連杆下部的底座腔體內經常會存積了很多的煤和矸石。支架在工作中,經過多次的升架、降架和拉架, 使得腔體內的煤和矸石經受了多次的擠壓而越積越實。當達到一定高度之後,在連杆的下端則會出現一個中間支點。前連杆在支撐和承壓的過程中的受力情況也會隨之發生改變而惡化,最終因疲勞而產生塑性變形和失效的機率大大提高。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在於前連杆承受彎扭應力作用而最終發生彎扭變形,變形較輕時,會導致支架傾斜和倒架,降低了支架支護的可靠性;變形嚴重時,支架有效支護能力喪失,危害工作面安全,前連杆也將無法矯正修復,最終報廢;壓實堆積在底座腔體內部的煤和矸石很難排盡,影響支架修理時的拆解與清理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效果明顯、成本低廉、能夠有效地延長支架使用壽命的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取以下設計方案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包括液壓支架的前連杆以及底座,所述液壓支架的前連杆通過銷軸與所述底座相互鉸接,在所述液壓支架的前連杆與底座鉸接處的底座腔體內設置有填充塊。優選地,所述填充塊通過固定螺釘固定在底座腔體內。優選地,所述填充塊由聚四氟乙烯製成。優選地,所述填充塊為楔形。優選地,所述填充塊的楔角為20 30度。[0015]優選地,所述填充塊上沿的高度大於所屬底座腔體上沿的高度。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解決了液壓支架底座腔體因為結構不合理而導致前連杆受力不合理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底座腔體因為結構不合理而導致堆積煤和矸石堆積而且難於清理的問題,提高了底座腔體的排矸性能,改善了底座的工作狀況和支架前連杆的受力情況,提高了支護可靠性,保證了生產的安全,增加了井下服務時間。並且,進一步,通過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使得現有每套液壓支架的前連杆需要修復和更換的比率均降至7% 8%的較低水平;同時,煤和矸石堆積的情況得到了顯著的改善,底座的工作狀況也得到了顯著的改善,支架拆解和清理工作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節約了人力,縮短了支架的修理周期,降低了支架大修的成本,同時支架的支護可靠性增強,保證了生產安全,支架的使用壽命延長,井下服務時間也相應地得到了增加和延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其中示出本實用新型一種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的優選實施例,包括液壓支架的前連杆1以及底座2,所述液壓支架的前連杆1通過銷軸5與所述底座2相互鉸接,在所述液壓支架的前連杆1與底座2鉸接處的底座腔體內設置有填充塊3。優選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填充塊3通過固定螺釘4固定在底座腔體內。更優選地,所述填充塊3由聚四氟乙烯製成。當然,對於本領域內普通技術人員而言,不難理解所述填充塊3可以由現有技術中的各種彈性強、具有較大壓縮比和較好耐候性的填充材料製成。進一步,所述填充塊3為楔形。當然,對於本領域內普通技術人員而言,不難理解所述填充塊3可以為各種與所述底座腔體相配合形狀或結構。優選地,所述填充塊3的楔角為20 30度,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填充塊3的楔角為25度。並且,所述填充塊3上沿的高度大於所屬底座腔體上沿的高度。具體地,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和工作原理為如圖1所示,在前連杆1與底座2鉸接處的底座腔體內安裝彈性強、具有較大壓縮比和較好耐侯性的聚四氟乙烯製作的填充塊3,對於本領域內普通技術人員而言,不難理解所述填充塊3的詳細材料型號與尺寸應根據支架型號和尺寸確定,這樣可以避免煤和矸石落入空腔區域。在本實施例中,根據底座腔體形狀,將填充塊3製作成楔形,楔角約為25°, 填入後的高度略高於底座腔體上沿,頂面製作成凸面,如圖1所示。填充塊3底部的兩側用固定螺釘4安裝在底座2的側板上。由於本實用新型設置了填充塊3結構,使得落下的煤和矸石會直接落至腔體之外的兩側。消除了不利支點產生的可能性,使前連杆的工作環境得到了改善。更優選地,本實用新型填充塊3的底部雙面均採用固定螺釘4進行固定,每面前後均一個固定螺釘4。對於本領域內普通技術人員而言,不難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填充塊3填入後可以反覆使用,其具體使用的次數,可以根據維修的要求進行確定。因此,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煤和矸石容易積壓的底座腔體內,填充彈性較好的填充塊3,由此有效地防止了煤和矸石的積壓,消除了前連杆受力支點,避免發生變形。[0023]顯而易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構成各種類型的支架底座改造結構。上述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實用新型之用,而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範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範疇,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包括液壓支架的前連杆(1)以及底座O),所述液壓支架的前連杆(1)通過銷軸( 與所述底座( 相互鉸接,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液壓支架的前連杆(1)與底座( 鉸接處的底座腔體內設置有填充塊(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填充塊(3)通過固定螺釘固定在底座腔體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填充塊(3)由聚四氟乙烯製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填充塊(3)為楔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填充塊(3)的楔角為20 30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填充塊(3)上沿的高度大於所屬底座腔體上沿的高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包括液壓支架的前連杆以及底座,所述液壓支架的前連杆通過銷軸與所述底座相互鉸接,在所述液壓支架的前連杆與底座鉸接處的底座腔體內設置有填充塊。本實用新型解決了液壓支架底座腔體因為結構不合理而導致前連杆受力不合理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底座腔體因為結構不合理而導致堆積煤和矸石堆積而且難於清理的問題,提高了底座腔體的排矸性能,改善了底座的工作狀況和支架前連杆的受力情況,提高了支護可靠性,保證了生產的安全,增加了井下服務時間。並且,進一步,通過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液壓支架底座腔體結構,使得現有每套液壓支架的前連杆需要修復和更換的比率均降至7%~8%的較低水平。
文檔編號E21D23/16GK201943728SQ20102068190
公開日2011年8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5日
發明者李凱, 王亞軍 申請人: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