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高速軸承葉輪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31 20:46:07 1

本發明涉及能源與動力領域,特別是一種立式高速軸承葉輪機構。
背景技術:
在熱力循環葉輪機構中,葉輪機構轉速很高,因此其軸承一直是葉輪機構中的關鍵部件,雖然有空氣軸承和磁懸浮軸承的出現,但是這類軸承的製造和使用維修困難。因此,需要發明一種新型葉輪機構。
技術實現要素:
方案l:一種立式高速軸承葉輪機構,包括旋轉軸、機械軸承、軸承垂直盲孔、底端軸向支撐件和至少一個葉輪機構,所有所述葉輪機構設置在所述旋轉軸上,所有所述葉輪機構按上下方向設置在殼體內,在相鄰兩個所述葉輪機構之間所述殼體與所述旋轉軸密封轉動設置,所述軸承垂直盲孔垂直設置在所述殼體上,所述旋轉軸的一端設置在所述軸承垂直盲孔內,所述機械軸承徑向設置在所述旋轉軸和所述軸承垂直盲孔的側壁之間,所述底端軸向支撐件設置在所述旋轉軸的下端與所述軸承垂直盲孔的下底之間。
方案2:在方案l的基礎上,所述底端軸向支撐件與所述殼體固連設置,所述底端軸向支撐件與所述旋轉軸旋轉接觸設置。
方案3:在方案l的基礎上,所述底端軸向支撐件與所述軸承垂直盲孔的下底旋轉接觸設置.所述底端軸向支撐件與所述旋轉軸固連設置。
方案4:在方案l的基礎上,所述底端軸向支撐件設為底端磁力支撐件,所述底端磁力支撐件的磁力靜件與所述殼體固連設置,所述底端磁力支撐件的磁力動件與所述旋轉軸的底端固連設置。
方案5:在方案l的基礎上,所述底端軸向支撐件與所述旋轉軸的下端旋轉接觸設置,所述底端軸向支撐件與所述軸承垂直盲孔的下底旋轉接觸設置。
方案6:上述所有技術方案中,都可以選擇性地在所述底端軸向支撐件和所述軸承垂直盲孔的下底之間設彈性體。
方案7:上述所有技術方案中,所述立式高速軸承葉輪機構都還可以選擇性地包括反向軸向支撐件,所述反向軸向支撐件在所述軸承垂直盲孔內與所述殼體固連設置,所述反向軸向支撐件與所述旋轉軸配合設置並使所述旋轉軸的下端鎖定在所述軸承垂直盲孔內。
方案8:上述所有技術方案中,所述立式高速軸承葉輪機構都還可以選擇性地包括上端磁力支撐件,所述上端磁力支撐件的磁力靜件與所述殼體固連設置,所述上端磁力支撐件的磁力動件與所述旋轉軸的上端固連設置。
方案9:上述所有技術方案中,所述立式高速軸承葉輪機構都還可以選擇性地包括反向磁力支撐件;在所述軸承垂直盲孔內所述反向磁力支撐件的磁力靜件與所述殼體固連設置,所述反向磁力支撐件的磁力動件與所述旋轉軸固連設置。
方案10:上述所有技術方案中,都可以選擇性地將所述機械軸承設為滾動軸承或設為滑動軸承;或將所述機械軸承設為滑動軸承,所述機械軸承的內瓦與所述旋轉軸一體化設置,所述機械軸承的外瓦與所述軸承垂直盲孔的內壁一體化設置。
方案11:上述所有技術方案中,都可以選擇性地將所述底端軸向支撐件設為硬質合金支撐件。
方案12:上述所有技術方案中,都可以選擇性地在所述軸承垂直盲孔內的所述旋轉軸上設潤滑介質驅動結構。
本發明中,上述所有技術方案中,所述葉輪機構可以是壓氣葉輪也可以是動力透平輪(包括渦輪)。
本發明中,在設有兩個以上所述葉輪機構的技術方案中,所有所述葉輪機構可以同時為壓氣葉輪,也可以同時為動力透平輪,還可以其中一部分為壓氣葉輪另一部分為動力透平輪。
本發明中,所謂的「上下方向」是指在重力場下的上下方向。
本發明中,所謂的「軸承垂直盲孔」是指與大地相垂直的方向上的軸承盲孔。
本發明中,所謂的「潤滑介質驅動結構」是指設置在所述旋轉軸上的能夠在所述旋轉軸旋轉時使潤滑介質定向流動的結構,例如:微型葉輪、螺杆、螺旋槳和連通所述旋轉軸表面通孔和端面通孔的通道等。
本發明中,設置所述潤滑介質驅動結構的目的是改善所述機械軸承等部件的潤滑性。
本發明中,在選擇所述機械軸承時,應儘可能保證所述旋轉軸的軸線偏移小,以防止所述葉輪機構與所述殼體之間的刮蹭。
本發明中,在選擇所述機械軸承時,可選擇性地選擇一個或兩個以上所述滑動軸承,或選擇一個或兩個以上定心滾動軸承,或選擇兩個以上以共線方式設置的調心軸承,以減少所述旋轉軸的軸線的偏移。
本發明中,應根據能源與動力領域的公知技術,在必要的地方設置必要的部件、單元或系統。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發明所述高速軸承葉輪機構,製造和使用維修簡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l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旋轉軸、2機械軸承、3軸承垂直盲孔、4底端軸向支撐件、5殼體、6彈性體、7反向軸向支撐件、8葉輪機構、9壓氣葉輪、10動力透平輪。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l
如圖l所示的立式高速軸承葉輪機構,包括旋轉軸l、機械軸承2、軸承垂直盲孔3、底端軸向支撐件4和兩個葉輪機構8,所有所述葉輪機構8設置在所述旋轉軸l上,所有所述葉輪機構8按上下方向設置在殼體5內,在相鄰兩個所述葉輪機構8之間所述殼體5與所述旋轉軸l密封轉動設置,所述軸承垂直盲孔3垂直設置在所述殼體5上,所述旋轉軸l的一端設置在所述軸承垂直盲孔3內,所述機械軸承2徑向設置在所述旋轉軸l和所述軸承垂直盲孔3的側壁之間,所述底端軸向支撐件4設置在所述旋轉軸l的下端與所述軸承垂直盲孔3的下底之間。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的立式高速軸承葉輪機構,其在實施例l的基礎上,所述底端軸向支撐件4與所述殼體5固連設置,所述底端軸向支撐件4與所述旋轉軸l旋轉接觸設置。
本發明中,其它所有實施方式,具體實施時,均可參照本實施例設置所述上端磁力支撐件。
本發明中,上述所有實施方式中,都可以選擇性地將所述機械軸承2設為滾動軸承或設為滑動軸承;或將所述機械軸承2設為滑動軸承,所述機械軸承2的內瓦與所述旋轉軸1一體化設置,所述機械軸承2的外瓦與所述軸承垂直盲孔3的內壁一體化設置。
本發明中,上述所有實施方式中,都可以選擇性地將所述底端軸向支撐件4設為硬質合金支撐件。
本發明中,上述所有實施方式中,所述立式高速軸承葉輪機構都可以選擇性地包括反向磁力支撐件;在所述軸承垂直盲孔3內所述反向磁力支撐件的磁力靜件與所述殼體5固連設置,所述反向磁力支撐件的磁力動件與所述旋轉軸l固連設置,根據所述反向磁力支撐件的設置位置的不同,所述反向磁力支撐件可以起到減小所述旋轉軸l的軸線的偏移,從而避免所述葉輪機構8與所述殼體5之間的刮蹭的作用,或者起到減小所述旋轉軸和所述軸承垂直盲孔3的下底之間的受力從而減小磨損等作用。
本發明中,上述所有實施方式中,都可以選擇性地在所述軸承垂直盲孔3內的所述旋轉軸l上設潤滑介質驅動結構。
本發明的上述所有實施方式中,均所述立式高速軸承葉輪機構包括兩個所述葉輪機構8,作為可以變換的實施方式,所述立式高速軸承葉輪機構可以包括一個,當以也可以包括三個及三個以上,所述葉輪機構8,使所有所述葉輪機構8都設置在所述旋轉軸l上,並按上下方向設置在殼體5內。
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以上實施例,根據本領域的公知技術和本發明所公開的技術方案,可以推導出或聯想出許多變型方案,所有這些變型方案,也應認為是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