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起重機及其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11-01 11:19:17 2
一種起重機及其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起重機及其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所述安裝支架開設有攝像頭安裝孔和照明燈安裝孔,以分別安裝攝像頭和照明燈;還設置有線固定裝置,以固定所述攝像頭和所述照明燈的電線或者信號線。安裝支架成為二者共同的安裝結構,而不必單獨為攝像頭和照明燈設置安裝結構,降低了產品的加工、設計成本;並且,有效避免以往電線和信號線分散堆積、互相纏繞的雜亂現象,從而使得轉臺後部布局更為簡潔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對轉臺後部結構進行整合。
【專利說明】一種起重機及其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起重機【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起重機及其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
【背景技術】
[0002]起重機具有放置液壓傳動系統、動力系統的轉臺,轉臺不僅安裝有上述眾多工作系統,其後部一般還會安裝有迴轉報警燈、照明燈、攝像頭、重載插座以及喇叭等電器元件用於輔助起重機工作。
[0003]其中,迴轉報警燈用於起重機做迴轉運動時報警,以警示人員;照明燈用於起重機工作時為其後部照明;攝像頭用於監視轉臺後部超起配重的工作情況;重載插座用於為超起配重上的電氣件接線,以為電器件供電,或者提供信號;喇叭用於發出起重機工作時的提醒,以告知人員,起重機開始工作。
[0004]可見,轉臺後部的電氣件較多,並且,現在的設計是,在轉臺後部分別為各個電氣件單獨設計安裝結構,即各個安裝結構分散地布置在轉臺後部,使得轉臺後部結構件布局雜亂;並且,增加了設計成本和加工成本,增加了焊工現場配焊時間,降低了工作效率;也無法整體拆裝,而不利於產品的模型化。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使得其能夠對轉臺的各電氣件進行一定程度的整合,降低產品的加工、設計成本,並有利於產品的模型化,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提供一種起重機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該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其能夠對轉臺的各電氣件進行一定程度的整合,降低產品的加工、設計成本,並有利於產品的模型化。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起重機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所述安裝支架開設有攝像頭安裝孔和照明燈安裝孔,以分別安裝攝像頭和照明燈;還設置有線固定裝置,以固定所述攝像頭和所述照明燈的電線或者信號線。
[0008]安裝支架成為二者共同的安裝結構,而不必單獨為攝像頭和照明燈設置安裝結構,降低了產品的加工、設計成本;並且,有效避免以往電線和信號線分散堆積、互相纏繞的雜亂現象,從而使得轉臺後部布局更為簡潔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對轉臺後部結構進行整合。
[0009]優選地,所述安裝支架還開設有喇叭安裝孔和喇叭嵌入孔,所述喇叭安裝孔用於安裝喇叭,所述喇叭的部分主體嵌入所述喇叭嵌入孔。
[0010]優選地,所述安裝支架還開設有報警燈安裝孔和重載插座安裝孔,以分別安裝迴轉報警燈和重載插座;所述迴轉報警燈的電線能夠通過所述線固定裝置固定。
[0011]優選地,所述安裝支架還包括第一支架板和分別連接於所述第一支架板兩端的兩第二支架板,以便所述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大體呈U型;兩所述第二支架板分別安裝有所述迴轉報警燈和所述重載插座,所述第一支架板安裝有所述喇叭、所述攝像頭和所述照明燈。
[0012]優選地,所述線固定裝置包括開設在所述電氣件安裝支架上的兩貫穿孔,所述電線或所述信號線經過兩所述貫穿孔之間,由貫穿兩所述貫穿孔的線束系栓固定。
[0013]優選地,兩所述貫穿孔為相對設置的兩長圓孔,兩所述長圓孔平行布置。
[0014]優選地,所述安裝支架還開設有供所述電線或所述信號線穿過的穿線孔。
[0015]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起重機,包括轉臺和安裝在所述轉臺上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所述安裝支架為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安裝支架。
[0016]由於具有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該起重機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0017]優選地,所述安裝支架固定安裝於所述轉臺下方。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一種實施方式的立體結構圖;
[0019]圖2為圖1中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圖2中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安裝有各種電氣件的示意圖;
[0021]圖4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起重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示出其具有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
[0022]圖1-圖 4 中:
[0023]轉臺1、攝像頭21、照明燈22、喇叭23、迴轉報警燈24、重載插座25、安裝支架3、第一支架板3a、第二支架板3b、攝像頭安裝孔31、照明燈安裝孔32、喇叭安裝孔33、報警燈安裝孔34、重載插座安裝孔35、喇叭嵌入孔36、攝像頭穿線孔37、照明燈穿線孔38、貫穿孔39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5]請參考圖1至圖3,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一種實施方式的立體結構圖,圖2為圖1中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的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安裝有各種電氣件的示意圖。
[002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3 (以下簡稱安裝支架3),開設有攝像頭安裝孔31和照明燈安裝孔32,轉臺I後部的攝像頭21和照明燈22可以分別通過攝像頭安裝孔31和照明燈安裝孔32安裝在該安裝支架3上。另外,安裝支架3還設置有線固定裝置,該線固定裝置能夠固定攝像頭21和照明燈22的電線或者信號線。
[0027]安裝支架3成為二者共同的安裝結構,而不必單獨為攝像頭21和照明燈22設置安裝結構,降低了產品的加工、設計成本;並且,有效避免以往電線和信號線分散堆積、互相纏繞的雜亂現象,從而使得轉臺I後部布局更為簡潔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對轉臺I後部結構進行整合。
[0028]進一步地,安裝支架3上還開設有喇叭安裝孔33和喇叭嵌入孔36,轉臺I後部的喇叭23可以通過喇叭安裝孔33安裝在安裝支架3上,並且,喇叭23的部分主體能夠嵌入喇叭嵌入孔36,而使得喇叭23安裝得更為穩定牢固。
[0029]通過上述方式將喇叭23集成在該安裝支架3上,不僅能夠保證喇叭23穩定安裝,而且能夠進一步地整合轉臺I後部的電氣件,進一步提高轉臺I後部布局的合理性和簡潔程度。
[0030]更進一步地,該安裝支架3還開設有第二支架板3b和重載插座安裝孔35,以分別將迴轉報警燈24和重載插座25安裝在安裝支架3上,並且,迴轉報警燈24的電線也能夠通過線固定裝置固定。
[0031]如此,則更為進一步地整合轉臺I後部的電氣件,將起重機後部必備的電氣件,如迴轉報警燈24、重載插座25、攝像頭21、照明燈22以及喇叭23全部集成在安裝支架3上,並同時將以上各電氣件的電線或者通信線整理固定,合理布局轉臺I後部,十分有利於產品的模塊化統型。
[0032]還可以對上述安裝支架3的具體形式做進一步的限定,比如,安裝支架3可以包括第一支架板3a和兩第二支架板3b,兩第二支架板3b分別安裝在第一支架板3a的兩端,而使得安裝支架3大體呈U型,即第二支架板3b成為U型相對的兩個側邊。並且,將迴轉報警燈24和重載插座25分別安裝在兩個第二支架板3b上,而上述喇叭23、攝像頭21和照明燈22安裝在第一支架板3a上。
[0033]應當理解,該U型應該朝向起重機前部水平設置,而將各電氣件安裝在U型安裝支架3內側。
[0034]將其設計為U型,一方面能夠為各電氣件提供充分的布置空間,另一方面,對安裝支架3的各方向尺寸進行合理設計,避免由於單方向尺寸過大而導致與轉臺I配合困難。
[0035]另外,考慮到安裝支架3將與轉臺I配合,可以將安裝支架3通過其U型的上端面焊接固定於轉臺1,如此,安裝支架3具有能夠受理的第一支架板3a和兩個第二支架板3b,而能夠較穩定地連接於轉臺I。
[0036]上述線固定裝置可以包括開設在安裝支架3上的兩個貫穿孔39,並同時與安裝支架3之外的線束配合使用。操作時,使上述各電氣件的電線或者通信線經過兩貫穿孔39之間,之後將與線固定裝置配合使用的線束依次穿過兩貫穿孔39,最後,線束包圍待固定的電線或者通信線,並繫緊固定即可。
[0037]該線固定裝置結構極為簡單,並不在安裝支架3上額外增加結構件,不僅能夠固定一貫散亂放置的電線或者通信線,使得轉臺I後部結構更為簡潔,而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即使需要與外部的線束配合使用,由於線束是一種極易獲得的材料,因此,並未增加該線固定裝置的使用難度。
[0038]當然,還可以將線固定裝置設計為伸出安裝支架3的本體的突出結構件,該結構件可以具有抓緊部,而容納並緊固電線或者信號線。或者,上述貫穿孔39的數目也可以多於兩個。
[0039]上述兩個貫穿孔39可以為兩相對設置的長圓孔,該兩長圓孔的軸線互相平行。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相對設置是指,兩個所述長圓孔具有預定的相對長度,而可以為線束提供多個貫穿位置,即同時供多個線束穿過,如此,可以對位於兩個貫穿孔39之間的電線或通信線進行多位置緊固,獲得更好的固定效果。
[0040]當然,也可以在欲緊固位置設置普通圓孔,若需要設置若干緊固位置,則在相應位置處繼續成對設置普通圓孔即可。
[0041]應當理解,上述各方案中的安裝支架3固定安裝於轉臺I後部之後,應該使得安裝在其上的各電氣件處於良好的工作位置,即最為有利於各電器件發揮作用的位置,比如,攝像頭21和照明燈22應該朝向轉臺I後部。
[0042]另外,上述貫穿孔39最好沿垂直於各電氣件的布置方向設置,比如,若各電氣件在水平方向依次設置,則貫穿孔39沿豎直方向布置,使得各電線或者通信線水平通過兩貫穿孔39之間而被繫緊固定,有利於進一步精簡安裝支架3結構和尺寸,更為合理地對轉臺I後部進行布局。
[0043]進一步地,對於上述各實施方式中的安裝支架3,均可以設置有穿線孔,該穿線孔應該能夠供電線和信號線穿過,使得電線或信號線穿過後,到達便於所述線固定裝置固定的位置,如此,能夠更為順利,並且隱蔽地整理上述電線和信號線。
[0044]如圖1至圖3中所示,穿線孔應該根據電氣件而區別設置,比如,照明燈22和攝像頭21具有電線或信號線,則應該在照明燈安裝孔32和攝像頭安裝孔31附近開設照明燈穿線孔38和攝像頭穿線孔37。而對於不具有電線和信號線的喇叭23,可以不設置該穿線孔。
[0045]當然,也可以對各電氣件均不設置該穿線孔,只是,需要將電線或者信號線繞過安裝支架3而到達其朝向起重機前部的一側,而將電線或信號線隱藏,此時,繞過安裝支架3而朝向外部環境的電線或信號線還是裸露在外。
[0046]請參考圖4,圖4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起重機的局部結構示意圖,示出其具有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3。
[0047]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起重機,包括轉臺I和安裝在轉臺I上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3,該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3即為上述各實施方式中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3。
[0048]由於具有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3,該起重機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0049]進一步地,為了避免在雨天或者淋水工況下工作時,電氣件遇水受損,可以將安裝支架3安裝在轉臺I的下方,如此,轉臺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安裝支架3提供遮擋,而避免其遇水損壞。
[0050]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起重機及其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3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起重機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支架(3)開設有攝像頭安裝孔(31)和照明燈安裝孔(32),以分別安裝攝像頭(21)和照明燈(22);還設置有線固定裝置,以固定所述攝像頭(21)和所述照明燈(22)的電線或者信號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支架(3)還開設有喇叭安裝孔(33)和喇叭嵌入孔(36),所述喇叭安裝孔(33)用於安裝喇叭(23),所述喇叭(23)的部分主體嵌入所述喇叭嵌入孔(36)。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支架(3)還開設有報警燈安裝孔(34)和重載插座安裝孔(35),以分別安裝迴轉報警燈(24)和重載插座(25);所述迴轉報警燈(24)的電線能夠通過所述線固定裝置固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支架(3)還包括第一支架板(3a)和分別連接於所述第一支架板(3a)兩端的兩第二支架板(3b),以便所述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3)大體呈U型;兩所述第二支架板(3b)分別安裝有所述迴轉報警燈(24)和所述重載插座(25),所述第一支架板(3a)安裝有所述喇叭(23)、所述攝像頭(21)和所述照明燈(22)。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線固定裝置包括開設在所述電氣件安裝支架(3)上的兩貫穿孔(39),所述電線或所述信號線經過兩所述貫穿孔(39)之間,由貫穿兩所述貫穿孔(39)的線束系栓固定。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其特徵在於,兩所述貫穿孔(39)為相對設置的兩長圓孔,兩所述長圓孔平行布置。
7.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支架(3)還開設有供所述電線或所述信號線穿過的穿線孔。
8.—種起重機,包括轉臺和安裝在所述轉臺上的轉臺電氣件的安裝支架(3),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支架(3)為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安裝支架(3)。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起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安裝支架(3)固定安裝於所述轉臺(I)下方。
【文檔編號】B66C13/16GK204138186SQ201420492955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8日
【發明者】張楠, 李亞林, 賈健, 楊繼海, 李香偉 申請人: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