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線材夾緊放鬆模組及切針模組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21:20:06 2
專利名稱: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線材夾緊放鬆模組及切針模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PCB板領域,特別涉及一種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線材夾緊放鬆模組及切針模組。
背景技術:
近年來工商業的快速發展,自動化產業的迅速成長,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節省時間,人力資源的緊缺,特別是電子相關產業,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來解決企業的生產時,而人力資源的缺乏,人力成本的不斷上漲,使企業要解決生產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所以企業要生存發展就不得不以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採用自動化來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就以在PCB板上插針作業而言,傳統的PCB板是採用人工用手將一枚枚鋼針插入PCB板對應的孔內。具體插針過程如圖I所示,現有的PCB板101是採用人工將一小段一小段散針102或將一段線通過預斷後的數枚連針103進行手工插針。因此,採用這樣的方式·插針不僅速度慢,產量低,成本高而且還需要大量的工人來完成作業,極大的浪費了勞動力資源。另外,採用這樣的手工方式插出的針會出現針東倒西歪,插入針高低不一,生產出來的產品達不到客戶的要求。也會影響了產品在後續的生產工藝中實現自動化,大大阻礙了後續的自動化生產的實現。導致整個行業產品加工工藝難已提升。還有,所用的針102及預斷多枚連針103是由整卷的鋼線進行二次加工而成。對於不同產品針長不一時,需要根據客戶的要求定做不同長度的針;所用的散針或預斷針單從原材料成本來講已無法適應整個市場的競爭力。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插針效率和質量高的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線材夾緊放鬆模組及切針模組。為達到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線材夾緊放鬆模組及切針模組,該PCB板全自動插針機包括機架、動力系統、主軸傳動系統、線材夾緊放鬆模組、切針模組、放板倉、數控分板系統、數控移板定位系統和自動退料系統;所述主軸傳動系統設置在所述機架的下部,具體包括主軸和設置在所述主軸上的升降機構凸輪、切線凸輪、出力轉換凸輪和送線凸輪;所述主軸由所述動力系統的電機驅動可作360度順時針旋轉;所述數控分板系統安裝在所述放板倉的放板倉底板上面,用於將所述放板倉中未插針的PCB板送入所述數控移板定位系統的背板模具內;所述數控移板定位系統的背板模具與所述升降機構凸輪聯動;所述線材夾緊放鬆模組的夾線模具與所述送線凸輪聯動;所述切針模組的切線模具與所述切線凸輪聯動。進一步地,線材夾緊放鬆模組包括線材夾緊放鬆模組支座和設置在所述支座上的夾線模具;所述夾線模具與主軸傳動系統的送線凸輪聯動,所述送線凸輪的驅動下可做上下位移動;所述夾線模具內裝有可將線材夾緊放鬆的活動刀和固定刀模塊。進一步地,切針模組包括切針模組支架和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切針模具;所述切斷模具包括固定模板,活動模板和復位機構;所述固定模板和活動模板內分別設有相應的切刀片,所述固定模板下方設有PCB板定位凸點,所述固定模板上方有一長槽,將活動模板裝配固定模板的長槽內,使活動模板可做前後滑動。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該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線材夾緊放鬆模組及切針模組具有主軸傳動機構驅使機臺自動夾線送線及自動插入後並切斷的全自動化生產功能,一次性多針同時插入,速度快,產量高,成本低,插針效率高。
圖I現有的PCB板手工插針的不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的主軸傳動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的送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的線材夾緊放鬆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A-A方向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的切針模組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的切針模組的主視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的放放板倉與數控分板系統配合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的數控移板系統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的數控移板系統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的數控移板系統與主軸傳動系統的配合結構示意圖;圖13是本實用新型的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的退料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14是本實用新型的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的插針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受具體實施方式
的限制。參看圖2和圖3,該PCB板全自動插針機包括機架3、主軸傳動系統4、掛線架5、線材校直器6、送線機構7、線材夾緊放鬆模組8、切針模組9、放板倉10、數控分板系統11、數控移板定位系統12、自動退料系統13和動力系統14。其中,結合圖4可以看出,主軸傳動系統4設置在機架3的下部,具體包括主軸和由下到上設置在該主軸上的升降機構凸輪41、切線凸輪42、出力轉換凸輪43和送線凸輪44。主軸可作360度順時針旋轉,由動力系統14的電機搭配渦輪減速機驅動。如圖5和圖6所示,線材夾緊放鬆模組8包括線材夾緊放鬆模組支座和設置在該支座上的夾線模具81。夾線模具81與主軸傳動系統4的送線凸輪44聯動,在主軸傳動系統4的送線凸輪44的驅動下可做上下位移動。夾線模具81內裝有可將線材夾緊放鬆的活動刀8102及固定刀模塊8101,線材夾緊是由主軸系統4上的出力轉換凸輪43的頂點部分4303去驅使夾線模具81的上模框邊沿的一個受力支點8103,此受力支點從而帶動模框上盤8104旋轉。在模框上盤內設有一斜孔8105。斜孔內裝有轉軸8106,轉軸8106下連接一滑塊8107,滑塊可直接壓住線材夾緊放鬆活動刀8102。用此從動功能將線材夾緊。當主軸上的出力轉換凸輪的處於4304部位時,所有的從動機構不再受外力作用,夾線模具81由模框上盤8104的槓桿8108末端一拉簧將模框上盤8104復位,模具內的從動轉軸8106及滑塊8107處於空載狀態,活動刀8102由內部鑲有的彈簧將活動刀8102彈開後線材即為放鬆狀態。請參看圖4,線材夾緊放鬆模組8與送線機構7相連,在送線機構7之上安裝有下
壓支塊71。下壓支塊71內裝有一滾軸7101。當主軸系統4上送線凸輪44之4401部位與滾軸7101相切時機構為插入狀態;當主軸系統4上送線凸輪44之4402部位與滾軸7101相切時機構為復位待插針狀態。主軸系統4的出力轉換凸輪43隨送線凸輪44的4401與4402部位的轉換可做上下移動。請參看圖7和圖8,切針模組9包括切針模組支架和設置在該支架上的切針模具91。切線模具91與主軸傳動系統4的切線凸輪42聯動,在主軸傳動系統4的切線凸輪42的驅動下可將鋼線切斷成針。切斷模具91包括固定模板9101,活動模板9102和復位機構9103 ;固定模板9101和活動模板9102內分別設有相應的切刀片9104。固定模板9101下方設有PCB板定位凸點9105。固定模板9101上方有一長槽,將活動模板9102裝配固定模板的長槽內,使活動模板可做前後滑動。在活動模板上方的兩側裝有模板壓條9106,使活動模板9102在長槽可做前後滑動,活動模板前方有孔對正調節塊9107來調節固定模板9101與活動模板9102之間的孔9108是否有對正。活動模板後端設的彈簧復位機構9103,同時在活動模板的後端也設有一拉線受力孔9109。拉線受力孔9109內鑲有一切斷拉板4201,切斷拉板4201直接與主軸切線凸輪42之間形成聯動。當切斷模具91處於主軸切線凸輪42的4205處時,傳動軸上的送線凸輪44把線經過切線模具91插入PCB板內。當切斷模具91處於主軸切線凸輪42的4203點時,切線模具91將線夾緊並讓送線機構復位。其後由夾線模具81將線夾緊同時線凸輪42的4204處與滾輪4202相切促使切斷拉板4201後移。切斷模具的固定模板9101與活動模板9102的臨界面在主軸切線凸輪42的作用下,使線材切斷模具91內穿有線材的孔9108產生相對的滑動,強制使兩模板上的孔錯位線切斷。請參看圖9,放板倉10包括放板底板1001、兩導軌1002、兩底板1003、前固定擋板1004、後固定擋板1005、高低調節擋條1006、長度調節擋條1007和旋鈕1008。其中,放板底板1001上安裝兩導軌1002,在兩導軌1002上分別固定兩底板1003,固定兩底板1003的前後分別安裝有前固定擋板1004及後固定擋板1005。左右兩側的前固定檔板1004上分別固定一件高低調節擋條1006,前擋條下方為PCB板的出口。出口的高底可由高低調節擋條1006上下來調節。在左右兩側的後固定擋板1005上裝有長度調節擋條1007,長度調節擋條1007可根據PCB板的長短作時適調節。PCB板寬調節可通過兩側的螺杆末端的旋鈕1008來調節。數控分板系統11安裝在放板倉底板1001上面,數控分板系統11包括電機1101、螺杆1102、平移機構模組1103、推板1104。是由電機1101上連接一條驅動螺杆1102,螺杆1102上裝有一平移機構模組1103,在平移機構模組1103上固定一推板1104。推板1104將託住PCB板並由螺杆1102旋轉推出PCB板並送至指定位置(背板模具內)。請參看圖10至圖12,數控移板定位系統12固定在機架3上,並與主軸傳動系統4的模具升降機構凸輪41聯動,在主軸傳動系統4的模具升降機構凸輪41的驅動下可做上下動作。數控移板定位系統12用於直接將PCB板送至切針模具91下定位,也可回歸到初始位。在數控移板系統12包括背板模具121 、固定底板122、兩條導軌123、螺杆124、移動底板固定塊125、背面固定板126、電機127、定位杆128、減振器129和上下活動軸1210。其中,固定底板122兩側裝有兩條導軌123,固定底板122中間裝螺杆124及移動底板固定塊125,導軌滑塊12301上安裝有背面固定板126並與固定塊125相連,螺杆124由電機127的旋轉可驅使固定底板122移動。背板模具121固定在背面固定板126上。固定底板122下面裝有定位杆128。定位杆128下有減振器129。在固定底板122中間有一上下活動軸1210。主軸傳動系統4中的背板模具升降機構凸輪4101處與滾軸4103相切時,槓桿4105驅動另一滾軸4104上升。上下活動軸1210與滾軸4104相切,故活動軸1210之上所連數控移板系統12也隨之上升至切線模組處定位。當滾軸4103處於凸輪4102處時,數控移板系統12在彈簧1211的反作用力下復位。請參看圖13所示,自動退料系統13包括退料支架底板1301、電機1302、皮帶輪1303、小支板1304、滑臺1305、氣缸1306、皮帶1307和皮帶輪1308。其中,退料支架底板1301上裝有一電機1302,電機出力端裝有一皮帶輪1303在底板1301的另外兩側各固定一小支板1304,支板上連接兩條平行稱動軸,移動軸上配有一平移滑臺1305。將一氣缸1306固定在滑臺1305的一支架上。在滑臺的後側固定一皮帶1307,在滑臺兩端的旁邊裝有兩皮帶輪1308。皮帶1307套在兩皮帶輪1308上並經過電機出力軸的皮帶輪1303,皮帶1307又與平移滑臺1305連接在一起。控制電機1302的正反旋轉便會拖平移滑臺1305左右移動。氣缸1306通過氣缸內的氣壓開閉來實現上下動作。該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的工作過程如下首先,由數控分板系統11將放板倉10中未插針的PCB板送入數控移板定位系統12的背板模具121內,背板模具121託住PCB板移至電參數指定位置後,背板模具121再在模具升降機構凸輪41的驅使下,使得PCB板上升到切針模具91的下方進行定位。然後,如圖14所示,主軸傳動系統4中的送線凸輪44將夾線模具81內的線105經過切針模具91插入PCB板101中,切線模具91在切線凸輪42的驅動下把切針模具91內的線切斷成針104。最後,背板模具121復位下降至原點。再進行重複移板,插針N次後(I < N < 10)。最後,由自動退料系統13將插好針104的PCB板101刮出機臺落至成品容器內,完成插針。該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線材夾緊放鬆模組及切針模組具有主軸傳動機構驅使機臺自動夾線送線及自動插入後並切斷的全自動化生產功能,一次性多針同時插入,速度快,產量高,成本低,插針效率高。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並非局限於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線材夾緊放鬆模組及切針模組,其特徵在於,該PCB板全自動插針機包括機架、動力系統、主軸傳動系統、線材夾緊放鬆模組、切針模組、放板倉、數控分板系統、數控移板定位系統和自動退料系統; 所述主軸傳動系統設置在所述機架的下部,具體包括主軸和設置在所述主軸上的升降機構凸輪、切線凸輪、出力轉換凸輪和送線凸輪;所述主軸由所述動力系統的電機驅動可作360度順時針旋轉; 所述數控分板系統安裝在所述放板倉的放板倉底板上面,用於將所述放板倉中未插針的PCB板送入所述數控移板定位系統的背板模具內; 所述數控移板定位系統的背板模具與所述升降機構凸輪聯動; 所述線材夾緊放鬆模組的夾線模具與所述送線凸輪聯動; 所述切針模組的切線模具與所述切線凸輪聯動。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線材夾緊放鬆模組及切針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線材夾緊放鬆模組包括線材夾緊放鬆模組支座和設置在所述支座上的夾線模具;所述夾線模具與主軸傳動系統的送線凸輪聯動,所述送線凸輪的驅動下可做上下位移動;所述夾線模具內裝有可將線材夾緊放鬆的活動刀和固定刀模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線材夾緊放鬆模組及切針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切針模組包括切針模組支架和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切針模具;所述切斷模具包括固定模板,活動模板和復位機構;所述固定模板和活動模板內分別設有相應的切刀片,所述固定模板下方設有PCB板定位凸點,所述固定模板上方有一長槽,將活動模板裝配固定模板的長槽內,使活動模板可做前後滑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線材夾緊放鬆模組及切針模組。該PCB板全自動插針機包括機架、動力系統、主軸傳動系統、線材夾緊放鬆模組、切針模組、放板倉、數控分板系統、數控移板定位系統和自動退料系統。該PCB板全自動插針機線材夾緊放鬆模組及切針模組具有主軸傳動機構驅使機臺自動夾線送線及自動插入後並切斷的全自動化生產功能,一次性多針同時插入,速度快,產量高,成本低,插針效率高。
文檔編號H05K3/30GK202455670SQ20122004564
公開日2012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3日
發明者周友平 申請人:周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