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機及照相機製造方法
2023-12-08 13:36:51 2
專利名稱:照相機及照相機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內裝可變倍率的取景器裝置及攝影鏡頭光學系統的照相機及其的製造方法。
在現有的照相機中,一般來說取景器光學系統和攝影光學系統是成對進行設計的。例如,對於一個可變倍率的攝影光學系統,要使用對應於該攝影光學系統焦點距離範圍的一個可變倍率的取景器光學系統。
但是,近年來,在可提供具有多種多樣的變焦比的照相機及鏡頭鏡筒的狀況下,像上述那樣準備對應於一個一個攝影光學系統的專用取景器光學系統,將會使產品開發的時間加長,在器件成本及器件管理等方面不可避免地產生不利狀況。
而且,在對上述現有的取景器光學系統、攝影光學系統進行組裝調整時,要在將取景器光學系統固定在某代表性的調整基準變焦位置的狀態下,進行取景器裝置單體狀態、及攝影光學系統的焦點距離設定狀態上的組裝調整,或進行光學性能等的檢查。上述調整基準變焦位置是變焦廣角端位置,或變焦望遠端位置。
在上述現有的照相機中,由於安裝取景器光學系統的變焦攝影光學系統是一種,所以上述調整基準變焦位置總是固定在一定位置,在調整操作上不會特別麻煩。
但是,由於取景器光學系統和變焦攝影光學系統總是一對一的,所以當一個取景器光學系統對應於多個攝影光學系統時,還存在產品開發時間的問題、及器件成品、器件管理的問題。
以前對具有變焦鏡頭的馬達驅動的鏡頭快門式照相機,已在日本特許公開報平成7-72543號公開報中提出了公開的照相機的方案。在該照相機中具有二進位碼組成的變焦編碼,判斷鏡頭鏡筒是處於變焦區間還是處於存放驅動區間。在變焦區間時,通過手動開關對變焦驅動方式的正逆轉進行切換,在存收驅動區間時,禁止上述馬達停止通電。
但是,在上述的日本特許公開公報平成7-72543號公報中公開的照相機中,即使考慮使上述的一個取景器光學系統對應於多個攝影光學系統時,在其組裝工序中的調整、檢查時,需要將鏡頭鏡筒停止在目標的基準變焦位置,但單體鏡頭鏡筒停止在準確的變焦位置是困難的。特別是對鏡頭鏡筒的變焦位置的取景器裝置的可變倍率位置調整及閃光燈裝置間的連動調整等中,需要更準確的鏡頭鏡桶定位。從而,在調整、檢查時,需要準備調整用的專用電氣控制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不良情況,提供一種照相機可以使取景器光學系統對應於多個攝影光學系統,可以縮短產品開發時間及降低成本。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照相機的製造方法,容易進行取景器光學系統和攝影鏡頭光學系統的調整位置設定,容易進行其組裝調整。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在預定的可變倍率區域上可變倍率的攝影光學系統;在比上述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區域還要寬的可變倍率區域上,可變倍率的取景器光學系統;以及對上述攝影光學系統及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可變倍率驅動的驅動裝置。
一種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照相機機身,可以擇一安裝可按預定量可變倍率的第1攝影光學系統、和具有與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不同可變倍率範圍的第2攝影光學系統;及取景器裝置,具有與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和第2攝影光學系統對應的可變倍率的取景器光學系統。
一種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照相機機身,其有選擇地安裝第1鏡筒或第2鏡筒中的某一個,上述第1鏡筒具有在第1可變倍率範圍內可變倍率的第1攝影光學系統,並可將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鎖止在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上述第2鏡筒具有、在與上述第1可變倍率範圍內的至少一部重疊的第2可變倍率範圍內、可變倍率的第2攝影光學系統,並可在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鎖止上述第2攝影光學系統;取景器裝置,具有對應於上述第1可變倍率範圍和上述第2可變倍率範圍、可變倍率的取景器光學系統;及取景器鎖止機構,可將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鎖止在對應於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的可變倍率狀態上。
一種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取景器裝置,具有可對應於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和與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的至少一部分重疊的第2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的取景器光學系統;鎖止裝置,可以使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鎖止在對應於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和與上述第2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相重複的範圍內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的狀態;照相機機身,可安裝具備有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的第1攝影光學系統的第1鏡筒、和具備有上述第2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的第2攝影光學系統的第2鏡筒中的某一個;上述第1鏡筒可以在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鎖止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上述第2鏡筒可以在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與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一樣鎖止上述第2攝影光學系統。
一種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
照相機機身,其可安裝第1鏡頭鏡筒、第2鏡頭鏡筒和第3鏡頭鏡筒中的一個,所述第1鏡頭鏡筒,具有在第1範圍可以變更焦點距離的第1攝影光學系統;所述第2鏡頭鏡筒,具有在至少與上述第1範圍的一部分重疊、並在至少比上述第1範圍向短焦點距離端擴大的第2範圍上,可變更焦點距離的第2攝影光學系統;所述第3鏡頭鏡筒至少一部分與上述第1範圍和第2範圍重疊、並在至少比上述第1範圍和上述第2範圍向長焦點側擴大的第3範圍上、具有可變更焦點距離的第3攝影光學系統;取景器裝置,具有可以對應於上述第1範圍、上述第2範圍和上述第3範圍可變倍率的取景器光學系統;鎖止機構,可以在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鎖止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電動驅動源,用於可變倍率驅動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和帶有安裝在上述照相機機身上的鏡頭鏡筒的攝影光學系統;上述第1鏡頭鏡筒包括、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對應於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的焦點距離的第1鎖止機構;上述第2鏡頭鏡筒包括上述第2攝影光學系統對應於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的焦點距離的第2鎖止機構;上述第3鏡頭鏡筒包括上述第3攝影光學系統對應於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的焦點距離的第3鎖止機構。
一種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攝影光學系統,其是在預定的第1焦點距離和第2焦點距離之間可變倍率;鏡頭鏡筒,具有上述攝影光學系統、進行可變倍率驅動,同時可以鎖定在上述第1焦點距離和上述第2焦點距離之間的預定焦距離上;及取景器光學系統,可以對應上述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範圍進行可變倍率。
一種照相機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在具有各不相同的可變倍率範圍的多個攝影光學系統中選擇一個的步驟;將對應於所選擇的攝影光學系的可變倍率範圍的鏡框單元安裝在照相機機身上的步驟;將上述鏡框單元鎖止在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的步驟;將對應於上述多個攝影光學系統具有的可變倍率範圍、而具有可變倍率的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取景器裝置,在對應於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進行鎖止的步驟;將上述取景器裝置安裝在上述照相機機身上的步驟;及解除上述鏡框單元及取景器裝置鎖止的步驟。
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具有相對上述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區域,在廣角端有更寬的可變倍率範圍。
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具有相對上述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區域,在望遠端有更寬的可變倍率範圍。
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具有相對上述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區域,在廣角端及望遠端有更寬的可變倍率範圍。
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取景器裝置具有凸輪構件,可以使具有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光學系統進行變位,以便在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範圍和上述第2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範圍可變倍率。
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具有驅動上述凸輪構件,同時可變倍率驅動安裝在上述照相機機身上的攝影光學系統的電動驅動源。
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可使具有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光學系統,在上述第1可變倍率和第2可變倍率範圍上進行可變倍率的凸輪構件。
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為驅動上述凸輪構件及安裝在上述照相機機身上的上述第1鏡筒或第2鏡筒的電動驅動源;及將上述電動驅動源輸出的驅動力傳遞給上凸輪構件、及安裝在上述照相機上的上述第1鏡筒或上述第2鏡筒的傳遞機構。
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取景器裝置具有使裝有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光學系統變位的凸輪構件,以便在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和上述第2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上進行可變倍率。
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是實像取景器光學系統。
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可變倍率光學系統是以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光軸方向上變位來進行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的鏡頭。
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具有驅動組裝在上述凸輪構件及上述照相機機身上的第1鏡筒或第2鏡筒的電動驅動源。
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使具有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光學系統在上述第1範圍、上述第2範圍和上述第3範圍內可變倍率的變位凸輪構件。
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具有使從上述電動驅動源輸出的驅動力進行預定量減速,傳遞到上述凸輪構件的減速機構;
上述減速機構可以根據安裝在照相機機身上的鏡頭鏡筒種類變更其減速比。
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可以鎖止在對應於上述攝影光學系統的上述預定的焦點距離的狀態。
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具有為了對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進行可變倍率,使裝有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光學系統進行變位的凸輪構件,通過將上述凸輪構件鎖止在預定的變位狀態,使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鎖止在對應於上述預定的焦點距離的狀態。
所記載的照相機,還包括驅動上述鏡頭鏡筒的驅動源;使上述馬達驅動源輸出的驅動力傳遞給上述鏡頭鏡筒的傳遞機構;上述鏡頭鏡筒具有旋轉環,該旋轉環通過上述傳遞機構所傳遞的驅動力,在上述攝影光學系統的光軸周圍轉動,來可變倍率驅動上述攝影光學系統,通過預定的旋轉位置鎖止上述旋轉環,使上述攝影光學系統鎖止在上述預定的焦點距離上。
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是在具有上述多個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範圍中具有所有攝影光學系統的焦點距離。
在本發明的照相機中,第1鏡筒在第1可變倍率範圍內具有可變倍率(放大率)的第1攝影光學系統,是可以使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鎖止在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的鏡筒。另外,第2鏡筒具有上述在第1可變倍率範圍上至少重複一部分的第2可變倍頻範圍內,可變倍率的第2攝影光學系統,是可以使上述第2攝影光學系統鎖止在上述預定的變頻率狀態的鏡筒。上述本發明的照相機包括照相機機身,可以選擇地安裝上述第1鏡筒或第2鏡筒中的1個;取景器裝置,具有可對應於上述第1可變倍率範圍和第2可變倍率範圍進行可變倍率的取景器光學系統;取景器鎖止裝置,可以使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鎖止在對應於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的可變倍率狀態。在本照相機上,在使上述第1或第2鏡筒鎖止在上述預定的變頻率狀態上的同時,使上述取景器裝置鎖止在對應於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的可變倍率狀態,進行照相機的組裝。
本發明的照相機製造方法包括在分別具有不同可變倍率範圍的攝影光學系統內選擇一個的步驟;將所選擇的對應於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範圍的鏡框單元安裝在照相機機身上的步驟;將上述鏡框單元鎖止在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的步驟;對應於具有上述多個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範圍,將具有可變倍率的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取景器裝置對應於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進行鎖止的步驟;將上述取景器裝置安裝在上述照相機本體上的步驟;以及解除上述鏡框單元及取景器裝置鎖止的步驟;本發明的其他特徵及優點將從下面的說明中進行了解。
下面根據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1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內裝取景器的照相機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視圖。
圖2裝入上述一實施例的照相機中的變焦鏡頭鏡筒的分解透視圖。
圖3裝入上述一實施例的照相機中的變焦鏡頭鏡筒的縮入狀態的縱斷面圖。
圖4裝入上述一實施例的照相機內的變焦鏡頭鏡筒的望遠狀態的縱斷面圖。
圖5裝入上述一實施例的照相機內取景器單元的取景器光學系統周圍的縱斷面圖6裝入上述一實施例的照相機內取景器單元的取景器凸輪軸驅動部周圍的分解透視圖。
圖7表示上述一實施例的照相機中的鏡頭鏡筒、取景單元的變焦驅動齒輪系的配置圖。
圖8上述一實施例的照相機內取景器單元的取景器凸輪軸驅動部周圍的縱斷面圖。
圖9(A)表示可裝入上述一實施例的照相機中的一個變焦鏡頭鏡筒的攝影鏡頭的變焦廣角驅動狀態的圖。
圖9(B)表示可裝入上述一實施例的照相機內的上述變焦鏡頭鏡筒的攝影鏡頭的變焦望遠驅動狀態的圖。
圖10(A)表示可裝入上述一實施例的照相機內的另一個變焦鏡頭鏡筒的攝影鏡頭的變焦廣角驅動狀態的圖。
圖10(B)表示可裝入上述一實施例的照相機內的上述變焦鏡頭鏡筒的攝影鏡頭的變焦望遠驅動狀態的圖。
圖11(A)表示可裝入上述一實施例的照相機內的又一個變焦鏡頭鏡筒的攝影鏡頭的變焦廣角驅動狀態的圖。
圖11(B)表示可裝入上述一實施例的照相機內的上述變焦鏡頭鏡筒的攝影鏡頭的變焦望遠驅動狀態的圖。
圖12表示裝入上述一實施例的照相機內的取景器單元的可變倍率驅動狀態的取景器光學系統的配置圖。
圖13表示裝入上述一實施例的照相機內的三個變焦鏡頭鏡筒的各攝影光學系統的變焦範圍和取景器單元的可變倍率的全變焦範圍的線圖。
圖14表示可裝入對上述一實施例的照相機的變形例的照相機內的兩個變焦鏡頭鏡筒對旋轉框的旋轉角的變焦狀態變化的圖。
圖15表示上述變形例的照相機上的鏡頭鏡筒、取景器單元的變焦驅動齒輪系的配置圖。
下面根據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1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內裝取景器的照相機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視圖。
本實施例的照相機,在不同的多個焦點距離範圍內可以擇一選擇安裝可以調節焦點距離的多個攝影光學系統的多種變焦鏡頭鏡筒,還可以使內裝的取景器單元對應於上述多種變焦鏡頭鏡筒的任何一個。而且,上述變焦鏡頭鏡筒可以在預定的變焦狀態進行定位,可以在該定位狀態下進行取景器裝置等的關聯裝置的安裝、及光學系統性能、機械功能的檢查等。
上述照相機包括主要具有暗盒室1a、膠捲室1b、孔徑部1c等的照相機機身1;安裝在照相機機身1上的前板2;裝入前板2、可以進行預定可變倍率並可縮入的變焦鏡頭鏡筒3A;配置在照相機機身1的膠捲室側面部上的閃光燈單元5及驅動電源用電池21;配置在照相機機身上部的實像取景器裝置的取景器單元4及投受光部的測距單元6、7;以及配置在取鏡器單元4的上部、安裝有LCD顯示部25a的控制用主基板25。上述照相機還包括配置在上述膠捲室1b內的饋送馬達單元8;安裝在上述照相機機身1下部的膠捲驅動部地板13及饋送膠捲驅動用齒輪系17、叉式齒輪16;裝入在上述前板2內、安裝有小齒輪14的電氣驅動源變焦馬達9;配置在前板2的齒輪室2a內的變焦驅動齒輪81;安裝在齒輪室2a前面部上的變焦驅動部地板11、12;配置在取景器機身51等上的取景器變焦驅動齒輪系82;以及安裝在上述鏡頭鏡筒3A上;控制聚焦、快門用的撓性印製板24。
另外,在上述前板2上代替上述變焦鏡頭鏡筒3A,也可以選擇裝入下述的變焦範圍(可變倍率範圍)不同的可進行預定量可變倍率、且可以縮入的變焦鏡頭鏡筒3B、3C的任一個,但是結構的詳細說明將對變焦鏡頭鏡筒3A進行說明,而對其他鏡頭鏡筒3B、3C只說明不同的結構部分。
在上述閃光燈單元5中,設置有閃光燈發光充電用電容器22和具有閃光燈發光管、反射傘的閃光燈發光部23。
上述變焦鏡頭鏡筒3A由變焦馬達9通過變焦驅動齒輪系81和鏡框驅動用長齒輪15進行變焦驅動(可變倍率驅動),該結構的詳細情況如圖2的分解透視圖、及圖3、圖4表示縮入狀態、望遠狀態的縱斷面圖所示。
即,變焦鏡頭鏡筒3A的構成主要包括固定支持在前板2上的固定框31;在固定框31上可自由進退、旋轉支持的旋轉框32;在旋轉規則狀態下對旋轉框32可進退支持的移動框33;具有光軸0的第1攝影光學系統的1組透鏡41、2組透鏡42(參照圖3、4);由移動框33支持、保持上述1組透鏡41的1組框36(參照圖3、4);由移動框33支持、保持上述2組透鏡42的2組框37(參照圖3、4);由移動框33支持的快門機構38;以及使移動框33及2組框37按限定旋轉,與旋轉框32一起進退移動的浮動鍵34。
另外,代替變焦鏡頭鏡筒3A,也可以在可裝入的變焦鏡頭鏡筒3B中裝入第2攝影光學系統的1組透鏡43、2組透鏡44(參照圖10)。在變焦鏡頭鏡筒3C中裝入第3攝影光學系統的1組透鏡45、2組透鏡46(參照圖11)。而且,變焦鏡頭鏡筒3B、3C具有各個不同變焦範圍。
在上述固定框31上設置有為咬合鏡框驅動用長齒輪15的開口部31C、在內周部上的螺旋體螺紋31a及直進配合槽31b。
在上述旋轉框32外周部上,設置有螺旋體超級複合齒輪部32a,使之固定框31的螺旋體螺紋31a和長齒寬的超級齒輪的長齒輪15可以同時螺合,在內周部上還設置有螺旋體螺紋32b、凸輪槽32c及園周突起部32d。在上述旋轉框32的縮入側端面上還設置有可嵌入鎖止裝置的鏡框位置限定銷39的鎖止裝置位置限定槽32e。
在上述移動框33的外周部上設置有螺合在旋轉框32的螺旋體螺紋32b上螺旋體螺紋33a,在內周部上設置有浮動鍵34的直進引導部34b可自由滑動嵌入的鎖止裝置的直進引導槽33b。
上述的1組框36通過裝入上述移動框33內圖中未畫出的聚焦驅動機構,對移動框33沿著光軸0方向進行相對聚焦驅動。
在上述2組框37的外周部上設置有浮動鍵的直進引導部34b可自由滑動嵌入的直進引導槽37b、及在旋轉框的凸輪槽32c上可自由滑動嵌入的凸輪隨動件37a。
上述浮動鍵34具有環形基板部34h,該環形基板部34h上設置有在固定框31的直進引導槽31b上自由滑動嵌入的外部凸起部34a、為固定夾持旋轉框用的環形構件35的安裝孔34c、及鎖止裝置的三個定位孔34d、34e、34f。在環形基板部34h的上下部上還設置有在光軸0前方向上伸出的直進引導部34b。
另外,上述環形構件35安裝在浮動鍵34上,由上述環形構件35和浮動鍵34的環形基板部34h夾持旋轉框32的園周突起部32d。從而,當旋轉框32不旋轉而進行直進移動時,浮動鍵34通過固定框31限制旋轉的狀態下與旋轉框32一起通過固定框31限制旋轉的狀態下與旋轉框32一起在光軸0方向上進行進退移動。而且,移動框33、1組框36及2組鏡框37通過浮動鍵34在限制旋轉的狀態下,進行進退移動。
另外,上述3個定位孔34d、34e、34f可以嵌入鏡框定位銷39,分別作為旋轉框32的廣角端定位用、望遠端定位用、及組裝取景器基準定位用。在本變焦鏡頭鏡筒3A進行組裝調整時,將上述鏡框定位銷39插入3個定位孔34d、34e、34f中的一個中,將其尖端嵌入旋轉框32的定位槽32e中。通過該鏡框定位銷39的嵌入,使旋轉框32定位(鎖止)在各調整旋轉位置上,進行取景器安裝及光學性能的調整、檢測。有關各調整動作的詳細情況內容將在以後說明。
在上述構成的變焦鏡頭鏡筒3A上,當旋轉框32通過鏡框驅動齒輪15從圖3中所示的縮入位置進行轉動驅動時,通過固定框31的螺旋體螺紋31a沿著光軸0抽出到廣角位置、望遠位置(參照圖4)。
另一方面,移動框33在旋轉限制的狀態下由浮動鍵34支持,由上述旋轉框32的進退移動抽出的同時,通過旋轉框32的螺旋體螺紋32b沿著光軸0方向進一步移動,抽出到廣角位置、或望遠位置(參照圖4)。
保持上述1組透鏡41的1組框36也與移動框33一起抽出。另外,1組框36也通過圖中未畫出的聚焦驅動部進行聚焦驅動。
保持上述2組透鏡42的2組框37也在旋轉限制狀態下由浮動鍵34支持,與旋轉框32一起抽出,隨著旋轉框32的旋轉,進一步由凸輪槽32c通過凸輪隨動件37a進行進退移動。
上述取景器單元4也可以對應上述變焦鏡頭鏡筒3A以外的焦點距離範圍不同的多個變焦鏡頭鏡筒3B、3C(後述),在變焦鏡頭鏡筒3A的變焦範圍以上具有覆蓋變焦鏡頭鏡筒3B、3C的全變焦範圍的可變倍率範圍。
圖5的取景器光學系統周圍的縱斷面及圖12表示可變倍率狀態的取景器光學系統配置圖中所示,上述取景器單元4裝入在取景器機身51內,其構成主要包括由取景器機身51可旋轉支持的取景器凸輪軸53;由取景器機身51支持的取景器引導軸55;沿著取景器光軸Of配置的構成,可進行預定量可變倍率的取景器光學系統的物鏡系統的第1取景器透鏡61;可以進退的第2取景器透鏡62及第3取景器透鏡63;第1取景器稜鏡64;第2取景器稜鏡65;第3取景器稜鏡66;以目鏡系列的目鏡透鏡67。
上述取景凸輪53由軸部53a和取景器凸輪部53b構成,以與取景器光軸Of平行的狀態進行支持。
上述軸部53a也可以如圖6的分解透視圖中所示那樣,在取景器機身51的軸承部51a上可轉動支持,在軸部53a的尖端部上安裝構成取景器變焦驅動齒輪系82中一個的取景器凸輪齒輪77。在軸部53a的配合部設置有鍵槽53c和E形環槽53d,所配合的取景器凸輪齒輪77的止轉突起77a鉤合在鍵槽53c上。E形環54安裝在E形環槽53d上,防止取鏡器凸輪齒輪77脫落。
上述取景器凸輪部53b具有與第2、3取景器的凸輪隨動件部62a、63a相接觸、滑動的園筒端面53e、53f。
上述第1取鏡器透鏡61在取景器機身51上由凹部51c固定保持。第2取鏡器透鏡62和第3取鏡器透鏡63在取景器光軸Of方向上由取鏡器軸55可自由滑動地支持,第2取鏡器透鏡62由彈簧56對目鏡透鏡方向賦能,第3取鏡器透鏡63由彈簧57對第1取鏡器透鏡方向賦能。
上述取景器凸輪軸53,通過變焦馬達9經傳遞裝置變焦驅動齒輪系81,由取景器變焦驅動齒輪系82進行轉動驅動。隨上述凸輪軸53的轉動,通過取景器凸輪軸53b,對第2取景器透鏡62和第3取景器透鏡63進行進退驅動。上述取景器透鏡62、63在與鏡頭鏡筒的變焦驅動同步的狀態下,對應於各焦點距離進行驅動。即,與鏡頭鏡筒的變焦驅動產生的可變倍率相同步,取景器光學系統也進行可變倍率,從而在鏡頭鏡筒的變焦驅動範圍內可使視野率大體保持一定。
上述的取景器單元4如已經記載那樣,還可以使用於上述變焦鏡頭鏡筒3A以外的焦點距離範圍不同的多個變焦鏡頭鏡筒3B、3C,第2取景器透鏡62和第3取景器透鏡63的最大可變倍率移動範圍,至少是包括可以使用的變焦鏡頭鏡筒3A、3B、3C的變焦範圍(可變倍率範圍)的範圍。而且,第2取景器透鏡62是從最寬視野範圍的廣角端位置(廣角可變倍率端)P62A到最窄視野範圍的望遠位置(望遠可變倍率端)P62E的範圍,而且,第3取景器透鏡63在從最寬視野範圍的廣角端位置P63A(廣角可變倍率端)到最窄視野範圍的望遠端位置(望遠可變倍率端)P63E的範圍內可以移動。
另外,在上述取景器凸輪齒輪77和取景器機身51上,可以插通鎖止裝置的取景器定位銷58的銷止裝置的齒輪端定位孔77b及機身端定位孔51b相對向設置。在將該取景器定位銷58在上述定位孔77b和51b上插通的狀態下,第2第3取景器透鏡62、63位於預先確定的組裝基準可變倍率位置上,在該狀態進行將取景器單元向照相機上的組裝作業。取景器的上述組裝基準變頻率位置,是對應於分別有變焦鏡頭鏡筒3A、3B、3C的可變倍率範圍內具有全部變焦鏡頭鏡筒的共有變焦範圍焦點距離Z38mm~80mm內的焦點距離Z50mm的變焦標準位置的位置。
另外,如上所述,上述取景器組裝基準可變倍率位置不一定需要對應焦點距離Z50mm的變焦標準的位置,也可以是變焦鏡頭鏡筒3A、3B、3C共有變焦範圍焦點距離Z38mm~80mm內任意的變焦位置,由鏡框定位銷39定位的變焦標準位置以外的可變倍率位置。
如上所述,在所構成、調整的取景器單元4上,可通過上述接目透鏡67,觀察由變焦鏡頭鏡筒3A在變焦時對應於可變倍率被攝體像的可變倍率被攝體像,另外,在裝入變焦鏡頭鏡筒3B、3C中的任一個時也同樣。
此處,對於上述變焦鏡頭鏡筒3A或、3B、3C和取景器單元4的驅動系統進行說明。圖7表示鏡頭鏡筒、取景器單元的變焦驅動齒輪系配置的圖,圖8是取景器單元的取景器凸輪軸的驅動部周圍的縱斷面圖。
變焦馬達9的驅動力通過小齒輪14,經變焦驅動齒輪系81,傳遞到咬合在旋轉框32的螺旋體超級齒輪32a上的鏡框驅動齒輪15,驅動旋轉框32。同時,變焦馬達9的驅動力從變焦驅動齒輪系81傳遞到包括取景器凸輪齒輪77在內的取景器變焦驅動齒輪系82,旋轉驅動取景器凸輪軸53。
上述變焦驅動齒輪系81的構成包括相互咬合的2級變焦齒輪71、2級變焦72、2級變焦齒輪73、2級變焦齒輪74、2級變焦齒輪75的大齒輪部75a。
另外上述取景器變焦驅動齒輪系82的構成包括相互咬合的2級變焦齒輪75的小齒輪部75b、2級取景器變焦齒輪76、及取景器凸輪齒輪77。
上述變焦鏡頭鏡筒3A通過鏡框驅動用長齒輪15旋轉驅動旋轉框32,從而使第1攝影光學系統的1組透鏡41、2組透鏡42如圖9(A)、(B)所示的變焦驅動狀態進行進退移動,該變焦範圍(可變倍率範圍)以焦點距離Z為從38mm到80mm的範圍。圖9(A)表示焦點距離Z38mm的狀態,。圖9(B)表示焦點距離Z80mm的狀態。上述變焦時的被攝體像在膠片面上成像。
當使用變焦鏡頭鏡筒3B取代變焦鏡頭鏡筒3A時,通過旋轉驅動旋轉框,第2攝影光學系統的1組透鏡43、2組透鏡44,按圖10(A)、(B)所示的攝影鏡頭抽出狀態圖進行進退移動。變焦範圍(可變倍率範圍),以焦點距離Z為從38mm到105mm的範圍。圖10(A)表示焦點距離Z38mm的狀態。圖10(B)表示焦點距離Z105mm的狀態。
另外,當使用變焦鏡頭鏡筒3C時,通過旋轉驅動旋轉框,第3攝影光學系統的1組透鏡45、2組透鏡46按圖11(A)、(B)所示的攝影鏡頭抽出狀態圖進行進退移動。變焦範圍(可變倍率範圍),以焦點距離Z為從28mm到80mm的範圍。圖11(A)表示焦點距離Z28mm的狀態。圖11(B)表示焦點距離Z80mm的狀態。
而且上述各變焦鏡頭鏡筒3A、3B、3C中取景器單元組裝基準位置(基準可變倍率位置)是各鏡筒的變焦共有範圍內的標準焦點距離Zo,例如50mm。
上述取景器單元組裝基準位置(基準可變倍率位置)不一定限定在上述標準焦點距離的變焦位置,也可以在各鏡筒的變焦共有範圍內預定的焦點距離的變焦位置。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變焦鏡頭鏡筒3A上的旋轉框32的旋轉角是從賦予上述標準焦點距離Zo旋轉位置到賦予另一焦點距離Z的旋轉位置的旋轉角,變焦鏡頭鏡筒3B、3C上的旋轉框的旋轉角同樣是從賦予上述標準焦點距離Zo旋轉位置到賦予另一同一焦點距離Z的旋轉位置的旋轉角,兩個旋轉角是一致的(參照圖13)。
對於由變焦鏡頭鏡筒3A、3B、3C,對相同焦點距離Z採用需要進行不同角度旋轉的旋轉框的鏡頭鏡筒結構,則需要通過變焦鏡頭鏡筒3A、3B、3C對取景變焦驅動齒輪系的齒輪比進行變更,關於這一情況將在後面的變形例中說明。
當將照相機處於收放狀態時,圖9(A)、(B)、圖10(A)、(B)、圖11(A)、(B)中所示的處於進退移動位置的1組透鏡、2組透鏡將推入到膠片面方向的縮入位置上。
關於取景器單元4中的可變倍率驅動狀態,參照圖12的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驅動狀態圖進行說明。取景器單元4中的可變倍率用取景器光學系統的第2取景器鏡頭62和第3取景器鏡頭63通過取景器凸輪53b進行進退移動,但是為了對可使用的鏡頭鏡筒3A、3B、3C復蓋全部變焦範圍的從焦點距離Z的28mm到105mm,則要在圖12中所示的可變倍率變焦範圍進行進退。
即,在對應於鏡頭鏡筒3C的廣角端焦點距離Z的28mm狀態,第2取景器透鏡62和第3取景器透鏡63分別位於可變倍率位置P62A、P63A。
對應於鏡頭鏡筒3A、3B的廣角端焦點距離Z的38mm狀態,第2取景器透鏡62和第3取景器透鏡63分別位於可變倍率位置P62B、P63B。
對應於全鏡頭鏡筒3A、3B、3C共有的變焦標準的焦點距離Z的50mm的狀態,第2取景器透鏡62和第3取景器透鏡63分別位於可變倍率位置P62C、P63C。
在對應於鏡頭鏡筒3A、3C的望遠端焦點距離Z的80mm狀態,第2取景器透鏡62和第3取景器透鏡63分別處於可變倍率位置P62D、P63D。
對應於鏡頭鏡筒3B的望遠端焦點距離Z的105mm的狀態,第2取景器透鏡62和第3取景器透鏡63分別處於可變倍率位置P62E、P63E。
另外,當使變焦鏡頭鏡筒在縮入狀態時,旋轉框32進一步從廣角轉動位置向推入方向轉動,但這時,取景器凸輪軸53也向廣角端方向轉動。這樣,隨著變焦鏡頭鏡筒的縮入動作,第2、第3取景器透鏡62、63沿著取景器凸輪53b的接觸凸輪面,分別向上述位置P62A、P63A移動。但是在本實施例中,由於在鏡頭鏡筒3A、3B、3C的可變倍率範圍內,沒有必要從最廣角端在廣角方向驅動上述第2、第3取景器,所以取景器凸輪53b的接觸凸輪面設置了平坦部分。
圖13是表示變焦鏡頭鏡筒3A、3B、3C的各攝影光學系統的變焦範圍和取景器單元3的可變倍率的全變焦範圍的線圖,是在橫軸上對旋轉框的旋轉角θT與對焦點距離Z變化的取景器凸輪軸的等效旋轉角θF進行對比表示。
如圖13所示,與變焦鏡頭鏡筒3A、3B、3C的各攝影光學系統(1組、2組透鏡41、42和43、44和45、46)的變焦範圍的焦點距離調節範圍38mm~80mm、38mm~105mm、28mm~80mm相比,取景器光學系統(第1、第2、第3取景器透鏡61、62、63)的可變倍率範圍全部復蓋上述變焦鏡頭鏡筒的全變焦範圍的焦點距離範圍28mm~105mm。另外,上述變焦鏡頭鏡筒3A、3B、3C的共有的焦點距離範圍為38mm~80mm,標準焦點距離50mm在該範圍內。
下面對以上構成本實施例的照相機上的變焦鏡頭鏡筒和取景器單元的組裝調動作及為對變焦鏡頭鏡筒的廣角端、望遠端的光學、機械性能、功能檢查的準備動作進行說明。
首先,從取景器單元4的組裝調整進行說明,當變焦鏡頭鏡筒3A時,如圖2所示,在浮動鍵34的基準定位孔34f中插入鏡框定位銷39,再一邊轉動旋轉框32一邊將鏡框定位銷39的尖端嵌入旋轉框32的定位槽32e中。在該嵌入狀態下變焦鏡頭鏡筒3A在標準變焦位置的焦點距離Z50mm的位置使1組、2組透鏡41、42固定在抽出的狀態上。
變焦鏡頭鏡筒3B、3C中的某一個裝入時也同樣通過上述鏡框定位銷39插入,使1組、2組透鏡43、44或使1組、2組透鏡45、46同樣保持在標準變焦位置的焦點距離Z50mm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當變焦鏡頭鏡筒在焦點距離Z50mm的上述標準變焦位置狀態時,為使取景器單元4也位於取景器組裝基準位置(賦予對應焦點距離Z50mm可變倍率的可變倍率基準位置),通過取景器定位銷58限制取景器凸輪軸53的旋轉位置,定位(鎖止)在取景器光學2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
即,在卸下取景器變焦驅動齒輪系82中的一個地方的齒輪的狀態,將取景器定位銷58插通取景器齒輪77的定位孔77b,一邊轉動取景器凸輪軸53,一邊將上述取景器定位銷58嵌入取景器機身51的定位孔51b中。在該取景器定位銷58嵌入狀態下,取景器光學系統的第2、第3取景器透鏡62、63位於圖12所示的P62C、P63C上,取景器單元4保持在賦予對應於變焦鏡頭鏡筒3A、3B、3C焦點距離Z50mm的標準變焦狀態可變倍率的可變倍率基準位置即取景器組裝基準位置上。
為此,使取景器變焦驅動齒輪系82咬合在取景器凸輪齒輪77上,拔出上述鏡框定位銷39及取景器定位銷58。在該狀態下,變焦鏡頭鏡筒3A、或3B、或3C與取景器單元4雙方均處於上述變焦標準位置,即位於取景器組裝可變倍率基準位置的狀態。
在上述組裝狀態,通過變焦馬達9使變焦鏡頭鏡筒3A、或3B、或3C分別變焦到廣角端、望遠端、或其中間時,如圖13中所示,取景器單元4的取景器光學系統也移動到對應於上述廣角端、望遠端、或其中間變焦的可變倍率位置。
如上所述,對變焦鏡頭鏡筒和取景器單元不是像現有技術那樣在廣角端或望遠端進行組裝,而是通過在上述標準位置或共有變焦範圍內的其他預定的變焦位置進行組裝,可以對變焦範圍的不同多個變焦鏡頭鏡框的任意一個、與取景器單元的組裝在高精度的狀態簡單地組裝。
另外,當從照相機突出的攝影位置和照相機內部所收容的非攝影位置上使用可移動的鏡頭鏡筒時,也可以使上述取景器組裝基準焦點位置不限於上述共同變焦範圍內,而是在攝影位置和非攝影位置之間。這時,在所有的鏡頭鏡筒從組裝基準位置到共有變焦範圍的旋轉框的旋轉量相等的位置上設置取景器組裝基準位置,可以得到與上述下面對變焦鏡頭鏡筒變焦廣角端、望遠端的光學、機械性能、功能檢查的準備動作(使攝影鏡頭向調整、檢測位置移動的動作)進行說明。
為了進行上述光學、機械性能、功能檢查,需要使變焦鏡頭鏡筒3A保持在變焦廣角端或望遠端狀態。在將使變焦鏡頭鏡筒3A保持在廣角狀態時,將定位銷39插通浮動鍵34的定位孔34d中,使其尖端嵌入旋轉框32的定位槽32e中。通過該嵌入動作轉動旋轉框32,使1、2組透鏡41、42位於廣角端位置。另外,在保持望遠狀態時,將定位銷39插通浮動鍵34的定位孔34e中,使其尖端嵌入旋轉框32的定位槽32e中。通過該嵌入動作轉動旋轉框32,使1、2組透鏡41、42位於遠望端位置。
對於保持在上述變焦廣角端或望遠端狀態的變焦鏡頭鏡筒3A,可進行光學、機械性能、功能等檢查、及與取景器單元4間連動狀態的檢查。另外如果閃光燈單元5的發光部23是與鏡頭鏡筒的變焦相連動的,則可以進行該連動狀態的檢查。
當用變焦鏡頭鏡筒3B、3C的某一個代替變焦鏡頭鏡筒3A進行組裝時,由於與變焦鏡頭鏡筒3A的變焦範圍不同,所以對變焦廣角端或望遠端的旋轉框32旋轉角也各不相同。從而上述旋轉框32的位置限制槽32e的位置當然也錯開,因此需要在旋轉框的其他位置設置限制槽,或者將在浮動鍵34端上定位孔34d、34e設置在不同的位置。
根據上述說明的本實施例的照相機,對於可變倍率的單一取景器單元4,由於可選擇組裝具有焦點距離調整範圍不同的多個攝影鏡頭光學系統的變焦鏡頭鏡筒3A、3B、3C中的任一個,所以不需要準備上述不同鏡頭鏡筒的專用取景器單元,在可縮短商品開發時間的同時,也可以使部件管理簡單化,實現成本降低。
另外,在對變焦鏡頭鏡筒和取景器單元組裝時,通過將上述鏡框定位銷39嵌入旋轉框定位槽中,對於多個變焦鏡頭鏡筒也可以分別簡單定位在標準變焦位置、或預定的變焦狀態。同將取景器定位銷38插入取景器凸輪齒輪的定位孔中,可以使取景器單元4可靠而簡單地定位在上述標準變焦狀態、或者對應於預定的狀態的基準可變倍率位置。而且在上述的變焦鏡頭鏡筒和取景器單元的定位狀態下,通過連結驅動雙方的變焦驅動齒輪系,可以容易組裝變焦鏡頭鏡筒和取景器單元。
另外,在對變焦鏡頭鏡筒上的變焦廣角端或望遠端的光學、機械性能、功能等實施檢查時,也將上述鏡框定位銷39嵌入旋轉框32的定位槽中,從而可以將旋轉框32簡單地固定在變焦廣角端、或變焦望遠端上,不必像現有照相機那樣在安裝時需要為變焦驅動的專用電氣驅動裝置等,可使組裝調整簡單化。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使變焦鏡頭鏡筒在光軸方向進退時是通過螺旋體結合進行的,但是,當然也可以通過凸輪配合進行。凸輪配合時,如果對應於變焦廣角端及變焦望遠端的凸輪位置上設置給定的平坦部,則可以以更高精度停在預定的變焦位置上。如本實施例所述,在旋轉體結合時,由於不能設置像凸輪結合那樣的平坦部,所以更可以發揮本發明的效果。
下面,作為上述實施例的照相機變形例,對距同一焦點距離可以選擇裝入旋轉框旋轉角度不同的多個變焦鏡頭鏡筒的變形例進行說明。該變形例照相機其主要部分與上述實施例相同,下面只對不同方面進行說明。
圖14中表示對旋轉框的旋轉角的變焦鏡頭鏡筒的變焦狀態的如圖中所示,使變焦鏡頭鏡筒3D的變焦範圍定為從廣角端為焦點距離Z38mm到望遠端為焦點距離Z105mm。另一方面使變焦鏡頭鏡筒3E的變焦範圍定為從廣角端的焦點距離Z38mm到望遠端的焦點距離Z80mm。而且上述變焦鏡頭鏡筒3D和3E從焦點距離Z50mm的標準變焦狀態到廣角端的焦點距離Z38mm的廣角端,變焦的旋轉框轉動角是不同的,例如變焦鏡頭鏡筒3E的轉動角θT2比變焦鏡頭鏡筒3D的轉動角θT1要大。
在變形例的照相機中,首先通過與上述實施例相同的方法,將鏡框位置定位銷39嵌入旋轉框的定位槽中,對於變焦鏡頭鏡筒3D或3E分別設定在標準變焦狀態。另一方面,同樣將取景框定位銷58插入取景器凸輪齒輪的定位孔中,將取景器單元4設定在對應於上述標準變焦狀態的基準可變倍率位置。
上述設定狀態是在圖7的驅動力傳遞裝置的變焦驅動齒輪系81上咬合取景器變焦驅動齒輪系,但是如上所述由於變焦時的旋轉框的轉動角不同,所以需要通過變焦鏡頭鏡筒3D或3E來更取景器變焦驅動齒輪系的齒輪比。
圖15表示裝入上述變焦鏡頭鏡筒3D、或3E時的鏡頭鏡筒、取景器單元的變焦驅動齒輪系的配置圖。
圖15中所示的作為驅動力傳遞裝置的取景器變焦驅動齒輪系82由2級變焦齒輪75的小齒輪部75b、2級取景器變焦齒輪76、與取景器凸輪齒輪77構成。另一方面,作為驅動力傳遞裝置的取鏡器變焦驅動齒輪系83由使用齒數更多的取景器凸輪78代替上述取鏡器凸輪齒輪77的齒輪系構成。
在裝入變焦鏡頭鏡筒3D的狀態,作為與變焦驅動齒輪系81相咬合的齒輪系,使用上述取鏡器驅動齒輪系82,在上述基準可變倍率位置上設置的取景器單元4的取景器凸輪軸53上,咬合上述取景器凸輪齒輪77進行裝配。在該裝配狀態,當變焦鏡頭鏡筒3D達到焦點距離Z38的變焦狀態時,同時取景器單元4也設定在對應於焦點距離Z38mm的可變倍率位置。
另一方面,在裝入變焦鏡頭鏡筒3E的狀態,與變焦驅動齒輪系81咬合的齒輪系,使用上述取鏡器變焦驅動齒輪系83,通過上述基準可變倍率位置上所設置的取景器單元4的取景器凸輪軸53,咬合齒數更多的上述的取景器凸輪78進行組裝。
這樣,在裝入變焦鏡頭鏡筒3E時,如上所述,通過使具有齒數更多的取景器凸輪78的取鏡器變焦驅動齒輪系83進行咬合,可以減少對變焦驅動齒輪系81的取鏡器凸輪軸53的轉動角。從而,為使變焦鏡頭鏡筒3E從標準變焦位置到廣角端縮入,旋轉框只轉到旋轉角θT2(比變焦鏡頭鏡筒3D的旋轉角θT1大)時,同時取景單元4也可設定在準確對應於廣角端位置的可變倍率位置狀態。
根據本變形例的照相機,除上述一實施例的照相機效果之外,變焦範圍也不同,但是對於廣角端、或望遠端賦予相同焦點距離的旋轉框轉動角不同的變焦鏡頭鏡筒,也可以使用同一取鏡器單元,從而該照相機能使用的範圍就擴大了。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照相機,可以使一個可變倍率的取景器光學系統對應任何一種變焦範圍不同的多個變焦攝影光學系統,在變換變焦攝影光學系統時也不需要重新設計取景器光學系統,可以縮短產品開發時間,還可以實現降低器件成本。另外容易進行對取景器光學系統和攝影鏡頭光學系統的調整位置設定,及容易進行組裝調整。
權利要求
1.一種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在預定的可變倍率區域上可變倍率的攝影光學系統;在比上述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區域還要寬的可變倍率區域上,可變倍率的取景器光學系統;以及對上述攝影光學系統及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可變倍率驅動的驅動裝置。
2.一種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照相機機身,可以擇一安裝可按預定量可變倍率的第1攝影光學系統、和具有與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不同可變倍率範圍的第2攝影光學系統;及取景器裝置,具有與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和第2攝影光學系統對應的可變倍率的取景器光學系統。
3.一種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照相機機身,其有選擇地安裝第1鏡筒或第2鏡筒中的某一個,上述第1鏡筒具有在第1可變倍率範圍內可變倍率的第1攝影光學系統,並可將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鎖止在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上述第2鏡筒具有、在與上述第1可變倍率範圍內的至少一部重疊的第2可變倍率範圍內、可變倍率的第2攝影光學系統,並可在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鎖止上述第2攝影光學系統;取景器裝置,具有對應於上述第1可變倍率範圍和上述第2可變倍率範圍、可變倍率的取景器光學系統;及取景器鎖止機構,可將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鎖止在對應於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的可變倍率狀態上。
4.一種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取景器裝置,具有可對應於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和與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的至少一部分重疊的第2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的取景器光學系統;鎖止裝置,可以使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鎖止在對應於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和與上述第2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相重複的範圍內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的狀態;照相機機身,可安裝具備有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的第1攝影光學系統的第1鏡筒、和具備有上述第2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的第2攝影光學系統的第2鏡筒中的某一個;上述第1鏡筒可以在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鎖止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上述第2鏡筒可以在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與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一樣鎖止上述第2攝影光學系統。
5.一種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照相機機身,其可安裝第1鏡頭鏡筒、第2鏡頭鏡筒和第3鏡頭鏡筒中的一個,所述第1鏡頭鏡筒,具有在第1範圍可以變更焦點距離的第1攝影光學系統;所述第2鏡頭鏡筒,具有在至少與上述第1範圍的一部分重疊、並在至少比上述第1範圍向短焦點距離端擴大的第2範圍上,可變更焦點距離的第2攝影光學系統;所述第3鏡頭鏡筒至少一部分與上述第1範圍和第2範圍重疊、並在至少比上述第1範圍和上述第2範圍向長焦點側擴大的第3範圍上、具有可變更焦點距離的第3攝影光學系統;取景器裝置,具有可以對應於上述第1範圍、上述第2範圍和上述第3範圍可變倍率的取景器光學系統;鎖止機構,可以在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鎖止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電動驅動源,用於可變倍率驅動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和帶有安裝在上述照相機機身上的鏡頭鏡筒的攝影光學系統;上述第1鏡頭鏡筒包括、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對應於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的焦點距離的第1鎖止機構;上述第2鏡頭鏡筒包括上述第2攝影光學系統對應於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的焦點距離的第2鎖止機構;上述第3鏡頭鏡筒包括上述第3攝影光學系統對應於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的焦點距離的第3鎖止機構。
6.一種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攝影光學系統,其是在預定的第1焦點距離和第2焦點距離之間可變倍率;鏡頭鏡筒,具有上述攝影光學系統、進行可變倍率驅動,同時可以鎖定在上述第1焦點距離和上述第2焦點距離之間的預定焦距離上;及取景器光學系統,可以對應上述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範圍進行可變倍率。
7.一種照相機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在具有各不相同的可變倍率範圍的多個攝影光學系統中選擇一個的步驟;將對應於所選擇的攝影光學系的可變倍率範圍的鏡框單元安裝在照相機機身上的步驟;將上述鏡框單元鎖止在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的步驟;將對應於上述多個攝影光學系統具有的可變倍率範圍、而具有可變倍率的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取景器裝置,在對應於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進行鎖止的步驟;將上述取景器裝置安裝在上述照相機機身上的步驟;及解除上述鏡框單元及取景器裝置鎖止的步驟。
8.如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具有相對上述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區域,在廣角端有更寬的可變倍率範圍。
9.如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具有相對上述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區域,在望遠端有更寬的可變倍率範圍。
10.如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具有相對上述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區域,在廣角端及望遠端有更寬的可變倍率範圍。
11.如權利要求2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取景器裝置具有凸輪構件,可以使具有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光學系統進行變位,以便在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範圍和上述第2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範圍可變倍率。
12.如權利要求11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具有驅動上述凸輪構件,同時可變倍率驅動安裝在上述照相機機身上的攝影光學系統的電動驅動源。
13.如權利要求3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可使具有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光學系統,在上述第1可變倍率和第2可變倍率範圍上進行可變倍率的凸輪構件。
14.如權利要求13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為驅動上述凸輪構件及安裝在上述照相機機身上的上述第1鏡筒或第2鏡筒的電動驅動源;及將上述電動驅動源輸出的驅動力傳遞給上凸輪構件、及安裝在上述照相機上的上述第1鏡筒或上述第2鏡筒的傳遞機構。
15.如權利要求4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取景器裝置具有使裝有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光學系統變位的凸輪構件,以便在上述第1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和上述第2攝影光學系統可變倍率範圍上進行可變倍率。
16.如權利要求15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是實像取景器光學系統。
17.如權利要求15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可變倍率光學系統是以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光軸方向上變位來進行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的鏡頭。
18.如權利要求15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具有驅動組裝在上述凸輪構件及上述照相機機身上的第1鏡筒或第2鏡筒的電動驅動源。
19.如權利要求5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包括使具有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光學系統在上述第1範圍、上述第2範圍和上述第3範圍內可變倍率的變位凸輪構件。
20.如權利要求19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具有使從上述電動驅動源輸出的驅動力進行預定量減速,傳遞到上述凸輪構件的減速機構;上述減速機構可以根據安裝在照相機機身上的鏡頭鏡筒種類變更其減速比。
21.如權利要求6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可以鎖止在對應於上述攝影光學系統的上述預定的焦點距離的狀態。
22.如權利要求21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具有為了對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進行可變倍率,使裝有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光學系統進行變位的凸輪構件,通過將上述凸輪構件鎖止在預定的變位狀態,使上述取景器光學系統鎖止在對應於上述預定的焦點距離的狀態。
23.如權利要求6所記載的照相機,還包括驅動上述鏡頭鏡筒的驅動源;使上述馬達驅動源輸出的驅動力傳遞給上述鏡頭鏡筒的傳遞機構;上述鏡頭鏡筒具有旋轉環,該旋轉環通過上述傳遞機構所傳遞的驅動力,在上述攝影光學系統的光軸周圍轉動,來可變倍率驅動上述攝影光學系統,通過預定的旋轉位置鎖止上述旋轉環,使上述攝影光學系統鎖止在上述預定的焦點距離上。
24.如權利要求7所記載的照相機,其特徵在於上述預定的可變倍率狀態是在具有上述多個攝影光學系統的可變倍率範圍中具有所有攝影光學系統的焦點距離。
全文摘要
一種照相機及照相機製造方法,具有對不同變焦範圍的多個變焦鏡頭鏡筒都可對應的可變倍率的取景器,在組裝取景器時,先將定位銷插入旋轉框上定位孔中,使鏡頭鏡筒保持在標準變焦狀態,然後使取景器定位銷插通取景器凸輪軸的凸輪齒輪的定位孔和機身定位孔中,將取景器鏡頭保持在標準變焦狀態對應的可變倍率位置。在保持狀態使變焦驅動齒輪系咬合在旋轉框的驅動齒輪部及凸輪齒輪,使鏡頭鏡筒和取景器處於組合狀態。
文檔編號G03B17/02GK1294311SQ0013037
公開日2001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00年11月2日 優先權日1999年11月2日
發明者高瀨正美, 上高明, 杉田幸彥, 木明義, 高橋真也 申請人:奧林巴斯光學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