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的製作方法
2023-12-05 05:32:56 2
專利名稱::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復配農藥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
背景技術:
:水稻紋枯病是我國水稻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常見的有井岡黴素等,井岡黴素又稱有效黴素,屬低毒殺菌劑。純品大小鼠急性經口LD50均大於2000毫克/公斤,皮下注射LD50均大於1500毫克/公斤。5000毫克/公斤塗抹大鼠皮膚無中毒反應。對魚類低毒,鯉魚TLM(96h)LD50〉40毫克/升。劑型有5%、10%水劑和5%、20%、28%水溶性粉劑。其是一种放線菌產生的抗生素,具有較強的內吸性,易被菌體細胞吸收並在其內迅速傳導,幹擾和抑制菌體細胞生長和發育。主要用於水稻紋枯病,也可用於水稻稻曲病以及蔬菜和棉花等作物病害的防治,缺點是持效期較短一般在10-15天。噻呋醯胺又稱噻氟菌胺ahifluzamide),是噻唑羧基N-苯醯胺類高效內吸性殺菌劑。適於在水稻上使用防治紋枯病等多種病害,屬於噻呋醯胺屬低毒殺菌劑,24%噻呋醯胺懸浮劑大鼠急性口服及兔急性經皮LD50大於5000毫克/千克。無致畸、致突變、致癌作用。其適用於葉面噴霧、種子處理和土壤處理等多種施藥方法,是防治水稻、花生、棉花、甜菜、馬鈴薯和草坪等多種作物病害的優秀殺菌劑。主要用於水稻,防治水稻紋枯病。2.24%噻呋醯胺懸浮劑是噻唑羧基N-苯醯胺類殺菌劑,具有很強的內吸傳導性,可防治多種植物病害,特別是擔子菌絲核菌屬真菌所引起的病害。其缺點是價格昂貴,使用成本高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設計提供一種持效性長、防治效果好、速效快且成本低的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技術方案。所述的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其特徵在於含有噻呋醯胺0.15-25%,井岡黴素1-50%。所述的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其特徵在於噻呋醯胺的含量為0.5-25%,井岡黴素的含量為5-30%。所述的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其特徵在於噻呋醯胺的含量為0.5-15%,井岡黴素的含量為5-25%。所述的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其特徵在於噻呋醯胺的含量為0.5-7%,井岡黴素的含量為5-15%。所述的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其特徵在於噻呋醯胺的含量為1-6%,井岡黴素的含量為10-15%。所述的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其特徵在於噻呋醯胺的含量為1-5%,井岡黴素的含量為10-13%。所述的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可以製作成乳油,除以上配比的噻呋醯胺、井岡黴素有效組分,餘量為常規的溶劑乳化劑。也可製成水(微)乳劑,所述的溶劑、乳化劑及含量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所公知的常規技術,在此不再贅述。並且可製做成粉劑,其餘量為硅藻土等常規的填充劑,其含量和配比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所公知技術。上述的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將噻呋醯胺和井岡黴素復配在一起,防治效果好,經田間試驗其防治率可達到98%;持續性強,防治水稻紋枯病持效期延長至30天;生產成本低,比單獨噻呋醯胺降低50%以上。本發明中涉及的配比均為有效成分的純物質的重量百分比。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本發明的復配農藥可採用以下配比進行生產配方一噻呋醯胺4%,井岡黴素含量33%。配方二噻呋醯胺2.3%,井岡黴素4.45%。配方三噻呋醯胺4%,井岡黴素5%。配方四噻呋醯胺O.15%,井岡黴素50%。配方五噻呋醯胺0.5%,井閃黴素25%。配方六噻呋醯胺O.5%,井岡黴素l(Fo。配方七噻呋醯胺1%,井岡黴素9%。配方八噻呋醯胺1%,井岡黴素5%。配方九噻呋醯胺4%,井岡黴素6%。配方十噻呋醯胺5%,井岡黴素13%。配方十一噻呋醯胺7%,井岡黴素15%。配方十二噻呋醯胺15%,井岡黴素15%。配方十三噻呋醯胺0.5%,井岡黴素10%。配置工藝為一乳油和水(微)乳劑按上述比例將噻呋醯胺和井岡黴素分別用溶劑溶解,混合攪拌,在加入乳化劑,均勻攪拌,抽樣進行含量和乳化性能檢測,再進行包裝。二粉劑按上述比例比例將噻呋醯胺和井岡黴素分別粉碎後加入填充劑攪拌均勻,抽樣成分含量和懸浮率檢測,再封袋封裝。上述的溶劑或填充料為水、二甲基醯胺、吡啶、乙酸乙酯、甲醇、甲苯、劑為農乳0201B0203B等。試驗例1.材料與方法1.1試驗藥劑5%井岡黴素水劑20%井岡黴素粉劑24%噻呋醯胺1.2處理設計A24。/。噻呋醯胺4ML+5。/。井岡黴素水劑100ML施藥一次混合物質量為104克其中噻呋醯胺含量0.92%井岡黴素含量4.95%B24。/。噻呋醯胺10ML+5。/o井岡黴素水劑IOOML施藥一次混合物質量為110克其中噻呋醯胺含量2.3%井岡黴素含量4.45%C24。/o噻呋醯胺10ML+2(F/。井岡黴素粉劑50克施藥一次混合物質量為60克其中噻呋醯胺含量4%井岡黴素含量33%D5呢井閃黴素水劑200ML施藥一次E20c/。井岡黴素粉劑50克施藥一次G空白對照2.藥劑使用方法紋枯病各藥劑處理兌水45千克Z畝。於發病初期開始噴霧或潑澆稻株中下部防治紋枯病。3.試驗小區安排每處理設3個小區(重複),每小區20m2'隨機排列。上述每處理3次重複.4.試驗結果調查4.1.第一次施藥前調査紋枯病發病基數。4.2.紋枯病調査方法第1次藥後第10天、第18天、第30天3次調査發病率、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調查採用五點取樣法,共調査100叢(穴)。病級劃分標準如下表水稻紋枯病病情分級和調査記載標準病害評級症狀病情指數o級(免疫)(HR)植株葉鞘和葉片未見症狀病指為ol級(抗病)(R)稻株基部有少數零星病斑病指為0.1-203級(中抗)(MR)病斑延伸到倒3葉(劍葉為倒0葉)病指為20.1-405級(中感)(MS)病斑延伸到倒2葉病指為40.1-607級(感病)(s)病斑延伸到倒1葉病指為60.1-809級(高感)(HS)病斑延伸到劍葉或全株枯死病指為80.1-1005.藥效計算a.發病率二-發病株數調査總株數X100b.發病率防效=CK發病率-處理髮病率CK發病率X100病指二s[各級病葉數x相對級數值]調査總株數Xnxiood.病指防效二CK病指-處理病指CK病指X1006.結果與分析表一桐廬縣試驗區小區紋枯病防治a)處理藥前病指io天防治效果18天防治效果30天防治效果A11.395.673.168.2B10.398.493.190.1C9.696.192.787.3D9.990.766.550.1E12.991.163.149.1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權利要求1.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其特徵在於含有噻呋醯胺0.15-25%,井岡黴素1-50%。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其特徵在於噻呋醯胺的含量為0.5-25%,井岡黴素的含量為5-30%。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其特徵在於噻呋醯胺的含量為0.5-15%,井岡黴素的含量為5-25%。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其特徵在於噻呋醯胺的含量為0.5-7%,井岡黴素的含量為5-15%。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其特徵在於噻呋醯胺的含量為卜6%,井岡黴素的含量為10-15%。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其特徵在於噻呋醯胺的含量為1_5%,井岡黴素的含量為10-13%。全文摘要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屬於復配農藥
技術領域:
。其特徵在於含有噻呋醯胺0.15-25%,井岡黴素1-50%。上述的一種防治水稻紋枯病的復配農藥將噻呋醯胺和井岡黴素復配在一起,防治效果好,經田間試驗其防治率可達到98%;持續性強,防治水稻紋枯病持效期延長至30天;生產成本低,比單獨噻呋醯胺降低50%以上。文檔編號A01N43/72GK101637164SQ20091010184公開日2010年2月3日申請日期2009年9月3日優先權日2009年9月3日發明者烈倪,忠李,王春水申請人:浙江省桐廬滙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