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套及移動通信模組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02:22:57 2
專利名稱:保護套及移動通信模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於一種移動通信裝置的保護套,尤指一種可於移動通信裝置接收來電無線訊號時發光的保護套。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移動通信裝置(例如手機、個人數位助理等)也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之一。為了防止移動通信裝置於使用過程中受外物碰撞而造成損傷,使用者習慣上會將移動通信裝置容置於保護套中,藉由保護套來保護移動通信裝置的外殼免於被刮傷、碰撞等。然而,習知的保護套是由軟性材質(例如橡膠)所組成的薄膜狀結構,其僅具有保護移動通信裝置外殼的功能。為使移動通信裝置的保護套可具有更多的用途(例如具有來電提醒之功能),一種可在移動通信裝置接收來電無線訊號時發光的保護套遂應運而生。
實用新型內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可於移動通信裝置接收來電無線訊號時發光的保護套。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保護套,其用以容置移動通信裝置,保護套包含主體以及來電發光裝置。主體具有容置空間且於對應移動通信裝置的背面的位置上具有導光層。移動通信裝置容置於容置空間內。來電發光裝置設置於主體內,且來電發光裝置包含有發光單元、供電單元以及觸發控制電路。發光單元設置於導光層的一側。供電單元電連接於發光單元,且用來提供電力至發光單元。觸發控制電路電連接於供電單元,且用來於接收到移動通信裝置所傳來的來電無線訊號後,控制供電單元驅動發光單元,以使發光單元所發射的光線經由導光層射出。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保護套,導光層上形成有用來使入射至該導光層內的光線產生反射的透光圖紋結構。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保護套,主體對應導光層的周緣貼附有至少一反射片,該反射片用來反射該發光單元所發射的光線以從該導光層射出。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保護套,移動通信裝置的背面具有透光保護層,發光單元設置於該透光保護層的一側,該發光單元所發射的光線經由該透光保護層而從該導光層射
出ο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保護套,主體對應移動通信裝置的電容式觸控操作面的位置上具有導電薄膜層。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保護套,供電單元為碳鋅電池、鹼性電池或可充電電池。進一步地,可充電電池為太陽能電池裝置。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保護套,觸發控制電路具有印刷天線,用以接收該來電無線訊號。或者,觸發控制電路耦接於移動通信裝置的天線,藉以接收該來電無線訊號。[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保護套,發光單元為發光二極體。本實用新型另提供一種具有來電發光功能的移動通信模組,包含有移動通信裝置以及保護套。保護套用以容置移動通信裝置,且包含有主體以及來電發光裝置。主體具有容置空間且於對應移動通信裝置的背面的位置上具有導光層。移動通信裝置系容置於容置空間內。來電發光裝置設置於主體內,且來電發光裝置包含發光單元、供電單元以及觸發控制電路。發光單元設置於導光層的一側。供電單元電連接於發光單元,且用來提供電力至發光單元。觸發控制電路電連接於供電單元,且用來於接收到移動通信裝置所傳來的來電無線訊號後,控制供電單元驅動發光單元,以使發光單元所發射的光線經由導光層射出。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於保護套的主體內設置來電發光裝置。當移動通信裝置接收到來電無線訊號時,來電發光裝置的觸發控制電路即會控制供電單元驅動發光單元,以使發光單元所發射的光線經由保護套的導光層射出。如此一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套即可於移動通信裝置接收來電無線訊號時產生發光效果,藉以達到來電提醒的功效。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移動通信模組的爆炸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移動通信模組的組合剖面示意圖。圖3為圖1中所示的來電發光裝置的功能方塊圖。圖4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移動通信模組的組合剖面示意圖。圖5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移動通信模組的爆炸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構造、特徵、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茲配合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請參閱圖1以及圖2,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移動通信模組1的爆炸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移動通信模組1的組合剖面示意圖。如圖1及圖2所示,移動通信模組1包含有移動通信裝置3以及保護套5。保護套5包含有主體7以及來電發光裝置9。主體7具有容置空間70,藉以容置移動通信裝置3。如此一來,當移動通信裝置3容置於保護套5中時,保護套5即可保護移動通信裝置3,使其於使用過程中避免因碰撞而造成外殼的損傷。於此實施例中,移動通信裝置3較佳地為背面32具有透光保護層30的手機,但不以此為限。透光保護層30可由玻璃材質所組成。舉例來說,若移動通信裝置3為時下流行的iPhone手機時,其背面即設有以玻璃材質組成的透光保護層30。進一步地,保護套5的主體7於對應移動通信裝置3的背面32的位置上具有導光層72。於此實施例中,使用者可通過移動通信裝置3的透光保護層30對應於保護套5的導光層72的方式,將移動通信裝置3套入容置空間70,即可完成組裝。如圖2所示,當移動通信裝置3容置於保護套5中時,由於主體7包覆移動通信裝置3的電容式觸控操作面 34 (即電容式觸控面板),故主體7會減弱使用者使用移動通信裝置3時,施予電容式觸控操作面34的觸控操作,進而降低電容式觸控操作面34操作上的靈敏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套5於主體7對應移動通信裝置3的電容式觸控操作面34的部份,設計有導電薄膜層74,藉以增加使用者使用移動通信裝置3時,電容式觸控操作面34的靈敏性。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導電薄膜層74為選擇性之設計,意即當移動通信裝置3的觸控操作面非為電容式(例如移動通信裝置3的觸控操作面為電阻式)時,即可省略導電薄膜層74的設置。上述的來電發光裝置9用來使移動通信模組1具有來電發光的功能。請參閱圖2 以及圖3,圖3為圖1中所示的來電發光裝置9的功能方塊圖。如圖2所示,來電發光裝置 9設置於主體7內且位於透光保護層30的一側。如圖3所示,來電發光裝置9包含有發光單元90、供電單元92以及觸發控制電路94。供電單元92電連接於發光單元90以及觸發控制電路94,且供電單元92用來提供電力至發光單元90。於此實施例中,發光單元90較佳地為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觸發控制電路94較佳地內建有印刷天線 96,用以接收來電無線訊號。供電單元92較佳地為一般的電池,例如碳鋅電池、鹼性電池或可充電電池等,其中,可充電電池除了可為鎳鎘、鎳氫或鋰電池等一般常見的可充電電池外,其亦可為太陽能電池裝置。至於太陽能電池裝置的元件配置及其作用原理,常見於習知技術中,故於此不再贅述。以下針對移動通信模組1的來電發光機制進行詳細的說明。當移動通信裝置3利用其無線訊號接收模組(例如天線模組)接收到來電無線訊號時,觸發控制電路94可藉由印刷天線96接收此來電無線訊號。接著,觸發控制電路94便會發出控制訊號,以控制供電單元92驅動發光單元90發光。於另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觸發控制電路94亦可以耦接於移動通信裝置3的天線的方式,接收移動通信裝置3所傳來的來電無線訊號。如圖2所示,由於發光單元90設置於透光保護層30的一側,故發光單元90所發射的光線可射入透光保護層30,經由透光保護層30折射後進入導光層72,從而自導光層72 投射出保護套5。藉此,可使本實用新型的移動通信模組1具有來電發光的功能。進一步地,於此實施例中,導光層72上可形成有透光圖紋結構36 (Pattern),用來使入射至導光層 72的光線產生反射,從而使透光圖紋結構36可更清楚地於導光層72中顯示出來。於實際應用中,透光圖紋結構36可以網版印刷(Screen fainting)、雷射鵰刻(Laser Engraving) 的方式形成於導光層72上。或者是,透光圖紋結構36亦可以射出成型方式直接與導光層 72—體成型。至於網版印刷、雷射鵰刻或射出成型技術,其為常見於習知技術中,故於此不再贅述。除此之外,為加強發光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保護套5的主體7對應導光層72的周緣可貼附有至少一反射片38 (於圖1中繪示兩個反射片38,貼附於主體7的兩相對內側壁)。反射片38用來反射發光單元90發射的光線,以使發光單元90發射的光線可更加集中地投射至透光保護層30以及導光層72,藉以加強發光單元90發射的光線從導光層72射出的發光效果。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亦可應用於一般常見不具有上述的透光保護層30的移動通信裝置。請參閱圖4,其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移動通信模組100的組合剖面示意圖。移動通信模組100與上述的移動通信模組1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移動通信模組100的移動通信裝置103的背面32不具有上述的透光保護層30。因此,移動通信模組100的來電發光裝置9設置於導光層72的一側,以使發光單元90所發射的光線直接進入導光層72中。藉此,發光單元90所發射的光線可直接經由導光層72的折射而自導光層 72投射出保護套5。需注意的是,圖4與圖2中相同標號的元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故在此不再贅述。[0028]值得一提的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套與移動通信裝置的組裝方式可不限於上述實施例中所提及之方式,其組裝方式可因保護套的開口方向不同而有所差異。請參閱圖5,其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移動通信模組300的爆炸示意圖。移動通信模組300 的保護套305與上述的保護套5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保護套305的容置空間70的開口位於保護套305的上側。因此,移動通信裝置303需由圖5所示的保護套305之上側套入容置空間70,以完成移動通信裝置303與保護套305的組裝。當移動通信裝置303容置於保護套305的容置空間70中時,移動通信裝置303的操作介面(例如按鍵、觸控面板等)外露於保護套305,以供使用者進行操作。需說明的是,於此實施例中,移動通信裝置303可為具有透光保護層30的移動通信裝置3(如圖1與圖2所示),亦可為不具有透光保護層30 的移動通信裝置103 (如圖4所示)。此外,來電發光裝置9的設置方式如上所述,故在此不再贅述。相較於先前技術,本實用新型於保護套的主體內設置來電發光裝置。當移動通信裝置接收到來電無線訊號時,來電發光裝置的觸發控制電路即會控制供電單元驅動發光單元,以使發光單元所發射的光線經由保護套的導光層射出。如此一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套即可於移動通信裝置接收來電無線訊號時產生發光效果,藉以達到來電提醒之功效。本實用新型已由上述相關實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實施例僅為實施本實用新型的範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實施例並未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相反地,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內所作的更動與潤飾,均屬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保護套,其用以容置移動通信裝置,其特徵在於該保護套包含主體,其具有用以容置該移動通信裝置的容置空間,且該主體於對應該移動通信裝置的背面的位置上具有導光層;以及來電發光裝置,其設置於該主體內,該來電發光裝置包含發光單元,其設置於該導光層的一側,該發光單元所發射的光線經由該導光層射出;供電單元,其電連接於該發光單元,該供電單元用來提供電力至該發光單元;以及觸發控制電路,其電連接於該供電單元,該觸發控制電路用來於接收到該移動通信裝置所傳來的來電無線訊號後,控制該供電單元驅動該發光單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套,其特徵在於該導光層上形成有用來使入射至該導光層內的光線產生反射的透光圖紋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套,其特徵在於該主體對應該導光層的周緣貼附有至少一反射片,該反射片用來反射該發光單元所發射的光線以從該導光層射出。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套,其特徵在於該移動通信裝置的該背面具有透光保護層,該發光單元設置於該透光保護層的一側,該發光單元所發射的光線經由該透光保護層而從該導光層射出。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套,其特徵在於該主體對應該移動通信裝置的電容式觸控操作面的位置上具有導電薄膜層。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套,其特徵在於該供電單元為碳鋅電池、鹼性電池或可充電電池。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保護套,其特徵在於該可充電電池為太陽能電池裝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套,其特徵在於該觸發控制電路具有印刷天線,用以接收該來電無線訊號;或者,該觸發控制電路耦接於該移動通信裝置的天線,藉以接收該來電無線訊號。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護套,其特徵在於該發光單元為發光二極體。
10.一種具有來電發光功能的移動通信模組,包含移動通信裝置以及保護套,其特徵在於該保護套為如權利要求1-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保護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保護套及移動通信模組。保護套用以容置移動通信裝置,保護套包含主體以及來電發光裝置。主體具有容置空間且於對應移動通信裝置背面的位置上具有導光層。來電發光裝置設置於主體內,且來電發光裝置包含有發光單元、供電單元以及觸發控制電路。發光單元設置於導光層的一側,供電單元電連接於發光單元且用來提供電力至發光單元。觸發控制電路電連接於供電單元且用來於接收到移動通信裝置所傳來的來電無線訊號後,控制供電單元驅動發光單元,以使發光單元所發射光線經由導光層射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套可於移動通信裝置接收來電無線訊號時產生發光效果,以達到來電提醒的功效。
文檔編號F21V13/00GK202035620SQ20112002864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2日
發明者江治湘 申請人:蘇州達方電子有限公司,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