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動測試平臺的製作方法
2023-10-26 06:36:02 3

本實用新型涉及測試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振動測試平臺。
背景技術:
拍照作為部分移動終端(例如手機等)不可或缺的一個功能,廣泛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拍照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一款手機的性能,移動終端出廠前對進行測試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目前,在針對移動終端的攝像頭進行防抖拍攝性能測試的方式,通常是採用振動測試裝置來進行的,然而,相關技術中振動測試裝置其結構複雜,尤其是驅動振動板振動的驅動部分。此外,振動效果與實際使用中振動存在的較大偏差,測試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振動測試平臺。
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振動測試平臺,包括:
工作檯,所述工作檯上具有兩相對設置的支架;
振動板,所述振動板位於所述工作檯上方且其一端通過一第一轉軸與兩個所述支架之一可樞轉連接,另一端通過一第二轉軸與兩個所述支架中的另一個可樞轉連接;
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直線電機及聯動板,所述直線電機的定子與所述工作檯相對固定,所述直線電機的動子與所述聯動板的一端相連,所述聯動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轉軸相連,當所述直線電機驅動所述聯動板繞所述第一轉軸擺動時帶動所述第一轉軸同步轉動,並通過所述第一轉軸的轉動驅動所述振動板搖擺振動。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振動測試平臺,通過直線電機驅動振動板振動,一方面,可以簡化結構,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由於直線電機易於調節和控制,可以達到需要的速度和電磁推力,所以,能夠驅動振動板柔性擺動,進而與攝像頭實際使用時運動情況保持類似,降低偏差,達到對攝像頭抖動測試的高度仿真。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振動測試平臺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徵: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振動板的所述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一固定塊,所述第一固定塊上設有第一非圓裝配孔,所述第一轉軸一端的橫截面形狀形成為與所述第一非圓裝配孔的橫截面形狀相適配的非圓形且過盈套配在所述第一非圓裝配孔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振動板的所述另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二固定塊,所述第二固定塊上設有第二非圓裝配孔,所述第二轉軸一端的橫截面形狀形成為與所述第二非圓裝配孔的橫截面形狀相適配的非圓形且過盈套配在所述第二非圓裝配孔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聯動板的所述另一端設有第三非圓裝配孔,所述第一轉軸另一端的橫截面形狀形成為與所述第三非圓裝配孔的橫截面形狀相適配的非圓形且過盈套配在所述第三非圓裝配孔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聯動板位於所述直線電機的一側,且所述聯動板的所述一端通過一聯接塊與所述直線電機的動子相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聯接塊與所述直線電機的動子之間形成有避讓間隙。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工作檯包括:
底座;
升降架,所述升降架設置於所述底座上;
平臺板,所述平臺板設置於所述升降架上,所述支架設置於所述平臺板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平臺板上設置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具有沿上下方向間隔設置的第一擋輪和第二擋輪;所述振動板上水平延伸形成有一尾部,所述尾部位於所述第一擋輪和第二擋輪之間,且所述第一擋輪和第二擋輪之間形成有所述尾部上下擺動的活動間隙。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振動測試平臺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振動測試平臺另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振動測試平臺中驅動裝置和振動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工作檯10;
底座101;
升降架102;
平臺板103;
支架11;
振動板20;
尾部201;
第一轉軸21;
第二轉軸22;
第一固定塊23;
第二固定塊24;
限位架25;
第一擋輪251;
第二擋輪252;
驅動裝置30;
直線電機301;
定子3011;
動子3012;
聯接塊3013;
聯動板302。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徵。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參照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振動測試平臺,可以用於對移動終端的攝像頭進行抖動測試,其包括工作檯10、振動板20及驅動裝置30。
具體的,工作檯10上具有兩相對設置的支架11。在圖1示例中,工作檯10大體呈矩形,兩個支架11位於矩形的工作檯10的對角線上且呈相對位置關係。
振動板20位於所述工作檯10上方且其一端通過一第一轉軸21與兩個所述支架11之一可樞轉連接,另一端通過一第二轉軸22與兩個所述支架11中的另一個可樞轉連接。對應的,在圖1示例中,振動板20大體呈多邊形,且該多邊形的振動板20兩個對角分別作為振動板20的兩端與兩個支架11分別樞轉連接,第一轉軸21和第二轉軸22具有共同的軸線,即第一轉軸21和第二轉軸22的軸線重合,該振動板20可以繞著第一轉軸21和第二轉軸22共同的軸線轉動。
驅動裝置30包括直線電機301及聯動板302,所述直線電機301的定子3011與所述工作檯10相對固定,所述直線電機301的動子3012與所述聯動板302的一端相連,所述聯動板302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轉軸21相連,當所述直線電機301驅動所述聯動板302繞所述第一轉軸21擺動時帶動所述第一轉軸21同步轉動,並通過所述第一轉軸21的轉動驅動所述振動板20搖擺振動。在圖1示例中,聯動板302的下端與直線電機301的動子3012固定連接,聯動板302上端與第一轉軸21固定連接,且第一轉軸21與聯動板302垂直。
較佳的,直線電機301可以採用U型槽式直線電機301。
下面結合圖1至圖3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振動測試平臺的模擬振動的過程:
將待測的移動終端固定在振動板20上,為了移動終端的固定,可以在振動板20上設置產品工位。當直線電機301工作時,直線電機301的動子3012在相對於直線電機301的定子3011前後滑動,由於聯動板302的下端是與動子3012固定連接的,而聯動板302的上端卻是與第一轉軸21固定連接,所以,聯動板302隻能以第一轉軸21為中心做弧形擺動,而當聯動板302作弧形擺動,則會帶動前後滑動的動子3012的運動軌跡由直線變為具有一定弧度的弧線,籍此,在直線電機301和聯動板302的相互作用下可以實現聯動板302在一定角度範圍內的往復擺動。進一步的,由於聯動板302的上端是與第一轉軸21固定連接的,所以,當聯動板302往復擺動時即可帶動的第一轉軸21在支架11上沿其自身的軸線正反向來回切換轉動,最終,再通過第一轉軸21帶動振動板20往復擺動而模擬振動。在該模擬的振動環境下,可以對移動終端進行抖動測試。
需要說明的是,相關技術中,驅動振動板20振動的驅動部分,一般採用步進或貨伺服馬達,並配合其他聯動機構,一方面,其結構複雜,成本高,另一方面,由於步進電機和伺服電機的運動速度為剛性轉換,造成測試時模擬的振動環境與使用時的振動環境存在較大的偏差。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振動測試平臺,通過直線電機301驅動振動板20振動,一方面,可以簡化結構,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由於直線電機301易於調節和控制,可以達到需要的速度和電磁推力,所以,能夠驅動振動板20柔性擺動,進而與攝像頭實際使用時運動情況保持類似,降低偏差,達到對攝像頭抖動測試的高度仿真。
參照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振動板20的所述一端固定安裝有第一固定塊23,所述第一固定塊23上設有第一非圓裝配孔,所述第一轉軸21一端的橫截面形狀形成為與所述第一非圓裝配孔的橫截面形狀相適配的非圓形且過盈套配在所述第一非圓裝配孔內。
也就是說,第一轉軸21與第一固定塊23之間通過非圓結構配合進而形成同步轉動,而第一固定塊23與振動板20固定在一起,例如第一固定塊23通過螺釘等緊固件與振動板20固定,如此,當第一轉軸21隨聯動板302的擺動而正反向來迴轉動時即可帶動振動板20同步來回擺動而模擬振動,其結構簡單,裝配方便,同步效果好。
對應的,振動板20的所述另一端設有第二固定塊24,所述第二固定塊24上設有第二非圓裝配孔,所述第二轉軸22一端的橫截面形狀形成為與所述第二非圓裝配孔的橫截面形狀相適配的非圓形且過盈套配在所述第二非圓裝配孔內。
也就是說,第二轉軸22與第二固定塊24之間通過非圓結構配合進而形成同步轉動,而第二固定塊24與振動板20的固定在一起,例如第二固定塊24通過螺釘等緊固件與振動板20固定,如此,振動板20來回擺動時,第二轉軸22即可相對於支架11轉動,其結構簡單,裝配方便,同步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聯動板302的所述另一端設有第三非圓裝配孔,所述第一轉軸21另一端的橫截面形狀形成為與所述第三非圓裝配孔的橫截面形狀相適配的非圓形且過盈套配在所述第三非圓裝配孔內。
也就是說,聯動板302與第一轉軸21之間也通過非圓結構配合實現固定,如此,當聯動板302往復擺動時聯動板302可以帶動第一轉軸21同步正反向切換轉動,其結構簡單,裝配方便,同步效果好。
有利的,聯動板302位於所述直線電機301的一側,且所述聯動板302的所述一端通過一聯接塊3013與所述直線電機301的動子3012相連。也就是說,聯動板302和直線電機301並排設置,並通過聯接塊3013連接,如此,可以使得結構更加簡單緊湊。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示例中,聯接塊3013與所述直線電機301的動子3012之間形成有避讓間隙。如此,當聯動板302作弧形擺動並帶動前後滑動的動子3012的運動軌跡由直線變為具有一定弧度的弧線時,該避讓間隙可以使得直線電機301的動子3012沿弧線路徑運動時更加順利。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工作檯10包括底座101、升降架102及平臺板103。升降架102設置於所述底座101上,平臺板103設置於所述升降架102上,所述支架11設置於所述平臺板103上。如此,可以通過升降架102的升降來調節平臺板103的高度,進而適於不同的要求。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平臺板103上設置限位架25,所述限位架25具有沿上下方向間隔設置的第一擋輪251和第二擋輪252;所述振動板20上水平延伸形成有一尾部201,所述尾部201位於所述第一擋輪251和第二擋輪252之間,且所述第一擋輪251和第二擋輪252之間形成有所述尾部201上下擺動的活動間隙。如此,當振動板20來回擺動而模擬振動時,該振動板20的尾部201則在第一擋輪251和第二擋輪252之間來回運動,進而限制振動板20的振動幅度,使得振動幅度更加接近實際使用環境。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儘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在本發明的範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