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管道傳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10 05:25:14 1

本發明屬於鋼管制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可以將鋼性材料的管道狀物體平穩傳送到生產或加工場合的設備裝置,特別是一種管道傳送裝置。
技術背景:
目前常規使用的主要有兩種鋼管道傳送方式及其裝置,一種是由電機通過鏈條同時帶動數組平行的腰軲輪同時、同向旋轉,從而帶動鋼管向前直線移動的傳送方式;第二種是由電機通過萬向軸帶動由兩個往中間傾斜但不相交的膠輪組成的數組膠輪組合同時、同向旋轉,或者由兩個徑向平行的、中間有適當距離且軸向交叉的膠輪組成的數組膠輪組合同時、同向旋轉,從而帶動鋼管向前直線移動的傳送方式;目前普遍使用的這兩類傳送裝置的主要缺點是:一次只能傳送一根鋼管,以至於進行鋼管傳送的工作時效率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另外膠輪工作時的角度可調節的範圍偏小,且調節工作比較繁瑣、費時,不能很方便快捷的通過調節膠輪的角度來調整鋼管前進的速度;而且,現有的設備裝置結構笨重,運行時消耗的能量較多,有時還易造成環境汙染。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尋求設計一種結構原理可靠,製作成本低,運行速度快,且能同時運送多根管狀材料的電動力輸送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主體結構包括電機、減速機、多個萬向聯軸器、從動輪旋轉絲槓、從動輪、主動輪、從動輪移動絲槓、主動輪旋轉緊固螺栓、本體、從動輪移動平臺、主動輪旋轉平臺。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和減速機的輸入端連接,減速機的輸出端與首 個萬向聯軸器的前端固連,首個萬向聯軸器後端與其後面相鄰的萬向聯軸器前端連接,以此類推,重複對接,構成結構及連接方式相同的多組結構;從動輪旋轉絲槓的底座焊接到從動輪移動平臺上,從動輪旋轉絲槓的絲槓卡槽焊接在鋼條的一端,鋼條另一端與管道傳送裝置另一端的從動輪旋轉絲槓的絲槓卡槽焊接構成閉合狀連接;從動輪旋轉絲槓上的鋼條與從動輪固連,從動輪的前端與從動輪移動平臺連接,從動輪後端的伸出板上方制有兩個焊接在從動輪移動平臺上的Z字形狀的限位板,伸出板與限位板之間留有空間距離,從動輪移動絲槓通過焊接到本體上的卡槽和焊接到從動輪移動平臺上的螺母將本體與從動輪移動平臺相連接,使從動輪移動平臺可以向裡或向外運動;主動輪旋轉平臺的後端與本體固定連接,其前端通過主動輪旋轉緊固螺栓和一條圓弧形的孔固定連接到本體上;主動輪經過萬向聯軸器固定連接到主動輪旋轉平臺上。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自動化程度高,可同時傳送多根管狀材料,尤其是應用於熱溫環境下輸送鋼管物體,使用安全性好,節省人力和動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體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主體結構包括電機1、減速機2、萬向聯軸器3、從動輪旋轉絲槓4、從動輪5、主動輪6、從動輪移動絲槓7、主動輪旋轉緊固螺栓8、本體9、從動輪移動平臺10、主動輪旋轉平臺11、萬向聯軸器12和萬向聯軸器13;另外,還有鋼管14、旋轉絲槓螺母15、絲槓卡槽16、鋼條17、從動輪底座18、限位扳19、移動絲槓螺母底座20和移動絲槓卡槽21。電機1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和減速機2的輸入端連接;減速機2的輸出端通過螺栓和萬向聯軸器3的一端連接; 萬向聯軸器3的另一端通過螺栓與萬向聯軸器12的一端連接;萬向聯軸器12的另一端與萬向聯軸器13的一端連接;後面的連接方式為萬向聯軸器12和萬向聯軸器13的連接方式的重複;從動輪旋轉絲槓4的絲槓螺母底座20焊接到從動輪移動平臺10上;從動輪旋轉絲槓4的絲槓卡槽16與鋼條17的一端焊接,鋼條17另一端與管道傳送裝置的另一端的從動輪旋轉絲槓的絲槓卡槽16焊接;從動輪旋轉絲槓4上的鋼條與從動輪5用螺栓連接;從動輪5的前端通過螺栓與從動輪移動平臺10連接;從動輪5後端的伸出板的上方有兩個焊接在從動輪移動平臺10上的Z字形狀的限位板19,伸出板與限位板19之間留有適當空間距離;從動輪移動絲槓7通過焊接到本體9上的卡槽21與焊接到從動輪移動平臺上10的螺母將本體9和從動輪移動平臺10連接起來,使從動輪移動平臺10可以向裡或向外運動;主動輪旋轉平臺11的後端通過螺栓與本體9連接,前端通過主動輪旋轉緊固螺栓8和一條圓弧形的孔連接到本體9上;主動輪6由萬向聯軸器12及兩個軸承座通過螺栓連接到主動輪旋轉平臺11上。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整機傳送過程為:電機1經過減速機2後,由萬向聯軸器3、12和13等多組萬向聯軸器帶動主動輪同時、同向旋轉,帶動鋼管14同時帶動從動輪5旋轉,鋼管14向前做水平直線移動;通過調節管道傳送設備兩端的從動輪旋轉絲槓4,帶動鋼條水平移動,從而帶動從動輪5旋轉;從動輪5與從動輪5的移動平臺10連接,從動輪圍繞其中心旋轉;從動輪5後端的伸出板上方有兩個焊接在從動輪移動平臺10上的Z字形狀的限位板,伸出板與限位板之間留有空間距離,從而能夠保證從動輪5在水平方向上可以旋轉,在垂直方向上保持穩固;通過調節從動輪旋轉絲槓4,可以使從動輪5在0°~25°的範圍內任意調節;通過調節從動輪移動絲槓7,可以使從動輪移動平臺10向裡或者向外移動,從而調節從動輪5與主動輪6之間的距離,以適應不同直徑的鋼管;主動輪旋轉平臺11的後端與本體9連接,前端通過主動輪旋轉緊固螺栓8和一條圓弧形的孔連接到本體 9上,使主動輪旋轉平臺11圍繞其中心旋轉;可以通過旋轉主動輪旋轉平臺11,帶動主動輪6旋轉至合適角度後,由主動輪旋轉緊固螺栓8鎖緊,從而可以調節主動輪6的角度;通過調節主動輪旋轉平臺11,可以在0°~25°的範圍內任意調節主動輪6的角度;從動輪5和主動輪6在工作中時,其旋轉的角度應保持一致,即從動輪5與主動輪6要保持平行狀態。
本實施例工作時,電機1經過減速機2調速後,通過萬向軸3帶動數組主動輪6同時、同向旋轉,帶動鋼管同時帶動從動輪5旋轉,鋼管向前直線移動。可以通過旋轉主動輪旋轉平臺11,帶動主動輪6旋轉至合適角度後,由主動輪旋轉緊固螺栓8鎖緊,從而可以調節主動輪6的角度;通過水平、軸向移動從動輪旋轉絲槓4,帶動從動輪5水平旋轉,從而調節從動輪5的角度;通過水平、軸向移動從動輪移動絲槓7,帶動從動輪5及從動輪移動平臺10向外或向裡徑向移動,從而調節從動輪5與主動輪6的徑向距離,以適應不同直徑的鋼管;主動輪6和從動輪5的調節角度為0°~25°,且主動輪6和從動輪5的角度需要保持一致;通過調整主動輪6和從動輪5的角度,可以調整鋼管向前直線移動的速度;通過調節主動輪6和從動輪5之間的徑向距離,可以傳送一根至三根鋼管,從而使鋼管在進行表面處理(如除繡、防腐等)作業時或其他需要傳送鋼管的作業時,大大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