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細菌檢驗用培養盒的製作方法
2023-10-18 15:01:24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細菌培養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細菌檢驗用培養盒。
背景技術:
在醫學和生物學實驗中,經常需要培養一些細菌以供實驗或研究,但環境因素對細菌的培養影響很大,每一種細菌對培養環境的要求都不同,稍有變化都會導致細菌培養失敗,給實驗或研究帶來很多阻礙,目前培養細菌一般都是採用在恆溫箱中培養,難以有效的調控細菌培養環境,容易造成箱內失水而乾燥,從而影響細菌生長,並且細菌標本一般都是多個碼放在恆溫箱中,容易相互汙染造成實驗失敗,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細菌檢驗用培養盒。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細菌檢驗用培養盒,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難以控制細菌培養環境,容易造成失水和容易相互汙染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細菌檢驗用培養盒,包括盒體,所述盒體的內腔底部設置有小型加溼器,所述盒體的內腔左右兩側均設置有電熱棒,所述盒體的內腔左右兩側均設置有擋塊,且擋塊位於電熱棒的頂端,所述盒體的內腔活動設置有培養支架,且培養支架位於擋塊的頂部,所述培養支架的頂部左右兩側均設置有提手,所述培養支架的頂部均勻設置有培養槽,所述盒體的右壁頂部貫穿設置有通風管,所述通風管的右端配設有減壓閥門,所述盒體的內腔左側頂部設置有溫溼度計,所述盒體頂部通過鉸鏈連接有盒蓋,所述盒蓋的表面配設有觀察窗。
優選的,所述盒體的底部左右兩側均配設有支腿。
優選的,所述盒蓋的頂部右側配設有拉手。
優選的,所述盒體的頂部與盒蓋的底部之間配設有密封墊,所述盒體與盒蓋的開口端之間配設有鎖。
優選的,所述盒體的內腔設置有保溫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小型加溼器的設置,可以有效的控制盒體內的空氣溼度,使盒體內保持充足的水分供細菌生長,通過電熱棒的設置,可以對盒體內的空氣進行加熱,保證盒體內細菌生長的正常溫度,通過培養槽的設置,可以使細菌標本單個獨立放置,給細菌更好的生長環境,不會造成細菌相互汙染,增加培養成功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盒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盒體、101保溫層、2小型加溼器、3電熱棒、4擋塊、5培養支架、6提手、7培養槽、8通風管、9減壓閥門、10溫溼度計、11盒蓋、12觀察窗。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細菌檢驗用培養盒,包括盒體1,盒體1的內腔底部設置有小型加溼器2,盒體1的內腔左右兩側均設置有電熱棒3,盒體1的內腔左右兩側均設置有擋塊4,且擋塊4位於電熱棒3的頂端,盒體1的內腔活動設置有培養支架5,且培養支架5位於擋塊4的頂部,培養支架5的頂部左右兩側均設置有提手6,培養支架5的頂部均勻設置有培養槽7,盒體1的右壁頂部貫穿設置有通風管8,通風管8的右端配設有減壓閥門9,盒體1的內腔左側頂部設置有溫溼度計10,盒體1頂部通過鉸鏈連接有盒蓋11,盒蓋11的表面配設有觀察窗12。
其中,盒體1的底部左右兩側均配設有支腿,對盒體1起到支撐作用,盒蓋11的頂部右側配設有拉手,方便開合盒蓋11,盒體1的頂部與盒蓋11的底部之間配設有密封墊,盒體1與盒蓋11的開口端之間配設有鎖,可以更好的對盒體1內腔起到密封效果,使盒體1的培養效果更好,盒體1的內腔設置有保溫層101,可有效的降低盒體1內腔的空氣溼度和溫度流失,使盒體1內腔的培養環境更穩定持久。
工作原理:首先打開盒蓋11,將細菌標本放入培養槽7的內腔,然後關閉盒蓋11,根據細菌培養條件,通過小型加溼器2和電熱棒3對盒體1內腔的空氣進行加溼和加熱,通過溫溼度計10可以觀察空氣溼度和溫度的變化,溼度和溫度達到培養要求時停止小型加溼器2和電熱棒3的工作,保溫層101可有效的降低盒體1內腔的空氣溼度和溫度流失,使盒體1內腔的培養環境更穩定持久,盒體1內腔由於空氣溼度和溫度變高而造成空氣壓強變大,大壓強空氣可通過通風管8排出,保證盒體1內腔的壓力正常,減壓閥門9可控制盒體1內腔空氣的排放量,並且不會使外部空氣倒回到盒體1的內腔,保證盒體1內腔培養環境的穩定性,實驗人員可通過觀察窗12對培養的細菌和溫溼度計10的變化進行實時觀察,簡單方便,擋塊4可以起到支撐培養支架5的作用,細菌培養結束後,打開盒蓋11,通過提手6方便將培養支架5取出,使實驗人員能夠更好的將培養槽7內的細菌取出或觀察研究,同時也方便了實驗人員對小型加溼器2進行加水。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