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段卸載機構及具有其的管段加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0 14:16:57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管段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管段卸載機構及具有其的管段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對兩器U形彎頭的加工裝置結構為彎制後鋸切,加工後需要清洗及去管端銅屑。在空調技術領域,作為輸送冷媒的管路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質量決定了一臺空調器的質量的好壞,在整個管路設計中對U形彎頭的加工質量尤其重要。現有技術中加工出來的U形彎頭會出現管口毛刺銅屑、需要進行二次清洗及管端處理,同時不能和下道套環工序銜接,需要進行再分揀排序後套環,需要再次的彎頭物料存儲及轉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採取無屑切割加工的基礎上,提供一種管段卸載機構及具有其的管端加工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管端出現毛刺銅屑和銅管有屑切割浪費材料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管段卸載機構,包括:驅動部;承載部,承載部與驅動部相連接,驅動部驅動承載部移動以使承載部具有與被切割前的管段相連接的連接位置,以及具有將被切割後的管段卸載的卸載位置。
進一步地,承載部包括:承載芯杆,承載芯杆的第一端與驅動部相連接,承載芯杆的第二端為自由端,當承載部位於連接位置時承載芯杆的第二端與管段相連接。
進一步地,承載芯杆的第二端設置有錐形部,當承載部位於連接位置時錐形部位於管段內。
進一步地,管段卸載機構還包括:連接部,連接部與驅動部相連接,承載部設置於連接部上,承載部通過連接部與驅動部相連接,驅動部驅動連接部以使承載部移動。
進一步地,管段卸載機構還包括卸料部,卸料部包括:卸料本體,卸料本體上形成有第一止擋部和第二止擋部,第一止擋部與第二止擋部相對設置,第一止擋部與驅動部的殼體相連接,第一止擋部與第二止擋部之間形成限位空間,連接部位於限位空間內,承載部設置於連接部上並穿設於第二止擋部上。
進一步地,連接部還包括:連接板,連接板與驅動部相連接並位於第一止擋部的外側;連接杆,連接杆的一端與連接板固定連接,連接杆的另一端可活動地穿設於第二止擋部上;支撐塊,設置於連接杆上,承載部設置於支撐塊上,驅動部驅動連接板以使連接杆帶動支撐塊移動。
進一步地,當承載部位於卸載位置時,第二止擋部的外側止擋承載部上的管段以將管段卸載。
進一步地,承載部包括:承載芯杆,承載芯杆可活動地穿設在第二止擋部上,承載芯杆的第一端與支撐塊相連接,承載芯杆的第二端具有從第二止擋部中穿出的第一位置和縮入第二止擋部內的第二位置。
進一步地,承載芯杆為多個,多個承載芯杆平行設置。
進一步地,承載芯杆的軸線與連接杆的軸線相平行。
進一步地,驅動部包括氣缸,氣缸的活塞杆與連接板相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管段加工裝置,包括管段卸載機構,管段卸載機構為上述的管段卸載機構。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該管段卸載機構包括驅動部和承載部。承載部與驅動部相連接。驅動部驅動承載部移動以使承載部具有與被切割前的管段相連接的連接位置,以及具有將被切割後的管段卸載的卸載位置。採用該管段卸載機構能夠對切割好的管段進行及時的卸載,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管端出現毛刺銅屑和銅管有屑切割浪費材料的問題,改善了管段的加工質量。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管段卸載機構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圖1管段卸載機構的實施例的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了圖1管段卸載機構的實施例的第二視角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4示出了圖1管段卸載機構的實施例的第三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驅動部;20、承載部;21、承載芯杆;211、錐形部;30、連接部;31、連接板;32、連接杆;33、支撐塊;40、卸料部;41、卸料本體;411、第一止擋部;412、第二止擋部;42、限位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方式,而非意圖限制根據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如在這裡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出,否則單數形式也意圖包括複數形式,此外,還應當理解的是,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術語「包含」和/或「包括」時,其指明存在特徵、步驟、操作、器件、組件和/或它們的組合。
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等是用於區別類似的對象,而不必用於描述特定的順序或先後次序。應該理解這樣使用的術語在適當情況下可以互換,以便這裡描述的本申請的實施方式例如能夠以除了在這裡圖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順序實施。此外,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他們的任何變形,意圖在於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產品或設備不必限於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驟或單元,而是可包括沒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對於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
為了便於描述,在這裡可以使用空間相對術語,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來描述如在圖中所示的一個器件或特徵與其他器件或特徵的空間位置關係。應當理解的是,空間相對術語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圖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圖中的器件被倒置,則描述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上」的器件之後將被定位為「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構造之下」。因而,示例性術語「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兩種方位。該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轉90度或處於其他方位),並且對這裡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作出相應解釋。
現在,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根據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這些示例性實施方式可以由多種不同的形式來實施,並且不應當被解釋為只限於這裡所闡述的實施方式。應當理解的是,提供這些實施方式是為了使得本申請的公開徹底且完整,並且將這些示例性實施方式的構思充分傳達給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有可能擴大了層和區域的厚度,並且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將省略對它們的描述。
結合圖1至圖4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管段卸載機構。
具體地,該管段卸載機構包括驅動部10和承載部20。承載部20與驅動部10相連接。驅動部10驅動承載部20移動以使承載部20具有與被切割前的管段相連接的連接位置,以及具有將被切割後的管段卸載的卸載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採用該管段卸載機構能夠對切割好的管段進行及時的卸載,增加了管段的加工效率,提高了生產效率。
其中,承載部20包括承載芯杆21,承載芯杆21的第一端與驅動部10相連接,承載芯杆21的第二端為自由端,當承載部20位於連接位置時承載芯杆21的第二端與管段相連接。即通過驅動部相連接並驅動芯杆與待被切割的管段相連接,使得該芯杆在切割的過程中起到對被切割的管段定位的作用,有效地降低了切割管段的難度。
如圖1所示,承載芯杆21的第二端設置有錐形部211,當承載部20位於連接位置時錐形部211位於管段內。這樣設置能夠提高芯杆與管段連接的可靠性。
管段卸載機構還包括連接部30。連接部30與驅動部10相連接,承載部20設置於連接部30上,承載部20通過連接部30與驅動部10相連接,驅動部10驅動連接部30以使承載部20移動。增加連接部30的設置能夠提高芯杆在移動過程中的可靠性。
管段卸載機構還包括卸料部40。卸料部40包括卸料本體41。卸料本體41上形成有第一止擋部411和第二止擋部412,第一止擋部411與第二止擋部412相對設置,第一止擋部411與驅動部10的殼體相連接,第一止擋部411與第二止擋部412之間形成限位空間42,連接部30位於限位空間42內,承載部20設置於連接部30上並穿設於第二止擋部412上。這樣設置能夠將連接部30限位於限位空間42內,從而限制了芯杆的推出距離和縮回距離。其中,當承載部20位於卸載位置時,第二止擋部412的外側止擋承載部20上的管段以將管段卸載。這樣設置能夠通過芯杆將切割下來的管段運送至卸料部處,在卸料部的外表面的作用下將位於芯杆上的官推退出以達到卸載管段的作用,增加了該管段推出裝置的實用性和可靠性。
如圖1所示,連接部30還包括連接板31、連接杆32和支撐塊33。連接板31與驅動部10相連接並位於第一止擋部411的外側。連接杆32的一端與連接板31固定連接,連接杆32的另一端可活動地穿設於第二止擋部412上。支撐塊33設置於連接杆32上,承載部20設置於支撐塊33上,驅動部10驅動連接板31以使連接杆32帶動支撐塊33移動。這樣設置同樣能夠達到驅動芯杆的目的,進一步地增加了芯杆移動過程中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具體地,如圖1所示,承載部20包括承載芯杆21。承載芯杆21可活動地穿設在第二止擋部412上,承載芯杆21的第一端與支撐塊33相連接,承載芯杆21的第二端具有從第二止擋部412中穿出的第一位置和縮入第二止擋部412內的第二位置。這樣設置使得芯杆在驅動部的作用下能夠實現與被切割的管段相連接並起到固定管段的作用,以及在將被切割好後的管段運送至卸料部處時可以將管段卸載的作用。
優選地,為了提高管段的生產效率,可以將承載芯杆21設置為多個,多個承載芯杆21平行設置。當然,多個承載芯杆21的相對設置位置可以是沿豎直方向排布,也可以沿水平方向排布。如圖3和圖4所示,示出了具有兩個承載芯杆21管段卸載機構。
為了增加芯杆在移動過程中的穩定性,將承載芯杆21的軸線與連接杆32的軸線相平行。優選地,驅動部10包括氣缸,氣缸的活塞杆與連接板31相連接。
上述實施例中的管段卸載機構還可以用於管段加工裝置技術領域,即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管段加工裝置。該裝置包括管段卸載機構,管段卸載機構為上述實施例中的管段卸載機構。具體地,該管段卸載機構包括驅動部10和承載部20。承載部20與驅動部10相連接。驅動部10驅動承載部20移動以使承載部20具有與被切割前的管段相連接的連接位置,以及具有將被切割後的管段卸載的卸載位置。採用該管段卸載機構能夠對切割好的管段進行及時的卸載,增加了管段的加工效率,提高了生產效率。
為了進一步地提高該管段加工裝置的生產效率,將該裝置的管段卸載機構設置成多工位的加工裝置。具體地,根據本申請的管段加工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該裝置包括管段卸載機構,管段卸載機構為上述實施例中的管段卸載機構。具體地,該管段卸載機構包括驅動部10和承載部20。承載部20與驅動部10相連接。驅動部10驅動承載部20移動以使承載部20具有與被切割前的管段相連接的連接位置,以及具有將被切割後的管段卸載的卸載位置。承載部20包括:承載芯杆21,承載芯杆21的第一端與驅動部10相連接,承載芯杆21的第二端為自由端,當承載部20位於連接位置時承載芯杆21的第二端與管段相連接。管段卸載機構還包括連接部30,連接部30與驅動部10相連接,承載部20設置於連接部30上,承載部20通過連接部30與驅動部10相連接,驅動部10驅動連接部30以使承載部20移動。管段卸載機構還包括卸料部40,卸料部40包括卸料本體41。卸料本體41上形成有第一止擋部411和第二止擋部412,第一止擋部411與第二止擋部412相對設置,第一止擋部411與驅動部10的殼體相連接,第一止擋部411與第二止擋部412之間形成限位空間42,連接部30位於限位空間42內,承載部20設置於連接部30上並穿設於第二止擋部412上。其中,承載芯杆21為多個,多個承載芯杆21平行設置。且當承載部位於卸載位置時,第二止擋部的外側止擋承載部上的管段以將管段卸載。
除上述以外,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中所談到的「一個實施例」、「另一個實施例」、「實施例」等,指的是結合該實施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或者特點包括在本申請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說明書中多個地方出現同種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個實施例。進一步來說,結合任一實施例描述一個具體特徵、結構或者特點時,所要主張的是結合其他實施例來實現這種特徵、結構或者特點也落在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
在上述實施例中,對各個實施例的描述都各有側重,某個實施例中沒有詳述的部分,可以參見其他實施例的相關描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