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去溼化痰、護肝醒酒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0-08 11:00:34 2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去溼化痰、護肝醒酒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人體對酒精的分解代謝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體內少量的乙醇可在醇脫氫酶(adh)和乙醛脫氫酶(aldh)的作用下分解代謝成乙酸,最後再通過氧化轉化成co2和h20排出體外,但過量的乙醇由於不能及時代謝分解掉,很容易轉化成自由基,造成一系列機體功能紊亂,發生酒精中毒症狀。
大量研究表明,長期飲酒後的貯脂細胞活化對酒精性肝損害(ald)起著主要作用,而且酒精和乙醛的氧化可促進活性氧的產生,使肝臟中脂質過氧化物增加,脂質過氧化物付產物的脂質醛對肝損害起著促進作用。酒精性肝損害包括早期病變酒精性脂肪肝(afl)肝纖維化(lf),酒精性肝炎((ah),肝硬化(lc)等病型。
在酒精性肝損害的發生機制中,酒精直接損害作用是主要的,營養失調不過是次要原因。可以肯定,長期攝入過量乙醇與脂肪代謝的退行性變化和肝硬化有密切聯繫,自由基消除劑能有效地減慢肝中甘油三酷含量的積累從而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若乙醛脫氫酶(aldh)缺乏則大量乙醛累積,導致線粒體障礙和乙醛一膜蛋白化合物的產生,從而導致酒精性肝損害。
酒精中毒己成為一個世界性問題,在國外列於心腦血管疾病、癌症之後的最嚴重的三個公共衛生問題之一,世界各國均致力於研究酒精中毒的發病機理和解除機制,且在不懈努力地尋找酒精中毒防治的行之有效方法,其關鍵在於延緩乙醇的吸收且促進其在體內的分解代謝,提高肝臟的生理機能和加速乙醇及其代謝產物的排洩。
另外,現代人溼疹發作頻繁,溼疹雖屬皮膚表病,但來源於內因,中醫著重於內治,其次輔以外治。內因以心火,
脾溼為主,可因心緒煩擾,心火內生,導致血熱。又由於飲食不慎,脾失健運,溼從內生,溼與熱合,外走肌表而病生焉。其辨證大致分以下幾種類型進行論治:溼熱內蘊、熱盛於溼(熱盛型):治法以清熱涼血,除溼解毒,祛風止癢為主。溼熱內蘊,溼重於熱(溼盛型):治法:清脾除溼為主,佐以清熱。3.脾虛血燥型:治法以健脾燥溼,養血潤膚為主。
目前市場上使用的醒酒中藥製劑或者膏藥,存在諸多弊端:有的處方複雜,有的含有西藥成分,不宜長期服食或塗抹。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去溼化痰、護肝醒酒的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去溼化痰、護肝醒酒的中藥組合物,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葛根30-50份、枳棋子25-35份、肉豆蔻30-40份、葛花40-60份、天花粉40-60份、蒲公英4-6份、砂仁4-6份、淡竹葉4-6份、烏梅18-22份。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去溼化痰、護肝醒酒的中藥組合物,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葛根35-45份、枳棋子28-32份、肉豆蔻32-38份、葛花45-55份、天花粉45-55份、蒲公英4.5-5.5份、砂仁4.5-5.5份、淡竹葉4.5-5.5份、烏梅19-21份。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去溼化痰、護肝醒酒的中藥組合物,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葛根40份、枳棋子30份、肉豆蔻40份、葛花50份、天花粉50份、蒲公英5份、砂仁5份、淡竹葉5份、烏梅20份。
所述去溼化痰、護肝醒酒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按照重量份稱取各原料;
(2)將葛根、砂仁進行研磨5-6h得到混合粉末備用;
(3)將枳棋子、肉豆蔻、淡竹葉、烏梅放入煎藥器具砂鍋、瓦罐或鋁鍋內,加入潔淨水,加水量以浸過藥面2-3cm,煎熬前先浸泡20-40min;
(4)將步驟(3)中浸泡後的原材料按藥材重量的10-20倍加水,加溫至95-105℃提取1-4次,文火加熱使保持微沸,每次水提40-60min,將多次得到的提取液合併,過2mm以下篩取透過液,靜置6-8h取上清液,將再上清液濃縮乾燥至含水量≤50%得水提取液;
(5)用葛花、天花粉、蒲公英總重量的5-8倍量的濃度為80-90%的乙醇在70-90℃溫度下提取1-4次,每次20-40min,將多次得到的提取液合併,過2mm以下的篩取透過液,濃縮至含水量≤50%得到醇提取物;
(6)將所述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混合均勻,濃縮至70-80℃時相對密度為1.10-1.15的浸膏;
(7)將所述混合粉末加入至浸膏中,攪拌20-40min至均勻制粒;
(8)80-100℃環境中殺毒後包裝入庫。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原料選用國家衛生部公布的藥食同源物品,組分簡單、原料來源廣泛、製造成本低、服食方便、見效快,其中,葛花含有的皂角甙和異黃酮分別在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發揮協調作用,可激活乙醇脫氫酶活性,改善酒精引起的新陳代謝異常,保護酒精引起的肝細胞損害,解酒醒酒效果好、同時具有清熱除溼、健脾活絡、清熱去溼、祛風止癢的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去溼化痰、護肝醒酒的中藥組合物,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葛根30份、枳棋子25份、肉豆蔻30份、葛花40份、天花粉40份、蒲公英4份、砂仁4份、淡竹葉4份、烏梅18份。所述去溼化痰、護肝醒酒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按照重量份稱取各原料;
(2)將葛根、砂仁進行研磨5h得到混合粉末備用;
(3)將枳棋子、肉豆蔻、淡竹葉、烏梅放入煎藥器具砂鍋、瓦罐或鋁鍋內,加入潔淨水,加水量以浸過藥面2cm,煎熬前先浸泡20min;
(4)將步驟(3)中浸泡後的原材料按藥材重量的10倍加水,加溫至95℃提取1次,文火加熱使保持微沸,每次水提40min,將多次得到的提取液合併,過2mm以下篩取透過液,靜置6h取上清液,將再上清液濃縮乾燥至含水量≤50%得水提取液;
(5)用葛花、天花粉、蒲公英總重量的5倍量的濃度為80%的乙醇在70℃溫度下提取1次,每次20min,將多次得到的提取液合併,過2mm以下的篩取透過液,濃縮至含水量≤50%得到醇提取物;
(6)將所述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混合均勻,濃縮至70℃時相對密度為1.10的浸膏;
(7)將所述混合粉末加入至浸膏中,攪拌20min至均勻制粒;
(8)80℃環境中殺毒後包裝入庫。
實施例2
一種去溼化痰、護肝醒酒的中藥組合物,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葛根35份、枳棋子28份、肉豆蔻32份、葛花45份、天花粉45份、蒲公英4.5份、砂仁4.5份、淡竹葉4.5份、烏梅19份。
所述去溼化痰、護肝醒酒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按照重量份稱取各原料;
(2)將葛根、砂仁進行研磨5.2h得到混合粉末備用;
(3)將枳棋子、肉豆蔻、淡竹葉、烏梅放入煎藥器具砂鍋、瓦罐或鋁鍋內,加入潔淨水,加水量以浸過藥面2.2cm,煎熬前先浸泡25min;
(4)將步驟(3)中浸泡後的原材料按藥材重量的12倍加水,加溫至98℃提取2次,文火加熱使保持微沸,每次水提45min,將多次得到的提取液合併,過2mm以下篩取透過液,靜置6.5h取上清液,將再上清液濃縮乾燥至含水量≤50%得水提取液;
(5)用葛花、天花粉、蒲公英總重量的6倍量的濃度為82%的乙醇在75℃溫度下提取2次,每次25min,將多次得到的提取液合併,過2mm以下的篩取透過液,濃縮至含水量≤50%得到醇提取物;
(6)將所述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混合均勻,濃縮至72℃時相對密度為1.11的浸膏;
(7)將所述混合粉末加入至浸膏中,攪拌25min至均勻制粒;
(8)85℃環境中殺毒後包裝入庫。
實施例3
一種去溼化痰、護肝醒酒的中藥組合物,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葛根40份、枳棋子30份、肉豆蔻40份、葛花50份、天花粉50份、蒲公英5份、砂仁5份、淡竹葉5份、烏梅20份。
所述去溼化痰、護肝醒酒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按照重量份稱取各原料;
(2)將葛根、砂仁進行研磨5.5h得到混合粉末備用;
(3)將枳棋子、肉豆蔻、淡竹葉、烏梅放入煎藥器具砂鍋、瓦罐或鋁鍋內,加入潔淨水,加水量以浸過藥面2.5cm,煎熬前先浸泡30min;
(4)將步驟(3)中浸泡後的原材料按藥材重量的15倍加水,加溫至100℃提取3次,文火加熱使保持微沸,每次水提50min,將多次得到的提取液合併,過2mm以下篩取透過液,靜置7h取上清液,將再上清液濃縮乾燥至含水量≤50%得水提取液;
(5)用葛花、天花粉、蒲公英總重量的6倍量的濃度為85%的乙醇在80℃溫度下提取2次,每次30min,將多次得到的提取液合併,過2mm以下的篩取透過液,濃縮至含水量≤50%得到醇提取物;
(6)將所述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混合均勻,濃縮至75℃時相對密度為1.12的浸膏;
(7)將所述混合粉末加入至浸膏中,攪拌30min至均勻制粒;
(8)90℃環境中殺毒後包裝入庫。
實施例4
一種去溼化痰、護肝醒酒的中藥組合物,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葛根45份、枳棋子32份、肉豆蔻38份、葛花55份、天花粉55份、蒲公英5.5份、砂仁5.5份、淡竹葉5.5份、烏梅21份。
所述去溼化痰、護肝醒酒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按照重量份稱取各原料;
(2)將葛根、砂仁進行研磨5.8h得到混合粉末備用;
(3)將枳棋子、肉豆蔻、淡竹葉、烏梅放入煎藥器具砂鍋、瓦罐或鋁鍋內,加入潔淨水,加水量以浸過藥面2.8cm,煎熬前先浸泡35min;
(4)將步驟(3)中浸泡後的原材料按藥材重量的18倍加水,加溫至102℃提取3次,文火加熱使保持微沸,每次水提55min,將多次得到的提取液合併,過2mm以下篩取透過液,靜置7.5h取上清液,將再上清液濃縮乾燥至含水量≤50%得水提取液;
(5)用葛花、天花粉、蒲公英總重量的7倍量的濃度為88%的乙醇在85℃溫度下提取3次,每次35min,將多次得到的提取液合併,過2mm以下的篩取透過液,濃縮至含水量≤50%得到醇提取物;
(6)將所述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混合均勻,濃縮至78℃時相對密度為1.14的浸膏;
(7)將所述混合粉末加入至浸膏中,攪拌35min至均勻制粒;
(8)95℃環境中殺毒後包裝入庫。
實施例5
一種去溼化痰、護肝醒酒的中藥組合物,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葛根50份、枳棋子35份、肉豆蔻40份、葛花60份、天花粉60份、蒲公英6份、砂仁6份、淡竹葉6份、烏梅22份。所述去溼化痰、護肝醒酒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1)按照重量份稱取各原料;
(2)將葛根、砂仁進行研磨6h得到混合粉末備用;
(3)將枳棋子、肉豆蔻、淡竹葉、烏梅放入煎藥器具砂鍋、瓦罐或鋁鍋內,加入潔淨水,加水量以浸過藥面3cm,煎熬前先浸泡40min;
(4)將步驟(3)中浸泡後的原材料按藥材重量的20倍加水,加溫至105℃提取4次,文火加熱使保持微沸,每次水提60min,將多次得到的提取液合併,過2mm以下篩取透過液,靜置8h取上清液,將再上清液濃縮乾燥至含水量≤50%得水提取液;
(5)用葛花、天花粉、蒲公英總重量的8倍量的濃度為90%的乙醇在90℃溫度下提取4次,每次40min,將多次得到的提取液合併,過2mm以下的篩取透過液,濃縮至含水量≤50%得到醇提取物;
(6)將所述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混合均勻,濃縮至80℃時相對密度為1.15的浸膏;
(7)將所述混合粉末加入至浸膏中,攪拌40min至均勻制粒;
(8)100℃環境中殺毒後包裝入庫。
本發明原料選用國家衛生部公布的藥食同源物品,組分簡單、原料來源廣泛、製造成本低、服食方便、見效快,其中,葛花含有的皂角甙和異黃酮分別在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發揮協調作用,可激活乙醇脫氫酶活性,改善酒精引起的新陳代謝異常,保護酒精引起的肝細胞損害,解酒醒酒效果好、同時具有清熱除溼、健脾活絡、清熱去溼、祛風止癢的作用。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