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水電站進水前池的導流墩組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17:48:39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水電站進水前池的導流墩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導流墩,特別涉及一種用於水電站進水前池的導流墩組。
背景技術:
水電站是一種將水能轉換為電能的綜合工程設施,一般包括由擋水、洩水建築物形成的水庫和水電站引水系統、發電廠房、機電設備等,利用這些建築物集中天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頭,匯集、調節天然水流的流量,並將它輸向水輪機,經水輪機與發電機的聯合運轉,將集中的水能轉換為電能,再經變壓器、開關站和輸電線路等將電能輸入電網。對於中低水頭的大流量電站,電站的進水口一般採用無壓進水方式,這種進水方式需要進水前池具備良好的水流流態,防止產生吸氣漩渦,同時需要能夠攔汙、攔沙,以及水頭損失要小。然而現有技術中為了使水電站進水前池具有良好的流態,一般的設計形式是使進水前池具有較大的空間,但是有時工程布置受到立體空間所限,不能設置有較大空間的進水前池,進而不能有充分的進水儲水能力時,加之錨固墩的繞流影響,往往產生不良的水流流態如產生較大範圍的環流和立軸漩渦,且水頭損失大,從而影響水電站的正常運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顯著改善水電站進水前池的水流流態的導流墩組。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一種用於水電站進水前池的導流墩組,包括若干間隔均勻設置在進水前池中的導流墩,導流墩的上遊端為上遊墩頭,導流墩的下遊端為下遊墩尾。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上遊墩頭呈半圓型。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改進,下遊墩尾呈葉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在水電站的進水前池中設有導流墩,水流經導流墩的導流作用,顯著改善電站進水前池的水流流態,消除環流和立軸漩渦,有效降低水頭損失。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水電站進水前池的導流墩組,包括若干間隔均勻設置在進水前池2中的導流墩1,導流墩I的上遊端為上遊墩頭11,導流墩I的下遊端為下遊墩尾12。通過在水電站的進水前池2中設有導流墩1,水流經導流墩I的導流作用,顯著改善電站進水前池2的水流流態,消除環流和立軸漩渦,有效降低水頭損失。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上遊墩頭11呈半圓型,下遊墩尾12呈葉型。將上遊墩頭11設置成半圓型,下遊墩尾12設置成葉型,能更好的消除渦流的產生,減小水流阻力和流水波動,進一步降低水頭損失。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所述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水電站進水前池的導流墩組,其特徵在於包括若干間隔均勻設置在進水前池(2)中的導流墩(1),所述導流墩(I)的上遊端為上遊墩頭(11),所述導流墩(I)的下遊端為下遊墩尾(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於水電站進水前池的導流墩組,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遊墩頭(11)呈半圓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用於水電站進水前池的導流墩組,其特徵在於所述下遊墩尾(12)呈葉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水電站進水前池的導流墩組,包括若干間隔均勻設置在進水前池中的導流墩,導流墩的上遊端為上遊墩頭,導流墩的下遊端為下遊墩尾,上遊墩頭呈半圓型,下遊墩尾呈葉型,通過在水電站的進水前池中設有導流墩,水流經導流墩的導流作用,顯著改善電站進水前池的水流流態,消除環流和立軸漩渦,有效降低水頭損失,本實用新型用於水電站工程設施領域。
文檔編號E02B9/04GK202899099SQ201220591949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9日
發明者黃本勝, 邱靜, 劉達, 王麗雯, 王珍 申請人: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