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蒸球鹼法蒸煮免切草類製備草漿的方法
2023-10-06 19:14:49 1
專利名稱:一種用蒸球鹼法蒸煮免切草類製備草漿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製備草漿的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免除切草過程直接進行蒸球蒸煮製備草漿的方法,屬於造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稻草、麥草作為農作物剩餘產物,在我國每年的產生量都有數億噸,是一個巨大的造紙資源寶庫,一度也成為我國造紙工業依託的主要植物纖維原料。然而,由於稻、麥草原料先天的不足,難以與木材製漿過程相匹敵,草類製漿工業也隨著我國造紙工業的發展而逐步呈現萎縮的狀態。與此同時,有限的木材資源又很難形成我國造紙工業原料重要的支撐,使得我國的造紙工業越來越依賴於對紙漿原材料的進口。因此,能否重振草類製漿工業也直接關係到我國造紙工業發展的未來,草類製漿技術不斷的進步自然成了我國造紙界的一大訴求。草類原料的化學製漿與木材原料的化學製漿大同小異,都要經過切料、蒸煮製成紙漿的過程,如要獲取漂白的紙漿則需要進一步對蒸煮後的紙漿加以漂白。但是,與木材製漿相比,草類纖維原料灰分含量高,單位容積產能小,成漿廢液提取困難、濾水性差,鹼回收效率低等,而難以顯示出草類原料易得、製漿容易的優勢。清潔、高效、節能雖然是整個製漿工業發展的主題,但對於草類製漿而言,對這一主題的要求則顯得更加地迫切。否則,草類製漿原料易得、易製漿僅有的優勢也將散失殆盡。好在近些年來在脫灰、除矽、黑液高效提取、ECF漂白等方面都有了明顯進步,已經可以達到清潔化生產草漿的要求。只是與木材製漿相比,明顯處於劣勢的現狀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
發明內容
為實現清潔、高效、節能,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草類免切料而直接進入蒸球進行鹼法蒸煮的製漿方法,能簡化草類製漿的流程。本發明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用蒸球鹼法蒸煮免切草類製備草漿的方法, 經過下列各步驟
(1)將草類原料進行水洗;
(2)向步驟(1)水洗後的草類原料中加入質量濃度為20 80g/L的熱鹼溶液,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硫酸鹽法或燒鹼蒽醌法蒸煮時用鹼量的70 80%,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3 6加入水,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40 9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00 150°C後, 再保溫30 ISOmin ;然後採用常規硫酸鹽法或燒鹼蒽醌法進行蒸煮;
(3)當步驟(2)蒸煮至草類原料脫出的木素達75 90%時,暫停蒸煮,排出黑液I,得到草類漿料;
(4)向步驟(3)得到的草類漿料中加入草類原料質量20 30%的熱鹼溶液,並在100 150°C下蒸煮30 90min,再經常規洗漿後,得到本色漿,洗漿時所排出的稀黑液為黑液II ; (5)按步驟(1)再次準備草類原料,獲得水洗後的草類原料;向其中加入質量濃度為 20 80g/L的熱鹼溶液,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硫酸鹽法或燒鹼蒽醌法蒸煮時用鹼量的70 80%,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3 6加入水和步驟(4)所得黑液II,混合均勻後, 加熱升溫40 9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00 150°C後,再保溫30 180min ;然後採用常規硫酸鹽法或燒鹼蒽醌法進行蒸煮;再依次按步驟(3)、(4)和(5)進行操作,如此反覆循環, 不斷得到本色漿。所述草類原料為稻草、麥草或龍鬚草。所述步驟(1)草類原料水洗後的水經澄清,得到的淤泥作回田用;得到的清水返回水洗循環使用。所述步驟(2)和(4)中的熱鹼溶液,當採用常規硫酸鹽法時,為NaOH和Na2S,或者 NaOH, Na2S和Na2SO3 ;當採用常規燒鹼蒽醌法時,為NaOH和蒽醌/氫蒽醌。所述步驟(2)採用硫酸鹽法蒸煮時,用鹼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10 20%,助劑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O 2%,硫化度為5 20%。所述步驟(2)採用燒鹼蒽醌法蒸煮時,用鹼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10 20%,蒽醌或氫蒽醌用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0. 01 0. 5%。所述步驟(3)中黑液I的熱量經熱交換傳遞給黑液II,使黑液II預熱到100 150°C後,黑液II進入步驟(5)中使用,而黑液I進入鹼回收系統。所述步驟(3)中黑液I經過濾,所得濾渣中的纖維性片狀物質作為草類原料使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所得稻草本色漿質量為細漿得率42 47%,卡伯值5 10,黏度920 IlOOmL/ g ;麥草本色漿質量為細漿得率44 50%,卡伯值6 12,黏度980 1220mL/g ;龍鬚草本色漿質量為細漿得率43 49%,卡伯值5 8,黏度1120 1350mL/g。本發明提供的方法是將草類原料不經備料過程的切草直接送入蒸球,用鹼法蒸煮方法即能獲得良好品質的草漿;有助於改善草類原料備料的環境,減少帶入蒸煮過程的灰分,提高黑液濃度,提高紙漿的品質,節能降耗,降低生產成本。具備下列優點
(1)對草類原料免除切草的過程,省去了一個過程環節,基本消除了傳統草類原料切草備料粉塵大、操作條件惡劣的現象;
(2)以完整的草類原料形式通過洗滌,可以將稻、麥草外表的灰塵洗去而不波及草稈內部,除灰的效果要比切後草片的溼法備料提高20 30%,帶入蒸煮的灰分更少,有利於黑液的鹼回收;
(3)由於蒸煮在沒有到達纖維分離點之前,草類原料還能保持基本完整的外形,從第二次蒸煮草類原料開始,其間增加一段黑液的置換過程(黑液II返回步驟5中同水一起加入後經蒸煮再次得到黑液I ),使草類原料在蒸球蒸煮中引入置換蒸煮成為了現實,置換的黑液僅通過截留下帶出的細小物質就可以送入鹼回收過程,原黑液的濃度從10%左右增加到了 13%以上,可明顯降低蒸發的能量;
(4)經噴放紙漿置換洗滌的黑液提取率可以由傳統的80 88%提高到90%以上,而提取出來的黑液分別回用到裝蒸球的液體補充和蒸煮過程中的黑液置換,充分利用了黑液中的熱能和殘餘鹼,起到了類似於木材置換蒸煮的效果;(5)草類原料的免切、蒸煮黑液的置換以及熱交換,使備料損失減少了約5%,電力消耗降低了 5 10%,熱能節約30%以上,節能降耗效果顯著,節約鹼回收成本15%左右;
(6)蒸煮脫木素程度提高10 20%,成漿得率提高2 4個百分點,紙漿黏度增加100 200mL/g ;蒸煮效果提高顯著,紙漿質量改善明顯。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闡述,但本發明的內容並不限於所述的範圍。實施例1
(1)將稻草進行水洗;投入水深80 IOOcm的梯形溝槽,經不斷上升的皮帶輸送機將水中的稻草帶上皮帶,並在稻草出水面後上方前後排布3排橫向水噴淋管對其進行噴淋, 被噴淋過的稻草經皮帶輸送機送往蒸球,由垂直伸入蒸球內上方帶旋片的轉軸快速旋轉的草料分配器將稻草飛散分配至球內各個角落,直至裝料至鍋口,移走草料分配器,由鍋口插入一根內徑18mm左右、埠呈約45°斜角的不鏽鋼直管至蒸球底部,直管上方由塑膠管接到抽水泵,將蒸球底部多餘的水抽出,而後取出直管;
(2)向步驟(1)水洗後的草類原料中加入質量濃度為40g/L的熱鹼溶液NaOH和Na2S, 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硫酸鹽法蒸煮時用鹼量的80%,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4加入水,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6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20°C後,再保溫50min ;然後採用常規硫酸鹽法進行蒸煮,用鹼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14%,助劑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2%,硫化度為12%;其中,草類原料水洗後的水經澄清,得到的淤泥作回田用;得到的清水返回水洗循環使用;
(3)當步驟(2)蒸煮至草類原料脫出的木素達85%時,暫停蒸煮,排出黑液I,得到草類漿料;黑液I經過濾,所得濾渣中的纖維性片狀物質作為草類原料使用;而黑液I的熱量經熱交換傳遞給黑液II,使黑液II預熱到10(TC後,黑液II進入步驟(5)中使用,而黑液I 進入鹼回收系統;
(4)向步驟(3)得到的草類漿料中加入草類原料質量20%的熱鹼溶液NaOH和Na2S,並在100°C下蒸煮40min,再經常規洗漿後,得到本色漿,洗漿時所排出的稀黑液為黑液II ;
(5)按步驟(1)再次準備草類原料,獲得水洗後的草類原料;向其中加入質量濃度為 20g/L的熱鹼溶液,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硫酸鹽法蒸煮時用鹼量的70%,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3加入水和步驟(4)所得黑液II,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4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20°C後,再保溫30min;然後採用常規硫酸鹽法進行蒸煮;再依次按步驟(3)、(4)和(5) 進行操作,如此反覆循環,不斷得到本色漿。稻草本色漿質量細漿得率44. 6%,卡伯值7. 2,黏度1020mL/g。實施例2
(1)將稻草進行水洗;
(2)向步驟(1)水洗裝入蒸球後的草類原料中加入質量濃度為20g/L的熱鹼溶液NaOH, 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燒鹼蒽醌法蒸煮時用鹼量的75%,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6 加入水,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9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10°C後,再保溫IOOmin ;然後採用常規燒鹼蒽醌法進行蒸煮,用鹼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15%,蒽醌用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0. 1%;其中,草類原料水洗後的水經澄清,得到的淤泥作回田用;得到的清水返回水洗循環使用;
(3)當步驟(2)蒸煮至草類原料脫出的木素達80%時,暫停蒸煮,排出黑液I,得到草類漿料;黑液I經過濾,所得濾渣中的纖維性片狀物質作為草類原料使用;而黑液I的熱量經熱交換傳遞給黑液II,使黑液II預熱到120°C後,黑液II進入步驟(5)中使用,而黑液I 進入鹼回收系統;
(4)向步驟(3)得到的草類漿料中加入草類原料質量25%的熱鹼溶液NaOH,並在120°C 下蒸煮60min,再經常規洗漿後,得到本色漿,洗漿時所排出的稀黑液為黑液II ;
(5)按步驟(1)再次準備草類原料,獲得水洗後的草類原料;向其中加入質量濃度為 60g/L的熱鹼溶液,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燒鹼蒽醌法蒸煮時用鹼量的75%,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4加入水和步驟(4)所得黑液II,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6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20°C後,再保溫60min ;然後採用常規燒鹼蒽醌法進行蒸煮;再依次按步驟(3)、(4)和 (5)進行操作,如此反覆循環,不斷得到本色漿。稻草本色漿質量細漿得率43. 4%,卡伯值6. 6,黏度1040mL/g。實施例3
(1)將麥草進行水洗;
(2)向步驟(1)水洗裝入蒸球後的草類原料中加入質量濃度為80g/L的熱鹼溶液NaOH 和Na2S,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硫酸鹽法蒸煮時用鹼量的75%,再按固液質量比為 1 6加入水,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7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50°C後,再保溫40min ;然後採用常規硫酸鹽法進行蒸煮,用鹼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14%,硫化度為20% ;其中,草類原料水洗後的水經澄清,得到的淤泥作回田用;得到的清水返回水洗循環使用;
(3)當步驟(2)蒸煮至草類原料脫出的木素達90%時,暫停蒸煮,排出黑液I,得到草類漿料;黑液I經過濾,所得濾渣中的纖維性片狀物質作為草類原料使用;而黑液I的熱量經熱交換傳遞給黑液II,使黑液II預熱到150°C後,黑液II進入步驟(5)中使用,而黑液I 進入鹼回收系統;
(4)向步驟(3)得到的草類漿料中加入草類原料質量25%的熱鹼溶液NaOH和Na2S,並在150°C下蒸煮30min,再經常規洗漿後,得到本色漿,洗漿時所排出的稀黑液為黑液II ;
(5)按步驟(1)再次準備草類原料,獲得水洗後的草類原料;向其中加入質量濃度為 80g/L的熱鹼溶液,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硫酸鹽法蒸煮時用鹼量的80%,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6加入水和步驟(4)所得黑液II,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9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50°C後,再保溫40min ;然後採用常規硫酸鹽法進行蒸煮;再依次按步驟(3)、(4)和(5) 進行操作,如此反覆循環,不斷得到本色漿。麥草本色漿質量細漿得率46. 7%,卡伯值7. 5,黏度1150mL/g。實施例4
(1)將麥草進行水洗;
(2)向步驟(1)水洗裝入蒸球後的草類原料中加入質量濃度為60g/L的熱鹼溶液NaOH 和氫蒽醌,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燒鹼蒽醌法蒸煮時用鹼量的80%,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5加入水,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4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00°C後,再保溫180min ;然後採用常規燒鹼蒽醌法進行蒸煮,用鹼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20%,氫蒽醌用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0. 5% ;其中,草類原料水洗後的水經澄清,得到的淤泥作回田用;得到的清水返回水洗循環使用;
(3)當步驟(2)蒸煮至草類原料脫出的木素達75%時,暫停蒸煮,排出黑液I,得到草類漿料;黑液I經過濾,所得濾渣中的纖維性片狀物質作為草類原料使用;而黑液I的熱量經熱交換傳遞給黑液II,使黑液II預熱到10(TC後,黑液II進入步驟(5)中使用,而黑液I 進入鹼回收系統;
(4)向步驟(3)得到的草類漿料中加入草類原料質量20%的熱鹼溶液NaOH和氫蒽醌, 並在100°C下蒸煮90min,再經常規洗漿後,得到本色漿,洗漿時所排出的稀黑液為黑液II ;
(5)按步驟(1)再次準備草類原料,獲得水洗後的草類原料;向其中加入質量濃度為 80g/L的熱鹼溶液,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燒鹼蒽醌法蒸煮時用鹼量的70 80%,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6加入水和步驟(4)所得黑液II,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9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00°C後,再保溫ISOmin ;然後採用常規燒鹼蒽醌法進行蒸煮;再依次按步驟(3)、 (4)和(5)進行操作,如此反覆循環,不斷得到本色漿。麥草本色漿質量細漿得率47. 9%,卡伯值8. 4,黏度1190mL/g。實施例5
(1)將龍鬚草進行水洗;
(2)向步驟(1)水洗裝入蒸球後的草類原料中加入質量濃度為70g/L的熱鹼溶液NaOH、 Na2S和Na2SO3,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硫酸鹽法蒸煮時用鹼量的70%,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3加入水,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5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40°C後,再保溫30min ; 然後採用常規硫酸鹽法,用鹼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10%,助劑Na2SO3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 1%,硫化度為5% ;其中,草類原料水洗後的水經澄清,得到的淤泥作回田用;得到的清水返回水洗循環使用;
(3)當步驟(2)蒸煮至草類原料脫出的木素達85%時,暫停蒸煮,排出黑液I,得到草類漿料;黑液I經過濾,所得濾渣中的纖維性片狀物質作為草類原料使用;而黑液I的熱量經熱交換傳遞給黑液II,使黑液II預熱到10(TC後,黑液II進入步驟(5)中使用,而黑液I 進入鹼回收系統;
(4)向步驟(3)得到的草類漿料中加入草類原料質量30%的熱鹼溶液NaOH、Na2S和 Na2SO3,並在110°C下蒸煮50min,再經常規洗漿後,得到本色漿,洗漿時所排出的稀黑液為黑液II ;
(5)按步驟(1)再次準備草類原料,獲得水洗後的草類原料;向其中加入質量濃度為 80g/L的熱鹼溶液,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硫酸鹽法蒸煮時用鹼量的80%,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4加入水和步驟(4)所得黑液II,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5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40°C後,再保溫SOmin ;然後採用常規硫酸鹽法進行蒸煮;再依次按步驟(3)、(4)和(5) 進行操作,如此反覆循環,不斷得到本色漿。龍鬚草本色漿質量細漿得率46. 1%,卡伯值6. 6,黏度1290 mL/g。實施例6
(1)將龍鬚草進行水洗;
(2)向步驟(1)水洗後的草類原料中加入質量濃度為80g/L的熱鹼溶液NaOH和氫蒽醌,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燒鹼蒽醌法蒸煮時用鹼量的80%,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3. 5加入水,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4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30°C後,再保溫IOOmin ;然後採用常規燒鹼蒽醌法進行蒸煮,用鹼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20%,氫蒽醌用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0. 01% ;其中,草類原料水洗後的水經澄清,得到的淤泥作回田用;得到的清水返回水洗循環使用;
(3)當步驟(2)蒸煮至草類原料脫出的木素達90%時,暫停蒸煮,排出黑液I,得到草類漿料;黑液I經過濾,所得濾渣中的纖維性片狀物質作為草類原料使用;而黑液I的熱量經熱交換傳遞給黑液II,使黑液II預熱到120°C後,黑液II進入步驟(5)中使用,而黑液I 進入鹼回收系統;
(4)向步驟(3)得到的草類漿料中加入草類原料質量20%的熱鹼溶液NaOH和氫蒽醌, 並在130°C下蒸煮90min,再經常規洗漿後,得到本色漿,洗漿時所排出的稀黑液為黑液II ;
(5)按步驟(1)再次準備草類原料,獲得水洗後的草類原料;向其中加入質量濃度為 30g/L的熱鹼溶液,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燒鹼蒽醌法蒸煮時用鹼量的70%,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6加入水和步驟(4)所得黑液II,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4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30°C後,再保溫ISOmin ;然後採用常規燒鹼蒽醌法進行蒸煮;再依次按步驟(3)、(4) 和(5)進行操作,如此反覆循環,不斷得到本色漿。龍鬚草本色漿質量細漿得率48. 4%,卡伯值7. 6,黏度1340mL/g。實施例7
(1)將麥草進行水洗;
(2)向步驟(1)水洗裝入蒸球後的草類原料中加入質量濃度為80g/L的熱鹼溶液NaOH 和Na2S,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硫酸鹽法蒸煮時用鹼量的75%,再按固液質量比為 1 6加入水,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7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50°C後,再保溫40min ;然後採用常規硫酸鹽法進行蒸煮,用鹼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20%,硫化度為20% ;其中,草類原料水洗後的水經澄清,得到的淤泥作回田用;得到的清水返回水洗循環使用;
(3)當步驟(2)蒸煮至草類原料脫出的木素達90%時,暫停蒸煮,排出黑液I,得到草類漿料;黑液I經過濾,所得濾渣中的纖維性片狀物質作為草類原料使用;而黑液I的熱量經熱交換傳遞給黑液II,使黑液II預熱到150°C後,黑液II進入步驟(5)中使用,而黑液I 進入鹼回收系統;
(4)向步驟(3)得到的草類漿料中加入草類原料質量25%的熱鹼溶液NaOH和Na2S,並在150°C下蒸煮30min,再經常規洗漿後,得到本色漿,洗漿時所排出的稀黑液為黑液II ;
(5)按步驟(1)再次準備草類原料,獲得水洗後的草類原料;向其中加入質量濃度為 80g/L的熱鹼溶液,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硫酸鹽法蒸煮時用鹼量的80%,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6加入水和步驟(4)所得黑液II,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9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50°C後,再保溫40min ;然後採用常規硫酸鹽法進行蒸煮;再依次按步驟(3)、(4)和(5) 進行操作,如此反覆循環,不斷得到本色漿。麥草本色漿質量細漿得率42. 9%,卡伯值7. 1,黏度990mL/g。實施例8
(1)將稻草進行水洗;
(2)向步驟(1)水洗裝入蒸球後的草類原料中加入質量濃度為20g/L的熱鹼溶液NaOH 和蒽醌,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燒鹼蒽醌法蒸煮時用鹼量的75%,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6加入水,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9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10°C後,再保溫IOOmin ;然後採用常規燒鹼蒽醌法進行蒸煮,用鹼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10%,蒽醌用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0. 1% ;其中,草類原料水洗後的水經澄清,得到的淤泥作回田用;得到的清水返回水洗循環使用;
(3)當步驟(2)蒸煮至草類原料脫出的木素達80%時,暫停蒸煮,排出黑液I,得到草類漿料;黑液I經過濾,所得濾渣中的纖維性片狀物質作為草類原料使用;而黑液I的熱量經熱交換傳遞給黑液II,使黑液II預熱到120°C後,黑液II進入步驟(5)中使用,而黑液I 進入鹼回收系統;
(4)向步驟(3)得到的草類漿料中加入草類原料質量25%的熱鹼溶液NaOH和蒽醌,並在120°C下蒸煮60min,再經常規洗漿後,得到本色漿,洗漿時所排出的稀黑液為黑液II ;
(5)按步驟(1)再次準備草類原料,獲得水洗後的草類原料;向其中加入質量濃度為 60g/L的熱鹼溶液,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燒鹼蒽醌法蒸煮時用鹼量的75%,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4加入水和步驟(4)所得黑液II,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6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20°C後,再保溫60min ;然後採用常規燒鹼蒽醌法進行蒸煮;再依次按步驟(3)、(4)和 (5)進行操作,如此反覆循環,不斷得到本色漿。 稻草本色漿質量細漿得率47. 5%,卡伯值6. 4,黏度1180mL/g。
權利要求
1.一種用蒸球鹼法蒸煮免切草類製備草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經過下列各步驟(1)將草類原料進行水洗;(2)向步驟(1)水洗後的草類原料中加入質量濃度為20 80g/L的熱鹼溶液,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硫酸鹽法或燒鹼蒽醌法蒸煮時用鹼量的70 80%,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3 6加入水,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40 9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00 150°C後, 再保溫30 ISOmin ;然後採用常規硫酸鹽法或燒鹼蒽醌法進行蒸煮;(3)當步驟(2)蒸煮至草類原料脫出的木素達75 90%時,暫停蒸煮,排出黑液I,得到草類漿料;(4)向步驟(3)得到的草類漿料中加入草類原料質量20 30%的熱鹼溶液,並在100 150°C下蒸煮30 90min,再經常規洗漿後,得到本色漿,洗漿時所排出的稀黑液為黑液II ;(5)按步驟(1)再次準備草類原料,獲得水洗後的草類原料;向其中加入質量濃度為 20 80g/L的熱鹼溶液,其中熱鹼溶液的添加量為常規硫酸鹽法或燒鹼蒽醌法蒸煮時用鹼量的70 80%,再按固液質量比為1 3 6加入水和步驟(4)所得黑液II,混合均勻後, 加熱升溫40 90min至混合物溫度為100 150°C後,再保溫30 180min ;然後採用常規硫酸鹽法或燒鹼蒽醌法進行蒸煮;再依次按步驟(3)、(4)和(5)進行操作,如此反覆循環, 不斷得到本色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草類原料為稻草、麥草或龍鬚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1)草類原料水洗後的水經澄清,得到的淤泥作回田用;得到的清水返回水洗循環使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2)和(4)中的熱鹼溶液,當採用常規硫酸鹽法時,為NaOH和Na2S,或者NaOH、Na2S和Na2SO3 ;當採用常規燒鹼蒽醌法時, 為NaOH和蒽醌/氫蒽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2)採用硫酸鹽法蒸煮時,用鹼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10 20%,助劑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0 2%,硫化度為5 2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2)採用燒鹼蒽醌法蒸煮時,用鹼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10 20%,蒽醌或氫蒽醌用量為草類原料總質量的0. 01 0. 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中黑液I的熱量經熱交換傳遞給黑液II,使黑液II預熱到100 150°C後,黑液II進入步驟(5)中使用,而黑液I進入鹼回收系統。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3)中黑液I經過濾,所得濾渣中的纖維性片狀物質作為草類原料使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蒸球鹼法蒸煮免切草類製備草漿的方法,將草類原料進行水洗;加入熱鹼溶液,再加入水,混合均勻後,加熱升溫;然後採用常規硫酸鹽法或燒鹼蒽醌法進行蒸煮;當蒸煮至草類原料脫出的木素達75~90%時,暫停蒸煮,排出黑液Ⅰ,得到草類漿料;再向草類漿料中加入熱鹼溶液,並蒸煮經常規洗漿後,得到本色漿,洗漿時所排出的稀黑液為黑液Ⅱ,與水一同加入新的草類原料中,如此反覆循環,不斷得到本色漿。本發明省去切草過程,簡化了草類製漿的流程,在保證蒸煮效果的前提下,黑液固形物濃度可提高至13%以上,減少原料備料損失約5%,提高單鍋蒸煮能力10~15%,而成漿得率和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文檔編號D21C3/22GK102400404SQ201110408218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9日
發明者師睿, 朱維, 陳克利 申請人: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