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低溫防凍管道保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7:13:44 4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護裝置,具體為一種低溫防凍管道保護裝置,屬於熱水循環設備應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冬季時,環境溫度比較低,各種液體輸送管道會呈現不同程度的凍堵現象,以至發生爆裂,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嚴重影響,並且隨著建築公用設備比例的加大,外部設備的增加,使原本複雜的管道系統越來越多地暴露在相對開放的空間中,冰冷的天氣隨時會給這局部管道帶來損傷,而這種損傷關於建築管道總體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當前的熱水系統缺少比較好的防凍措施,大多只是在管道外部包裹上保溫棉,這種方法保溫能力很有限,不能夠實現主動防禦。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低溫防凍管道保護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低溫防凍管道保護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低溫防凍管道保護裝置,包括制熱環以及保護環;所述制熱環包括從內到外依次粘合的固定鋁帶、電加熱層、第一保溫層和第一PVC層,所述電加熱層電性連接控制器,且控制器電性連接溫度傳感器和電源,所述制熱環的兩端設有第一定位板;所述保護環包括從內到外依次粘合的第二保溫層和第二PVC層,所述保護環的兩端設有第二定位板,且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間可拆卸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之間通過螺栓或卡扣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保溫層和所述第二保溫層內部均填充有防水塑料膜、離心玻璃棉以及PF泡沫。
優選的,所述電加熱層為電熱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管道外部安裝管道保護裝置,能夠有效的降低外界環境對於管道的影響,並且在制熱時,能夠保證管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降溫至冰點,實現高效防凍;設有的溫度傳感器實時監測管道的溫度,溫度低時,能夠立即啟動電加熱層,實現對於管道的加熱,防止管道被凍住,溫度達到一定值時,停止加熱,並且電熱層僅在管道的一半設有,能夠對管道進行局部加熱,從而可在保證水管防凍的前提下降低能耗;制熱環與保護環之間可拆卸固定連接,便於工人安裝拆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電加熱層連接示意圖。
圖中:1、管道,2、制熱環,201、固定鋁帶,202、電熱膜,203、第一保溫層,204、第一PVC層,205、第一定位板,3、保護環,301、第二保溫層,302、第二PVC層,303、第二定位板,4、螺栓,5、卡扣,6、溫度傳感器,7、控制器,8、電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所示,一種低溫防凍管道保護裝置,包括安裝在管道外的制熱環2以及保護環3;所述制熱環2包括從內到外依次粘合的固定鋁帶201、電加熱層202、第一保溫層203和第一PVC層204;所述制熱環2的兩端設有第一定位板205;所述保護環3包括從內到外依次粘合的第二保溫層301和第二PVC層302;且所述保護環3的兩端設有第二定位板303。
本實施例中,所述電加熱層202為電熱膜,所述電熱膜電性連接控制器7,且控制器7電性連接溫度傳感器6和電源8。利用電熱膜實現對管道的加熱。
本實施例中,所述制熱環2的一端的第一定位板205和所述保護環3的一端的第二定位板303之間通過螺栓4固定連接,所述制熱環2的另一端的第一定位板205和所述保護環3的另一端的第二定位板303之間通過卡扣6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所述制熱環2和所述保護環3的內壁均與所述管道1的外壁之間緊密貼合連接,能夠對管道進行局部加熱,從而可在保證水管防凍的前提下降低能耗。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所述第一保溫層203和所述第二保溫層301內部均填充有防水塑料膜、離心玻璃棉以及PF泡沫,能夠有效的降低外界環境對於管道的影響,並且在制熱時,能夠保證管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降溫至冰點,實現高效防凍。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在安裝時,將制熱環2緊密的貼合在管道1外部,然後再將保護環3貼合在管道1的外部,並通過螺栓將第一定位板205和第二定位板303固定在一起,安裝完成後接通電源,當溫度傳感器6檢測到環境溫度低至警戒值時,控制器7便會立即啟動電加熱層202對管道的一半進行制熱,從而升高冷水溫度,防止管道被凍住,保溫層能夠有效的減少熱量流失,提高制熱效果。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