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20:13:09 5

本發明涉及測量工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鐵路列車向高速發展的趨勢,對列車制動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列車盤式制動系統中,制動閘片是關鍵零部件之一,現有制動閘片普遍採用燕尾式接口,燕尾式接口方式是國際鐵路聯盟(UIC)標準規定的接口,具有廣泛的通用性,閘片的安裝、拆卸簡單便捷。因此,燕尾的角度成為閘片的關鍵尺寸之一,
現有技術如公開號為CN202719937U公開了一種燕尾槽檢驗裝置,如圖9所示,其包括把手21和檢測本體22,所述檢測本體22在垂直於自身長度方向上的橫截面為等腰梯形,其上表面的寬度小於底面的寬度;所述的把手21在上表面處與檢測本體22連接。
然而,在該現有技術中,將燕尾槽檢驗裝置放在所要檢驗的燕尾槽中,如果放不進去,說明燕尾槽過小,尺寸不合格;如果正好通過,說明燕尾槽合格。檢驗裝置無法測量工件尺寸的準確數值,並且對於「正好通過」沒有一個確切的標準、對操作人員的要求較高,容易出現較大的誤差甚至是測量錯誤。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燕尾槽檢驗裝置,無法測量出工件尺寸的準確數值,並且對於「正好通過」沒有一個確切的標準,容易出現較大的誤差甚至是測量錯誤的問題,從而提供一種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包括:
兩把遊標卡尺,每把所述遊標卡尺均具有內測量爪和外測量爪,所述內測量爪和外測量爪具有適於與所述燕尾槽的槽壁相接觸的圓弧形測量端,同一把所述遊標卡尺的內測量爪和外測量爪的圓弧形測量端的圓弧半徑相同;兩把不同所述遊標卡尺的圓弧形測量端的圓弧半徑不同。
兩把所述遊標卡尺的圓弧形測量端與被測燕尾槽的切點連線N,與被測燕尾槽的斜邊M的長度比值大於等於0.5且小於1。
所述切點連線N與所述斜邊M的長度比值大於等於0.8且小於1。
所述遊標卡尺的內測量爪和外測量爪設置在遊標卡尺的主標尺的同一側且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所述內測量爪位於所述外測量爪的內側,相鄰設置的所述內測量爪與所述外測量爪為一體成型的倒置T形結構,所述倒置T形結構的末端的T形頭兩側分別設有所述圓弧形測量端。
所述圓弧形測量端為圓柱形測頭或球形測頭。
一種使用所述的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測量燕尾凸槽角度的方法,所述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的兩把遊標卡尺分別為第一遊標卡尺和第二遊標卡尺,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使用第一遊標卡尺上的內測量爪卡接燕尾凸槽兩側面,得出寬度值a;
S2)使用第二遊標卡尺上的內測量爪卡接燕尾凸槽兩側面,得出寬度值b;
S3)根據所述寬度值a和所述寬度值b,通過公式計算出設置在所述燕尾凸槽兩側的第一凹槽的傾斜角度θ1。
所述步驟S3中的所述傾斜角度θ1通過公式1-1計算得出,所述公式1-1為:
θ1=2arctan,其中;...........1-1
θ1為燕尾凸槽的第一凹槽的傾斜角度;
r為第一遊標卡尺的圓弧形測量端的圓弧形半徑;
R為第二遊標卡尺的圓弧形測量端的圓弧形半徑;
a為第一遊標卡尺所測出的長度值;
b為第二遊標卡尺所測出的長度值。
一種使用所述的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測量燕尾凹槽角度的方法,所述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的兩把遊標卡尺分別為第一遊標卡尺和第二遊標卡尺,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使用第一遊標卡尺上的外測量爪卡接燕尾凹槽兩側面,得出寬度值c;
S2)使用第二遊標卡尺上的外測量爪卡接燕尾凹槽兩側面,得出寬度值d;
S3)根據所述寬度值c和所述寬度值d,通過公式計算出設置在所述燕尾凹槽兩側的第二凹槽的傾斜角度θ2。
所述步驟S3中的所述傾斜角度θ2通過公式1-2計算得出,所述公式1-2為:
θ2=2arctan,其中;...........1-2
θ2為燕尾凹槽的第二凹槽的傾斜角度;
r為第一遊標卡尺的圓弧形測量端的圓弧形半徑;
R為第二遊標卡尺的圓弧形測量端的圓弧形半徑;
c為第一遊標卡尺所測出的長度值;
d為第二遊標卡尺所測出的長度值。
本發明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提供的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通過兩把遊標卡尺測量燕尾槽的寬度近似值再通過公式計算可以準確測量出燕尾凸槽或燕尾凹槽的準確數值,並且具有操作簡單和測量準確可靠的優點。
2.本發明提供的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兩把所述遊標卡尺的圓弧形測量端與被測燕尾槽的切點連線N,與被測燕尾槽的斜邊M的長度比值大於等於0.5且小於1,其中N與M的長度比值無限接近於1為最優值,N與M比值接近於1使兩把遊標卡尺上的測頭半徑差值增大,減小測量誤差、有利於提高測量裝置的測量準確性。
3.本發明提供的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遊標卡尺的內測量爪和外測量爪設置在遊標卡尺的主標尺的同一側且位於同一水平線上,具有方便操作人員測量、佔用空間小的優點。
4.本發明提供的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測量爪為倒置的T形結構,T形頭左右兩側均設有圓弧形測量端,使用兩把遊標卡尺既可以測量燕尾凸槽或者燕尾凹槽,具有適用範圍廣、使用成本低和便於攜帶的優點。
5.本發明提供的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圓弧形測量端為圓柱形測頭,與燕尾槽線接觸不易發生偏移,具有提高測量裝置測量準確性的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提供的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供的圓弧形測量端與倒置T形結構的連接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提供的圓柱形測頭與倒置T形結構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提供的角度測量裝置測量燕尾凸槽時的位置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提供的角度測量裝置測量燕尾凹槽時的位置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提供的角度測量裝置測量燕尾凸槽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提供的角度測量裝置測量燕尾凹槽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提供的圓柱形測頭測量燕尾凸槽時的測頭位置示意圖;
圖9為現有技術中燕尾槽檢驗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遊標卡尺;2-內測量爪;3-外測量爪;4-圓弧形測量端;5-主標尺;6-倒置T形結構;7-第一遊標卡尺;8-燕尾凸槽;9-第二遊標卡尺;10-第一凹槽;11-燕尾凹槽;12-第二凹槽;13-圓柱形測頭;21-把手;22-檢測本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發明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徵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衝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實施例1
獨立權利要求1記載了一種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
兩把遊標卡尺1,每把所述遊標卡尺1均具有內測量爪2和外測量爪3,同一把所述遊標卡尺1的內測量爪2和外測量爪3的測量端為直徑相同的圓柱形測頭13;兩把不同的所述遊標卡尺1的圓柱形測頭13的直徑不同。
上述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通過兩把遊標卡尺測量燕尾槽的寬度近似值再通過公式計算可以準確測量出燕尾凸槽或燕尾凹槽的準確數值,並且具有操作簡單和測量準確可靠的優點;
上述測量端為圓柱形測頭,與燕尾槽線接觸不易發生偏移,具有提高測量裝置測量準確性的優點。
具體地,如圖8所示,兩把所述遊標卡尺1的圓柱形測頭13與被測燕尾槽的切點連線N,與被測燕尾槽的斜邊M的長度比值大於等於0.5且小於1。
具體地,如圖8所示,所述切點連線N與所述斜邊M的長度比值大於等於0.8且小於1。
上述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兩把所述遊標卡尺的測頭與被測燕尾槽的切點連線N,與被測燕尾槽的斜邊M的長度比值大於等於0.5且小於1,其中N與M的長度比值無限接近於1為最優值,N與M比值接近於1使兩把遊標卡尺上的測頭半徑差值增大,減小測量誤差、有利於提高測量裝置的測量準確性。
具體地,如圖3所示,所述遊標卡尺1的內測量爪2和外測量爪3設置在遊標卡尺的主標尺5的同一側且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上述上述遊標卡尺的內測量爪和外測量爪設置在遊標卡尺的主標尺的同一側且位於同一水平線上,具有方便操作人員測量、佔用空間小的優點。
具體地,如圖2所示,所述內測量爪2位於所述外測量爪3的內側,相鄰設置的所述內測量爪2與所述外測量爪3為一體成型的倒置T形結構6,所述倒置T形結構6的末端的T形頭兩側分別設有所述圓柱形測頭13。
上述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測量爪為倒置的T形結構,T形頭左右兩側均設有球形測頭,使用兩把遊標卡尺既可以測量燕尾凸槽或者燕尾凹槽,具有適用範圍廣、使用成本低和便於攜帶的優點。
具體地,如圖4和圖6所示,一種使用所述的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測量燕尾凸槽角度的測量方法,所述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的兩把遊標卡尺1分別為第一遊標卡尺7和第二遊標卡尺9,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使用第一遊標卡尺7上的內測量爪2卡接燕尾凸槽8兩側面,得出寬度值a;
S2)使用第二遊標卡尺9上的內測量爪2卡接燕尾凸槽8兩側面,得出寬度值b;
S3)根據所述寬度值a和所述寬度值b,通過公式計算出設置在所述燕尾凸槽8兩側的第一凹槽10的傾斜角度θ1。
上述測量燕尾凸槽角度的測量方法中,
所述步驟S3中的所述傾斜角度θ1通過公式1-1計算得出,所述公式1-1為:
其中
θ1為燕尾凸槽8的第一凹槽10的傾斜角度;
r為第一遊標卡尺7的圓柱形測頭13半徑;
R為第二遊標卡尺9的圓柱形測頭13半徑;
a為第一遊標卡尺7所測出的長度值;
b為第二遊標卡尺9所測出的長度值。
實施例2
一種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如圖1和圖3所示,包括:
兩把遊標卡尺1,每把所述遊標卡尺1均具有內測量爪2和外測量爪3,同一把所述遊標卡尺1的內測量爪2和外測量爪3的測量端為直徑相同的圓柱形測頭13;兩把不同的所述遊標卡尺1的圓柱形測頭13的直徑不同。
上述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通過兩把遊標卡尺測量燕尾槽的寬度近似值再通過公式計算可以準確測量出燕尾凸槽或燕尾凹槽的準確數值,並且具有操作簡單和測量準確可靠的優點;
上述測量端為圓柱形測頭,與燕尾槽線接觸不易發生偏移,具有提高測量裝置測量準確性的優點。
具體地,如圖8所示,兩把所述遊標卡尺1的圓柱形測頭13與被測燕尾槽的切點連線N,與被測燕尾槽的斜邊M的長度比值大於等於0.5且小於1。
具體地,如圖8所示,所述切點連線N與所述斜邊M的長度比值大於等於0.9且小於1。
上述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兩把所述遊標卡尺的測頭與被測燕尾槽的切點連線N,與被測燕尾槽的斜邊M的長度比值大於等於0.5且小於1,其中N與M的長度比值無限接近於1為最優值,N與M比值接近於1使兩把遊標卡尺上的測頭半徑差值增大,減小測量誤差、有利於提高測量裝置的測量準確性。
具體地,如圖2所示,所述遊標卡尺1的內測量爪2和外測量爪3設置在遊標卡尺的主標尺5的同一側且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上述上述遊標卡尺的內測量爪和外測量爪設置在遊標卡尺的主標尺的同一側且位於同一水平線上,具有方便操作人員測量、佔用空間小的優點。
具體地,如圖2所示,所述內測量爪2位於所述外測量爪3的內側,相鄰設置的所述內測量爪2與所述外測量爪3為一體成型的倒置T形結構6,所述倒置T形結構6的末端的T形頭兩側分別設有所述圓柱形測頭13。
上述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測量爪為倒置的T形結構,T形頭左右兩側均設有球形測頭,使用兩把遊標卡尺既可以測量燕尾凸槽或者燕尾凹槽,具有適用範圍廣、使用成本低和便於攜帶的優點。
具體地,如圖5和圖7所示,一種使用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測量燕尾凹槽角度的測量方法,所述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的兩把遊標卡尺1分別為第一遊標卡尺7和第二遊標卡尺9,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使用第一遊標卡尺7上的外測量爪3卡接燕尾凹槽11兩側面,得出寬度值c;
S2)使用第二遊標卡尺9上的外測量爪3卡接燕尾凹槽11兩側面,得出寬度值d;
S3)根據所述寬度值c和所述寬度值d,通過公式計算出設置在所述燕尾凹槽11兩側的第二凹槽12的傾斜角度θ2。
上述測量燕尾凹槽角度的測量方法中,
所述步驟S3中的所述傾斜角度θ2通過公式1-2計算得出,所述公式1-1為:
其中
θ2為燕尾凹槽11的第二凹槽12的傾斜角度;
r為第一遊標卡尺7的圓柱形測頭13半徑;
R為第二遊標卡尺9的圓柱形測頭13半徑;
c為第一遊標卡尺7所測出的長度值;
d為第二遊標卡尺9所測出的長度值。
實施例3
一種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
兩把遊標卡尺1,每把所述遊標卡尺1均具有內測量爪2和外測量爪3,同一把所述遊標卡尺1的內測量爪2和外測量爪3的測量端為直徑相同的球形測頭;兩把不同的所述遊標卡尺1的球形測頭的直徑不同。
上述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通過兩把遊標卡尺測量燕尾槽的寬度近似值再通過公式計算可以準確測量出燕尾凸槽或燕尾凹槽的準確數值,並且具有操作簡單和測量準確可靠的優點。
具體地,如圖8所示,兩把所述遊標卡尺1的球形測頭與被測燕尾槽的切點連線N,與被測燕尾槽的斜邊M的長度比值大於等於0.5且小於1。
具體地,如圖8所示,所述切點連線N與所述斜邊M的長度比值大於等於0.9且小於1。
上述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兩把所述遊標卡尺的測頭與被測燕尾槽的切點連線N,與被測燕尾槽的斜邊M的長度比值大於等於0.5且小於1,其中N與M的長度比值無限接近於1為最優值,N與M比值接近於1使兩把遊標卡尺上的測頭半徑差值增大,減小測量誤差、有利於提高測量裝置的測量準確性。
具體地,如圖2所示,所述遊標卡尺1的內測量爪2和外測量爪3設置在遊標卡尺的主標尺5的同一側且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上述上述遊標卡尺的內測量爪和外測量爪設置在遊標卡尺的主標尺的同一側且位於同一水平線上,具有方便操作人員測量、佔用空間小的優點。
具體地,如圖2所示,所述內測量爪2位於所述外測量爪3的內側,相鄰設置的所述內測量爪2與所述外測量爪3為一體成型的倒置T形結構6,所述倒置T形結構6的末端的T形頭兩側分別設有所述球形測頭。
上述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測量爪為倒置的T形結構,T形頭左右兩側均設有球形測頭,使用兩把遊標卡尺既可以測量燕尾凸槽或者燕尾凹槽,具有適用範圍廣、使用成本低和便於攜帶的優點。
具體地,如圖5和圖7所示,一種使用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測量燕尾凹槽角度的測量方法,所述燕尾槽角度測量裝置的兩把遊標卡尺1分別為第一遊標卡尺7和第二遊標卡尺9,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使用第一遊標卡尺7上的外測量爪3卡接燕尾凹槽11兩側面,得出寬度值c;
S2)使用第二遊標卡尺9上的外測量爪3卡接燕尾凹槽11兩側面,得出寬度值d;
S3)根據所述寬度值c和所述寬度值d,通過公式計算出設置在所述燕尾凹槽11兩側的第二凹槽12的傾斜角度θ2。
上述測量燕尾凹槽角度的測量方法中,
所述步驟S3中的所述傾斜角度θ2通過公式1-2計算得出,所述公式1-1為:
其中
θ2為燕尾凹槽11的第二凹槽12的傾斜角度;
r為第一遊標卡尺7的球形測頭半徑;
R為第二遊標卡尺9的球形測頭半徑;
c為第一遊標卡尺7所測出的長度值;
d為第二遊標卡尺9所測出的長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