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茶葉包裝的製造方法
2023-10-07 08:08:39 2
一種茶葉包裝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茶葉包裝機,它包括機臺、內袋包裝機構和外袋包裝機構;內袋包裝機構包括內袋輸送機構、內袋封口機構、內袋切割機構、內袋移送機構,內袋輸送機構用於將內袋輸送至內袋封口機構處,內袋封口機構用於將內袋進行封口,內袋切割機構用於切割內袋封口處下方以形成一獨立內袋,該獨立內袋之上端開口對應茶葉下料機構之出口,內袋移送機構用於將裝有茶葉的獨立內袋移送至外袋內;外袋包裝機構用於打開外袋以便內袋移送機構將獨立內袋裝入外袋內且用於將裝有獨立內袋的外袋進行封口。包裝效率高;內袋切割機構將封口後的內袋進行切割,保證獨立內袋的完全分離,相比僅通過熱封將獨立內袋分離,該切割機構的分離效果更好。
【專利說明】 一種茶葉包裝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葉包裝機。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國內茶葉包裝為了便於泡茶與存儲的方便和包裝的美觀,大多數茶葉採用重量為5-10克的抽真空無氧小包裝。為了更好地增加茶葉的密封性,通常將茶葉雙層包裝,即採用將茶葉放入內包裝袋,然後在其外側再包裝外包裝袋的方法,這種雙層包裝的方式還可以避免單層包裝在拆除包裝袋時,茶葉容易散落的缺點。
[0003]現有的小包裝茶葉包裝機通常只局限於對茶葉外袋的自動化包裝,而其內袋包裝的工序往往是通過手工的方式實現。這種手工實現內袋包裝的包裝機不僅會增加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增加生產成本,另外這種包裝機的生產效率也比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茶葉包裝機,其克服了【背景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茶葉包裝機,其特徵在於:它包括機臺(100)、內袋包裝機構和外袋包裝機構;其中:
[0005]機臺(100)設有茶葉下料機構;
[0006]內袋包裝機構裝接在機臺(100),且它包括內袋輸送機構、內袋封口機構、內袋切割機構、內袋移送機構,內袋輸送機構用於將內袋輸送至內袋封口機構處,內袋封口機構用於將內袋(10)進行封口,內袋切割機構用於切割內袋(10)封口處下方以形成一獨立內袋,該獨立內袋之上端開口對應茶葉下料機構之出口,內袋移送機構用於將裝有茶葉的獨立內袋移送至外袋內;
[0007]外袋包裝機構用於打開外袋(20)以便內袋移送機構將獨立內袋裝入外袋(20)內且用於將裝有獨立內袋的外袋(20)進行封口,它裝接在機臺(100)。
[0008]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內袋切割機構位於內袋封口機構之下方。
[0009]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內袋封口機構包括固定加熱塊(210)、封口氣缸(220)和傳動連接封口氣缸(220)的活動加熱塊(230),活動加熱塊(230)與固定加熱塊(210)相對布置且活動加熱塊(230)可相對固定加熱塊(210)左右活動,通過活動加熱塊(230)與固定加熱塊(210)相互配合以完成內袋封口 ;內袋輸送機構將內袋(10)輸送至活動加熱塊(230)與固定加熱塊(210)之間。
[0010]—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內袋切割機構包括切割氣缸和傳動連接切割氣缸且前後活動的刀架(240),刀架(240)設置有朝向內袋(10)的切割刀片(241)。
[0011]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茶葉下料機構包括大料鬥(110)、稱重料鬥(120)、振動料鬥(130)和能帶動振動料鬥振動的振動氣缸(140),大料鬥(110)之出口對應稱重料鬥(120)之進口,稱重料鬥(120)之出口對應振動料鬥(130)之進口,振動料鬥(130)之出口對應內袋之上端開口。
[0012]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內袋包裝機構還包括用於將內袋(100)之開口進行撐開的內袋撐開機構(250),內袋撐開機構(250)位於內袋封口機構之下方;所述茶葉下料機構還包括傳動連接振動料鬥(130)且能帶動振動料鬥(130)上下活動的料鬥活動氣缸,振動料鬥(130)之底端部形狀與內袋(10)之開口形狀相適配。
[0013]—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振動氣缸(140)與料鬥活動氣缸為同一氣缸。
[0014]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稱重料鬥(120)個數設為兩個,大料鬥(110)之出口個數設為兩個且與兩個稱重料鬥(120)之進口一一對應,振動料鬥(130)個數設為一個,兩個稱重料鬥(120)之出口均對應振動料鬥(130)之進口。
[0015]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內袋移送機構包括用於夾持內袋(10)的機械臂(260)、帶動機械臂(260)移動的機械臂氣缸、用於將內袋(10)進行整形的內袋整形盒(270)、帶動內袋整形盒(270)上下移動的整形盒移動氣缸(280)、用於將整形盒(270)內的內袋推送至外袋內的推送塊(290)和帶動推送塊(290)上下活動的推送塊活動氣缸,機械臂(260)傳動連接機械臂氣缸,整形盒(270)傳動連接整形盒移動氣缸(280),推送塊(290)傳動連接推送塊活動氣缸,整形盒(270)具有上開口(271)和下開口(272),推送塊(290)對應整形盒(270)之上開口,整形盒之下開口(272)對應外袋(20)之開口,整形盒(270)之下端部之形狀與外袋之開口形狀相適配。
[0016]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內袋移送機構還包括用於對機械臂(260)之行程進行導向的導向斜面(261),導向斜面(261)之一端對應內袋封口機構,導向斜面(261)之另一端對應整形盒(270)。
[0017]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外袋包裝機構包括外袋儲存機構、外袋移送及張口機構以及外袋封口機構,外袋儲存機構用於儲存外袋(20),外袋移送及張口機構用於將外袋儲存機構內的外袋(20)移送至對應內袋移送機構處並將外袋(20)之開口張開。
[0018]一較佳實施例之中:所述外袋儲存機構包括上下開口的儲存盒(310),該儲存盒(310)還設有開槽(311),該開槽(311)沿儲存盒(310)長度方向延伸且與上下開口相接通,儲存盒(310)之內壁底端設有用於對外袋(20)進行限位的限位機構;所述外袋移送及張口機構包括轉動電機、轉動裝接在機臺(100)且傳動連接轉動電機的移送架(320)和能帶動移送架(320)移動的移送架移動氣缸(330),移送架(320)之頂端部設置有第一吸盤(321),機臺(100)設置有第二吸盤,移送架(3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轉動,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吸盤(321)對準儲存盒內的外袋(20)並在移送架移動氣缸(330)的帶動下將第一吸盤(321)吸住外袋(20),移送架(320)轉動帶動外袋(20)轉動,且位於第二位置時外袋(20)置於第一吸盤(321)和第二吸盤之間且移送架(320)在移送架移動氣缸(330)的帶動下將外袋(20)之開口張開,該外袋(20)之開口對應內袋移送機構。
[0019]本技術方案與【背景技術】相比,它具有如下優點:
[0020]1.該包裝機的工作原理為:
[0021]通過內袋輸送機構將內袋輸送至內袋封口機構處,內袋封口機構將內袋之底端進行熱壓封口,封口完成後內袋切割機構將內袋之封口處下方進行切割以將切割後的內袋變成上端開口的獨立內袋,此時茶葉從茶葉下料機構之出口落入獨立內袋內,再通過內袋移送機構將裝有茶葉的獨立內袋移送至外袋內;在內袋移送機構將內袋移送至外袋內之前,外袋包裝機構將外袋打開外袋以便內袋更好的放入外袋內,接著外袋包裝機構將裝有獨立內袋的外袋進行封口,便完成了一袋茶葉的包裝。整個包裝過程無需人工進行,包裝效率高;內袋切割機構將封口後的內袋進行切割,保證獨立內袋的完全分離,相比僅通過熱封將獨立內袋分離,該切割機構的分離效果更好;同時,外袋包裝機構先將外袋之開口張開後內袋移送機構再將內袋移送至外袋內,外袋包裝更加方便,省時省力。
[0022]2.茶葉下料機構設置有振動料鬥,當茶葉從振動料鬥下料至獨立內袋時振動料鬥進行振動以使茶葉能完全進入獨立內袋內,保證每個獨立內袋內的茶葉量相同,且經過振動使得獨立內袋內的茶葉均位於獨立內袋底部,茶葉填充更集中、更均勻、更緊密,在後續的包裝過程中茶葉不易灑落,且包裝袋外形更為美觀。
[0023]3.振動料鬥之底端部形狀與內袋之開口形狀相適配,內袋封口機構對內袋進行封口之前,在料鬥活動氣缸的帶動下振動料鬥向下活動以使振動料鬥之底端部伸入內袋內,振動料鬥在料鬥活動氣缸的作用下向上活動的同時通過振動料鬥與獨立內袋之間的摩擦力將內袋向上移動,以使內袋對應內袋封口機構處距離內袋開口具有一段距離,也即,內袋封口機構對內袋進行封口完成後保證獨立內袋之長度達到所需要求。
[0024]4.振動氣缸與料鬥活動氣缸為同一氣缸,減小機臺體積,降低成本。
[0025]5.稱重料鬥個數設為兩個可同時對茶葉進行稱重,當其中一個稱重料鬥的茶葉落入振動料鬥後,由於稱重過程比較緩慢,另一個稱重料鬥可將其內的茶葉繼續通過振動料鬥對下一個獨立內袋裝入茶葉,提高整個包裝機的包裝效率。
[0026]6.獨立內袋裝入茶葉後通過機械臂夾持獨立內袋之中部並將獨立內袋對摺後輸送至內袋整形盒內進行整形,再通過整形盒移動氣缸帶動整形盒向下移動以使整形盒下端伸入外袋內,再通過推送塊將位於整形盒內的獨立內袋推送至外袋內,包裝效率更高。
[0027]7.外袋封口機構熱壓封口面積大,密封性能好,且封口處採用了壓花紋設計,花紋與外袋整體外觀協調一致,更美觀大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9]圖1繪示了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茶葉包裝機的整體示意圖。
[0030]圖2繪示了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茶葉包裝機未設置機臺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請查閱圖1至圖2,一種茶葉包裝機的一較佳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茶葉包裝機,它包括機臺100、內袋包裝機構和外袋包裝機構。
[0032]所述機臺100設有茶葉下料機構。
[0033]本實施例中,所述茶葉下料機構包括大料鬥110、稱重料鬥120、振動料鬥130和能帶動振動料鬥振動的振動氣缸140,大料鬥110之出口對應稱重料鬥120之進口,稱重料鬥120之出口對應振動料鬥130之進口,振動料鬥130之出口對應內袋之上端開口。
[0034]本實施例中,所述茶葉下料機構還包括傳動連接振動料鬥130且能帶動振動料鬥130上下活動的料鬥活動氣缸,振動料鬥130之底端部形狀與內袋10之開口形狀相適配。
[0035]本實施例中,所述振動氣缸140與料鬥活動氣缸為同一氣缸。
[0036]本實施例中,所述稱重料鬥120個數設為兩個,大料鬥110之出口個數設為兩個且與兩個稱重料鬥120之進口——對應,振動料鬥130個數設為一個,兩個稱重料鬥120之出口均對應振動料鬥130之進口。
[0037]本實施例中,所述茶葉下料機構還包括過渡料鬥150,過渡料鬥150之進口對應兩個稱重料鬥120之出口,過渡料鬥150之出口對應振動料鬥130之進口。
[0038]所述內袋包裝機構裝接在機臺100,且它包括內袋輸送機構、內袋封口機構、內袋切割機構、內袋移送機構,內袋輸送機構用於將內袋輸送至內袋封口機構處,內袋封口機構用於將內袋10進行封口,內袋切割機構用於切割內袋10封口處下方以形成一獨立內袋,該獨立內袋之上端開口對應茶葉下料機構之出口,內袋移送機構用於將裝有茶葉的獨立內袋移送至外袋內。
[0039]本實施例中,所述內袋輸送機構包括內袋卷繞盒410和若干輥軸420,內袋卷裝在內袋卷繞盒內,並繞接在輥軸420處,內袋10之始端部向上延伸,也即,內袋10之開口部向上延伸。
[0040]本實施例中,所述內袋包裝機構還包括用於將內袋100之開口進行撐開的內袋撐開機構250,內袋撐開機構250位於內袋封口機構之下方,內袋10之始端部穿過內袋撐開機構250並向上延伸至內袋封口機構處。
[0041]本實施例中,所述內袋封口機構包括固定加熱塊210、封口氣缸220和傳動連接封口氣缸220的活動加熱塊230,活動加熱塊230與固定加熱塊210相對布置且活動加熱塊230可相對固定加熱塊210左右活動,通過活動加熱塊230與固定加熱塊210相互配合以完成內袋封口 ;內袋輸送機構將內袋10輸送至活動加熱塊230與固定加熱塊210之間。
[0042]本實施例中,所述內袋切割機構包括切割氣缸和傳動連接切割氣缸且前後活動的刀架240,刀架240設置有朝向內袋10的切割刀片241。本實施例中,所述內袋切割機構位於內袋封口機構之下方。
[0043]本實施例中,所述內袋移送機構包括用於夾持內袋10的機械臂260、帶動機械臂260移動的機械臂氣缸、用於將內袋10進行整形的內袋整形盒270、帶動內袋整形盒270上下移動的整形盒移動氣缸280、用於將整形盒270內的內袋推送至外袋內的推送塊290和帶動推送塊290上下活動的推送塊活動氣缸,機械臂260傳動連接機械臂氣缸,整形盒270傳動連接整形盒移動氣缸280,推送塊290傳動連接推送塊活動氣缸,整形盒270具有上開口271和下開口 272,推送塊290對應整形盒270之上開口,整形盒之下開口 272對應外袋20之開口,整形盒270之下端部之形狀與外袋之開口形狀相適配。
[0044]本實施例中,所述內袋移送機構還包括用於對機械臂260之行程進行導向的導向斜面261,導向斜面261之一端對應內袋封口機構,導向斜面261之另一端對應整形盒270。本實施例中,該導向斜面261位於固定加熱塊210之頂面。
[0045]本實施例中,機械臂260可左右和上下移動,該機械臂氣缸即可帶動機械臂260左右移動又可帶動機械臂260前後移動;或者,機械臂氣缸設為兩個,一個帶動機械臂260左右移動,一個帶機械臂260前後移動,左右移動過程中,該機械臂260帶著獨立內袋沿著導向斜面261斜向上移動,當獨立內袋移動至導向斜面261之另一端時正好進入整形盒之上開口 271處,整形盒270在整形盒移動氣缸280的作用下向上移動以使獨立內袋完全對摺,接著,整形盒270向下移動以伸入外袋之開口。
[0046]所述外袋包裝機構用於打開外袋20以便內袋移送機構將獨立內袋裝入外袋20內且用於將裝有獨立內袋的外袋20進行封口,它裝接在機臺100。
[0047]本實施例中,所述外袋包裝機構包括外袋儲存機構、外袋移送及張口機構以及外袋封口機構,外袋儲存機構用於儲存外袋20,外袋移送及張口機構用於將外袋儲存機構內的外袋20移送至對應內袋移送機構處並將外袋20之開口張開。
[0048]本實施例中,所述外袋儲存機構包括上下開口的儲存盒310,該儲存盒310還設有開槽311,該開槽311沿儲存盒310長度方向延伸且與上下開口相接通,儲存盒310之內壁底端設有用於對外袋20進行限位的限位機構。外袋20上下疊放置於儲存盒310內。
[0049]本實施例中,所述外袋移送及張口機構包括轉動電機(圖中未示出)、轉動裝接在機臺100且傳動連接轉動電機的移送架320和能帶動移送架320移動的移送架移動氣缸330,移送架320之頂端部設置有第一吸盤321,機臺100設置有第二吸盤(圖中未示出),移送架3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轉動,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吸盤321對準儲存盒內的外袋20並在移送架移動氣缸330的帶動下將第一吸盤321吸住外袋20,移送架320轉動帶動外袋20轉動,且位於第二位置時外袋20置於第一吸盤321和第二吸盤之間且移送架320在移送架移動氣缸330的帶動下將外袋20之開口張開,該外袋20之開口對應內袋移送機構。
[0050]該茶葉包裝機的工作原理為:
[0051 ] 先將內袋卷繞盒410內的內袋拉出並繞接棍軸420後,內袋10之始2而部向上延伸,內袋10之始端部穿過內袋撐開機構250並向上延伸至活動加熱塊230與固定加熱塊210之間;
[0052]啟動包裝機,開始工作;
[0053]稱重料鬥120向下移動以使稱重料鬥120之下端伸入內袋,並通過稱重料鬥與內袋之間的摩擦力帶動內袋向上延伸,此時,內袋之開口距離對應活動加熱塊處的內袋之長度為預設之長度;
[0054]接著,活動加熱塊230向固定加熱塊210方向移動並對內袋進行熱壓以對內袋之下端進行封口;
[0055]然後,刀架240帶動切割刀片241向前移動以使切割刀片241沿著內袋之封口下方進行切割,此時形成上端開口的獨立內袋;
[0056]接著,大料鬥110內的茶葉進入稱重料鬥120內,並從稱重料鬥120落入獨立內袋內,當茶葉落入獨立內袋的同時稱重料鬥120在振動氣缸140的作用下振動以使振動料鬥內的茶葉完全落入獨立內袋內,保證每一個獨立內袋內的茶葉量相同,且經過振動獨立內袋內的茶葉均位於獨立內袋之底部;
[0057]接著,機械臂260夾持住獨立內袋之中部並沿著導向斜面261向右移動直至獨立內袋正好位於整形盒270之上開口 271處;
[0058]然後,整形盒270向上移動以使獨立內袋完全對摺進行整形,整形完後,整形盒270向下移動;
[0059]而稱重料鬥120向下移動的同時外袋包裝機構也開始工作:
[0060]移送架320轉動至第一位置,在移送架移動氣缸330的帶動下移送架320向上移動以將第一吸盤321吸住外袋20,移送架320轉動至第二位置並帶動外袋20轉動,位於第二位置時外袋20置於第一吸盤321和第二吸盤之間,外袋20之二側面分別被第一吸盤321和第二吸盤吸附,移送架320在移送架移動氣缸330的帶動下向外移動以將外袋20之開口張開,該外袋20之開口對應整形盒270之底端部;
[0061]整形盒270向下移動以將整形盒270之下端部伸入外袋內;
[0062]接著,推送塊290在推送塊活動氣缸的作用下伸入整形盒270內以將整形盒內的獨立內袋推入外袋內;
[0063]最後,通過外袋封口機構將外袋進行封口,並將封口後的外袋送入出料口,便完成了一袋茶葉的包裝。
[006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範圍,即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涵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茶葉包裝機,其特徵在於:它包括機臺(100)、內袋包裝機構和外袋包裝機構;其中: 機臺(100)設有茶葉下料機構; 內袋包裝機構裝接在機臺(100),且它包括內袋輸送機構、內袋封口機構、內袋切割機構、內袋移送機構,內袋輸送機構用於將內袋輸送至內袋封口機構處,內袋封口機構用於將內袋(10)進行封口,內袋切割機構用於切割內袋(10)封口處下方以形成一獨立內袋,該獨立內袋之上端開口對應茶葉下料機構之出口,內袋移送機構用於將裝有茶葉的獨立內袋移送至外袋內; 外袋包裝機構用於打開外袋(20)以便內袋移送機構將獨立內袋裝入外袋(20)內且用於將裝有獨立內袋的外袋(20)進行封口,它裝接在機臺(1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葉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袋切割機構位於內袋封口機構之下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葉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袋封口機構包括固定加熱塊(210)、封口氣缸(220)和傳動連接封口氣缸(220)的活動加熱塊(230),活動加熱塊(230)與固定加熱塊(210)相對布置且活動加熱塊(230)可相對固定加熱塊(210)左右活動,通過活動加熱塊(230)與固定加熱塊(210)相互配合以完成內袋封口 ;內袋輸送機構將內袋(10)輸送至活動加熱塊(230)與固定加熱塊(210)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葉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袋切割機構包括切割氣缸和傳動連接切割氣缸且前後活動的刀架(240),刀架(240)設置有朝向內袋(10)的切割刀片(24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葉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茶葉下料機構包括大料鬥(110)、稱重料鬥(120)、振動料鬥(130)和能帶動振動料鬥振動的振動氣缸(140),大料鬥(110)之出口對應稱重料鬥(120)之進口,稱重料鬥(120)之出口對應振動料鬥(130)之進口,振動料鬥(130)之出口對應內袋之上端開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茶葉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袋包裝機構還包括用於將內袋(100)之開口進行撐開的內袋撐開機構(250),內袋撐開機構(250)位於內袋封口機構之下方;所述茶葉下料機構還包括傳動連接振動料鬥(130)且能帶動振動料鬥(130)上下活動的料鬥活動氣缸,振動料鬥(130)之底端部形狀與內袋(10)之開口形狀相適配。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茶葉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振動氣缸(140)與料鬥活動氣缸為同一氣缸。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茶葉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稱重料鬥(120)個數設為兩個,大料鬥(110)之出口個數設為兩個且與兩個稱重料鬥(120)之進口一一對應,振動料鬥(130)個數設為一個,兩個稱重料鬥(120)之出口均對應振動料鬥(130)之進口。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葉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袋移送機構包括用於夾持內袋(10)的機械臂(260)、帶動機械臂(260)移動的機械臂氣缸、用於將內袋(10)進行整形的內袋整形盒(270)、帶動內袋整形盒(270)上下移動的整形盒移動氣缸(280)、用於將整形盒(270)內的內袋推送至外袋內的推送塊(290)和帶動推送塊(290)上下活動的推送塊活動氣缸,機械臂(260)傳動連接機械臂氣缸,整形盒(270)傳動連接整形盒移動氣缸(280),推送塊(290)傳動連接推送塊活動氣缸,整形盒(270)具有上開口(271)和下開口(272),推送塊(290)對應整形盒(270)之上開口,整形盒之下開口(272)對應外袋(20)之開口,整形盒(270)之下端部之形狀與外袋之開口形狀相適配。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茶葉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袋移送機構還包括用於對機械臂(260)之行程進行導向的導向斜面(261),導向斜面(261)之一端對應內袋封口機構,導向斜面(261)之另一端對應整形盒(270)。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茶葉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外袋包裝機構包括外袋儲存機構、外袋移送及張口機構以及外袋封口機構,外袋儲存機構用於儲存外袋(20),外袋移送及張口機構用於將外袋儲存機構內的外袋(20)移送至對應內袋移送機構處並將外袋(20)之開口張開。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一種茶葉包裝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外袋儲存機構包括上下開口的儲存盒(310),該儲存盒(310)還設有開槽(311),該開槽(311)沿儲存盒(310)長度方向延伸且與上下開口相接通,儲存盒(310)之內壁底端設有用於對外袋(20)進行限位的限位機構;所述外袋移送及張口機構包括轉動電機、轉動裝接在機臺(100)且傳動連接轉動電機的移送架(320)和能帶動移送架(320)移動的移送架移動氣缸(330),移送架(320)之頂端部設置有第一吸盤(321),機臺(100)設置有第二吸盤,移送架(3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轉動,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吸盤(321)對準儲存盒內的外袋(20)並在移送架移動氣缸(330)的帶動下將第一吸盤(321)吸住外袋(20),移送架(320)轉動帶動外袋(20)轉動,且位於第二位置時外袋(20)置於第一吸盤(321)和第二吸盤之間且移送架(320)在移送架移動氣缸(330)的帶動下將外袋(20)之開口張開,該外袋(20)之開口對應內袋移送機構。
【文檔編號】B65B61/06GK203937883SQ201420243067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3日
【發明者】黃亞平 申請人:福建鑫天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