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淨化用生物過濾吸附簾帶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1:24:54 1
專利名稱:汙水淨化用生物過濾吸附簾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汙水淨化裝置,特別是一種汙水淨化用生物過濾簾帶。
技術背景目前先進的汙水淨化裝置以沉澱池、曝氣池等裝置為主體,不僅投資昂貴、而且施工周期長,操作管理複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的缺點,研製出一種汙水淨化用生物過濾吸附簾帶,結構科學、合理,投資少、運行費用低,操作簡單,淨化的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用黑色或深色的有機合成布料製作過濾吸附簾帶的固定圈2,固定圈2的中間空腔可以穿過固定杆、繩,固定圈2的下部與有機合成材料製作的高表面積、高空隙度的過濾吸附簾3的上部連接。過濾吸附簾3的長度為200至600毫米,厚度為1至5毫米。過濾吸附簾3的下部與有機合材料製作的高表面積、高空隙度的條狀的吸附飄帶4的上部連接。每條吸附飄帶4的寬度為10至30毫米,厚度為1至5毫米,長度為50至2000毫米,由固定圈2、過濾吸附簾3和吸附飄帶4組成汙水淨化用生物過濾吸附簾帶1。
使用時可以用竹杆、浮標或繩穿入固定圈2,把生物過濾吸附簾帶1吊浮在需要淨化處理汙水的環境中,汙水中的生物被吸附在過濾吸附簾3和條狀吸附帶4的表面上,在陽光和吸附繁衍的生物菌群的作用下,使汙水中的生物迅速降解,汙水中的氮;磷等化合物分解,達到淨化汙水的目的。
由於採用本實用新型,投資少、淨化汙水的效果好,克服了汙水淨化沉澱池、曝氣池施工周期長,操作複雜的缺點。
附圖
描述附圖是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
用黑色的有機合成布料製作過濾吸附簾帶的固定圈2,固定圈2的中間空腔穿過固定繩,固定圈2的下部與有機合成材料製作的比表面積為245平方米的編織過濾吸附簾3的上部連接。過濾吸附簾3的長度為400毫米,厚度為3毫米。過濾吸附簾3的下部與有機合材料製作的比表面積為245平方米的編織的條狀的吸附飄帶4的上部連接。每條吸附飄帶4的寬度為20毫米,厚度為4毫米,長度為1000毫米。由固定圈2、過濾吸附簾3和吸附飄帶4組成汙水淨化用生物過濾吸附簾帶1。
使用時用繩穿入固定圈2,把多條生物過濾吸附簾帶1吊按規定浮在需要淨化處理汙水的環境中,汙水中的生物被吸附在過濾吸附簾3和條狀吸附帶4的表面上,在陽光和吸附繁衍的生物菌群的作用下,使汙水中的生物迅速降解,汙水中的氮、磷等化合物分解,達到淨化汙水的目。
權利要求1.汙水淨化用生物過濾吸附簾帶,其特徵是固定圈2的下部與過濾吸附簾3的上部連接,過濾吸附簾3的下部與條狀的吸附飄帶4的上部連接,由固定圈2、過濾吸附簾3和吸附飄帶4組成汙水淨化用生物過濾吸附簾帶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汙水淨化用生物過濾吸附簾帶,其特徵是所述的過濾吸附簾3的長度為200至600毫米,厚度為1至5毫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汙水淨化用生物過濾吸附簾帶,其特徵是所述的每條吸附飄帶4的寬度為10至30毫米,厚度為1至5毫米,長度為50至2000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汙水淨化用生物過濾簾帶的結構,用黑色或深色的有機合成布料製作過濾吸附簾帶的固定圈2,固定圈2的下部與有機合成材料製作的高表面積、高空隙度的過濾吸附簾3的上部連接。過濾吸附簾3的下部與有機合材料製作的高表面積、高空隙度的條狀的吸附飄帶4的上部連接,組成汙水淨化用生物過濾吸附簾帶1。把生物過濾吸附簾帶1吊浮在需要淨化處理汙水的環境中,汙水中的生物被吸附在過濾吸附簾3和條狀吸附帶4的表面上,在陽光和吸附繁衍的生物菌群的作用下,使汙水中的生物迅速降解,汙水中的氮、磷等化合物分解,達到淨化汙水的目。採用本實用新型,投資少、淨化汙水的效果好,克服了汙水淨化沉澱池、曝氣池施工周期長,操作複雜的缺點。
文檔編號C02F3/10GK2687112SQ20042001443
公開日2005年3月23日 申請日期2004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04年1月6日
發明者袁偉剛 申請人:袁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