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的定子用線圈架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00:56:34 2
專利名稱:電動機的定子用線圈架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機的定子,特別涉及改善纏有線圈的定子用線圈架的結構,以容易地完成將線圈卷繞在上述線圈架上的操作。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電動機是指用機械性動力來使電、機械等能量變換的機械裝置,作為能量提供媒體,用電的電動機由固定在電動機罩內的定子和相對於該定子轉動自如地支撐的轉子構成。
此時,上述定子和轉子由於電動機種類而存在某些差別,但通常採用在鐵心上纏繞線圈的結構,通過該線圈,利用電流的流動在上述鐵心上產生磁場。由於在定子和轉子的鐵心上生成的磁場的相互作用,通過轉子旋轉,電能變換為機械動力。
圖1是表示已有開關磁阻電動機(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的定子主體的平面圖,圖2是表示定子用線圈架的平面圖,圖3和圖4是表示在定子主體上結合線圈架而形成的定子的平面圖和剖面圖。
如圖所示,已有的定子包括層疊多個疊片而形成的定子主體10、由插入定子主體內的嵌入物突出而形成的線圈架20、和將線圈架固定在插入定子主體一端上的電路板30。
上述電路板上具有使用霍爾器件傳感器或光傳感器來檢測轉子位置的位置檢測用傳感器(未圖示)。
如圖3所示,上述定子主體10的剖面形成為大致環形的形狀,在其內周朝向中心以一定角度形成6個凸極12,在圓周方向的三個位置上形成導引突起13。
插入固定主體10中且卷繞線圈40的線圈架由絕緣物質構成。形成將這種線圈架分別插入定子主體10的多個凸極12中的卷繞部22,當在其一端上、在插入一對凸極12中的線圈架20的卷繞部22中纏繞形成3相中的任一相的線圈40時,在多個卷繞部22之間形成避開線圈40的多個避開部24。
另外,在外周面上形成與定子主體的導引突起13形狀相對應的導引溝25。
這裡,為了纏繞線圈40而形成3相電動機,上述多個凸極12和卷繞部22形成為6個。
這種定子主體10構成的電動機的結構如下在6個線圈架20的卷繞部22中,在彼此相對的兩個卷繞部22上纏繞線圈40,串聯連接後形成1相。
另外,參照圖4來詳細說明在插入固定主體10中的線圈架卷繞部22上纏繞線圈40的方法。
例如,從圖中可知,具有引線U的線圈40纏繞在6個卷繞部22的一個卷繞部22上,正對的另一個纏繞在卷繞部22上。即,在相對的一對卷繞部22上纏繞的線圈被纏繞在第1卷繞部22上,在形成於6個卷繞部22之間的避開部24中,在跨過形成於上述一對卷繞部22之間的避開部24後,纏繞在另一個卷繞部22上。即,在一對卷繞部22上纏繞時,以串聯連接纏繞形成上述1相的線圈40。
也以上述方法在其它兩對卷繞部22上分別纏繞形成其餘2相的線圈40。
在具有上述結構的已有電動機的線圈架結構中存在如下的問題。
即,當在定子主體10的線圈架20上纏繞形成1相的線圈40時,雖然纏繞在線圈架20的多個卷繞部22中相對的一對卷繞部22上,但避開形成於一對卷繞部22之間的多個避開部24來纏繞所述線圈40。
另外,當在線圈架20的卷繞部22上纏繞形成另1個相的線圈40時,雖然纏繞在除了上述一對卷繞部22以外的兩個卷繞部22中的其餘一對卷繞部22上,但此時也避開在一對卷繞部22之間具有的多個避開部24來纏繞。
由此,在線圈架20上纏繞形成3相的線圈40時,因為在避開多個在卷繞部22之間具有的避開部24後纏繞,所以存在形成上述1相的線圈40和形成另1相的線圈40相互接觸,而絕緣被破壞的問題。
另外,在定子主體10中插入線圈架20後,通過未圖示的纏繞用裝置的卷繞部將線圈40纏繞在線圈架20的卷繞部22上。即,上述纏繞用裝置的卷繞部通過邊旋轉上述多個卷繞部22邊進行纏繞操作,故線圈40的纏繞操作很困難,在纏繞線圈的操作中存在浪費時間這種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已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動機的定子用線圈架的結構,以通過將纏繞形成3相的線圈的線圈架分別為與凸極的數量相同來構成,在所述線圈架上形成將線圈的首部和尾部連接的兩個連接端,由此,線圈纏繞操作變得容易,防止形成3相的線圈因相互接觸而引起絕緣被破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電動機定子包括由以一定角度間隔且突出形成於轉子所處位置那樣的內側上的多個凸極和將所述多個凸極相互連接的磁軛部形成的圓筒形鐵心片層疊而構成的定子主體、以及由絕緣物質構成且纏繞形成3相的線圈、並安裝在所述定子主體內的定子用線圈架,另外,分離形成所述線圈架,以能夠分別插入形成於定子主體中的多個凸極中。
分別安裝於所述定子主體的凸極中的線圈架包括纏繞線圈的卷繞部、設置在所述卷繞部的一端上的突緣部、和設置於所述卷繞部另一端上的連接端設置部。
另外,在所述線圈架的連接端設置部中設置有連接纏繞於所述線圈架卷繞部上的線圈的首部和尾部的一對連接端。
適用本發明線圈架的開關磁阻電動機(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與現有的感應電動機或同步電動機相比,具有結構簡單、每單位體積的轉矩和效率高、容易控制速度、在大範圍的變速範圍和超低速運轉時,性能優良的特性。
另外,開關磁阻電動機(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與現有的可變速電動機相比,可以廉價製造,維修容易,效率高。
圖1是表示已有電動機的定子主體的平面圖;圖2是表示結合於圖1的線圈架的平面圖;圖3是表示已有電動機的定子的平面圖;圖4是表示圖3的I-I線的剖面圖;圖5是表示本發明涉及的定子用線圈架的立體圖;
圖6是表示本發明涉及的適用線圈架的定子的平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來更詳細說明本發明。
圖5是表示本發明涉及的定子用線圈架的立體圖,圖6是表示本發明涉及的適用線圈架的定子的平面圖。
圖中,符號100表示定子,該定子100包括朝向內周中心突出形成的多個凸極112、將其相互連接的磁軛部111構成的圓筒形鐵心片層疊而形成的定子主體110、分別插入多個凸極112中的線圈架120、以及繞於所述多個線圈架120上形成3相的線圈130。
此時,6個所述線圈架120相互分離,以分別插入6個凸極12中。
所述各個線圈架120包括纏繞線圈130的卷繞部123、設置在所述卷繞部123的一端上的突緣部125、和設置於所述卷繞部123另一端上的連接端設置部126。
另外,在所述線圈架120的連接端設置部126中設置有連接纏繞於所述線圈架120的卷繞部123上的線圈130的首部和尾部的一對連接端124。
即,因為分別分離的本發明的線圈架120插入定子主體110的各凸極112中,所以在插入凸極112中以前,在各個線圈架120上首先纏繞線圈130。
另外,在所述線圈架120上形成插入所述定子主體110的凸極112中所用的通孔122。
並且,因為所述定子主體110的剖面形成為大致環形形狀,所以由於在內周上朝向中心以一定角度形成多個凸極112與已有技術中已說明的定子主體的構成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較詳細說明在具有這種結構的本發明的線圈架中纏繞線圈的過程。
首先,將在各線圈架120的卷繞部123上纏繞各個線圈130,將在所述卷繞部123上纏繞線圈130的兩端,即首部和尾部分別連接在設置於卷繞部後方的連接端設置部126上端的一對連接端124上。
由此,將纏繞線圈130的線圈架120分別插入定子主體110的多個凸極112中,以在線圈架120上纏繞線圈130後,定子主體110的凸極112位於線圈架120的通孔122內。之後,在線圈架120的一端上安裝固定電路板。
另外,將連接於各線圈架120的端子上的線圈130的兩端連接在電路板上。
這裡,在電路板中形成電路圖案,當將在插入於所述定子主體110的相互接觸的一對凸極112中的一對線圈架120上纏繞的線圈130的兩端連接時,形成電動機的1相。
即,分離的6個線圈架120插入各個定子主體110的凸極112中,通過將纏繞在所述線圈架120上的線圈130的兩端分別固定於電路板上,形成電動機的3相。
因此,在將線圈架120插入凸極112中之前,在線圈架120上纏繞線圈130,通過將線圈130連接於電路板,可容易地進行線圈130的纏繞操作,由於在6個線圈架120上纏繞的線圈130不接觸,所以可防止引起絕緣被破壞。
如上所述,在本發明中,通過分別構成纏繞線圈的線圈架,在線圈架上首先纏繞線圈,將線圈架插入固定在凸極中後,將線圈連接於電路板上,形成電動機的3相。
因此,本發明可容易進行線圈的纏繞操作,因為預防了形成3相的線圈的接觸,所以可預防引起絕緣被破壞。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動機的定子用線圈架結構,包括由以一定角度間隔且突出形成於轉子所處位置那樣的內側上的多個凸極和將所述多個凸極相互連接的磁軛部形成的圓筒形鐵心片層疊而構成的定子主體,以及由絕緣物質構成且纏繞形成3相的線圈、並安裝在所述定子主體內的定子用線圈架,其特徵在於分別形成所述線圈架,以能夠分別插入形成於定子主體中的多個凸極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機的定子用線圈架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線圈架包括纏繞線圈的卷繞部、設置在所述卷繞部的一端上的突緣部、和設置於所述卷繞部另一端上的連接端設置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機的定子用線圈架結構,其特徵在於設置有連接纏繞於所述線圈架上的線圈的首部和尾部的一對連接端。
全文摘要
一種電動機的定子用線圈架結構,其目的在於使線圈纏繞操作變得容易,防止形成3相的線圈因相互接觸而引起絕緣被破壞。本發明的電動機定子包括由以一定角度間隔且突出形成於轉子所處位置那樣的內側上的多個凸極和將所述多個凸極相互連接的磁軛部形成的圓筒形鐵心片層疊而構成的定子主體,以及由絕緣物質構成且纏繞形成3相的線圈、並安裝在所述定子主體內的定子用線圈架,分別形成所述線圈架,以能夠分別插入形成於定子主體中的多個凸極中。
文檔編號H02K15/04GK1399394SQ01124500
公開日2003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01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01年7月20日
發明者金亨燮, 姜鎔湖 申請人: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