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防墜落安全裝置的升降橫移立體車庫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18:07:04

本實用新型屬於立體車庫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帶有防墜落安全裝置的升降橫移立體車庫。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緊急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擁有私家車的家庭越來越多,對停車設施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由此產生的停車難問題日漸突出,特別是一些大型超市、賓館等場所,停車位往往不能滿足人們的停車需求,機械式停車庫應運而生,其解決了停車難的問題,但其操作精度不高,導致頻繁出現安全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有防墜落安全裝置的升降橫移立體車庫,以解決現實生活中停車難、精度低、安全性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帶有防墜落安全裝置的升降橫移立體車庫,其特徵在於,包括設置於地面以上的框架結構,框架結構內並列設置有y層停車區域,每層停車區域包括水平並列設置的x個停車單元;每個停車單元包括載車板,載車板的上方設置有用於提升載車板的提升梁;每層停車區域上均設置有用於將同層的各個停車單元水平移動的橫移機構,第二層及以上的各個停車單元上均設置有用於將其下降或復位的升降機構和載車板的防墜落安全裝置,其中,x和y均為大於等於2的整數;每個停車單元上均設有用於感應載車板是否運動到預定位置的光電感應器;
防墜落安全裝置,包括設置在每個停車單元內的載車板,載車板上方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倒U型環,每個倒U型環上方設置有用於與其配合掛置的防墜鉤,每個防墜鉤均通過聯動機構連接至同一電磁鐵;
每個防墜鉤均為L型鉤,每個L型鉤的鉤頭部分均設置限位部,限位部為設置在L型鉤鉤頭部的豎直段,每個L型鉤的鉤頭部朝向均相同。
進一步地,框架結構包括豎直設置的若干條立柱,以及水平連接於兩兩立柱之間的橫梁。
進一步地,位於第一層的橫移機構包括設置在地面的橫移軌道,位於第二層及以上的橫移機構包括安裝於橫梁上的橫移鏈條,橫移軌道以及橫移鏈條均連接至同層的橫移馬達上。
進一步地,升降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二層及以上的停車單元上的升降馬達,升降馬達通過升降鏈條連接至提升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升降機構和橫移機構能使得機械式立體停車庫能停放更多數量的車輛,解決停車難的問題,通過設置聯動機構和防墜鉤連接,增強了安全性,避免了出現載車板傾斜或墜落的風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帶有防墜落安全裝置的升降橫移立體車庫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帶有防墜落安全裝置的升降橫移立體車庫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帶有防墜落安全裝置的升降橫移立體車庫中的防墜落安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帶有防墜落安全裝置的升降橫移立體車庫中的防墜落安全裝置不含提升梁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載車板,2.倒U型環,3.防墜鉤,4.連接杆,5.電磁鐵,6.橫杆,7.吸合杆,11.立柱,12.橫梁,13.提升梁,15.升降馬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在本實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平」、「頂」、「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的限制。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有防墜落安全裝置的升降橫移立體車庫,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設置於地面以上的框架結構,框架結構包括豎直設置的若干條立柱11,以及水平連接於兩兩立柱11之間的橫梁12。
框架結構內並列設置有y層停車區域,每層停車區域包括水平並列設置的x個停車單元,其中,x和y均為大於等於2的整數,這樣就可以有x*y個停車單元可以停車,可以停放更多的車輛,但是,除了車庫的頂層,其餘每一層均要空出一個停車單元,以便調整停車單元的位置,可以方便停或取任一停車單元上每一輛車。
每個停車單元包括載車板1,載車板1的長寬略大於車輛的長寬,載車板1的上方設置有用於提升載車板1的提升梁13;提升梁13通過升降機構連至載車板1,升降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二層及以上的停車單元上的升降馬達15,升降馬達15通過升降鏈條連接至提升梁13,第一層停車單元不進行提升,只進行橫移,因此,第一層停車單元上不設置升降機構。
每層停車區域上均設置有用於將同層的各個停車單元水平移動的橫移機構,位於第一層的橫移機構包括設置在地面的橫移軌道,第一層橫移導軌位於地面上,使得第一層的載車板1在地平面進行水平橫移,位於第二層及以上的橫移機構包括安裝於橫梁12上的橫移鏈條,第二層及以上的載車板1上均設置有與橫移鏈條相對應的橫移鏈輪,使其可以沿橫移軌道進行橫向移動,進行橫向移動可方便取出車庫內的任意位置停放的車輛,橫移軌道以及橫移鏈條均連接至同層的橫移馬達上,橫移馬達用於為橫移機構提供動力。
每個停車單元上均設有用於感應載車板1是否運動到預定位置的光電感應器,每當有載車板1移動至預定位置的時候,通過光電感應器感應到載車板1是否已經到達位置,若達到既定位置光電感應即會發出到位信號,使控制裝置控制載車板1停止運動。
第二層及以上的各個停車單元上均設置有用於將其下降或復位的升降機構和載車板1的防墜落裝置,升降機構包括設置在第二層及以上的停車單元上的升降馬達15,升降馬達15通過升降鏈條連接至提升梁13,第一層停車單元不進行提升,只進行橫移,因此,第一層停車單元上不設置升降機構。
如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中還可包括防墜落安全裝置,包括設置在每個停車單元內的載車板1,載車板1用於停放車輛,每個載車板1長寬稍大於車輛長寬,不會浪費空間,載車板1上方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倒U型環2,倒U型環2固定連接在載車板1上,優選採用焊接方式,能增強牢固性,安全性。
每個倒U型環2上方設置有用於與其配合掛置的防墜鉤3,每個防墜鉤3均通過聯動機構連接在一起,並連接至同一電磁鐵5,使用聯動機構可輕鬆的將所有防墜鉤3有效地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在需要防墜鉤3移動時,同時移動,具有同步性,更加安全。
電磁鐵5用於吸合或鬆開聯動機構,使聯動機構帶動防墜鉤3向電磁鐵5的方向轉動或收回,進而使防墜鉤3與倒U型環2分離或掛合,不會影響載車板1的上升和下降。
聯動機構包括將位於載車板1相同側面的防墜鉤3均連接在一起的連接杆4,連接杆4與每個與其連接的防墜鉤3均為鉸接,即每一個防墜鉤3均可相對於連接杆4轉動,以保證在連接杆4可在水平面內左右移動,此時,載車板1的相同側面上的所有防墜鉤3均連接在連接杆4上,連接杆4通過橫杆6固定連接,橫杆6的兩端分別連接於兩個連接杆4的同側端部,以保證不會影響在載車板1上停放車輛,此時,所有防墜鉤3均會隨橫杆6的移動而移動,實現了所有防墜鉤3的聯動,增強同步性。
橫杆6上還連接有用於與電磁鐵5進行吸合的吸合杆7,通過電磁鐵5與吸合杆7進行吸合連接,可帶動整個聯動機構進行移動,從而使所有防墜鉤3均同向移動,當需要將防墜鉤3掛在倒U型環2上面時,也可以同時將所有防墜鉤3掛在倒U型環2上,避免了由於不同步而帶來的載車板1傾斜、翻落等問題。
電磁鐵5用於吸合或鬆開吸合杆7,使吸合杆7依次帶動橫杆6、連接杆4和防墜鉤3向電磁鐵5所在方向移動或收回,進而使防墜鉤3與倒U型環2分離或掛合。
防墜鉤3與倒U型環2配合使用,當載車板1升到指定位置時,防墜鉤3將載車板1鉤住,防止了車輛在停放或運載過程中發生墜落,起到保護作用。
每個防墜鉤3均為L型鉤,每個L型鉤的鉤頭部分均設置有限位部,限位部為設置在L型鉤鉤頭部的豎直段,設置限位部能將防墜鉤3穩固的固定在倒U型環2上,防止防墜鉤3意外脫落,每個L型鉤的鉤頭部朝向相同,可在聯動時方便控制,載車板1的相對側面上均設置有兩個或多個倒U型環2,優選的我們在每個側面設置2個倒U型環2,可增強平衡性,保證載車板1的安全,也不會由於設置更多防墜鉤3而造成資源的極大佔用,每個防墜鉤3本體頂端均鉸接於停車單元內的提升梁上,提升梁本身牢固性良好,將防墜鉤3固定在提升梁上,利於防墜落安全裝置的安全性。
防墜落安全裝置的使用過程為:初始狀態下,載車板1處於靠近地面的位置,防墜鉤3和倒U型環2處於分離狀態,電磁鐵5與聯動機構處於吸合狀態,即電磁鐵5與吸合杆7吸合在一起,吸合杆7依次作用橫杆6、連接杆4以及防墜鉤3,使得防墜鉤3處於向右偏移狀態,此時,防墜鉤3不會影響載車板1的正常上升或下降;
當載車板1上停放車輛時後,載車板1上升,當載車板1上升到指定位置後,電磁鐵5斷電,且與聯動機構分離,聯動機構和防墜鉤3由於重力牽引向左運動,運動後,防墜鉤3運動到指定位置,並掛在倒U型環2上,使載車板1,通過防墜鉤3間接與提升梁連接,可確保車輛安全;
當載車板1需要下降時,電磁鐵5通電,電磁鐵5通電後吸合吸合杆7向右運動,吸合杆7依次帶動橫杆6、連接杆4以及防墜鉤3均向右運動,使得防墜鉤3與倒U型環2分離,然後載車板1下落至靠近地面位置,待載車板1停止運動後即可將車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