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放射治療防輻射保護裝置製造方法
2023-10-11 08:40:59 1
醫用放射治療防輻射保護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放射治療防輻射保護裝置,其技術方案是:底座上部設有滑槽,活動座的底部設有滾輪,所述的底座與活動座之間通過滾輪和滑槽滑動連接,所述的活動座上設有旋轉軸,所述的旋轉軸的一側設有鎖扣,旋轉軸的另一側通過連杆連接放射保護箱,所述的放射保護箱包括殼體、保溫板、防輻射板、輻射通道、觀察通道、反光鏡,殼體的內部固定保溫板,殼體的中間水平固定防輻射板,所述的防輻射板的下部固定輻射通道,所述的輻射通道為錐形結構,殼體的側壁上連接觀察通道,所述的觀察通道包括彎折管和水平管,所述的彎折管和水平管的連接處固定反光鏡;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結構簡單,移動性強,通過轉動旋轉軸實現不同部位的定位放射治療。
【專利說明】醫用放射治療防輻射保護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放射治療設備,特別涉及一種醫用放射治療防輻射保護
>J-U ρ?α裝直。
【背景技術】
[0002]放射治療俗稱「照光」,北方又稱「烤電」,就是利用放射線來殺滅腫瘤,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是惡性腫瘤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在腫瘤的治療過程中,放射治療是必不可少的,通常需要經過多次放射治療腫瘤位置,而多次放射治療同一位置必定要保證同一體位,才能保證放療的精確性,通常精確放療要求病人的擺位誤差控制在毫米級。如同其他的腫瘤治療手段,在接受放射治療的過程中,患者會出現不同的不適反應。為了避免在治療過程中缺乏準備而產生慌張情緒,患者應該在治療開始之前向主管醫師諮詢可能出現的不適。由於放射治療是局部的治療手段,和全身化療不同,所以出現的不適主要是與接受照射的部位相關。比如頭頸部照射會導致口乾、口腔黏膜紅腫、疼痛影響飲食:氣管受到照射會出現咳嗽:上腹部照射後容易出現噁心、嘔吐:下腹部照射後易發生腹瀉等。照射區域的皮膚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紅斑或色素沉著.嚴重時可能還會出現脫皮。這些都是在放射治療過程中或治療結束後短期內出現的反應,稱為急性放射損傷.主管醫師在隨診時會對患者進行監測。有些不良反應如皮膚軟組織纖維化、長期口乾等,屬於長期的反應,稱為後期放射損傷,在治療前主管醫師會向患者交待。嚴重的放射損傷如放射性脊髓炎、皮膚軟組織壞死,除非是出於治療需要而不得不為之,或是特殊體質的患者異常敏感性導致.一般可以避免發生,在放射治療過程中由於缺少必要的防護設備,容易造成患者正常體質的傷害,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醫用放射治療防輻射保護裝置,結構簡單,移動性強,通過轉動旋轉軸實現不同部位的定位放射治療。
[0004]其技術方案是:包括底座、活動座、放射保護箱、旋轉軸、鎖扣、連杆、滾輪,底座上部設有滑槽,活動座的底部設有滾輪,所述的底座與活動座之間通過滾輪和滑槽滑動連接,所述的活動座上設有旋轉軸,所述的旋轉軸的一側設有鎖扣,旋轉軸的另一側通過連杆連接放射保護箱,所述的放射保護箱包括殼體、保溫板、防輻射板、輻射通道、觀察通道、反光鏡,殼體的內部固定保溫板,殼體的中間水平固定防輻射板,所述的防輻射板的下部固定輻射通道,所述的輻射通道為錐形結構,殼體的側壁上連接觀察通道,所述的觀察通道包括彎折管和水平管,所述的彎折管和水平管的連接處固定反光鏡。
[0005]上述的彎折管和水平管之間的夾角為120-150度。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結構簡單,移動性強,通過轉動旋轉軸實現不同部位的定位放射治療,旋轉軸上通過鎖扣連接連杆實現不同高度的調節,提高放射效果,放射保護箱能夠實現對患者患處的局部放射治療,減少了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傷害, 避免對患者造成正常體質的傷害,確保患者的身體健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8]附圖2是放射保護箱的結構示意圖;
[0009]上圖中:底座1、活動座2、放射保護箱3、旋轉軸4、鎖扣5、連杆6、滾輪7、殼體3.1、保溫板3.2、防輻射板3.3、輻射通道3.4、觀察通道3.5、反光鏡3.6、彎折管a和水平管b。
【具體實施方式】
[0010]結合附圖1-2,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11]本實用新型包括底座1、活動座2、放射保護箱3、旋轉軸4、鎖扣5、連杆6、滾輪7,底座1上部設有滑槽,活動座2的底部設有滾輪7,所述的底座1與活動座2之間通過滾輪7和滑槽滑動連接,所述的活動座2上設有旋轉軸4,所述的旋轉軸4的一側設有鎖扣5,旋轉軸4的另一側通過連杆6連接放射保護箱3,所述的放射保護箱3包括殼體3.1、保溫板3.2、防輻射板3.3、輻射通道3.4、觀察通道3.5、反光鏡3.6,殼體3.1的內部固定保溫板3.2,殼體3.1的中間水平固定防輻射板3.3,所述的防輻射板3.3的下部固定輻射通道3.4,所述的輻射通道3.4為錐形結構,殼體3.1的側壁上連接觀察通道3.5,所述的觀察通道3.5包括彎折管a和水平管b,所述的彎折管a和水平管b的連接處固定反光鏡3.6。
[0012]其中的彎折管a和水平管b之間的夾角為120-150度,便於觀察放射部位,提高放射定位的準確性。
[0013]該裝置結構簡單,移動性強,通過轉動旋轉軸實現不同部位的定位放射治療,旋轉軸上通過鎖扣連接連杆實現不同高度的調節,提高放射效果,放射保護箱能夠實現對患者患處的局部放射治療,減少了在放射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傷害,避免對患者造成正常體質的傷害,確保患者的身體健康。
【權利要求】
1.一種醫用放射治療防輻射保護裝置,其特徵是:包括底座、活動座、放射保護箱、旋轉軸、鎖扣、連杆、滾輪,底座上部設有滑槽,活動座的底部設有滾輪,所述的底座與活動座之間通過滾輪和滑槽滑動連接,所述的活動座上設有旋轉軸,所述的旋轉軸的一側設有鎖扣,旋轉軸的另一側通過連杆連接放射保護箱,所述的放射保護箱包括殼體、保溫板、防輻射板、輻射通道、觀察通道、反光鏡,殼體的內部固定保溫板,殼體的中間水平固定防輻射板,所述的防輻射板的下部固定輻射通道,所述的輻射通道為錐形結構,殼體的側壁上連接觀察通道,所述的觀察通道包括彎折管和水平管,所述的彎折管和水平管的連接處固定反光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放射治療防輻射保護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彎折管和水平管之間的夾角為120-150度。
【文檔編號】A61N5/00GK204208198SQ201420681244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4日
【發明者】李雁冰, 張桂騫 申請人:李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