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不受水質影響的延時自關龍頭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2:30:44 3
一種不受水質影響的延時自關龍頭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不受水質影響的延時自關龍頭,包括閥體、閥芯,閥體下部設置有由閥芯控制打開的通水孔,閥體側面設置有出水孔,出水孔通過設置在閥體下部的水道連接通水孔;閥芯從中部穿過閥體,閥芯頂端固定有按壓開關,閥體內設置有使閥芯復位的彈簧裝置,閥體上部設置有負壓腔,閥芯上連接有設置在負壓腔內的活塞,由閥芯帶動活塞在負壓腔內作活塞運動,活塞周邊設置有單向密封圈,活塞上設置有大小可調的進氣孔。本實用新型的延時自關龍頭將負壓腔設置在閥體上部,使負壓腔與閥體下部的水道分離,避免了水中的雜質影響負壓腔工作,克服了現在的自關水龍頭使用壽命短的缺點,有效延長龍頭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一種不受水質影響的延時自關龍頭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龍頭閥門,尤其涉及一種不受水質影響的延時自關龍頭。【背景技術】
[0002]在當代,為了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衛生要求,在公共場合的衛生間大多安裝紅外感應水龍頭或者延時自關水龍頭,這兩種水龍頭的一個共同之處是人們在洗手後不需要再接觸水龍頭即可實現水龍頭的自動關閉。其中,延時自關水龍頭採用彈簧裝置實現自關復位,並且依靠負壓變化率實現水龍頭關閉時間的調節。
[0003]如圖1所示,現有的延時自關水龍頭的閥門一般包括閥體I和閥芯2,閥體I下部設置有將閥體I和進水管分隔的負壓腔3,負壓腔3上部設置有連接進水管的進水孔4,閥體I上設置有出水孔5,閥體I上還設置有由閥芯2控制打開的通水孔6,通水孔6打開時連通出水孔5和進水孔4 ;閥芯2從中部穿過閥體1,閥芯2頂端設置有按壓開關7,閥芯2下端連接設置在負壓腔3內的活塞8,由閥芯2帶動活塞8在負壓腔3內作活塞運動,活塞8周邊設置有單向密封圈9,活塞8底部設置有大小可調節的負壓調節孔16 ;閥體I內設置有使閥芯2復位的彈簧裝置11。使用前,通水孔6封閉,當對按壓開關7施加壓力使活塞8向負壓腔3內部移動時,通水孔6打開,水通過進水孔4後從出水孔5流出,同時負壓腔3內的水通過單向密封圈9排出;當活塞8在彈簧裝置11帶動下返回時,使活塞8和負壓腔3之間形成負壓,進水孔4部分的水通過負壓調節孔16進入活塞8與負壓腔3之間,活塞8緩慢復位,其復位的時間可以通過調節負壓調節孔16的大小設定,當活塞8回到原來位置時,堵塞通水孔6,水龍頭自動關閉。
[0004]採用上述閥門的水龍頭實現了延時自動關閉的功能,但存在使用壽命短的缺點:1、水中的雜質會堵塞負壓調節孔16,從而使負壓腔3內的負壓不能釋放,導致活塞8很長時間不能復位,使延時自關功能失效;2、當活塞8復位的時候,水中的雜質也可能會和單向密封圈9發生摩擦,長時間的摩擦可能使單向密封圈9磨損而失效,導致負壓腔3內部不能形成負壓,活塞8在按下後會快速復位,延時自關功能失效;3、單向密封圈9長期浸泡在水中,也容易影響其密封性能,從而使閥門失效。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負壓腔和水分離的延時自關龍頭,防止水中的雜質影響負壓腔工作,有效延長龍頭的使用壽命。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一種不受水質影響的延時自關龍頭,包括閥體、閥芯,閥體下部設置有由閥芯控制打開用於進水的通水孔,閥體側面設置有出水孔,出水孔通過設置在閥體下部的水道連接通水孔;閥芯從中部穿過閥體,閥芯頂端固定有按壓開關,閥體內設置有使閥芯復位的彈簧裝置,閥體上部設置有負壓腔,閥芯上連接有設置在負壓腔內的活塞,由閥芯帶動活塞在負壓腔內作活塞運動,活塞周邊設置有單向密封圈,活塞上設置有大小可調的進氣孔,進氣孔連通負壓腔和外界大氣。
[0008]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單向密封圈為V型密封圈或者U型密封圈。
[0009]進一步,所述V型密封圈或者U型密封圈的開口向上,活塞和負壓腔之間的空氣通過開口向上的單向密封圈能跑出外界,但外界空氣不能通過單向密封圈進入到活塞和負壓腔之間。
[0010]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負壓腔與閥體下部水道之間設置有防水密封圈。
[0011]進一步,所述防水密封圈包括一環形密封圈和一倒U型密封圈。
[0012]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彈簧裝置設置在按壓開關和閥體之間。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實用新型的延時自關龍頭將負壓腔設置在閥體上部,使負壓腔與閥體下部的水道分離,避免了水中的雜質影響負壓腔工作,克服了現在的自關水龍頭使用壽命短的缺點,有效延長水龍頭的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現有的自關水龍頭閥門的剖視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延時自關龍頭閥門在關閉狀態下的剖視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延時自關龍頭閥門在開啟狀態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9]參照圖2、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不受水質影響的延時自關龍頭,包括閥體
1、閥芯2,閥體I下部設置有通水孔6,閥體I側面設置有出水孔5,出水孔5通過設置在閥體I下部的水道連接通水孔6。閥體I上部設置有負壓腔12,負壓腔12和水道之間設置有防水密封圈,防止水進入負壓腔12,影響負壓腔12工作。防水密封圈包括一環形密封圈和一倒U型密封圈13,形成兩重防護,其中,倒U型密封圈13具有比環形密封圈更好的防水效果O
[0020]閥芯2從中部穿過閥體1,閥芯2頂端固定有按壓開關7,按壓開關7和閥體I之間設置有使閥芯2復位的彈簧裝置11。閥芯2下部設置有用於堵塞通水孔6的橡膠墊。閥芯2上還固定連接有設置在負壓腔12內的活塞8,活塞8周邊設置有一圈V型的單向密封圈9,單向密封圈9的開口向上,閥芯2動作時帶動活塞8在負壓腔12內作活塞運動。活塞8上設置有大小可調的進氣孔10,進氣孔10連通負壓腔12和外界大氣。
[0021]本實用新型的延時自關龍頭的工作過程如下:使用前,閥芯2下部的橡膠墊堵塞通水孔6,龍頭處於關閉狀態;當對按壓開關7施力使閥芯2向下移動時,橡膠墊離開通水孔6,通水孔6打開,水通過通水孔進入閥體I下部的水道並從出水孔5流出,這時,活塞8向負壓腔12底部移動,活塞8與負壓腔12之間的空氣通過單向密封圈9排出;當撤銷施加在按壓開關7上的施力時,按壓開關7在彈簧裝置11作用下自動進行復位,帶動活塞8向上移動,這時負壓腔12內形成真空,外界氣體通過進氣孔10緩慢進入到活塞8與負壓腔12之間,在彈簧裝置11和大氣壓強的雙重作用下,活塞8緩慢復位,其復位的時間可以通過調節進氣孔10的大小設定,當活塞8回到原來位置時,閥芯2下部的橡膠墊堵塞通水孔6,龍頭關閉。
[0022]本實用新型的延時自關龍頭將負壓腔12設置在閥體I上部,使負壓腔12與閥體I下部的水道分離,避免了水中的雜質影響負壓腔12工作,克服了現在的自關水龍頭使用壽命短的缺點,有效延長水龍頭的使用壽命。
[002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例如,所述的單向密封圈9還可以為開口向上的U型密封圈,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不受水質影響的延時自關龍頭,包括閥體、閥芯,閥體下部設置有由閥芯控制打開用於進水的通水孔,閥體側面設置有出水孔,出水孔通過設置在閥體下部的水道連接通水孔;閥芯從中部穿過閥體,閥芯頂端固定有按壓開關,閥體內設置有使閥芯復位的彈簧裝置,特徵在於:閥體上部設置有負壓腔,閥芯上連接有設置在負壓腔內的活塞,由閥芯帶動活塞在負壓腔內作活塞運動,活塞周邊設置有單向密封圈,活塞上設置有大小可調的進氣孔,進氣孔連通負壓腔和外界大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不受水質影響的延時自關龍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單向密封圈為V型密封圈或者U型密封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不受水質影響的延時自關龍頭,其特徵在於:所述V型密封圈或者U型密封圈的開口向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不受水質影響的延時自關龍頭,其特徵在於:所述負壓腔與閥體下部水道之間設置有防水密封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不受水質影響的延時自關龍頭,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水密封圈包括一環形密封圈和一倒U型密封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不受水質影響的延時自關龍頭,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裝置設置在按壓開關和閥體之間。
【文檔編號】F16K21/04GK203516898SQ201320592470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4日
【發明者】吳躍剛 申請人:吳躍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