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紮機成型板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5:12:39 3
專利名稱:結紮機成型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於自動包裝火腿腸的結紮機配件,具體是指一種結紮機成型板。
背景技術:
結紮機是指一種用於自動包裝火腿腸的機器。其中的成型板是用於使平片式的腸衣捲成筒形以便灌入火腿肉的一個關鍵部件。現有技術中的成型板為全不鏽鋼結構,耐磨性很差,當結紮機持續工作時,腸衣外膜(腸衣實際就是指火腿腸外包裹的那層塑料膜,而腸衣外膜是指腸衣上不與火腿腸內的食用部分相接觸的那一面)不停的與成型板上的腸衣接觸口進行摩擦,最終導致腸衣接觸口被磨掉,需要更換新的結紮機成型板後結紮機才能正常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耐磨性能更好的結紮機成型板。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結紮機成型板,它包括由不鏽鋼製成的底板和焊接於底板上的成型卷,所述的底板上設有安裝孔,所述的成型卷上設有工作端,所述的工作端上設有腸衣接觸口 ;所述的腸衣接觸口的外表面上鍍有一層硬鉻層。採用以上結構後,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所述的腸衣接觸口的外表面上鍍有一層硬鉻層。硬鉻層的耐磨性遠優於不鏽鋼的耐磨性,經測試表明,採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的結紮機成型板一個的使用壽命相當於現有技術中三個使用壽命。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了 一種耐磨性更好的結紮機成型板。作為優選,所述的硬鉻層的厚度在0.01 0.06mm之間。該厚度可以將耐磨性與加工成本控制於最佳的比例。作為改進,所述的成型卷上還設有導向端,所述的導向端與工作端相接且兩者分別位於底板的兩側。導向端的設置進一步增加了成型板在工作過程中的穩定性,通過將結紮機上的導柱結構與導向端相套,就可以防止成型板在工作過程中發生左右搖擺。作為優選,所述的導向端的長度為11mm。該厚度可以在保證穩定性的同時,將成本控制於最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紮機成型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的側面視圖。圖4是成型板與腸衣接觸部的剖視圖。如圖所示:1、底板,2、安裝孔,3、成型卷,4、導向端,5、工作端,6、腸衣接觸口,7、硬鉻層,8、不鏽鋼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結合附圖1到附圖4,一種結紮機成型板,它包括由不鏽鋼製成的底板I和焊接於底板I上的成型卷3,所述的底板I上設有安裝孔2,所述的成型卷3上設有工作端5,所述的工作端5上設有腸衣接觸口 6 ;所述的腸衣接觸口 6的外表面上鍍有一層硬鉻層7。所述的硬鉻層7的厚度在0.01 0.06mm之間,具體使用時可設置為0.02mm。所述的成型卷3上還設有導向端4,所述的導向端4與工作端5相接且兩者分別位於底板I的兩側。所述的導向端4的長度為11mm。本實用新型在具體實施時,所述的成型卷3如圖中所示,並非一個閉合的環形卷,而一個螺旋狀的卷,它由一塊平的不鏽鋼片經人工手動捲曲而成。所述的平的不鏽鋼片包括一個高度為20mm的矩形片,和位於矩形片上方的一個三角形片,所述的三角形片的上尖角為圓弧角,三角形片的底角角度可控制在20度 50度之間。所述的硬鉻層7為了加工的方便,一般不只剛好覆蓋腸衣接觸口 6外的不鏽鋼層8,而是近乎整個工作端5的外表面和腸衣接觸口 6處的工作端5的一段內表面2 10mm。所述的硬鉻層7可採用電鍍加工,使其牢固覆蓋於不鏽鋼層8上。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這種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並不局限於此。總而言之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結紮機成型板,它包括由不鏽鋼製成的底板(I)和焊接於底板(I)上的成型卷(3),所述的底板(I)上設有安裝孔(2),所述的成型卷(3)上設有工作端(5),所述的工作端(5)上設有腸衣接觸口(6);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腸衣接觸口(6)的外表面上鍍有一層硬鉻層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紮機成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硬鉻層(7)的厚度在0.0l 0.06mm 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結紮機成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成型卷(3)上還設有導向端(4),所述的導向端(4)與工作端(5)相接且兩者分別位於底板(I)的兩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結紮機成型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導向端(4)的長度為11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耐磨性能更好的結紮機成型板。它包括由不鏽鋼製成的底板(1)和焊接於底板(1)上的成型卷(3),所述的底板(1)上設有安裝孔(2),所述的成型卷(3)上設有工作端(5),所述的工作端(5)上設有腸衣接觸口(6);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腸衣接觸口(6)的外表面上鍍有一層硬鉻層(7)。
文檔編號A22C11/12GK203072779SQ2013200546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9日
發明者劉吉友 申請人:寧波市鄞州兢業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