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非授權頻段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相關設備與流程
2023-10-09 12:10:04 2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非授權頻段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相關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數據業務量的不斷增長,頻譜資源越來越緊張,僅使用授權頻譜資源進行網絡部署和業務傳輸已經不能滿足業務量需求,因此長期演進(longtermevolution,lte)系統考慮在非授權頻譜資源上部署傳輸(unlicensedlte,簡稱為u-lte或者lte-u),以提高用戶體驗和擴展覆蓋。
非授權頻譜可以為多種無線通信系統共享,例如藍牙、wifi等,多種系統間通過搶佔資源的方式使用非授權頻譜資源。因此,不同運行商部署的lte-u間以及lte-u與wifi等無線通信系統之間的共存性是研究重點與難點。3gpp要求保證lte-u與wifi等無線通信系統公平共存,非授權頻段作為輔載波由授權頻段的主載波輔助實現。通話前監聽(listenbeforetalk,lbt)是lte-u競爭接入的基本手段。
802.11系統採用的信道接入機制稱為載波監聽/衝突避免(csma/ca)機制,wifi在非授權頻譜上的搶佔資源方式如圖1所示,具體過程如下:首先對信道進行監聽,當信道空閒時間達到dcf幀間隔(dcfinter-framespace,difs;dcf:distributedchannelaccess,分布式信道接入),確定當前信道為空閒信道;然後各個等待接入信道的站點進入一個隨機回退階段,用於避免多個站點在相同的資源發生碰撞。為了保證公平性,規定每個站點不能長期佔用非授權頻譜資源,佔用時長到達一定時間或數據傳輸量到達上限時,需要釋放佔用的非授權頻譜資源,以供其他系統搶佔資源。
為了提供具備靈活性和公平性的自適應信道接入機制,歐洲要求在非授權的5150-5350兆赫茲(mhz)與5470-5725mhz頻段採用lbt技術。空閒信道評估(clearchannelassessment,簡稱cca)利用能量檢測判斷信道當前是否有信號傳輸,從而確定信道是否被佔用。etsi標準將非授權頻段的設備分類為fame-based與load-based,分別對應兩類接入機制:基於幀的設備(framebasedequipment,簡稱fbe)與基於負載的設備(loadbasedequipment,簡稱lbe),如圖2a所示為etsifbe信道接入機制示意圖,如圖2b所示為etsilbe選項b的信道接入機制示意圖。
fbe接入機制中在幀結構的固定位置執行cca檢測,只要信道有一個cca周期判斷為空就立刻接入信道,發起數據傳輸過程,一個cca周期不低於20us,信道傳輸佔用時間相對固定,最小1ms最大10ms,空閒周期至少為信道佔用時間的5%,在空閒周期尾部的cca時間內設備執行新的cca檢測再次接入信道。在fbe機制中信道佔用時間加idle周期是一個固定值稱為frameperiod。
lbe接入機制類似於wifi的csma/ca機制,每次傳輸信道的佔用時間與起點都是可變的,在獲取信道之前要進行擴展cca檢測。首先根據競爭窗口(contentionwindow,cw)的大小q,產生一個隨機的因子n,直到信道空閒時間達到cca時間的n倍,且信道為閒,才接入信道發起數據傳輸過程,最大的信道佔用時間為13ms。etsilbe分為旋向a(optiona)與選項b(optionb)兩種選項,其中etsioptionb競爭窗口是固定的,是最基本的lbe形式。
3gpp目前針對lbt定義了四種種類:lbt種類1不需要lbt;lbt種類2,具有固定的回退值,在傳輸發起(burst)之前不需隨機回退,只執行一個單個cca檢測即接入信道,fbe是lbt種類2的一種特例;lbt種類3與lbt種類4都採用類似於csma/ca的隨機回退值,lbt種類3採用固定的競爭窗口,etsilbeoptionb就屬於lbt種類3;而lbt種類4是基於etsilbeoptionb修正,採用基於負載(load)的lbt,而且競爭窗口是指數 增加的或者半靜態配置的。由於wifi採用csma/ca接入機制時採用競爭窗口指數擴大的方式。為了實現lte-u與wifi的公平共存,3gpp要求至少在lte-u的下行傳輸中應該採用lbt種類4。而lte-u的上行lbt方案,可能採用4個種類中的任意一個,目前未有結論。
當lte-u與wifi並存時,由於lte-u採用能量檢測的方法識別wifi節點,但是該方法對如下場景導致的wifi與lte-u互相干擾無能為力。如圖3所示,基站(enb)調度ue1上行傳輸,而在基站另一側距離ue1較遠的sta1檢測不到ue1的存在,從而接入信道向ap發送信號,導致sta1的信號就會對ue1的上行信號造成幹擾,此時sta1為ue1的一個隱藏節點。
另一方面,目前lte-u中終端只有被基站調度才能進行上行信道接入,導致上行信道接入機會比不需要調度的wifi要少得多。同時lte系統採用上行功率控制,保證終端的發送功率同時滿足基站良好接收的要求,又不對其它小區造成幹擾。lte的上行功率控制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開環工作點,第二部分是動態偏移量,第三部分是與帶寬相關的功率偏置量。其中,基本開環工作點是上行功率控制的決定性因素,可以表示為:p0+α×pl,其中p0表示終端信號到達基站時的基準功率,pl表示路徑損耗,α表示路徑損耗補償因子,α取1表示路損全補償。終端的信號到達基站後的功率水平與基準功率p0是相仿的,基準功率值只要大於基站接收靈敏度即可,基準功率值是由高層通過無線資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信令半靜態為每個終端配置的。然而在非授權頻段,不同系統間沒有協調,如wifi認為只要能量檢測結果小於-62dbm(分貝毫瓦)就認為信道空閒,該門限值遠遠高於lte的接收靈敏度。如果終端的發送功率較小,就會導致該ue附近的wifi節點接入信道,發生傳輸碰撞,而wifi的較高的發送功率會嚴重影響lte-u的上行性能;如果終端一直採用滿功率發送,又會導致終端功耗過高,功耗浪費嚴重且影響電池壽命。
由此可見,現有授權頻段的功率控制方案並不適用於非授權頻段。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非授權頻段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及相關設備,用以提供適用於非授權頻段lte系統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案。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非授權頻段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基站獲取自身和/或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
所述基站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
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終端在非授權頻段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進行上行信號發送。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幹擾通信節點為非長期演進lte節點或者為其他運營商在非授權頻段上部署傳輸的長期演進lte-u節點。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上行發射功率滿足:
所述終端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大於任意一個所述幹擾通信節點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和/或
所述終端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幹擾通信節點和/或所述基站的功率,大於第一預設閾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終端在非授權頻段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進行上行信號發送,包括:
所述基站通過半靜態信令或動態信令配置所述終端在非授權頻段的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的基準功率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基站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包括:
所述基站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根據所述功率目標值確定所述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其中,所述功率目標值表徵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最小功率值,確定所述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滿 足:所述終端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功率,不小於所述功率目標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基站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包括:
所述基站若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基站周邊的所述幹擾通信節點中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滿足:
所述功率目標值大於所述強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信號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或者
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功率不小於所述功率目標值,且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達到所述強幹擾通信節點的功率大於第一預設閾值;或者,
所述功率目標值為所述終端以最大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基站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包括:
所述基站若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基站周邊的所述幹擾通信節點中不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且所述終端周邊的所述幹擾通信節點中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滿足:所述功率目標值大於第一預設閾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基站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包括:
所述基站若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中不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通信節點,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不低於第三預設閾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功率目標值為通過調整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基準功率值得到。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基站獲取自身和/或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包括:
所述基站在非授權頻段信道的空閒時間周期進行信道測量,根據測量結果獲得自身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所述基站在非授權頻段信道進行通話前監聽,根據所述通話前監聽的結果獲得自身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所述基站檢測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獲得所述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所述基站檢測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類型,並確定所述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所述基站檢測自身周邊的其他運營商在非授權頻段上部署傳輸的長期演進lte-u節點,獲得其他運營商的所述lte-u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由所述終端對非授權頻段信道進行信道測量後根據測量結果獲得,或者,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由所述終端檢測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獲得,或者,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由所述終端檢測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類型後確定。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預設閾值不小於所述幹擾通信節點檢測信道是否空閒的門限值。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非授權頻段上行功率控制裝置,包括:
獲取模塊,用於獲取基站和/或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
處理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獲取模塊獲取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
配置模塊,用於配置所述終端在非授權頻段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進行上 行信號發送。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幹擾通信節點為非長期演進lte節點或者為其他運營商在非授權頻段上部署傳輸的長期演進lte-u節點。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上行發射功率滿足:
所述終端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大於任意一個所述幹擾通信節點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和/或
所述終端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幹擾通信節點和/或所述基站的功率,大於第一預設閾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配置模塊具體用於:
通過半靜態信令或動態信令配置所述終端在非授權頻段的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的基準功率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處理模塊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根據所述功率目標值確定所述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其中,所述功率目標值表徵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最小功率值,確定所述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滿足:所述終端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功率,不小於所述功率目標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處理模塊具體用於:
若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基站周邊的所述幹擾通信節點中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滿足:
所述功率目標值大於所述強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信號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或者
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功率不小於所述功率目標值,且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達到所述強幹擾通信節點的功率大於第一預設閾值;或者,
所述功率目標值為所述終端以最大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 站的功率。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處理模塊具體用於:
若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基站周邊的所述幹擾通信節點中不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且所述終端周邊的所述幹擾通信節點中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滿足:所述功率目標值大於第一預設閾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處理模塊具體用於:
若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中不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通信節點,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不低於第三預設閾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功率目標值為通過調整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基準功率值得到。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獲取模塊具體用於:
在非授權頻段信道的空閒時間周期進行信道測量,根據測量結果獲得所述基站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在非授權頻段信道進行通話前監聽,根據所述通話前監聽的結果獲得所述基站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檢測所述基站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獲得所述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檢測所述基站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類型,並確定所述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檢測所述基站周邊的其他運營商在非授權頻段上部署傳輸的長期演進lte-u節點,獲得其他運營商的所述lte-u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接收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由所述終端對非授權頻段信道進行信道測量後根據測量結果獲得,或者,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由所述終端檢測 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獲得,或者,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由所述終端檢測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類型後確定。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基站,該基站包括處理器、存儲器和收發機,其中,收發機用於在處理器的控制下接收和發送數據,存儲器中保存有預設的程序,處理器用於讀取存儲器中保存的程序,按照該程序執行以下過程:
通過收發機獲取基站和/或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
根據獲取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
配置所述終端在非授權頻段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進行上行信號發送。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幹擾通信節點為非長期演進lte節點或者為其他運營商在非授權頻段上部署傳輸的長期演進lte-u節點。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上行發射功率滿足:
所述終端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大於任意一個所述幹擾通信節點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和/或
所述終端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幹擾通信節點和/或所述基站的功率,大於第一預設閾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處理器指示收發機通過半靜態信令或動態信令配置所述終端在非授權頻段的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的基準功率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處理器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根據所述功率目標值確定所述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其中,所述功率目標值表徵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最小功率值,確定所述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滿足:所述終端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功率,不小於所述功率目標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處理器若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基站周邊的所述幹擾通信節點中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確定 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滿足:
所述功率目標值大於所述強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信號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或者
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功率不小於所述功率目標值,且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達到所述強幹擾通信節點的功率大於第一預設閾值;或者,
所述功率目標值為所述終端以最大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處理器若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基站周邊的所述幹擾通信節點中不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且所述終端周邊的所述幹擾通信節點中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滿足:所述功率目標值大於第一預設閾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處理器若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中不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通信節點,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不低於第三預設閾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功率目標值為通過調整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基準功率值得到。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處理器通過收發機在非授權頻段信道的空閒時間周期進行信道測量,根據測量結果獲得所述基站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處理器通過收發機在非授權頻段信道進行通話前監聽,根據所述通話前監聽的結果獲得所述基站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處理器通過收發機檢測所述基站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獲得所述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處理器通過收發機檢測所述基站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類型,並確定所述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處理器通過收發機檢測所述基站周邊的其他運營商在非授權頻段上部署傳輸的長期演進lte-u節點,獲得其他運營商的所述lte-u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處理器通過收發機接收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由所述終端對非授權頻段信道進行信道測量後根據測量結果獲得,或者,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由所述終端檢測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獲得,或者,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由所述終端檢測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類型後確定。
基於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實施例中,在非授權頻段,基站根據自身和/或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確定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以能夠避免在幹擾通信節點的功率較大時,基站無法檢測到終端接入信道而導致終端與幹擾通信節點發生碰撞的問題,同時可以避免將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無限制增加而導致功耗過大影響電池壽命的問題,為非授權頻段lte系統的上行功率控制提供了解決方案。
附圖說明
圖1為wifi在非授權頻譜上的搶佔資源過程示意圖;
圖2a為etsifbe信道接入機制示意圖;
圖2b為etsilbe選項b的信道接入機制示意圖;
圖3為隱藏節點示意圖;
圖4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在非授權頻段對終端的上行功率進行控制的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周邊存在強幹擾的通信節點的場景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周邊存在強幹擾的通信節點的場景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和終端周邊均不存在強幹擾的通信節點的場景 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中非授權頻段上行功率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lte系統中,基站在非授權頻段對終端的上行功率進行控制的詳細方法流程如下:
步驟401:基站獲取自身和/或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
實施中,基站獲取自身周邊的非lte節點或者其他運營商的lte-u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基站獲取終端周邊的非lte節點或者其他運營商的lte-u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
具體地,基站獲取自身和/或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實現方式:
第一,基站在非授權頻段信道的空閒時間周期進行信道測量,根據測量結果獲得自身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
第二,基站在非授權頻段信道進行通話前監聽,根據通話前監聽的結果獲得自身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
第三,基站檢測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獲得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
第四,基站檢測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類型,確定該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
例如,基站通過檢測wifi站點的信標(beacon)幀,確定基站周邊是否 存在wifi站點,該beacon幀為wifi站點發送的廣播幀,該beacon幀中攜帶wifi站點的配置信息。基站還可以解碼wifi站點發送的前導信號,以識別自身周邊是否存在wifi站點。
第五,基站檢測自身周邊的其他運營商的lte-u節點,獲得其他運營商的lte-u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
例如,基站通過檢測接收的信號中攜帶的運營商標識,識別自身周邊是否存在其它運營商的lte-u站點。
第六,基站接收終端上報的終端周邊的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終端周邊的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由終端對非授權頻段信道進行信道測量後根據測量結果獲得;或者,終端周邊的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由終端檢測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的通信節點獲得;或者,終端上報的幹擾強度信息由終端檢測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類型後確定。
例如,終端通過檢測wifi站點的信標(beacon)幀,確定終端周邊是否存在wifi站點,該beacon幀為wifi站點發送的廣播幀,該beacon幀中攜帶wifi站點的配置信息。
例如,終端通過檢測接收的信號中攜帶的運營商標識,識別自身周邊是否存在其它運營商的lte-u站點。
步驟402:基站根據自身和/或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確定該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
實施中,基站確定的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中的任意一個,或者,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條件一,終端按照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基站的功率,大於步驟401中基站和/或終端周邊的任意一個幹擾通信節點到達基站的功率。
條件二,終端按照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步驟401中基站和/或終端周邊的任意一個幹擾通信節點的功率,大於第一預設閾值。
一個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一預設閾值不小於幹擾通信節點檢測信道是否空 閒的門限值。
條件三,終端按照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基站的功率,大於第一預設閾值。
具體地,第一預設閾值不小於幹擾通信節點檢測信道是否空閒的門限值。
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基站根據自身和/或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確定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根據該功率目標值確定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其中,功率目標值表徵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基站時的最小功率值,確定該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滿足:終端按照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基站時的功率,不小於功率目標值。
具體地,基站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方式確定終端的功率目標值,具體如下:
第一,基站確定自身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中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該場景下無論終端周邊是否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基站確定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滿足以下條件中的一個:
功率目標值大於強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信號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
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基站時的功率不小於功率目標值,且終端的上行信號達到強幹擾通信節點的功率大於第一預設閾值;
功率目標值為終端以最大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基站的功率。
一個具體實現中,第一預設閾值不小於幹擾通信節點檢測信道是否空閒的門限值。
具體地,基站在確定自身周邊存在強幹擾通信節點的情況下,提高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以使得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基站的功率,即功率目標值超過強幹擾通信節點到達基站的功率;或者,使得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強幹擾通信節點的功率超過第一預設閾值,例如,超過-62dbm,該-62dbm為wifi站點檢測信道是否空閒的門限值;或者,在由於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受到限制無法滿足以上兩個條件的情況下,即基站確定已經將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提升到最大 值時,則基站直接按照終端的最大上行發射功率確定功率目標值。
第二,基站若確定自身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中不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且確定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中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確定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滿足:功率目標值大於第一預設閾值。
一個具體實現中,第一預設閾值不小於幹擾通信節點檢測信道是否空閒的門限值。
具體地,基站在確定自身周邊不存在強幹擾通信節點,並且確定終端周邊存在強幹擾通信節點的情況下,提高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以使得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基站時的功率大於第一預設閾值即可,例如,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基站時的功率大於-62dbm,該-62dbm為wifi站點檢測信道是否空閒的門限值。
第三,基站若確定自身以及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中不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通信節點,確定終端的功率目標值不低於第三預設閾值。
具體地,第三預設閾值小於第一預設閾值。
具體地,基站在確定自身和終端周邊均不存在強幹擾通信節點的情況下,基站確定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只需要能夠克服小區間的弱幹擾即可,即終端可以採用較小的上行發射功率,第三預設閾值取決於基站的接收靈敏度和小區間的弱幹擾。該情況可以兼容lte系統在授權頻段的上行功率控制。
具體地,功率目標值主要通過調整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基準功率值得到。具體實施中,功率目標值表示如下:
ppusch(i)=min{pcmax,10log10(mpusch(i))+
po_pusch(j)+α(j)·pl+δtf(i)+f(i)}
其中,i表示子幀索引,10log10(mpusch(i))表示帶寬相關的功率偏移量,在帶寬確定的情況下為固定值,po_pusch(j)表示基準功率值,α(j)·pl表示路損,其中,α(j)小於或等於1,表示補償因子,若α(j)等於1表示為完全補償,δtf(i)+f(i)表示動態偏移值。
從該表達式可以看出,帶寬相關的功率偏移量為固定值,路損是測量確定的,動態偏置值比較小,因此,對功率目標值影響較大的為基準功率值,通過調節基準功率值可以達到調節功率目標值的目的,基準功率值與帶寬相關的功率偏移值的和近似等於功率目標值。
步驟403:基站配置終端在非授權頻段按照步驟402所確定的上行發射功率進行上行信號發送。
實施中,基站確定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主要為確定該終端的基準功率值,基站在確定終端的基準功率值後,通過半靜態信令或動態信令配置終端在非授權頻段的上行發射功率的基準功率值。其中,半靜態信令為高通信令,動態信令可以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pucch)信令。
實施中,第一預設閾值、第二預設閾值、第三預設閾值可以為預先設置的經驗值,或者為協議所約定的門限值。
以下通過三個具體實施例對基站在非授權頻段對終端進行上行功率控制的過程進行舉例說明。
第一具體實施例
步驟a,基站獲取自身或終端周邊的非lte系統和/或其它運營商的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
首先,基站測量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和/或其它運營商的通信節點,獲得幹擾強度信息。
具體採用的測量與檢測方法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兩種:
第一,基站可以利用非授權頻段沒有調度上行或者下行傳輸的時間周期進行信道測量與檢測。基站根據非授權頻段的測量結果判斷自身周邊的非lte通信節點或者其它運營商的lte-u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
例如,基站根據所測得的非lte或其它運營商的lte-u通信節點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or)的大小,判斷基站周圍是否存在較強的幹擾源。
第二,基站可以在非授權頻段執行通話前監聽(listenbeforetalk,lbt)操作,根據lbt執行的能量檢測的結果判斷信道幹擾的強度。
第三,基站可以對wifi通信節點的存在性進行檢測。
例如,基站檢測wifi的信標(beacon)幀,或檢測wifi信號,從而可以確認基站的周邊是否存在wifi。
其次,終端可以採用類似於基站的方式對自身周圍的非lte系統和/或其它運營商的通信節點進行測量與檢測,將測量獲得自身的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上報給基站。
基站根據自身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結合終端上報的該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判斷基站和終端周邊是否存對其接收性能影響較大的強幹擾源,例如,基站根據自身的測量和檢測結果以及終端的測量和檢測結果,確定基站或者終端周邊是否存在wifi站點。
步驟b,基站根據自身或終端周邊的非lte系統和/或其它運營商的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確定自身周邊存在影響自身的接收性能的非lte或其他運營商的lte-u通信節點,根據該非lte或其他運營商的lte-u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確定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
具體地,如圖5所示,sta1是ue1的一個隱藏節點,將會對ue1的上行信號的接收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基站可以根據sta1造成的幹擾強度的大小,為終端確定一個合適的功率目標值,該功率目標值表徵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基站後的功率,一個簡單的實現中,該功率目標值為基準功率值,此處僅為舉例,實際應用中,功率目標值並不局限於基準功率值。
一種具體實現中,基站只需將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基站的功率目標值,設置為遠高於幹擾節點信號到達基站的功率即可,如此以來類似於隱藏節點的幹擾源不會對終端的上行信號造成明顯影響。
另一個具體實現中,基站設置終端的上行信號達到基站的功率目標值,使得對基站的接收性能影響較大的範圍內的終端的上行信號的功率值都大於設 定的門限值,例如該門限值為-62dbm,此處僅為舉例,也不排除將門限值設置為其它值,從而使得被調度的終端在進行上行傳輸時,基站附近的幹擾節點無法接入信道,避免傳輸碰撞的發生。
該具體實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可以減輕隱藏節點的幹擾,同時可以避免終端正在傳輸的信道被其它系統接入。
具體地,基站根據所確定的功率目標值,設置功率控制的各項參數,從而確定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基站通過半靜態或者動態信令為終端配置上行發射功率。
特別的,基站除了可以按照原lte協議半靜態配置基準功率,還可以通過動態信令配置基準功率的值。
第二具體實施例
步驟a,與第一具體實施例的步驟a的描述相同,此處不再贅述。
步驟b,基站根據自身或終端周邊的非lte系統和/或其它運營商的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確定自身周邊不存在影響自身的接收性能的非lte或其他運營商的lte-u通信節點,並且確定終端周邊存在影響接收性能的非lte或其他運營商的lte-u通信節點,根據該非lte或其他運營商的lte-u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確定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
具體地,基站可以根據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為終端確定一個合適的功率目標值,該功率目標值代表了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基站後的功率。一個簡單的實現方式中,該功率目標值為基準功率值,此處僅為舉例,實施中功率目標值並不局限於基準功率值。
具體地,基站可以設置功率目標值大於預設門限值,例如,該預設門限值為-62dbm附近,此處僅為舉例,實際應用中並排除將預設門限值設置為其它值,從而使得被調度的終端在進行上行信號傳輸時,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無法接入信道,並且使得在終端傳輸時能夠接入信道的幹擾通信節點無法對基站造成嚴重幹擾。
如圖6所示,在ue1正在進行傳輸時,sta1距離enb較遠,sta1雖能接入信道卻不對對enb的接收質量造成明顯的影響;而sta2雖然距離ue1比較近但是卻檢測到信道忙,ue1與sta2不會發生傳輸碰撞。
該具體實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不但可以有效保證上行傳輸性能,而且不需要以終端採用過高的功率傳輸,有利於終端省電。
具體地,基站根據所確定的功率目標值,設置功率控制的各項參數,從而確定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基站通過半靜態或者動態信令為終端配置上行發射功率。
特別的,基站除了可以按照原lte協議半靜態配置基準功率,還可以通過動態信令配置基準功率的值。
第三具體實施例
步驟a,與第一具體實施例的步驟a的描述相同,此處不再贅述。
步驟b,基站根據自身或終端周邊的非lte系統和/或其它運營商的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確定自身周邊不存在影響自身的接收性能的非lte或其他運營商的lte-u通信節點,並且確定終端周邊也不存在影響接收性能的非lte或其他運營商的lte-u通信節點,確定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大於第三預設閾值。
具體地,如圖7所示,基站設置終端的功率目標值為一個較小的值,例如,在接收性能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設置功率目標值與接收靈敏度的差值在一個設定的範圍內,從而可以繼承lte系統在授權頻段的上行功率控制的優點。
基於同一發明構思,本發明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非授權頻段上行功率控制裝置,該裝置的具體實施可參見上述方法實施例部分的描述,重複之處不再贅述,如圖8所示,該裝置主要包括:
獲取模塊801,用於獲取基站和/或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
處理模塊802,用於根據所述獲取模塊獲取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 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
配置模塊803,用於配置所述終端在非授權頻段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進行上行信號發送。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幹擾通信節點為非長期演進lte節點或者為其他運營商在非授權頻段上部署傳輸的長期演進lte-u節點。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上行發射功率滿足:
所述終端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大於任意一個所述幹擾通信節點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和/或
所述終端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幹擾通信節點和/或所述基站的功率,大於第一預設閾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配置模塊具體用於:
通過半靜態信令或動態信令配置所述終端在非授權頻段的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的基準功率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處理模塊具體用於:
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根據所述功率目標值確定所述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其中,所述功率目標值表徵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最小功率值,確定所述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滿足:所述終端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功率,不小於所述功率目標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處理模塊具體用於:
若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基站周邊的所述幹擾通信節點中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滿足:
所述功率目標值大於所述強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信號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或者
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功率不小於所述功率目標值,且所 述終端的上行信號達到所述強幹擾通信節點的功率大於第一預設閾值;或者,
所述功率目標值為所述終端以最大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處理模塊具體用於:
若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基站周邊的所述幹擾通信節點中不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且所述終端周邊的所述幹擾通信節點中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滿足:所述功率目標值大於第一預設閾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處理模塊具體用於:
若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中不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通信節點,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不低於第三預設閾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功率目標值為通過調整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基準功率值得到。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獲取模塊具體用於:
在非授權頻段信道的空閒時間周期進行信道測量,根據測量結果獲得所述基站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在非授權頻段信道進行通話前監聽,根據所述通話前監聽的結果獲得所述基站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檢測所述基站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獲得所述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檢測所述基站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類型,並確定所述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檢測所述基站周邊的其他運營商在非授權頻段上部署傳輸的長期演進lte-u節點,獲得其他運營商的所述lte-u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接收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由所述終端對非授權頻段信道進行信道測量後根據測量結果獲得,或者,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由所述終端檢測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獲得,或者,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由所述終端檢測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類型後確定。
具體地,該裝置設置於基站中。
基於同一發明構思,本發明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基站,該基站的具體實施可參見上述方法實施例部分的描述,重複之處不再贅述,如圖9所示,該基站主要包括處理器901、存儲器902和收發機903,其中,收發機903用於在處理器901的控制下接收和發送數據,存儲器902中保存有預設的程序,處理器901用於讀取存儲器902中保存的程序,按照該程序執行以下過程:
通過收發機903獲取基站和/或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
根據獲取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
配置所述終端在非授權頻段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進行上行信號發送。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幹擾通信節點為非長期演進lte節點或者為其他運營商在非授權頻段上部署傳輸的長期演進lte-u節點。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上行發射功率滿足:
所述終端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大於任意一個所述幹擾通信節點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和/或
所述終端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幹擾通信節點和/或所述基站的功率,大於第一預設閾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處理器901指示收發機903通過半靜態信令或動態信令配置所述終端在非授權頻段的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的基準功率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處理器901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根據所述功率目標值確定所述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其中,所述功 率目標值表徵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最小功率值,確定所述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滿足:所述終端按照所述上行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功率,不小於所述功率目標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處理器901若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基站周邊的所述幹擾通信節點中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滿足:
所述功率目標值大於所述強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信號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或者
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功率不小於所述功率目標值,且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達到所述強幹擾通信節點的功率大於第一預設閾值;或者,
所述功率目標值為所述終端以最大發射功率發送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的功率。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處理器901若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基站周邊的所述幹擾通信節點中不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且所述終端周邊的所述幹擾通信節點中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強幹擾通信節點,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滿足:所述功率目標值大於第一預設閾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處理器901若根據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確定所述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中不存在幹擾強度大於第二預設閾值的通信節點,確定所述終端的功率目標值不低於第三預設閾值。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功率目標值為通過調整所述終端的上行信號到達所述基站時的基準功率值得到。
可能的實施方式中,處理器901通過收發機903在非授權頻段信道的空閒時間周期進行信道測量,根據測量結果獲得所述基站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處理器901通過收發機903在非授權頻段信道進行通話前監聽,根據所述 通話前監聽的結果獲得所述基站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處理器901通過收發機903檢測所述基站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獲得所述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處理器901通過收發機903檢測所述基站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類型,並確定所述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處理器901通過收發機903檢測所述基站周邊的其他運營商在非授權頻段上部署傳輸的長期演進lte-u節點,獲得其他運營商的所述lte-u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和/或,
處理器901通過收發機903接收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由所述終端對非授權頻段信道進行信道測量後根據測量結果獲得,或者,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由所述終端檢測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獲得,或者,所述終端上報的所述幹擾強度信息由所述終端檢測自身周邊的非lte系統的幹擾通信節點的類型後確定。
其中,處理器、存儲器和收發機通過總線連接,總線架構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總線和橋,具體由處理器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存儲器代表的存儲器的各種電路連結在一起。總線架構還可以將諸如外圍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連結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總線接口提供接口。收發機可以是多個元件,即包括發送機和收發機,提供用於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信的單元。處理器負責管理總線架構和通常的處理,存儲器可以存儲處理器在執行操作時所使用的數據。
基於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實施例中,在非授權頻段,基站根據自身和/或終端周邊的幹擾通信節點的幹擾強度信息確定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以能夠避免在幹擾通信節點的功率較大時,基站無法檢測到終端接入信道而導致終端與幹擾通信節點發生碰撞的問題,同時可以避免將終端的上行發射功率無限制 增加而導致功耗過大影響電池壽命的問題,為非授權頻段lte系統的上行功率控制提供了解決方案。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於磁碟存儲器和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這樣,倘若本發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於本發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範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