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淺水魚釣鉤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7:59:54
一種淺水魚釣鉤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淺水魚釣鉤,涉及釣具【技術領域】,包括仿魚外殼、魚鉤、吊圈和翻花板,所述的仿魚外殼的魚頭下側和魚尾處分別設置有魚鉤掛圈,所述的魚鉤懸掛在掛圈上,所述的翻花板設置仿魚外殼的魚嘴上,所述的吊圈設置在翻花板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仿魚外殼的內部設置有配重金屬球,所述的配重金屬球為鉛球。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仿真效果好,能夠更好的迷惑和吸引捕食的魚類,垂釣的效果好,重量較重,不容易漂浮,平衡穩定性好。
【專利說明】一種淺水魚釣鉤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釣具【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淺水魚釣鉤。
【背景技術】:
[0002]位於海中大概一米左右的潛水魚的一般都比較小,捕食他們的魚類一般也比較小,潛水魚的仿魚釣鉤一般都做的比較短,身體微胖,符合潛水魚的大體特徵,現有技術中,由於潛水魚釣鉤的特徵,其重量較輕,平衡性較差,在水中拉動時,容易傾斜和漂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的重量較重,平穩性好的魚類的淺水釣鉤。
[0004]解決的技術問題所採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0005]一種淺水魚釣鉤,包括仿魚外殼、魚鉤、吊圈和翻花板,所述的仿魚外殼的魚頭下側和魚尾處分別設置有魚鉤掛圈,所述的魚鉤懸掛在掛圈上,所述的翻花板設置仿魚外殼的魚嘴上,所述的吊圈設置在翻花板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仿魚外殼的內部設置有配重金屬球,所述的配重金屬球為鉛球。
[0006]所述的仿魚外殼的魚嘴的上部兩側位置設置有突出的魚須。能夠翻起一定的水花。
[0007]所述的翻花板與水平面之間所成的夾角為15°?30°。翻水花的效果更好。
[0008]所述的翻花板的下側中間位置設置有突出的凸塊。凸塊不僅能夠翻起水花,吸引魚類的注意,而且能夠在前進中使得水分開向凸塊的兩側分散,起到一定的平衡穩定的作用,使得本實用新型不容易傾斜。
[0009]本使用新型通過鉛球最為配重,鉛相對於鐵或者銅等價格不是很昂貴的材料,質量分數較大,單位體積的重量較重,起到的配重效果更好,另外鉛落入水中與其它鐵質或者金屬落入水中的聲音不同,較為低沉,聲音較小,也不會導致聲音過大而嚇跑捕食者。另外鉛球可以在仿魚外殼的內部中間位置進行一定的滾動,可以有效調節本實用新型子啊水中的平衡性。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仿真效果好,能夠更好的迷惑和吸引捕食的魚類,垂釣的效果好,重量較重,不容易漂浮,平衡穩定性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0013]如圖1所示,一種淺水魚釣鉤,包括仿魚外殼1、魚鉤2、吊圈3和翻花板4,仿魚外殼I的魚頭下側和魚尾處分別設置有魚鉤掛圈5,魚鉤2懸掛在掛圈5上,翻花板4設置仿魚外殼I的魚嘴上,吊圈3設置在翻花板4上,仿魚外殼I的內部設置有配重金屬球6,配重金屬球6為鉛球。仿魚外殼I的魚嘴的上部兩側位置設置有突出的魚須7。翻花板4與水平面之間所成的夾角為15°。翻花板4的下側中間位置設置有突出的凸塊8。
[0014]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淺水魚釣鉤,包括仿魚外殼、魚鉤、吊圈和翻花板,所述的仿魚外殼的魚頭下側和魚尾處分別設置有魚鉤掛圈,所述的魚鉤懸掛在掛圈上,所述的翻花板設置仿魚外殼的魚嘴上,所述的吊圈設置在翻花板上,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仿魚外殼的內部設置有配重金屬球,所述的配重金屬球為鉛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淺水魚釣鉤,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仿魚外殼的魚嘴的上部兩側位置設置有突出的魚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淺水魚釣鉤,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翻花板與水平面之間所成的夾角為15°?30°。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淺水魚釣鉤,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翻花板的下側中間位置設置有突出的凸塊。
【文檔編號】A01K83/00GK203523593SQ201320573505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6日
【發明者】張培海 申請人:界首市姜公樂釣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