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與刀讀後感800字
2023-10-14 23:22:35
【範文一】
菊一文字則宗,是一把著名的日本歷史名刀。此刀至今有八百年的歷史。小說中,新撰組衝田總司的愛刀是「菊一文字則宗」。此一說法僅見於小說。因為菊一文字在幕府時已屬國寶級的古刀,即便當時貴為幕府第一武士的衝田總司也不可能擁有此刀。而且,菊一文字則宗屬於薄刃刀,並不適用於實戰。幕末又慣用打刀。所以無論是以經濟觀點或實戰必要性的觀點來看,史上衝田持有菊一文字則宗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另外皇家御製兵器多為裝飾用,用來顯示威儀者居多。美國女人類學家露絲·本尼狄克特的著作《菊與刀》,以日本皇室家徽的「菊」與象徵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刀」為題,使很多人聯想到日本史上的名刀菊一文字則宗。實際上,作為皇家御製的兵器,菊一文字則宗無論是從其名稱,抑或是其作用來說,都很好地詮釋了《菊與刀》的文化,是日本歷史上少數具有象徵意義的刀。
武士的刀,就是武士的魂。為了自己所追求的武士道精神,武士可謂是「神阻殺神,佛擋滅佛」。武士刀是強大的,德川家康在歷經幾十年的忍辱負重之後,帶領自己的手下建結束了一百四十八年的戰國時代,開創了近三百年的幕府統治。然而,德川地位之高時也僅是被明皇帝冊封為「日本國王」。整個日本的精神支柱,在於他們的天皇。什麼是天皇?日本人認為,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後裔。這點與中國古文化不謀而合,天子即「天之子」,是「奉天承運」的真命皇帝。但是,中國歷史上無數次的某朝篡位在日本卻從未這般發生過。日本向古中國學習了眾多文化知識、法律條令,但是,日本在學習的過程中又發生了許多變化。天皇不一定是權力的制高點,但是天皇在民眾心中卻是最神聖的存在。這種類似於圖騰似的原始崇拜,我們在中國歷史上是極為少見的。除了近代史上「文化大革命」中對毛澤東的頂禮膜拜,怕是寥寥無幾。
天皇在歷史上一直扮演著一個傀儡的角色,但是日本民眾對天皇的強烈「盡忠」感卻從未消失,這種特殊的感情,支配著他們做出與我們所認定的價值法則相悖的事。《菊與刀》在描述這種抽象情感時,用了二戰這一具體事件來體現。上午手中還緊緊握著槍桿,下午便悠閒的上街採購物資。這樣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日本人本身並無自覺。對於他們而言,只要是能表示「對陛下盡忠」、「讓陛下為我們放心」的事,那邊是理所當然的。這種崇拜之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理依然存在。日本對與道義與軍部的堅定感,促使他們的軍國主義思想在現在依舊主導著他們的內政外交活動。
日本自古便是中國的近鄰,但是對於這一民族的了解卻乏陳可言。今日國內民眾大聲抗議日本行為,打起「抵制日貨」的旗幟。從大局上看,這顯然是不可取的。在全球社會一體化的情形下,我們不可能真正做到斷絕友來。為了中國在國際上的發展,我們必須和這個與我們交隙的國家和平共處。但是,民眾的呼聲卻也反映了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那就是國內普遍的「反日情緒」。多數民眾對日的了解都僅僅來自於電視劇或者電影之類經過了人為藝術加工的信息,對日本的了解顯得相當的片面。尤其是今年來愛國戰爭主義題材的作品頻頻出現,讓大眾加深了日本侵華的印象。這顯然是不利於兩國正常的友好邦交。政府在處理這一問題時,應該表現出一種強勢而不乏圓潤的態度。輿論是政府的軟工具,對待民眾的單純政治觀,政府應該加以引導,安撫國內過於激動的反日情緒。值得一提的是,與其在這些方面下苦工,不如好好弘揚我們本民族的愛國精神,加強國內精神文明建設。
日本的大和民族是個與我們所不相同的民族,縱使他們的文化自古中國而來,但是在發展過程中有了更多的本民族元素。在與世界博弈的過程中,我們因以更理智嚴謹的態度,去適應時代的發展。
【範文二】
今天,把《菊與刀》讀完了,之前沒讀這本書是很想不明白,日本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為什麼那麼一個小的國家經濟實力卻如此強大,那麼小的一個國家民族性格卻又是如此的殘酷。
讀完《菊與刀》,我想我明白了。明白了日本之所以是日本的內在原因,不用解釋,你需要去理解。
最近,給我印象最深,也是接觸最多的是日本的動漫。說起日本動漫,我不得不說《火影》中塑造的鳴人形象,已經成為了我的偶像。
《菊與刀》講述了日本這個國家的民族性格特點和文化。
日本,他的文化和中國文化差異還是很大的。
給我感觸最深的是,他的文化中沒有善與惡的區別,認為人內心深處都是善的。所以也就沒有報應這一說。日本崇尚情理,只要在情理之中的就是對的,哪怕是惡的。
日本是一個嚴格的等級制國家,最高的是天皇,當然實權並不在天皇手中,後面有幕府、大名、武士等等。日本人特別重視忠與孝,所以,你會看到,在戰爭中,日本人寧可戰死,切腹自殺,也不做戰俘。日本人的尊嚴就是戰鬥到底。在孝方面,體現在日本人的家中,家裡面各種禮節,當然在中國就沒有那麼複雜。
日本人特別愛乾淨,每天都洗澡,就像韓國人一樣。
其次就是日本民族中,我們所不能理解的一面。日本人在我們看來不可理解,在任何一個國家看來都不可理解。
日本人講究各得其所。
我們文化概念和日本人的往往差異是很大的,甚至是相反的。
比如,日本人的婚姻和中國甚至其他國家的差別。日本人在婚姻和其他性交往的兩碼事,妻子是妻子,在外面風流也正常。他們的婚姻就是為了繁衍。
結婚並不能限制他們的性自由。
讀完《菊與刀》,我的理解是人的精神如菊花,只要精神在,菊花就會豔麗綻放,人的志向如刀,常常清洗鏽蝕之跡,刀就會鋒利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