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三傑有哪些人?他們有什麼故事?
2023-10-15 10:05:02 2
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中一個積弱的朝代,外敵屢屢進犯,宋軍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雖然最終一分為二變成北宋、南宋,相繼被滅,宋朝將領中依然還是出了三位英雄人物,即張世傑、文天祥、陸秀夫,三人被稱為「宋末(亡)三傑」。
張世傑是宋末抗元名將,1276年臨安淪陷,宋恭帝被敵軍抓住,張世傑只能帶著益王趙昰、衛王趙昺這兩位小王爺逃亡。正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很快張世傑便擁立二王中較大的益王趙昰為帝,是為宋端宗,那時候的趙昰不過個剛滿7歲的孩子而已。張世傑深受宋端宗信任,多次率兵抵抗元軍進攻。
宋端宗十歲那年溺水而亡,張世傑又改立年幼的衛王趙昺為皇帝,是為宋懷宗。張世傑擔任小皇帝的太傅,在打仗閒暇之餘還要負責教授小皇帝學業。另外,張世傑還召集了很多百姓為小皇帝和太后修建行宮。在這樣緊急的關頭,張世傑還動用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來修建行宮,不得不說是戰略上的失誤。
很快,元軍就大舉進攻小皇帝,張世傑不敵撤退,本想帶著小皇帝逃走,誰知小皇帝已經和陸秀夫一起跳海身亡了。最後,張世傑哭著說到:「吾先立一君,不想身亡;復立一君,此君亦亡,這可如何是好?」然後也跳海自盡了!
陸秀夫最開始只是李庭芝的幕僚,後來顯露本事,一步步升官,做到了左丞相的位置。臨安淪陷後,他和張世傑一起撤退到了福州,上面提到的大部分事情,幾乎都有陸秀夫的參與。最後,在元軍的猛烈攻擊下,他感嘆南宋氣數已盡,萬般
不得已之下,背著年僅8歲的小皇帝宋懷宗跳了海。
宋末三傑的最後一位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文天祥,他那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實在是太出名了!他本是狀元及第,無奈家國危難之間,只能選擇棄筆從戎,從此踏上軍旅。最後,文天祥做到了右丞相的位置。臨安陷落的時候,文天祥正在家鄉招募義軍,親自率領義軍和元軍作戰,失敗被俘。
元軍將領張弘範看中文天祥這樣的文武全才,試圖招攬文天祥,還想讓文天祥寫信招安張世傑,一舉多得。文天祥不肯寫信,也不答應招安,但張弘範強迫他寫信給張世傑,於是乎文天祥就來了一篇著名的《過零丁洋》。張弘範看完後,笑著收藏了此詩。後來,張弘範再次以遊說文天祥,許諾文天祥,要是他答應招安,那文天祥依然會是丞相的位置。文天祥始終不答應,張弘範敬重他的氣節,派人護送文天祥進京,最終文天祥在柴市口刑場朝著南方磕了幾個頭以後慷慨就義。
在宋末三傑的身上,我們都能看到同一種品質,那就是寧死不屈的愛國熱情。宋朝積弱,元軍則勵精圖治,變得越來越強。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宋朝最終被元朝代替,但是依然有這麼多優秀的將領擁有愛國情懷,沒有臨陣脫逃,甚至是背叛宋朝就已經很是難能可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