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會看面相?曾國藩對聯集
2023-10-13 23:46:04 5
說到曾國藩,我們在批評其過錯,肯定其功績,讚揚其所說之至理名言時,也不能否認他在識人任人方面的才能。以他為首的曾系一脈,在當時翻雲覆雨,對內鎮壓太平天國,對外 抵禦外族侵略,於文學上建樹頗多,於事理上為人稱道。江忠源、李鴻章、吳汝綸、張裕釗、黎庶昌、薛福成、俞樾、李元度、彭玉麟等等。這許多的能人異士,皆聚於曾國藩左右 ,由他教導引薦,供其驅使。因為他識人之能太盛,因此許多人都認為曾國藩有面相之能,那麼此事是真的嗎?
曾國藩十分重視人才問題。在政治上,他認為「國家之強,以得人為強」。在軍事上,他強調「用兵之道,在人而不在器」。他把人才問題提到了關係國家興衰的高度,把選拔、培 養、造就人才作為挽救晚清王朝統治危機的重要措施。他在後來上奏提出,派遣留學生去國外學習,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而後來這一批人,成為了近代中國的中流砥柱,諸如 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書梁敦彥、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等。
有一次李鴻章向曾國藩推薦三個人才,曾國藩不在,李鴻章便讓三人在廳外等候。曾國藩回來後便向其推薦。曾國藩講:「不必了,面向廳門、站在左邊的那位是個忠厚人,辦事小 心,讓人放心,可派他做後勤供應之類的工作;中間那位是個陽奉陰違、兩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只宜分派一些無足輕重的工作,擔不得大任;右邊那位是個將才,可獨當一面 ,將來作為不小,應予重用。」聽了這話後,李鴻章很吃驚,問是怎麼判斷的。
曾國藩說:「剛才回來,從他們身邊走過,左邊那個低頭不敢仰視,中間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等我走後,就左顧右盼,右邊那位,始終挺拔而立,如一根棟梁,雙目正視前方, 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將之才。」曾國藩所指的那位「大將之才」,便是淮軍勇將、後來擔任臺灣巡撫的劉銘傳。
可見可以面相此種說法,過於偏頗,曾國藩之所以善識人,用人,全賴「觀人於微」。並且不輕視每一種人才,將他們放在合適的地方,總能發揮出乎意料的作用。
曾國藩對聯集
時賢一石雨水,古法二祖六宗。
世事多因忙裡錯,好人半自苦中來。
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
取人為善,與人為善; 樂以終身,憂以終身。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禽裡還人,靜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極樂生。
不為聖賢,便為禽獸;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人間那有空閒的光陰。
天下無易境,天下無難境;終身有樂處,終身有憂處。
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 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
丈夫當死中圖生,禍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窮而著書。
不怨不尤,但反身爭個一壁靜;勿忘勿助,看平地長得萬丈高。
釀五百斛酒,讀三十年書,於願足矣;制千丈夫裘,營萬間廣廈,何日能之。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莫苦悔已往愆尤,但求此日行為無慚神鬼;休預怕後來災禍,只要暮年心氣感召吉祥。
雖賢哲難免過差,願諸君讜論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屬略同師弟,使寮友行修立名,方盡我心。
有詩書,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無官守,無言責,時事不聞不問,只將艱巨付兒曹。
有詩書,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無官守,無言責,時事不聞不問,只將艱巨付兒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