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讀後感推薦2017
2023-10-14 14:30:49
一位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居然獨自一人遊歷歐洲,這真讓人不敢相信啊!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烏塔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烏塔讀後感一:
自從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的心被一道又一道波浪擊打著,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一個小女孩烏塔遊歷歐洲,在羅馬的青年旅館,與作者——汪曉潔偶遇,進行了聊天。通過聊天作者得知小女孩烏塔花了三年時間準備旅行,還在途中子掙旅費等事情。
當大家第一次讀到烏塔一個人週遊歐洲時,都議論紛紛。有的說:「不可能!這篇課文絕對不是真實的!」而有的卻說:「哇!烏塔好厲害啊!真羨慕,可是爸爸媽媽是絕不會讓我去做的!唉!」
對呀!烏塔的勇敢,我們也有啊!它只不過就是被父母的溺愛給覆蓋了。
記得上一次,我們要乘大巴車去位於飛雲林垟的創意實踐基地參加活動。儘管會有兩個老師陪同我們,但家長們還是不太放心,有的開著小轎車「屁顛屁顛」的跟在後面,有的則光明正大地跟老師預訂了位置,一路跟隨著我們。
而烏塔呢?她一個人遊歷歐洲,並且還在周末出門幫助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從而自掙旅費。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
當讀到烏塔說:「光以電視與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時,我贊同地點起了頭。
有一次,我偶然在電視上看到了玉海樓的宣傳片,裡面有著許多照片,可它們並沒有提裡面有個小池塘。那時,我以為玉海樓裡面就只有房子,沒有其他的東西了,直到我去了玉海樓,才知道小池塘的存在。
烏塔的觀點讓我明白了:電視與書本上的事物都不是完美無缺的,某些東西還需要我們親眼去見證。
啊!爸爸媽媽,請把你們溺愛的雙手打開吧!要知道:花盆裡栽不出蒼天大樹,鳥籠裡永遠飛不出雄鷹!
烏塔讀後感二:
烏塔,僅僅是一個14歲的小姑娘,卻自己一個人遊歷歐洲!這對於沒有出過遠門的孩子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
在中國幾乎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要是真有一個中國孩子要外出旅遊,即使自己願意,可是,他的父母一定是一千一萬個不同意。怕孩子遇到危險啦,又怕孩子餓肚子啦……。總覺得孩子永遠長不大,把他們當成心肝寶貝兒來看待,含在嘴裡怕化,抱在手上怕掉。
現在的中國孩子,在家裡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人百般呵護,什麼事都不讓做,而文中的烏塔卻大不一樣。
烏塔是德國漢堡人,與作者在羅馬的旅館裡見了面,作者對烏塔的獨自旅行感到驚訝。烏塔說她用三年的時間來準備旅行,在家早就設計了旅行路線和日程,她還在假日外出掙錢,讀了許多與要旅行的國家有關的書籍。
烏塔是剛出生的小鷹,被老鷹拋下了山崖,歷經磨難,終於成了搏擊長空的雄鷹。我們是剛出生的小雞,被母雞緊緊地護在胸下。希望父母打開逆愛之鎖,給我們一份真正的自由,能在蔚藍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烏塔讀後感三:
幾天前,我讀了一篇文章,叫《烏塔》主要講了,「我」在羅馬遇到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在我和她的談話之間「我」了解到她這次趁暑假獨自遊歷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還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斯和希臘。
讀了這篇文章,我的心被石頭重重的打了一下,頭腦清醒了,我們是家中的寶貝,父母由於過度的愛我們,讓我們很嬌氣,丟了人生中的三棵大樹「自強樹」、「自立樹」、「自尊樹」,看似溫柔的愛卻毀了一個人,愛中要含著嚴厲,真正的愛是嚴厲,是如寒風的愛,一個人如果由於父母太關心了,一離開父母,就成了別人譏笑的對象。在德國,孩子們都依靠這三棵樹來成長,不依靠父母,看似殘酷的愛,卻讓孩子們能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勇往直前,在人生的海上劈波斬浪,奮勇前行,這種國家一定能成為一個強大的民族。為了愛,不得不對孩子殘酷;為了愛,你不得不放手。中國孩子哪能有一人去遊玩呢?去玩也是去夏令營。與德國人相比,中國人的教育方式是很落後的,不過,只要父母能想相信兒子,支持女兒,我們中國人也會很棒!名人不全都是靠自己成功的嗎?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每個人不能隨隨便便的成功!放飛吧!把我們的手鬆開吧!為了我們,為了我們未來的路,放手吧!我們要去闖蕩!我們要尋找人生的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