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烹飪鍋的製作方法
2023-06-24 03:07:11 1
專利名稱:節能烹飪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節能烹飪鍋,屬廚房用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使用上了清潔能源_燃氣。然而現有 的燃氣灶具在燃燒為炊具加熱的同時,還會向四周擴散和輻射大量的熱能,尤其是當火焰 受到外界氣流的影響時,其熱能損失則更為嚴重。特別是現代家庭,在廚房中普遍都採用了 脫排油煙機,其在脫排油煙的過程中,無形中也增加了熱能通過空氣對流向外散失。這樣, 一方面造成了熱能的浪費,致使灶具周圍很熱,廚房溫度較高;另一方面則對需要加熱的炊 具,熱能不能充分集中,致使熱能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本人已發明了一種節能高效烹飪 鍋(專利號ZL200820040852. 3)。近來各式各樣的燃氣灶具異軍突起,發展迅猛,以新潮、美 觀,深受消費者青睞;特別是嵌入式燃氣灶,但是隨著人們對操作環境舒適度要求的提高與 對此系列灶具的深入了解,發現很多設計上先天不足所帶來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煙氣CO濃 度高與熱效率不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烹飪鍋,與燃氣灶配套使用來克服上述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充分利用熱能並且還能有效降低煙氣中CO 含量的節能烹飪鍋。
其技術方案是一種節能烹飪鍋,包括鍋體和手柄,其特徵在於所述鍋體由內鍋
體和外鍋體構成,外鍋體的上口端與內鍋體的上口端下中部分段連接固定,同時外鍋體上
有旋流片與旋流槽組成;內鍋體和外鍋體之間形成中空腔,外鍋體的底部有進焰口 。 其技術效果是由於內鍋體和外鍋體之間形成的中空腔,相當於"燃燒室",故燃氣
灶頭的火焰其一能夠集中向內鍋體提供熱能,加大內鍋的受熱面積和受熱強度。其二使得
外界氣流對燃氣灶頭的火焰所產生的影響減小,具有防風性。其三、外鍋體上有旋流片與旋
流槽具有改變空氣補給的流向,同時複合了燃氣與空氣的流向,增加空氣與燃氣的混合過
程、混合時間及混合量;並利用負壓引射原理,使燃燒中二次空氣的吸入不僅靠燃氣的巻吸
作用,而且還靠燃氣流動所形成的負壓作用,從而增大了二次空氣的流速及二次空氣的混
合量,燃燒狀況得以改善,煙氣中的CO含量下降。因此,其對熱能的利用率相當高,節能效
果相當好;另外,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1為圖2的B-B剖視結構示意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所示, 一種節能烹飪鍋,包括鍋體、手柄、旋流片及旋流槽。鍋體由內鍋 體(55)和外鍋體(22)構成。其中外鍋體上有旋流片(44)與旋流槽(66),外鍋體的底部有 進焰口 (33);該呈圓形進焰口四周的外鍋體的底部可加裝鍋支架,以便於置放在燃氣灶頭 上。外鍋體的上口端與內鍋體的上口下部分段開口連接固定,以便於煙氣排口的生成。內鍋 體和外鍋體之間形成中空腔,使燃氣灶頭的火焰在該中空腔燃燒,集中向內鍋體提供熱能。 同時外鍋體上的有旋流片與旋流槽具有改變空氣補給的流向,同時複合了燃氣與空氣的流 向,增加空氣與燃氣的混合過程、混合時間及混合量,並利用負壓引射原理,使燃燒中二次 空氣的吸入不僅靠燃氣的巻吸作用,而且還靠燃氣流動所形成的負壓作用,從而增大了二 次空氣的流速及混合量,燃燒狀況得以改善,煙氣中的CO含量下降,熱效率提高。外鍋體採 用金屬材料表面噴塗處理使其具有隔熱和能夠反射紅外線的功能,具有屏障熱能向外擴散 的功能,而且還具有熱能迅速向內鍋體反射並對內鍋體聚熱的功能。手柄(11)固定在內外 鍋體的連接處一側上。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
,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 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 化與修改,均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節能烹飪鍋,包括鍋體、手柄、旋流片及旋流槽,其特徵在於所述鍋體由內鍋體和外鍋體構成,其中外鍋體上有旋流片與旋流槽,外鍋體的底部有進焰口,外鍋體的上口端與內鍋體的上口端下中部分段連接固定,同時外鍋體上有旋流片與旋流槽組成,內鍋體和外鍋體之間形成中空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節能烹飪鍋,其特徵在於所述外鍋體上有旋流片與旋 流槽,外鍋體的底部有進焰。
專利摘要節能烹飪鍋,屬廚房用品技術領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充分利用熱能並且還能有效降低煙氣中CO含量的節能烹飪鍋。其技術要點鍋體由內鍋體(55)和外鍋體(22)構成。其中外鍋體上有旋流片(44)與旋流槽(66),外鍋體的底部有進焰口(33),內鍋體和外鍋體之間形成中空腔。內鍋體和外鍋體之間形成的中空腔,相當於「燃燒室」,故燃氣灶頭的火焰一方面能夠集中向內鍋體提供熱能,加大內鍋的受熱面積和受熱強度;同時外鍋體上的旋流片與旋流槽能改變空氣的流向及利用負壓引射原理增加二次空氣流速及混合量燃燒狀況得以改善,煙氣中的CO含量下降,熱效率提高。另一方面,使得外界氣流對燃氣灶頭的火焰所產生的影響減小。因此,其對熱能的利用率相當高,節能效果相當好。
文檔編號A47J27/00GK201519038SQ200920186768
公開日2010年7月7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3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3日
發明者施勝華 申請人:施勝華